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
我就在武夷山,有去看过大红袍母树,有六棵,保护起来不能采摘了.无性繁殖的大红袍茶园就多了,有几万亩
2. 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方式
大红袍茶分为母树大红袍、正本大红袍(也称纯种大红袍或无性系大红袍或二代大红袍)、商品大红袍三个类型。
1、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皆由种子发芽长成)6株茶树,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
2、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3、商品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每个品系也都是用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市场上普遍都是这类大红袍茶叶。
3. 大红袍母树是什么意思
虽然可以用植物组培养大量幼苗,但是后期成长环境、年限也决定了长出的茶叶的味道。
就像西湖龙井,只有在特定的位置长出的才是极品,其它位置用同样的品种栽种出来,产出茶叶的味道也会发生变化。印证了古语说:橘生于淮海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4. 母株大红袍树
大红袍母树有6棵,生长于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岩壁上,母树共有3个品种,分别为北斗1号、北斗2号、奇丹。现如今经过茶研所人员的攻坚,大红袍这一品种经过无性繁殖已培育成功,并在三坑两涧以及周边地带批量种植以及生产。
从石刻旁上层第一棵茶树开始,依序编号。位于上层的1-4号是历史上所记载的大红袍母树,其品种都不相同。中层的5和底层的6,分别在1980年修建九龙窠名丛圃时,由1号和2号压条移栽而成。在2006年,这六颗母树大红袍就已经被保护性地禁止采摘。
5. 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
现在大红袍母树产量为零。
自从2000年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成功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就被《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大红袍母树,从2007年10月10日起,不再采摘。
2003年,武夷山市政府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现有六株(有两株为无性繁植所生)大红袍母株投保一亿元人民币产品责任保险。
2007年起武夷山决定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确保其良好生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科学管理,并建立详细的管护档案;严格保护“大红袍”茶叶母树周边的生态环境。
现在大红袍已经成为武夷岩茶代名词了 ,看林茶网上武夷山统计局部分年鉴数据:2009年武夷山的茶叶产量达9327吨,2010年武夷山茶叶产量9770吨.
6. 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方法
神秘的母树大红袍位于,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景区内的九龙窠景点,九龙窠是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的峡谷,峡谷两侧都是峭壁连绵,形如九条龙,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为龙的巢穴,故名九龙窠。 那三棵六小株的母树,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那三棵母树并不是单一的一个品种,分别有北斗,雀舌,奇丹,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派官兵看守,2000年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2003年投保一个亿,2005年送藏国家博物馆,2006年停止采摘,现在大家喝到的大红袍并不是假的,而是由母树剪枝扦插无性繁殖保留母树特征而来。 大家如果到九龙窠一定要尝尝那里茶叶蛋,我觉得是武夷山最好吃的蛋??
7. 母树大红袍种类
有5个品种。
1、特级大红袍。
春季采摘的特级大红袍级别是最高的,一般没喷洒过农药,无病虫害侵蚀,无污染,茶叶的外形紧实,香气浓长悠远,滋味醇厚甘爽。
2、一级大红袍。
采摘时间是在夏季,此时天气炎热,生比速度快,很容易老化,茶中氨基酸维生素含量会减少。
3二级大红袍,一般是在秋季采摘,此时气侯温和,雨量偏少,大红袍叶片比较枯老。
4清香型大红袍,汤色由橙黄色至黄绿色。
5熟香型大红袍,汤色橙黄,香气扑鼻,但斯中会混合杂味、闷味或陈味等味道。
8. 母树大红袍为什么不能栽培
母树大红袍实际是指武夷岩壁上那几棵千年古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大红袍母树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二十世纪30年代当地政府曾派兵把守,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部门仍雇佣一农户长年看管。
自从2000年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成功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就被《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9. 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的原因
只有3棵是因为从古传下来就只有3棵
⑴大红袍是有性系, 只有九龙窠6株母树采制的才是大红袍。
⑵大红袍的无性系后代, 制茶品质一代不如一代。
⑶大红袍、奇丹、北斗采制的岩茶都称大红袍或各为大红袍。
⑷真正大红袍已经不在了, 现在的所谓大红袍是后人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