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书法茶叶意义(与茶有关的书法作品)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0 14:32   点击: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与茶有关的书法作品

要看店家的思路。

一是,茶要【品】,要“有长者风范”的,要古朴典雅,如【汉隶,颜体,舒体】。

一是,品茶,都是现在的商务往来的年轻人。那就要写精神些,如棱角分明的魏碑体,或者【行草】,底色不要墨绿深暗的

2. 茶书法作品欣赏大全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

3. 有关茶文化的书法作品

现身说法,看看下面我写的这两幅内容合适吗?

前两天,刚好有朋友给我弄来两盒新茶,央求我给他的茶艺工作室写两幅字。

品着朋友赠予的新茶,清新的茶香溢满书房。

到底该写几个什么字合适呢?陷入沉思。

朋友是个爱茶如命的人,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投身茶事业与茶文化传播。对茶很痴迷,常常是拿200块钱上街卖肉,看见有好茶就肉没买成,提了一罐茶回来。

突然我脑海里冒出一句话来:“浮生若茶,有味清欢。”

“浮生若茶,有味清欢。”这句话我应该在什么地方读到过,突然想起,感觉很惊艳。

所谓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里面其实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不是吗?

茶,有甘,有苦,常常是苦后有回甘;

茶,有沉,有浮,往往是先沉而后浮;

一甘一苦,一沉一浮;

其中演绎的不正是人生百态吗?

于是研了墨,铺了上等的宣纸,挥笔给朋友写了两幅字。

一幅是横的,题的是:“浮生如茶”;

一幅是竖的,题的是:“浮生若茶,有味清欢”。

朋友见了,高兴得忘乎所以,“浮生若茶,有味清欢”,他说这正是他内心想表达而又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意思啊!

高兴之余,他立马又给我手机里转了1000元红包,可是,这......已经收了他两盒名贵的茶叶,再收钱也不妥。

于是婉言谢绝:“下次有了好茶再给我整一点吧!”

要知道,我也是爱茶之人啊!

写好的朋友收起来拿走了,附图是我在毛边纸上写的小样。

字写得不好,仅供参考,主要看内容吧!

朋友们觉得茶室还有什么好的内容可写?欢迎留言写在评论区。

4. 与茶有关的书法作品内容

1、《琴 茶》 宋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2、《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宋 白居易 故情周币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3、《蒙山白云岩茶》 明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4、《蜀 茗 诗》 明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5、 明 陆羽 《六羡歌》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5. 与茶有关的书法作品图片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 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 已产灵芝又产茶.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2. 与茶道书法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琴 茶》

宋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2、《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宋 白居易

故情周币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3、《蒙山白云岩茶》

明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4、《蜀 茗 诗》

明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5、明 陆羽

《六羡歌》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6. 茶文化和书法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并且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作用很大。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这里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无疑,它有益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研究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还能观察到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儒家、释家、道家和民间人士都非常重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视茶与文化的结合。

中华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国际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促进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弘扬茶文化的总体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具体到茶行业本身,弘扬茶文化应该是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在当代社会中,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茶与文化的结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态,新的载体。它可以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用于茶艺演示;可以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结合起来,在茶馆、剧场、和盛大的茶会上演出;也可以制成光盘、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供人欣赏,成为新的文艺作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新内容。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是以茶道(即德)为核心内容的,同时它也体现出定力、孝心、感恩心和孝敬心等等。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学习茶文化不仅要学习茶文化,更要学习其中的蕴含的高深人生之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茶文化做为一种精神上的财富吸引了许多人,而茶也因此获得了更丰富的文化内容。

说喝茶不应当说喝,应说去品,喝是指渴了喝,品则是用心去品,品出人生,品出茶的灵魂,饮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行为道德。小小的茶杯,就像一个大千世界,而每片茶叶则如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人生如茶,茶似人生。闲暇之余,我们品茶时也不忘品人生,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生况味,深感人生如茶。虽说茶盏小,但启示却是不少,人的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正如夕阳西下总有旭日东升的时刻,难得的是不懈奋斗精神和愈挫愈勇的斗志。

尽管苦涩绕于舌尖,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进铅华。

品茶,就是品评茶味;饮茶。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

品茶的意义,有身、心两种益处!

(一)身

茶叶在中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的功能。据现代科学证实,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茶多酚、咖啡碱和十多种维生素等各种成分多达350多种,富有营养,能调节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茶叶被发现就是从药用开始的。

茶的保健作用也是很早就被人们发现的。品茶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祛痰、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

(二)心

在品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茶道。所谓的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品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很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品茶文化的核心,是品茶文化的灵魂!“和、静、恬、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冷漠。人仿佛也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

一个寂寞的雨夜,泡一杯清茶,独坐在窗前,看落叶飘零,听雨敲窗棂,在氤氲的茶雾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心事。

轻轻晃动手中的茶杯,看淡绿色的茶或针或片,忽上忽下,簇拥着,沉沉浮浮,变换着不同的位置,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品茶真的是让人获益良多,尽量地让自己可以独善其身,让自己的觉悟品茶,就是品评茶味;饮茶。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

7. 与茶有关的书法作品欣赏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

扩展资料

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蔡襄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而且也是茶学家。

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蔡襄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而且也是茶学家。他为官清正,以民为本,注意发展当地经济,为福建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历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园,就是在建州(今在建瓯市),旧时又称建溪,建安(今在建瓯市)。

8. 和茶有关的书法作品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吃茶吃味道,看戏看成套。

1.

吃饭靠禾蔸,用钱靠茶蔸。

2.

东南路里水泡茶,城西两路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

3.

高山茶叶,低山茶子。

4.

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

9. 关于喝茶的书法作品

为什么说喜欢喝茶和书法的人,都值得深交?这个问题非常耐人寻味,又赋予挑战性!是一个即矛盾,又似乎非常统一的话题。

问题的根结是出在都值得三字,这个非常肯定的语气上了。若以喝茶与书法之人皆可以深交为依据,又失偏薄,此逻辑难免武断,甚至有点幼稚可笑了。

首先喝茶与书法是非常高雅的爱好,这无可非议,可是大雅往往亦是大俗!特别是当今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喝茶和书法就难免混入世俗社会,行于尔虞我诈的官场,就染几分权马之气;行于人心险恶的江湖,就染几分侠匪之气;行于无奸不商的商贾,就染几分铜臭之气;流于灯红酒绿的娱乐场,就染几分媚色之气;流于芸芸众生的市井,就染几分市侩之气……,难道君不见黑社会及各种骗子公司,墙上也挂满文人字画,大茶台比你睡的床都大,这些人能交吗?说是喝茶的茶楼,雕梁画柱,富丽堂皇,里面有的是赌博场、有的是雅贿所,也不知道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些人你敢交吗?

虽说有字如其人,也有很多字写的非常好,可不一定是好人呀!远的说宋朝四大书法家米黄苏蔡的蔡京,就是《水浒传》中的大奸臣;宋体字好看吧!那也是大奸臣秦桧发明的,也是大书法家;近的说那些丑书,肆意书的当代书法家,难道都是什么好鸟。总之一句话,喝茶和书法都是以人为主体,来到人事上,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之气,决不能以断定这个人喝茶会书法就可以深交!本是清净高雅之物,无奈人心险恶,反复善变,难免落一个俗字罢了!还是擦亮眼睛,从多方面了解这个人,才可以深交!其次从客观上讲,喜欢喝茶和书法的人大多可以交往,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又回到喝茶和书法本是高雅的话题上来。书能静心;茶能涤性,有此嗜好之人,必具有一定的文人良好修养,什么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了,这些需要讲究几分吧!

有此雅性之人,大多从容而真实;平和而安详;坦诚而随性;体贴而醇厚……常言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似茶。由此可见这些人还可以深交!最后说下自己,本人不喜烟酒,而好喝茶和书法及武术,决无一切不良嗜好,虽平淡是我的本色,却如茶般也饱尝了人世间沉浮与苦涩,几经周折,几经磨砺,已五十有三,可谓洗尽人世浮华,越发清香甘醇!原创心声,不喜勿喷。

10. 关于茶的书法创作内容

1、粗胚淬火后,把把显峥嵘。貌似泥为骨,敲之金玉声。

2、紫砂壶的造型简练、色泽淳朴、大方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包浆就愈加温润,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

3、紫砂壶的美在于它集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印、题铭、绘画、书法、雕塑、镌刻诸艺术,共融一体。

4、砂壶源于岩中岩,本质纯正;吸水快、透气好、泡茶褒香、隔夜不馊;无掩饰、无虚伪,这是其特有的一种真诚。

5、人有了砂壶那份真诚,就会离虚抛伪、拒腐弃蚀,能使精神变得崇高,灵魂得到升华。真诚善良、无私正直、纯朴怜悯等多种美德,乃真诚最为可贵。

11. 有关茶的诗句书法作品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关于茶的唯美诗句。花香蝶自来,茶香人自品。书生只知茶叶贵,不知茶农采茶累!

关于茶的唯美诗句

1.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关于茶的唯美诗句

2.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3.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4.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5.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关于茶的唯美诗句

6.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7.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8.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9. 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10. 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11.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12.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13.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14.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15. 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关于茶的唯美诗句

16.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17. 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18.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19.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20. 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21.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22.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23. 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24.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25.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26.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27.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28. 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29. 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

30. 吸烟有害,花钱买病;饮茶有益,醒脑提神。关于茶的唯美诗句

31.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32. 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见故人。

33. 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34.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35. 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36.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37.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38. 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39.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40. 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41.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42. 开坛千里醉,上桌十里香。

43.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44.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45.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46.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47. 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

48. 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

49.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50.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51. 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52.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

53.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54. 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

55.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56. 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57. 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58. 龙井茶香飘宇高,虎跑水溢满寰瀛。

59.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60. 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

61.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62.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63.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64.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65.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66.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67.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关于茶的唯美诗句 品茶

【泡茶四心】

第一是等待沸水的耐心;

第二是如何泡好茶的细心;

第三是沏茶时的专心;

第四则是品味其中滋味的静心。

【茶之贵】

品茶贵静;茶事贵和;

茶友贵淡;茶商贵诚;

茶礼贵敬;采茶贵时;

制茶贵精;泡茶贵洁;

茶人贵真,茶性贵纯。

【茶之性】

黑茶浓郁厚实;

白茶清淡爽滑;

黄茶清香甘甜;

绿茶清新宜人;

青茶变化多端;

红茶醇厚甘美;

花茶香浓郁美。

【茶客】

北京的茶客喝的是贵气,

杭州的茶客喝的是诗意,

上海的茶客喝得是腔调,

福建的茶客喝的是茶艺,

成都的茶客喝的是闲适,

重庆的茶客喝得是热闹,

广州的茶客喝的是生活,

广西的茶客喝的是口感,

潮汕的茶客喝的是感情。

【茶告诉我们的道理】

普洱——不要畏惧岁月的流逝,虽然时光常常是美好的敌人,但也能成就历久弥香的经典;

抹茶——馥郁浓烈的香气背后是倾其所有的付出,甚至粉身碎骨;

乌龙——要练就特殊的气质,必须耐得住静置的寂寞;

红茶——脚步可以遍及全球,是因为心够宽广,有无限的包容性。

【茶之养生】

1.茶香通窍:泡一杯茶,茶香透过鼻子进入大脑,情绪瞬即平静下来。心生欢喜,身心共治。

2.茶味养肤:不同的茶都有其性味归经。饮茶、用茶得法,身体得到滋养,皮肤自然焕发光彩。

3.茶性清心:喝茶养心,藉品茗使身体放松,心绪宁静,细品养生真谛。

【茶与友】

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茶中众生】

茶耕者,谓茶农;

茶贩者,谓茶商;

茶业者,谓茶人;

茶评者,谓茶师;

茶聚者,谓茶友;

茶品者,谓茶客;

茶醉者,谓茶痴;

茶乐者,谓茶腻子也!

【泡茶七忌】

一不如法(烧水泡茶不知方法);

二恶具(茶具选配不当或不洁);

三主客不韵(主客人修养素质不雅);

四冠裳苛礼(官场不得已应酬);

五荤肴杂味(肉素等搭配影响茶味);

六忙冗(忙于应付或繁杂无心品茗);

七壁间案头多恶趣(茶室布置凌乱)。

【六大茶书】

一、《茶 经》陆 羽;

二、《煎茶水记》张 又 新;

三、《品茶要录》黄 儒;

四、《大观茶论》赵 佶;

五、《茶具图赞》审安老人;

六、《续 茶 经》陆 廷 灿。

1、“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2、“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琴茶》

3、“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4、“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

5、“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6、“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8、“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9、“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