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户赛的茶怎么样
邦葳古树茶虽然名气不小,但价位在名山古树茶中属于中低档
名山古树茶按价格分类,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一公斤万元以上为顶级,比如曼松、冰岛、老班章、困鹿山、昔归等。
一公斤千元以上为中档,比如倚邦、易武、麻黑、南糯山、布朗山、老曼峨、勐宋、景迈、地界、南迫、娜罕、小户赛、大户赛等。价位从小几千到大几千不等。
一公斤千元以下为低档,比如邦崴、无量山、忙肺、邦东、千家寨等。邦崴的价位在大几百至千元,所以,按价格来算,可定位为中低档。
第二,价格不高,并不代表茶不好
古树茶的茶树至少生长了百年以上,品质都是不错的。
古树茶的生长环境远离城市和人群,在群山之中,从生态、无公害的角度来看,这些茶都极为珍贵!
古树茶的价格除受品质影响外,还因多种因素波动。如果某个茶山,它的产量比较高的话,即使品质很好,价格往往就会低一些。
第三,邦葳也是高品质好茶
邦葳茶山属于普洱市茶区,位于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邦葳村,有一棵生长了1700年的野生过渡型茶王树。这不是一棵普通的茶王树,这棵树的发现结束了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争,向世界宣告了茶树原产地不在印度,而在中国云南,是茶树源自中国的活见证、活化石。
在普洱市茶区中,邦葳名气仅次于景迈和困鹿山,而茶山的名气往往是由茶的品质所决定。
邦葳古茶园面积有1650多亩,10万多株,与冰岛只有100多棵古茶树的茶山相比,产量大了,价格自然就不会那么高。
2. 大户赛茶的排名
大户寨小户寨都是勐库大叶种的优质产地,小户赛普洱茶最大的特点就是香!大户赛普洱茶茶性苦而不寒、香而气烈、味酽气足,显临沧茶阳刚之美。那么勐库大户寨小户寨普洱茶的区别是什么呢?
勐库大户寨
坐标:大户赛,隶属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位于勐库镇西边,距离勐库镇镇政府20公里。
简介:在大户赛,最早期就有佤族和拉祜族居住,而至少在300年以前,拉祜族就开始在大户赛种茶。
大户赛茶园面积占据勐库古茶园面积40%以上,至今大量茶树树龄多在800至2000年之间。
勐库大户寨小户寨比较
大户赛茶:初制大户赛毛茶与西半山其他村寨茶有所不同,晒干后大户赛茶,多显乌润、有亮泽度,勐库人称之为“大黑叶”。
观其外形条索紧结,芽叶肥壮;冲泡后茶汤呈明黄透亮,品尝口感顺滑,回甘持久、绵长,茶滋味劲道,滋味较佳,极为耐泡。
勐库小户寨
小户寨地理位置:小户赛是勐库十八寨之一,位于勐库镇北边,距离公弄村委会4.00公里,距离勐库镇18.00公里,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公弄村委会。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年降水量1,750.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核桃等农作物。
勐库大户寨小户寨比较
小户寨古树茶特点:外形上,小户赛古树茶叶片肥壮,梗圆,当年新茶汤色清亮嫩黄,有宝石的璀璨感。香气属于比较高亢明锐一类,从冷杯香到茶汤咽下后扑出来的香气都展现的清新热烈,而且口齿留香之感非常浓烈。茶汤入口苦弱,涩味比苦味微重但相比其它茶区要淡一些,苦味化的速度一般,回甘生津非常明快,回甘产生的甜味能够迅速稀释苦味,总体来说是偏水甜香扬一类的茶。
3. 小户赛茶怎么样
小勐峨,双江沙河乡邦协村的一个佤族寨子,往北就是勐库,整个寨子230多户人家,茶地却有3000多亩。
小勐峨虽然不属于勐库茶区,茶叶品质却丝毫不输勐库名山头。有人说小勐峨的茶像小户赛茶,也有人说它有冰岛味,此番品味因人而异,但总归都是给了很好的评价,而在勐库做茶人眼里,小勐峨的茶与勐库茶并无二致。
4. 大户赛普洱茶
这里以普洱茶为例说明,重量为公斤。3000元左右可以买到三种,第一可以买到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等山头的老树茶等级。
第二可以买到老班章、冰岛等顶级普洱茶的大树茶等级。
第三可以买到小户赛、大户赛、邦东、忙肺山等小山头的古树茶等级。
5. 大户赛是什么茶?
双江地处世界茶树原产地核心区域
双江的地理、土壤、环境、气候,适宜生长好茶。
从地理坐标看,双江地跨东经99°35′—100°09′,北纬23°11′—23°48′之间,北回归线横穿县境中部,因澜沧江纵流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两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双江地理位置正处在澜沧江中游地区,这一地区是世界茶树发源地,是最适宜茶科植物生长的地区,双江境内既有野生茶林,也有人工种植茶园。经2002年国家级专家组考察鉴定,"当今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密、抗逆性最强、分布面积最大、超过万亩的野生古树茶群落"就坐落在县境东部的马鞍山与西部的邦马山脉原始森林里,世界上年代最久的野生大茶树就生长在双江县勐库镇大户赛和公弄村委会辖区的大雪山上。
双江的地理、土壤、环境、气候,适宜生长好茶
双江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部帚型地带的扩展部位,地势西北高耸、东南低凹,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69米,全县地形呈深切中山河谷、河谷盆地和V型中山窄谷三种地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水量1010.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287.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223.3小时,无霜期为352天。
双江的地理条件和气候非常适宜茶科植物生长。双江是勐库大叶种茶的原产地,勐库大叶种茶以内含物质高、纯度高、萌发力强、产量高等优良品性而驰名,被誉为"勐库良种,世界名茶","云南大叶茶品种英豪",是制作红茶、普洱茶、绿茶等茶类的最佳品种。中国茶科所著名茶学专家虞富莲教授认为:勐库大叶茶树势遒劲、芽叶肥壮,从芽叶生化成分来分析,勐库大叶种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较高,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和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制成的滇红茶,橙芽满披香高味浓;制成的红碎茶,颗粒匀润、金芽尖细、汤色红艳、味浓爽口;制成的普洱茶,乌润多毫、滋味醇厚;制成的蒸酶茶、烘青茶是绿茶的上品。几十年来,云南送出去获得过国内,国际大奖的茶品中都能寻到勐库大叶茶的身影。
双江之水流了千亘万古,而双江作为县名其实只有80多年的历史,是个汉化名。在此之前,双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勐勐。1904年以前的傣族土司曾经统辖过双江(勐勐),双江的历史与傣族不可分割。
傣族进入双江定居,是元朝末年1358年的事,傣族未进双江之前,双江称濮满地,有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居住。傣族土司政权对双江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说双江的茶叶,勐勐傣族土司政权是个必须要说的话题。
罕廷发是双江大茶业的首位规划者、奠基人。罕廷发上任的第五年即1485年就派傣族人去西双版纳取茶种在扁岛(冰岛)栽种。从勐库现存的古茶园来看,应该说从罕廷发开始,管理勐勐的傣族土司官就一直在鼓励、领导、推动勐勐山区各村寨种茶。
如果说1904年以前对双江(勐勐)茶业最有贡献的推动者、倡导者、领导者是罕廷发,那么1904年至1950年双江茶业最大的推动者倡导者,最有贡献的人应该是彭锟。彭锟摄政双江二十年后,双江就成为云南声名很高的产茶大县。勐库茶至少在1925年左右已开始在云南引领潮头,强势亮相。1930年前后勐库茶已能和易武茶、佛海茶比肩同价,这其中彭锟有很大贡献。有史料可查,彭锟执掌双江时,从1908年至1923年,先后有顺宁(凤庆)、缅宁(临沧)、镇康、云县、保山、腾冲的官方和绅民到勐库引过茶种。勐库在民国初期成为云南最大的茶籽引种地,勐库茶在民国初年享誉省内外,彭锟功不可没。
双江1936年产茶已超过1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