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对普洱茶的理解(普洱茶的定义的认识)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05 23:32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普洱茶的定义的认识

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散茶分特级和一到十级及级外茶,紧压茶有饼、砖、柱、金瓜、人头等形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茶,只要它符合上文所述四条标准,它就是真正的普洱茶。

1.

普洱茶的产地只能是云南境内的一定区域。 排斥了云南省以外的其它省份生产的所谓的“普洱茶”。这一规定,保护了普洱茶的原产地,使普洱茶成为地方性特产。结合普洱茶生产历史和云南茶区分布看,普洱茶权威定义里所指的“一定区域”,应该是云南省的版纳、思茅、临沧、保山等大叶种茶树分布地区,即澜沧江中游一线。

2.

制作普洱茶的茶树品种只能是云南大叶种。 排斥了云南大叶种以外的其它品种(包含生长在云南的中、小叶茶树品种)。就是说:采用中、小叶种茶青原料加工的类似的产品(即使产地在云南),亦不属于“普洱茶”的范畴。

3.

普洱茶的原料只能是“晒青毛茶”。 就是说,采用晒青毛茶以外的白茶(

2. 普洱茶描述

这茶很平淡 ,没有什么层次感。它不苦、微涩,但回甘不是特别明显。茶味很淡、很薄,水味非常明显,茶气就更谈不上了。

综合来看,这茶确实是梁河一带,包括腾冲这一线的茶,但是这茶和茶友描述是有区别的,它不是几百年树龄的单株,是我们叫的大台地茶,三五十年树龄那种,也不是特别小的台地茶,这一点和描述是不相符的,相符的就地理位置。

高黎贡山、整个保山地区、包括德宏州这一线的茶做红茶、做绿茶做出来的品质都还不错,唯独不能做普洱茶,做普洱茶就显不出来这个茶的优点,做普洱茶没有优势。

3. 普洱茶的划分以什么为基础

普洱熟茶的等级划分从2003年开始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中就订下了详细的划分标准,2006年云南省地方标准再次作出修改,时隔2年,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最新的,也就是现行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进一步对熟茶的等级划分做出了规定。

普洱茶的级别划分是以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

普洱金芽,此种普洱属单芽类,金黄色芽头,叶底细嫩匀亮;宫廷普洱,金毫显露,色泽褐红,叶底细嫩;正是玉莲金针的标志

4. 普洱茶理论知识

A,生茶:

新鲜的茶叶采摘杀青后制成毛料,毛料经过筛选分出等级,然后高温蒸压,制成各种形状,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为生茶。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且茶性较寒,烈,容易伤胃。不适宜马上喝,尤其是胃不太好的茶友。

生茶适合喜欢原生态,崇尚自然的人士长久储藏,可以陈放在家中,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香味越来越醇,就象人生履历的累计,有着说不尽的乐趣和兴奋。当然普洱的价值也将随之年年上升。

B,熟茶: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在经过杀青,筛选后,然后经过人工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转化茶叶内含物质,减除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缩短其陈化阶段,可提早饮用。这称谓熟茶。

熟茶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同生茶一样,熟茶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这是1973年发展出的技术,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对“渥堆”的相关研究,在1985年还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里要说明的是,有的人对“渥堆”有所误解,还把“渥堆”和“湿仓”划上等号,事实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湿仓”是指投机者将年份比较新的普洱茶成品,陈置于湿度较高的环境,利用高湿度(或泼水)促使茶品发霉,以改变茶体,使外观上可伪充陈年茶,这种不健康的湿仓茶,是经不起高温冲泡下的品鉴考验的,经验丰富的茶友能喝出其中的仓味,水味,有些甚至还会有严重的霉变的味道。

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区分方法:

时间不长的生茶和熟茶很好区别,从外观颜色上就能分辨:生茶颜色青绿,而熟茶暗红或栗红,栗黑色。

生茶:

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为生茶。生茶茶性较列,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茶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

熟茶: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称谓熟茶。1973年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联合研制渥堆发酵法成功之后,当年昆明茶厂生产的茶砖因其茶汤金黄润泽,参枣味浓郁,被受普洱茶人推崇。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

普洱茶生熟的主要区别就是熟饼经过卧堆,并适度发酵,可以直接饮用,茶饼呈现深黑色,汤色呈红褐色、汤色较红亮。

青饼,也可以俗称生饼,是比较传统的加工工艺,当年的茶叶直接压制成饼,不经过人工发酵,靠时间和岁月的流逝,自然发酵,一般5到10年的茶才好喝。汤色呈金黄色,比较透亮,生饼霸气十足,起到刮油的功效,不建议餐前饮用。

时间比较长的生茶和熟茶则比较难区别:

1.外观;陈年的生茶红中带绿,陈年的熟茶,颜色红中带黑,且总体上来说颜色比前者要深。

2.香气;陈年的生茶(干仓)有一股较浓的陈香味,而陈年的熟茶则分枣香,参香、樟香、荷香等其它香味,且香味较淡。

3.叶底。陈年的生茶叶底油亮,黑中带绿,条索比较清晰;陈年的熟茶叶底红亮,黑中带红,条索比较模糊。

年份久远的普洱生茶,经过十多年的陈化后,只要仓储情况理想(例如:未入仓、干仓或只要不太过份的湿仓),茶汤口感一般都会较“鲜爽、活泼、较有层次感,生津和回甘也较为明显”,而且还带有一种期待,因为它仍可以接续陈化下去几十年,引人入胜;茶友每隔几年泡一回,都会发现陈年生茶的茶汤味道,有进一步陈化醇和,而大喜之。

相反,由于熟茶的设计是为了快速销售及消耗,做到“当天出厂,当天品饮”的市场效益。因此,熟茶的口感一开始基本上已经是被定格了。发酵程度恰到好处的熟茶,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挺好喝的了,理论上根本没有存放的必要,因为它是用来暂时代替“陈年生茶”的短期替代品(这处所指的“短期”,是相对于几十年的陈化期而言;简而言之,“短期”在此处指约5至10年)。

5. 什么是普洱茶有哪些基本特征

普洱茶主要分熟茶和生茶。

1、生茶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2、熟茶外形色泽红褐,内置汤色红浓明亮,想起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3、包装方式有散茶、茶饼、茶沱、茶砖(老叶片居多)

6. 普洱茶的定义的认识和看法

答:普洱茶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1、普洱茶简介:

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2、普洱茶历史发展: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

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这个词,该书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

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

清朝阮福《普洱茶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载,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种茶。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思茅厅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的茶叶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经过帆工精制后,运销国内外,故称普洱茶。普洱茶是清代云南进贡朝廷的贡品,雍正年间以来,向皇帝进贡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办的。

由于中国近代战乱频繁,云南茶叶全面萎缩,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产量降到了5万担,商品量仅2万担。

新中国诞生后,云南茶叶获得了新生。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发展到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2003年3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公布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2008年5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以总局2008年第60号公告批准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国家标准也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8月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10号(总第123号)批准发布,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7. 普洱茶的理解

在现行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定义(GB/T 22111-2008)中解释:普洱茶是在一定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独具一定品质特征的茶叶。

普洱茶按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茶(生茶)、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普洱散茶、普洱紧压茶。

云南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紧压之后就是普洱茶(紧压茶)生茶,晒青毛茶渥堆发酵之后就是普洱茶熟茶散茶,熟散茶紧压之后就是普洱茶(紧压茶)熟茶。普洱熟散茶按等级划分,特级、一级到十级共11个等级。

普洱茶的形制有很多,常见的就是饼、沱、砖,比如历史有名的“号级饼”、“印级饼”、“七子饼”,7581砖茶,下关沱茶。另外还有茶柱、竹筒茶、小沱茶、金瓜贡茶、等等。

从普洱茶的产区来讲主要有三大产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以勐库茶、冰岛茶、昔归茶出名;普洱茶区有景迈茶、景谷茶、邦崴茶出名;版纳茶区有班章茶和易武等古六大茶山。

从存放环境和条件来讲,分为干仓普洱和湿仓普洱。

从存放时间来讲,普洱茶分新茶和老茶。1-3年的普洱茶,一般称为新茶,3-5年的普洱茶称为旧茶,10年以上的普洱茶可以称为老茶。普洱茶人当中流传着一句话叫喝熟茶,存新茶,品老茶。

8. 普洱茶的解释

冰岛,班章,易武都是茶的名字。这几个都是非常出名的普洱茶,特别是冰岛,班章,真正的冰岛,班章料价格非常昂贵,是普洱茶中的上品。大益是一家普洱茶企业的名字,大益茶是这个企业茶的统称。

9. 普洱茶的概念及定义

2006年出来的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即普洱茶是一特种茶,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至今年7月份,普洱茶地理标识下来后,这种说法就更加有根据了。另,在国家进出口商品目录中也是将它放在特种茶类里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