1. 炒茶制作过程
、首先把紫苏叶子摘下并洗干净;
2、在锅中倒入水烧开,把紫苏叶放入,小火煮5分钟,捞出紫苏叶;
3、往料理机中加放凉的紫苏水和100g山竹肉;
4、充分搅拌后过滤一次;
5、杯里放满冰块,加10g柠檬糖浆,没有的话放蜂蜜或者果糖浆也行;
6、再倒入山竹紫苏汁;
7、表面放几颗山竹,点缀一片薄荷叶;
8、饮用前把糖浆搅拌均匀
2. 炒茶的流程
一、 采青
一般选在晴下午采摘,做到眼紧,手快,轻采,轻放,采一个放一个,避免茶青紧压。
二、晒青
晒青即日光萎凋。晒青时间最好在有阳光的下午3.5-5时。鲜叶薄置,不宜重迭。一般而论,若气温在22℃~28℃,晒15~20分钟;20℃~25℃,晒20~30分钟;28℃~33℃时,晒10分钟左右。具体操作时,应依品种、气候、鲜叶含水量等不同情况,确定晒青时间的长短。通过晒青,使“茶叶晒贴筛”,鲜叶水分消失10%~15%,便算适度。
晒青作用:蒸发叶子的部分水分,为促使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成品茶的色、香、味。
三、凉青
凉青又称“复式萎凋”。是指将晒青后的茶叶,移置阴凉处的凉青架凉青。凉青属静置阶段,一般1~2小时为宜。
凉青的作用:凉青实际上是短时间内的自然萎凋,让叶内的各种生化变化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均匀而缓慢地进行,继续增加水解产物,进一步强化叶细胞膜的透性,提高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发展香气。
四、碰青
碰青也称“做青”,俗称“浪茶”,是形成乌龙茶色、香、味的关键,也是半发酵和半萎凋(即轻发酵和轻萎凋)的综合过程。
碰青的空气适宜温度一般为18℃~20℃,适宜的相对湿度一般为75%。
碰青时间大约从晚上6:00~7:00开始,直到第二天天亮,历时需10~12小时;约隔2小时碰一次,全过程需碰青5~6次;每次适度碰青约2分钟。
碰青包括碰青、摇青与静置反复交替的过程。这个过程慢不宜快,谨防发酵不足或发酵过度。若叶片出现“叶缘二分红,叶腹八分绿”(俗称红边绿腹),叶脉透明,叶形呈当汤匙状,香气久存,这便是碰青适度的标准。
碰青的作用:使茎脉及叶片组织中的各种有效物质成分得以充分利用和发挥。是凤凰单枞茶初制中最复杂、细致之工序
五、炒青
炒青也称“杀青”。碰青结束,堆放一小时后才能进行炒青。其方法是将青叶投入锅内,先扬炒,后闷炒,均匀炒;锅温控制在150℃~200℃之间。炒青要坚持炒熟,以柔软有粘手感手握成团、青臭味转为清香味为适度标准。
炒青的作用: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终止发酵作用,因定发酵成果;与此同时,使青叶水分汽化蒸发(减重率一般为20%~30%),叶质转柔,便于揉捻。炒青工序实质便是凤凰单枞茶内质基本定型的过程。
六、揉捻
从轻揉到重揉,再轻揉,中间解块2~3次。要揉得均匀,使条索紧结,叶细胞破碎在40%~50%之间为适度标准。
揉捻的作用:揉捻是在炒青时破坏了局部叶细胞组织及酶的活性之基础上,又一次对叶细胞组织的更大破坏过程,从而促成叶细胞内含物进一步渗出混合,并粘附于叶表,使茶叶色泽油润,外形美观,味香耐泡。揉捻后要及时摊开,及时烘干。
解块:将茶条分散,使之不成团结块,便于茶条散去热量,散走水份停止发酵。
七、烘焙
烘焙俗称“焙茶”,用炭炉烘干。烘干应坚持“悠火薄焙”,并经两次以上的分次烘焙。烘焙时温度要适宜;操作时手法要轻巧。一般而言,初焙约40分钟,七成干即可,然后取出松之。30分钟后第二次入焙,20分钟后熄火,停止鼓风,就焙笼中搁置到完全干后取出,即为成茶。
烘焙的作用:烘焙过程的物质变化,以热催化作用为主导,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发挥与利用,提高成茶的色、香、味水平,并且有利贮藏 。
八、茶农们将初制(俗称毛茶)精细地拣掉枝梗、剔去赤叶,使茶叶纯净,再复焙,使茶索更加整洁紧实,美观,而且高度发挥茶叶的香气和固定品质。
九、成品茶贮藏与包装。
3. 炒茶的制作方法
茶叶喝起来回味无穷,制造的过程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在经过初期的采摘之后,还有一系列繁琐的工艺在等着我们。
采茶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与「新叶」制造成的,老叶子没有用。这些嫩芽或新叶就是制茶的原料,被称为「茶青」。
嫩采的茶青都带有「芽尖」,芽尖会附有绒毛,制成茶后会有「白毫」显现;采成熟后叶子制成的茶就没有「白毫」。如果从浸泡过的茶叶看,更是一目了然。
过程 (一) 发酵
茶青采下后,首先要让其「发酵」,这样茶的颜色、香气、滋味才会形成。茶的发酵只是放在空气中任其「氧化」,并不需要填加任何物质。
过程 (二) 萎凋
茶青发酵前必须先「萎凋」,就是让茶青消失一部分水分。因为茶青如果很新鲜,空气中的氧无法进入叶细胞中产生「氧化」。
消失一部分水分还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放在室外的所谓「日光萎雕」,一个是放在室内的所谓「室内萎雕」。
让阳光晒一下,可以使制成的茶在香味上显得比较「高频」,像个性「外向」的孩子(如乌龙茶类);如果只有「室内萎雕」,那茶的香味就会显得比较「低频」,像个性「内向」的孩子(如绿茶、红茶)。
过程 (三) 静置
茶青搬到室内继续从事「室内萎雕」后,先要「静置」,让水分补充至叶缘部分
过程 (四) 搅拌
然后「搅拌」(也称浪青),促使水分继续从叶缘的水孔与叶底的气孔发散。从此静置与搅拌交互进行,直到叶子的每一部分细胞都消失所需的水份。搅拌一次次从轻到重,后半段的搅拌还藉叶子 的相互摩擦促进发酵的进行。
过程 (五) 发酵
发酵在制茶上有三大功用:第一是发酵会让茶青变红,发酵越重,颜色越红。这种现象在茶干的外观与泡出的汤色都是一样,所以喝茶时,只要看茶汤的颜色,偏绿者,就是发酵轻,偏红者,就是发酵重。
发酵的第二个效用是香气的改变:不发酵的茶,其香型是属于「菜香」,如青茶一把,热水烫过的香;轻发酵的茶,会从菜香转化成「花香」;重发酵的茶再转化成水果成熟以后的香,俗称「熟果香」;全发酵的茶则变成「糖香」。
茶汤的颜色与香气是同步变化,菜香的茶是接近绿色,花香的茶会变成金黄色,果香的茶则变成橘红色,糖香的茶就变成红色了。
发酵的第三个效用是滋味的改变:发酵愈少,制成的茶愈接近自然的风味;发酵愈多,愈接近人工的味道。所以红茶常被拿来调味,绿茶较少这样做,就是这个道理。
过程 (六) 杀青
茶青发酵到我们需要的程度,要以「杀青」停止发酵,所谓杀青,就是利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的进行。
杀青有三种方法,一是用炒的方式,称为「炒青」,二是用蒸的方式,称为「蒸青」,三是用烘的方式,称为「烘青」。
过程 (七) 揉捻
杀青过的茶青,要经过「揉捻」,把叶细胞揉破,并揉成卷曲的样子。因为不揉破叶细胞,茶的成分不容易冲泡出来;不揉成卷曲的样子,茶叶一片片的,不容易保存。
揉捻的轻重也塑造了茶不同的风味,轻轻一揉便罢的茶,茶性显得比较年轻活泼,重揉的茶,茶性会变得比较老成持重。所谓「重揉」就是揉捻的时间长,而且施以比较重的压力与较高的温度。
重揉捻的一个方法称为「包布揉」,将初揉过的茶青用布包起来再揉,一面揉一面缩紧袋子,甚至于一面揉,一面烘焙,这样制成的茶就像历经风霜的长者一样,喝来茶性一定显得「老练」。您听过「铁观音」茶吗?就是经过这样历练出来的。
4. 炒茶怎么做
1.鲜叶摊放:鲜叶摊放与手工炒制一致。一般摊放在竹制器具上,厚度2—3cm,均匀摊放6—8小时至鲜叶萎软即可。
2.炒制准备:新茶机锅腔应用洗洁精清洗,并用清水洗净擦干。接好地线、摆放平稳。再将电源打开预热(电加热新机预热时产生异味属正常现象)。烧炭机应先点燃白炭预热(炭放置要均匀,使锅腔受热均匀)。
3.青锅:起始温度一般在250~260℃(视各茶机及青叶而定)。当实际锅温升至设定温度时,在锅中擦上制茶专用油并用抹布擦匀;然后均匀投入茶叶,一般高档青叶250~300g/锅、中档青叶300~350g/锅,然后开机翻炒;期间逐步加压,一般每半分钟加一次,加压程度主要看炒板(以能带起茶叶、又不致使茶叶结块为宜,不得一次性加重压),锅温应先高后低并视茶叶及时调整(温度一般分三段:第一阶段锅温从青叶入锅到茶叶萎软,一般在1.5分钟左右;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低20~30℃,到茶叶松手止;第三阶段温度一般在200℃左右,此时是做扁的重要时段,一般恒温炒)为提高扁平度,在杀青4~5分钟,茶叶基本成条、松手,即第三阶段时,增加“磨”的动作,建议在方式“1”和“2”之间看茶叶选择,至茶叶扁平,含水量在30~40%时停机出锅。青锅用时一般7分钟左右。
4.摊凉回潮:青锅叶摊凉,并收拢回潮1~2小时,经簸、拣后即可辉锅。
5.辉锅:一般锅温控制在150~160℃左右(若青锅叶太潮,下锅时可适当提高温度而后再降低温度);均匀投入青锅叶300g左右,然后开机使茶叶自然翻炒1分钟,手感茶叶回软时,适当加压;采用塌炒方式,期间逐步调整加压程度,一般在3.5~4.2指示位置之间,各机稍有差异;炒制2~3分钟时,增加“磨”动作,建议在方式“2”和“3”之间调整,期间适时调整温度;炒至茶叶8—9成干时起锅,进行手工辅助。
5. 手工炒茶过程
小火手炒,不断翻炒15分钟左右倒出翻制,再重复这个过程5次
6. 炒茶制茶过程
揉捻,制茶工序中的一种,大部分茶叶制作过程都有这个工序,传统的白茶没有揉捻工序,但现在的新工艺白茶也加了轻柔这一工序。所谓的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一个揉,揉即使茶叶成条,一个捻,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揉捻的要求,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最开始的时候不加压,使茶叶沿着它的叶脉卷成条,后加压使细胞破碎。揉捻的作用,一是使茶叶成条形,二是使茶叶中的细胞破碎,茶汁溢出附在茶叶表面,有利于增加茶汤浓度,这也是洗茶快速出汤的原因。茶叶揉捻的越重,茶叶越不耐泡。揉捻的程度要求,三级以上的叶子成条率要达到80%,三级一下的晚达到60%,揉捻叶细胞破坏率要达到45%-55%,茶汁附在茶叶表面,手摸有湿润感。
7. 炒茶制作过程视频
想学炒茶可以去抖音里面学。
抖音里面有很多关于炒茶方面的视频,简单易学。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8. 炒茶制作过程图片
所需食材:茶叶1小把,白糖3大勺,牛奶1盒,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第1步:将锅热热,下入茶叶和白糖,转小火慢慢炒,记得炒制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用铲子翻动,使它们均匀的受热。
第2步:接着加入纯牛奶,转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继续烧煮。
第3步:继续用小火煮1-2分钟,奶茶的颜色不再变化时,将锅中的茶叶捞出。将奶茶倒入水杯中,美味可口、飘香四溢的焦糖味奶茶就煮好了,快来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