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茶饼松软好还是紧硬好
茶饼,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茶叶体积。不仅便于运输,更利于存放。但拆茶饼,很多人却一直视为畏途。那这次,咱们就借着聊茶饼的历史,顺便讲讲茶饼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饼压制,确有松紧之分。但总体上讲,徒手生掰仍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也有些朋友,善于巧妙借用各种工具。但剪子、改锥、榔头什么的,也就不要跟着添乱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些“武器”杀伤力太多,一不留神容易伤到自己。
至于竹制的茶匙或是茶针,本是茶席上的小物件。它们过于脆弱,这种力气活还是别麻烦他们了吧?
正确方法,是用一把顺手的茶刀来拆分茶饼。
茶饼看似结实,但其实拆时也要用巧劲。如果乱戳一起,一方面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还容易将茶饼戳碎。本是一饼好茶,愣是给拆成了“高碎”。
1、其实不管哪类茶饼,都是一层层压在一起。因此,找到层与层之间的衔接点最为重要。毕竟,那才是茶饼最为脆弱的部分。
2、找好切入点后,将茶刀顺势插入茶饼。注意,第一个动作就是直直的深入茶饼。茶刀没入越多,则越为成功。
3、随后,慢慢横向移动茶道。也就是说,将茶饼的“创口”由“点”变成“面”。
4、先插后扫,接着就可以撬了。请注意,这个动作是撬。利用杠杆原理,慢慢的撬开茶饼。
这样取茶,既不费力还可以很好的保持完整度。相比之下,白茶更为松软好撬,可称为入门级的练习茶。至于普洱茶,一般压的更紧,实操起来,则真是需要机智与勇敢相结合了。
2. 普洱茶饼有的紧有的松
1. 特级普洱茶:茶叶外形白毫显露,茶条紧结。冲泡后茶汤红艳、清澈、浓郁,陈香味明显,叶底均匀,红亮细嫩。
2. 一级普洱茶:选用的茶叶肥厚,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冲泡后茶汤红浓清澈明亮,味道醇厚,叶底均整显红褐色。
3. 二级普洱茶:条索紧结,显白毫。香气高长,茶汤艳丽清澈,入口甘醇,叶底明亮有光泽。
4. 三级普洱茶:条索紧结,少许白毫。冲泡后汤色红而浓,滋味醇、回甘好,香气清幽,叶底柔软有弹性。
5. 四级普洱茶:条索紧实,少许白毫。冲泡后茶汤艳丽透亮,滋味醇,香气悠长,叶底柔细嫩。
6. 五级普洱茶:茶叶外形条索紧实,略带白毫。冲泡后茶汤为深红色,滋味醇而顺滑,香气清幽,叶底为红褐色。
7. 六级普洱茶:条索欠紧结,不带白毫。冲泡后茶汤清澈为红色,滋味醇和、有回甘,叶底红褐色,不是很均整。
8. 七级普洱茶:茶条紧、肥壮,冲泡后茶汤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顺滑、有回甘,香气清幽,叶底欠均匀有光泽。
9. 八级普洱茶:原料有些老,不是很紧结。冲泡后茶汤明亮红艳,叶底粗不是很均匀。
10. 九级普洱茶:茶汤粗而大,不紧结。冲泡汤色红艳而深,滋味平和,叶底大而粗且不均匀。
11. 十级普洱茶:茶饼条索有点松,叶料粗老叶片大,色泽深,茶汤深红,滋味不是很醇厚,香气清雅,叶底粗老,叶片大。
3. 普洱茶饼越硬越好吗
普洱茶如同小颗粒的好吗?普洱茶如同小颗粒的叫做碎银子。这种碎银子的普洱茶被业内很多人士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碎银子是老茶头,并且在窝队发酵的时候,他在窝堆的最底端从上面留下来的浓缩茶油都会积攒到老茶头,身上病志成碎银子说它是普洱茶的精华。
也有人说,碎银子就是做普洱茶饼的下脚料,属于废弃植物,回来再加工做成的不好的边角料的茶叶。我觉得普洱茶的碎银子要看品质,冲泡出来的口感。绝对会有像赞美碎银子那些老茶友说的优质的高品质的老茶头制作的碎银子。
也会有那些以次充好的假货充实在市场当中,冒充碎银子。
所以说普洱茶的小颗粒的茶,如果品质好的肯定就是好,如果品质不好的,那么就是以次充好的不好的茶。
4. 普洱茶饼松散好还是紧好
首先需要准备开茶饼的工具——茶刀。
(1)把茶刀从茶饼侧面沿边缘插入;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这样就不会把茶饼撬得很散碎。
(2)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剥落;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叶的间隙,一层一层撬开。
(3)慢慢撬开茶饼就可以了。
2、熟饼与生饼的冲泡方法
熟饼:水的温度相对要高一些,最好100摄氏度。老茶饮用要求和熟普洱茶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冲泡时可以留些根,即每次出汤不必倒得那么干净,而是留一部分。因为老茶的茶气较弱。
生饼:水温在80--95度左右,水温太高容易烫伤茶叶,冲出苦涩味,但有利于发散香味和茶味快速浸出。先洗茶,一般洗一到两遍。一道茶冲泡的好不好,关键在洗茶这道工序,不能小看。主要决定于水温,和冲泡时间,出汤的速度。出汤后要打开壶盖或碗盖,否则容易损害其香气和品质。每次出汤力求干净。
5. 普洱茶饼软的好还是硬的好
无论是开普洱茶饼还是茶砖,最好使用专门撬茶的工具——茶刀。
以燕风茶刀为例。
第一步,出刀。将茶饼放置在干净的器具或纸上,这样便于回收开茶过程中撬散的茶叶。同时将燕风茶刀从刀鞘中拿出来,找到一个最舒适的角度握住刀柄。
燕风茶刀
第二步,入刀。将茶饼一侧提起约45°,一只手按好茶饼,另一只惯用手拿燕风茶刀从茶饼的侧面入刀。侧面找入手点时,要寻找茶饼的间隙,以及较为蓬松的部分,因为茶饼是将茶叶一层一层进行压制的,从间隙处入手,茶刀会更容易刺入茶饼,而且不会伤茶。
燕风茶刀
第三步,推刀。稍用点力,将燕风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这样就不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了。在推进的过程中要用巧劲,而不是使劲扎入茶的内部。通常茶刀没入饼身1/3左右即可,不建议一次性全部刺入,毕竟杠杆原理大家都知道,开茶也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这个原理。
燕风茶刀
第四步,撬起。手握茶刀,向上稍用力,将茶饼撬开。注意这一步的诀窍是“撬动”,不要用蛮力。现在压制的饼茶一般来说都不会太紧,用力太猛可能会伤到手。
燕风茶刀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轻松撬开普洱茶饼。
6. 普洱茶饼变软
硬的普洱茶饼,因为内含物质的转化需要接触少量空气中的水分、温度、氧气等,所以压的过紧,相当于隔绝了内含物质与这些因素接触,从而,不易发生转化。
相对而言,过于松散的普洱茶过度接触空气的面积大。在存储过程中,内含物质很有可能还没有转化就已经逸散损失。普洱茶的松紧度合适茶品更容易保存,虽陈化速度相对较慢,但后期表现较好。
7. 普洱茶饼压紧好还是松好
普洱熟茶存放了12年,只要保存是可以喝的,但口感可能有所下降。
普洱茶的后发酵是利用茶中存在的细菌进行持续的发酵反应,你可以想象,茶本身作为反应物质,总有个耗尽的时间。作为品尝的话,甚至不用耗尽,保存到一定时间,会达到一个巅峰状态,过了这个时间段,肯定会口感逐步下降。至于多长时间,这个和熟茶的发酵程度有关,全发酵的基本上没有保存必要,放2-3年待堆味散去即可开喝了。也和茶饼的压紧程度相关,压的越紧保存时间越长,也和保存环境的湿度,温度有关,作为生物反应,是有个最佳反应湿度和温度的,在这个范围内,发酵加速,保存时间相应会缩短,当然,如果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会长毛,反之,可能失去生物活性也说不定哦。总之,熟茶也有最佳品饮期限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白酒,也不标保质期,其实大多数酒都不可放太长时间,很多低端酒的酒瓶子密封都成问题,时间一长,有效成分挥发,调制的香气物质挥发,离原始口感相去甚远。
8. 普洱茶饼是硬的好还是松的好
不能以软硬来区别茶饼的好坏,好的茶叶饼要观其形闻其香,茶叶条索清晰,味道清香,千万不能有发霉变质的味道。
茶叶的包装也尽量采用原生态为宜,否则容易串味,以荷叶,竹笋壳为上。茶饼的软硬也该适中为上,太硬的茶饼多为细碎茶叶压制,太软的则较为松散,不宜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