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文化推荐理由
赵掌柜紫砂挺好的!正规品牌!绝对靠谱。
宜兴赵掌柜紫砂陶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04-23,注册资本为50万,法定代表人为陈军,经营状态为存续,工商注册号为320282000656469,注册地址为宜兴市宜城街道龙潭新村3幢108室。
经营范围包括紫砂制品、陶瓷制品、雕塑制品、竹木制品、金属制品、茶叶、茶具、塑料制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橡胶制品、玻璃制品、书法绘画作品、玉器的销售;组织、策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紫砂文化创意设计等。
2. 紫砂文化推荐理由100字
紫砂很不错,质量优良,造型独特,价格适中,信誉良好,售后服务也不错,值得消费者信赖。
该紫砂宜兴雪瑞堂紫砂艺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主要经营产品:紫砂文化、茶文化、礼仪文化的研究、交流;紫砂制品、雕塑制品、陶瓷制品、紫砂泥料、陶瓷泥料等等。
3. 紫砂壶推广语
紫砂的传统造型多,简洁大方而又古朴自然,泥色淳朴典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造型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
紫砂壶泡茶的特点,在于透气性和能把玩包浆的特性,泡茶时间长了,紫砂壶就算不放茶叶倒开水也会泡出茶水,夏天的隔夜茶也不会馊,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紫砂壶的特性,泡茶不变味,还有壶身的吸水透气性,使用的时间越长,壶身就会越发光滑细腻(但与此同时壶的透气吸水性也会下降)。
紫砂壶最早出现于北宋晚期(羊角山),到元代饮茶的方式从煮茶开始转变为泡茶,紫砂壶才一点点被世人接受,而盛行是在明代正德年间。
公认有记载的最早的紫砂壶创始人是明代的供春,据记载供春是当时学者吴颐山的书僮,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期间将供春带在身边,而供春利用伴读的间隙,研究金沙寺内僧人从事的紫砂制陶,学到了关于紫砂制作的知识,从供春开始,他改变了以前紫砂壶的制作方式,用木头做模,竹片做工具用以修壶成型。现在我们常把树瘿壶叫做供春壶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供人的“紫砂壶之父”
紫砂壶的发展有着杰出贡献的是清嘉庆年间的陈鸿寿(号曼生)。陈曼生时任宜兴县宰,在出任宜兴县宰之前就是紫砂壶的爱好者,十分乐衷于推广紫砂壶。曼生本人精通书法、绘画、篆刻,设计出了传承至今的“曼生十八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石瓢壶。
现代最为著名的陶艺大家就是顾景舟了,也是如今紫砂壶拍卖价格最高的紫砂壶的作者。顾景舟本名景洲,号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壶叟。也曾自创堂号为自怡轩。为当代紫砂之泰斗,解放之后为现代紫砂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把当时宜兴民众从“宁可抱子投河,不愿给子女学紫砂工艺”的观念中改变出来。
4. 紫砂文化的魅力
1.可塑性好。以紫泥为例,它的液限为33.4%,塑限15.9%,指数为17.5,属高可塑性,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异的不同造型。制作时粘协力强,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如嘴、把均可单独制成,再粘到壶体上后可以加泥雕琢加工施艺;方型器皿的泥片接成型可用脂泥(多加水分即可)粘接,再进行加工。这样大的工艺容量,就为陶艺家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发挥工艺技巧,提供了物质保证。
2. 干燥收缩率小。紫砂陶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8%左右,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变形率小,生坯强度大,因此茶壶的口盖能做到严丝合缝,造型轮廓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壶的粗,不怕壶口面失圆,这样与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与壶身同样大的大口面茶壶。
3. 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一为闭口吻孔,是团圆体内部的气孔;一为启齿气孔,是包裹在团圆体附近的气孔群。这就使紫砂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而施釉的陶瓷茶壶这种功能就比较欠缺。同时茶壶本身是精密公道的造型,壶口壶盖配合严密,位移公差小于0.5mm ,减少了混有黄曲霉菌等霉菌的空气流入壶内的渠道。因而,就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相对地推迟了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其冷热急变机能也好,即便开水冲泡后再急入冷水中也不炸不裂。
4. 紫砂土壤成型后不需要施釉,它平整光滑的形状,用的时间越久,把摩的时间越长,他就会发黯然之光。这也是其他质地的陶土无法相比的。
5. 紫砂文化的经典句子
1、泥土在炉火高温中中羽化自己,只为熔炼变成陶瓷让人们另眼相看。
2、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泥土演变而,可看到光鲜美丽的外表下,很少能想起它们曾经受过多大的苦难。
3、光滑的外表,因为它经过了获得历练; 连城的价值,应为它受住了岁月的考验。
4、中国陶瓷工艺之精华,博采众长,独领风骚。
5、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对陶瓷最好赞美!
6、陶瓷高洁、实用、恬静,非它物可比。名瓷一件,价值连城,有时千金难求。
7、特殊陶土,精心烧制,宜兴紫砂,壶中极品,誉名第一,天下闻名,国之瑰宝,引以为傲。
8、陶瓷受污,不浸其洁;经火,不变其形;宁碎,不屈其性;入土千年,不朽不锈,雅容犹存。金银铜铁,羞愧难媲。
9、华夏陶瓷,自江西仙人洞以降,距今万年有余,至东汉走完了由陶到瓷的旅程,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10、遥远洪荒,钻木取火,陶瓷应运而生。刻画在古陶身上的铭文绘画,记载着远古氏族部落的图腾和艺术。目睹仰韶文化的陶瓷,沟通着远古和现代,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古老历史和科学艺术。
11、昨天的陶瓷,记载着远古的东方文明。今天的陶瓷,孕育着现代人的理念和智慧。明天的陶瓷,预示着更为广阔的用途和神奇。我赞美陶瓷,她是美化人类生活的天使。我讴歌陶瓷,她是造福人类的上帝。歌哉美哉,永恒艺术,中华陶瓷!
12、陶瓷的造型、釉色、纹饰和铭文,展示着人类文化艺术活动的飞跃,寄托着先人的美好憧憬和情思。
13、陶瓷万年泥与火,素雅妙示兴和衰。阅尽人间沧桑事,个中玄奥谁能解?读懂陶瓷,非常人能为。
14、陶瓷赋有实用和观赏的双重价值。珠光宝气,为豪门闺秀之装饰。披挂在身,炫耀富有,自然有几分庸俗和妩媚。
15、唯陶瓷不论贵贱高低,默默奉献,纯朴无华,无半点媚俗和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