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最新的茶叶数据分析(中国茶叶大数据报告)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0 12:41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中国茶叶大数据报告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世界年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土耳其,年人均消费量是3157克;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爱尔兰(2191克)与英国(1942克);而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仅566克。

2. 中国茶叶数据统计网

中国十大名茶有:

碧螺春

碧螺春是一种驰名中外的绿茶,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是茶中珍品。传说在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时赐名为“碧螺春”,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故又称“洞庭碧螺春”。精品碧螺春的外形具有茸毛多、丝条紧实、形态像蜜蜂腿,茶味清香、口感醇厚,品质清新自然,滋味鲜爽宜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以原料细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长而闻名。外姓细直圆光而多毫;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底嫩绿;饮后回甘生津冲泡四五次,尚保持有长久的熟栗子香。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属绿茶,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西湖龙井茶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香味清新,味道鲜爽甘醇。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历史悠久,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清朝时被列为“贡茶”。属绿茶,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淡黄色毫毛,色泽鲜亮嫩绿,形细如针,且长短大小均匀。冲泡时最好用山泉水,方显滋味。

黄山毛峰

属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好的毛峰颜色接近于嫩黄绿色,有人也形容象牙色。一芽一叶初展的毛峰口感最佳,同时汤色清黄,入口有着明显的清香冷韵,兰花香毋庸置疑是毛峰最大的特点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闽北有“秀甲东南”之称的武夷山一带,其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属乌龙茶,武夷岩茶兼具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乌龙茶中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山地林木较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多雾,很适宜于茶树生长。祁门红茶色泽乌润,富有光泽,汤色红艳,滋味醇厚,香气馥郁。属茶中精品。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产于贵州省都匀市,是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茶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润,汤色绿中透黄,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铁观音

属于青茶类,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外形肥硕、重实、色泽清绿,干茶(茶米)香气清纯的,香气清高,馥郁悠长,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属绿茶,清为朝廷贡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主产地是金寨县,茶叶外形平展,茶芽肥壮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味甘美,汤色清澈晶亮,叶底嫩绿。

3. 中国茶叶大数据报告最新

绿茶

绿茶出口最多。以浙江为出口大省。我国目前北方偏绿茶,花茶,南方偏乌龙,红茶。普洱接受的人也比较多。茶叶分绿,红,黑,乌龙,黄,白六大类 ,随后还有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袋泡茶都属于再加工茶。

据海关统计的数据,我国茶叶出口以绿茶为主,所以出口量最多的茶叶是绿茶而不是普洱和铁观音。

4. 中国茶叶产量数据

第一,云南省:干毛茶产量为46.6万吨,成品茶35.7万吨,精制率达到77%。

第二,湖北省:湖北茶园总面积已达到482万亩,茶叶总产量33万吨,茶叶的农业产值达到168亿元,茶叶出口货值达1.5亿美元。

第三,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32.1万吨,茶园面积332万亩;毛茶产值150亿元。

第四,湖南省:茶叶产量30.8万吨,茶园面积达到313万亩。该省出口茶叶近5万吨、创汇1.7亿美元。

第五,四川省:茶叶产量30.1万吨,实现毛茶产值242亿元,综合产值726亿元。

第六。浙江省:浙江茶园面积为201.36千公顷,茶叶产量为17.72万吨。

第七,河南省:茶叶年产量8.3万吨、产值139亿元。全省茶农100万人以上,茶业从业人员139万人左右,大型及初具规模茶叶加工企业300多家。

第八,江苏省:干毛茶总产量1.53万吨、产值27.65亿元。

5. 2018茶叶产业大数据报告

全省茶叶出口金额2.47亿美元,增长4.8%,出口5.92万吨,同比下降0.9%。主要出口市场为非洲,出口1.98亿美元,同比增长7.6%,占全省茶叶出口的80.5%。

对亚洲出口2534万美元,同比下降12.7%。对欧洲出口1794万美元,增长2.3%。对北美出口424万美元,增长11.9%。

6. 2019年茶叶大数据

2019年,在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严峻环境下,中国绿茶出口量首次突破30万吨,显示出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嵊州是我国珠茶、龙井茶的主产地,珠茶产量占全国20%,出口量占全国60%,龙井茶产量占浙江省1/3,当做好“绿茶大会”品牌,讲好茶故事。

嵊州拥有众多茶与越剧、书法、围棋、竹编等文化艺术交织融合的故事,自古以来,“琴棋书画诗酒茶”就与当地人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我认为嵊州可以讲好挖掘传统茶文化的时尚元素,以茶会友,聚友赏艺,以文传茶,打造绿茶之乡在国际上的靓丽名片。

同时我认为世界绿茶由中国主导,本次大会筹建的“国际绿茶智库”,由专家级智囊团队进行常态化的研究、谋划包括可持续生产发展、终端市场开拓在内的顶层设计,为促进世界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传播中国绿茶文化来推动消费市场回暖,为全球绿茶发展化危为机、继往开来提供保障,也为世界绿茶产业提供中国经验,为中国绿茶产业导入世界数据,建立世界绿茶产业的全球数据,展现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对世界茶业的担当与责任。

7. 茶叶大数据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帮助中国茶产业今后五年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现将2020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介绍如下:

种 植 生 产

(一)数据指标

1.茶园面积增速趋缓。据统计,2020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总面积4747.69万亩,同比增加149.82万亩,增长率3.26%。其中,可采摘面积4152.18万亩,同比增加461.41万亩,增长率12.50%。

2.茶叶产量增势不变。2020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98.60万吨,比上年增加19.26万吨,增幅6.9%。

3.农业产值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干毛茶总产值为2626.58亿元,比增230.58亿元,增幅9.62%。

4.茶类结构有所调整。2020年,六大茶类中,绿茶、乌龙茶产量继续稳增,但总产量占比继续向下微调;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总产量占比出现攀升;黑茶略有减产,总产量中占比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绿茶产量184.27万吨,占总产量的61.70%,比增6.99万吨,增幅3.94%;红茶产量40.43万吨,占比13.54%,比增9.71万吨,增幅31.59%;黑茶产量37.33万吨,占比12.50%,比减0.48万吨,减幅1.28%;乌龙茶产量27.78万吨,占比9.30%,比增0.20万吨,增幅0.73%;白茶产量7.35万吨,占比2.46%,比增2.39万吨,增幅48.05%;黄茶产量1.45万吨,占比0.49%,比增0.48万吨,增幅48.78%。

8. 茶叶销量数据

大吉岭红茶、

锡兰高地红茶、

祁门红茶、

阿萨姆红茶,

武夷大红袍、

龙井、

碧螺春,

玉露茶、

玄米茶、

西湖龙井

9. 中国茶叶市场数据

浙江省松阳县的浙南茶叶市场,被誉为中国绿茶第一市,2019年这里的交易总量为3.52万吨,交易总额达64.37亿元。浙江省松阳县浙南茶叶交易市场茶叶销售高峰期的一个场景。这座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交易量、交易额连续多年领先全国同类市场,更是拉动了松阳茶叶全产业链年产值年年攀升。

  松阳拥有茶园12万亩,40%人口从事茶产业、50%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农业产值源于茶产业,茶叶已然成为了松阳人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而浙南茶叶市场作为松阳县茶叶销售的枢纽,将松阳茶乃至周边省市县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由此获得了“中国绿茶第一市”之称。“交易市场始创于1993年初,三易其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规模化专业市场,龙头示范作用不断凸显,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浙南茶叶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南茶叶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茶叶市场在联结当地茶园的同时,还联结其周边遂昌、武义、云和、莲都、龙游、建德等县(市、区)以及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产茶省茶园100余万亩,惠及茶农50余万户。“松阳银猴系列等名优茶就是通过茶叶市场畅销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20多个省市,远销欧美、东南亚各国的。”

  近年来,松阳还连续举办大型茶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浙南茶叶市场及松阳茶的市场知名度,并取得了明显的品牌效应。

  目前,来自贵州、福建、上海等80%左右周边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茶叶都在这里进行交易,茶叶上市旺季,日客流量达上万人之多,高峰时日交易额近亿元。浙南茶叶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了松阳及周边县市的效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对实现当地茶叶产业化经营发挥了巨大作用,更使松阳茶遍布全国,走向

10. 茶叶行业数据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