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武夷山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九龙窠岩壁大红袍)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3-26 01:56   点击:2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九龙窠岩壁大红袍

碧水丹山、峭峰深壑、幽涧流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独特品质。

凡生长在此环境的茶都称之为武夷山岩茶,武夷山岩茶的最重要特征是“岩骨花香”。 什么是大红袍?

指武夷山景区九龙窠的大红袍茶,是武夷山岩茶的代表,被誉为“武夷茶王”。 什么是“三坑两涧”?

“三坑”即“慧苑坑、倒水坑、牛栏坑”;“两涧”即“流香涧、桐梧涧”。“三坑两涧”所产之武夷岩茶最具有代表性。 什么是武夷山岩茶“三味”?

本味是“岩骨”,气味是“花香”,意味是“爱茶人得此佳茗,夫复何求!”。 什么是武夷山岩茶的精、气、神?

精即“岩骨”,气即“花香”,神即“火功”。 儒逸茶艺馆品茗六法 眼—观、耳—听、鼻—闻、舌—尝、身—受、意—感。 武夷岩茶的香型 武夷岩茶通常加工成乌龙茶,香型有花果香(清香型)和蜜香(火功型)两种。

2. 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

1 是的,九龙窠属于三坑两涧。2 三坑两涧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九龙窠是该街道办事处下属的一个村庄。3 九龙窠地处龙华区南部,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优美,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3. 武夷山九龙窠大红袍

九龙窠(kē)为茶叶名枞原生地---“大红袍” 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九形如条龙。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故名。

景观

九龙之间呈现一座顶部略呈圆形的小峰峦,称为龙珠,故又称九龙戏珠。沿着幽谷铺设了一条石径。两侧涧水长流,茶园碧绿,芬香沁人,景色幽美。出峡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包括“晚甘侯”(武夷茶的拟人化美谥)以及历代名人题咏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其中有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陆氏诗句云:“桑苎家传归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水,含露溪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区次分。”峡谷的两边崖壁还刻有其他咏茶的摩崖石刻数方。到了武夷山,就不能不探访那绝顶的“大红袍”。大红袍的产地在九龙窠,这里是一条深长的谷地。踏上峡谷之中一条较为平坦的石径小路,小溪沿着峡谷淙淙流淌,两侧为九座嶙峋突兀的峰岩组成,犹如九条巨龙腾空欲飞,故被称为“九龙窠”。

4. 九龙窠的大红袍

是武夷茶。武夷小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

武夷小红袍的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北部天心岩下天心庵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大红袍”三个朱红色大字。该处海拔600多米,四季气候温和。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都是酸性岩石风化而成。正是适合茶树生长的好地方。

5. 九龙窠大红袍母树图片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看着不是很起眼,可是却已历经了数百年岁月的沧海桑田,岩壁上至今还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

6. 九龙窠岩茶叶报价

乌龙茶

“肉桂茶属于乌龙茶,是武夷岩茶中著名的花色品种之一,具有岩茶的口感滋味,同时香气也非常特殊。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肉桂又名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在清朝中已负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据行家评定肉桂的桂皮香明显,香气久泡犹存;入口醇厚而鲜爽,汤色澄黄清澈,叶底黄亮,条索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在漫长的岁月里,肉桂的产量寥寥无几,20世纪50年代初才焕发青春,80年代向全市推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