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茶的茶号
如果是小包装的会标有“Y562、Y671、NY672”等序号。
如果是散茶就用五位数字 以普洱散茶的茶号为例,存放多久用前面两位数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 年份。普洱茶包装上的编号 普洱茶的编号和普洱茶的价格没有直接关系。前两个数字表示普洱茶生茶茶菁配方。第三个数字表示茶菁级别。第四个数字表示生产厂家。
2. 普洱茶茶号7542
普洱茶7541口感要好一些,云南普洱茶品牌厂商有上千家,每个品牌都会有自己不错的几款产品,比如大益有7542生茶、7572熟茶,中茶有7581熟茶、7541生茶,下关有甲级沱、特级沱以及销法沱,陈升号有著名的老班章。不管是大益或者下关,他们的这些著名产品都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3. 普洱茶的茶号是多少
是指由乔古树制作而成,规格为一饼三百五十克左右,最外面用笋叶包装,包装顶上印有茶号标志的茶叶的意思。票级茶又名号级茶。
印级茶就是“八中茶”。所谓八中,是八个呈包围形式的中字,把茶字围绕到中间,印级茶会印有不同颜色的茶字,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等。
4. 普洱茶的茶号编码是那一年确立的
1976年,当时的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基于出口需要规范了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数,前两位为该款茶的最早开始生产的年份,第三位为此产品第几号配方,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茶厂为1,勐海茶厂为2,下关茶厂为3,普洱茶厂为4)。如7542、7562、7572(大益7542,7572介绍)等是勐海茶厂产品的编号。 “唛”为英语“mark”音译。“唛号”亦称“唛头”,是广东方言音译而来,原意是“商标”、“牌子”。在茶叶贸易中特指用数字或数字辅以文字表示的茶叶名称。普洱茶的“唛号”,即以数字方式表示普洱茶的名称。 茶号是出口贸易工作中用于对某种茶品质特点的标识,主要用于进出口业务。 但有两点要注意: 一、茶号不能用来判断茶业贮存时间的长短; 二、不能作为识别经营、生产企业的标识。从1973年昆明茶厂开始试制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于1975年正式批量生产,出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 在这几十年的贸易活动中,云南茶业进出口公司建立了许多茶号,每一个茶号都包含了特殊的意义:普洱茶茶号代表一种普洱茶的特定品质,是小包装(散茶)、大包装(整件包装散茶)或紧压茶,为某个厂家生产。以普洱散茶的茶号为例,前面两位数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最后一位数为该厂的厂名代号(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4为普洱茶厂),中间二位数为普洱茶级别。 如 “7542”表示下勐海茶厂生产的4级普洱茶,该厂1975年的配方;“7572”表示勐海茶厂生产的7级普洱茶,该厂1975年的配方。 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部分普洱茶出口茶号:小包装:Y562 Y671 NY672 Y672 75671 P901 P902 P201 P903 P904 N608 N808 F092 P123 下关茶厂的茶号:7663、7653、7633(袋泡)、7643(袋泡)、8653、8663、76563、76073、76083、76093、 76103、76113、76153(碎茶) 勐海茶厂的茶号:7572、7452、8582、8592、7542、79562、79072、79082、79092、79102、79122(碎茶) 昆明茶厂的茶号:7581、421、75671、75071、78081、78091、78101 云南贡茶:F091 云南竹筒茶:NP901 普洱茶厂的茶号:77074、77084、77094、77104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1988年发文并注明品质和级别的茶号:7452(高档七子饼)、7572(中档七子饼)、8582(普洱青饼)、8592(普洱熟饼)、7542(普洱大饼)(青饼)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1991年发文并注明品质和级别的茶号:7542(青饼)、76113(普洱散茶级外)、1/2普洱沱茶(250克)、1/5普洱沱茶(100克)、79122(勐海普洱碎茶)、76153(下关普洱碎茶)。
5. 普洱茶茶号排名
是茶树品种,有十号、百号、老品种、长叶百等号级茶,也就是古董茶,关于古董茶的概念,最早应该是在香港茶业界流传的,1995年邓时海教授《普洱茶》一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整理与界定,才成为业界的共同认知。
我们现在常听说的“古董茶”,一般是指1957年以前的私人茶号茶品,也被称为“号级茶”,例如:“同庆号”、“同兴号”、“黄文兴”、“鼎兴圆茶”、“干利贞宋聘号”、“猛景紧茶”、“福禄贡茶”等等。
6. 普洱茶的茶号有哪些
茶号又叫唛号,是出口贸易工作中用于对某种茶品质特点的标识,主要用于进出口业务,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茶号不能用来判断茶叶贮藏时间的长短;二是茶号不能作为识别经营,生产企业的标识。
6221前面两位数62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最后一位数1为该厂的厂名代号---勐海茶厂(1为昆明茶厂;2为昆明茶厂;3为下关茶厂;4为普洱茶厂),中间数字2表明普洱茶级别。整个6221的意思是:昆明茶厂生产的2级普洱茶,该厂1966年开始生产该种普洱茶。
7. 普洱茶的茶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第一阶段:号级茶时期(1733年-1949年)
自1733年第一个茶号:同兴号创办开始,普洱茶正式进入号级茶时期。它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普洱茶行业商标意识的觉醒,自此之后云南地区的各个茶号逐渐开办,如同庆号、福元昌号、宋聘号、车顺号等茶号陆续出现。
此后百年,各家茶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趋势。在此过程,一些势力薄弱的茶号逐渐被淘汰,或就此没落或被强盛的大茶号兼并。
发展到今天,幸存下的普洱茶号实际上早已不多。像福元昌这样的茶号,其历史往往已远超百年,他们大多凭借自身品牌背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发展壮大。同时,这样的历史背景又为其茶叶品牌自然赋能,使消费者对其产生了天然的品牌“崇拜”和品牌信赖。
更多的有着百年品牌历史的号级茶,他们大多凭借“拍卖”形式,C位出道,最近看到的一款百年蓝标宋聘号的拍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价格更是一路飙高,大有从百万打入千万市场的势头。
不过,过渡到现当代普洱茶发展时期,单纯倚靠自身品牌历史早已不能适应当下的普洱茶发展现状了。除了在深挖品牌故事的基础上引入一部分消费者之外,还应推陈出新,不断在现有产品上丰富产品形式,使其能更好适应普洱茶消费群体年轻化的趋势,以此来不断强化茶友对其的好感。
另外,这些茶号还可以在强大的品牌背景下变换宣传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换个形式“讲故事”。依目前的普洱茶发展形式,仅利用图文的传统方式进行宣传早已经行不通。因此,结合当下爆火的抖音、直播、茶旅结合等形式,带茶友深入普洱茶原产地,让茶友在极富体验感和参与感的茶事活动中,自然领会到普洱茶背后的品牌故事,或许比品牌一遍遍的强势历史植入要有用得多
第二阶段:印级茶时期(1950年-1972年)
提到这一时期,想必很多茶友脑海中会自然浮现一些概念,如红印、黄印、绿印等词汇。其实这些就算是印级茶时期的最简单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了。1949年以后,号级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印级茶的大幕开始拉开。
据官方资料显示,颜色上不同的所谓“印级茶”,在品种、数量上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正宗的“印级茶”主要以红印和绿印为主,其它的多是因为当时印刷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常年累月不同条件的仓储陈放,在包装上产生了色差,这为后来的“普洱茶造假”埋下了祸根。
不过,排除因历史局限性导致的因素外,这些印级茶多用料考究、工艺上乘,在普洱茶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颇高,并且很多茶品还被奉为了某些大品牌茶企的标杆茶,在普洱茶界倍受追捧。
第三阶段:七子饼时期(1972年-1989年)
这个时期是以云南中茶公司出品的普洱茶茶叶外包装上出现“云南七子饼”字样开始的,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正式成立为标志。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强化云南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标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商标意识的体现,避免普洱茶造假,致使假货流入市场,有损普洱茶声名。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一历史时期应与“七子饼”这一概念或者说其成为普洱茶规格定制的最早时间相互区别。
早期的“七子饼”出现在清朝初期,主要是为了便于清政府各地方税务机关征收普洱茶税,方便计量而出现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只能算是一种普洱茶计量单位。所以,希望各位茶友不要产生对普洱茶的七子饼时期的认识误区。
其后,普洱茶的商标、版权保护,在“云南七子饼”这一具有象征性的标识之上,又有意识地增加了大票、内飞等防伪标的操作,使普洱茶造假难度加大。
总体来说,本文所说的普洱茶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主要是和人们的普洱茶商标意识的觉醒相互依存的,并随着人们版权意识的逐步提高而自然过渡到下一历史时期。发展到今天,虽然人们在版权保护,防止造假等方面多有创新,但对于无孔不入的普洱茶制假造假事实仍然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