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满喝什么茶
1、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吴藕汀《小满 》)
译文:小满时节在田埂中寻找草药,农闲时候不要问及小满“动三车”的安排。
2、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译文:夏季的南风吹动了原上的各种野草,就在那草木丛深之处可见到那小小的茅舍。近处麦田那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摆动时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娇憨可爱;而桑树上的叶子正长得肥壮可供蚕吃饱。对于农家来说,他们仍盼望的是当年的收成如何,为能有个丰收年而高兴,至于田园美景和时节的美好他们是无暇顾及的。我既然看到归隐田园是这么令人神往,然而我自个知道归隐得太晚了,当身体强健之时就应该隐退的,可是看看现在,岁月蹉跎,自己已经衰老了。
3、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欧阳修《小满》)
译文:夜莺在翠绿的柳树枝头啼鸣,一轮皓月挂于夜空,月光皎皎。我最爱田垄头的麦子,迎着清风对着零落的花瓣摇摆。
4、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巩丰《晨征》)
译文:天气清和接下来的日子不会那么热,在小满之前就打雷了。
5、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王之道《遣兴》)
译文:天气久阴不晴东方不出现彩虹。小满时节北风仍然凛冽寒冷。东虹:所谓“东虹日出,西虹雨”。
6、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赵蕃《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译文:查看日历发现今日是小满节气,又担心天气阴久了影响春蚕休息。
2. 小满与茶的诗句
普洱大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的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绿茶沱茶是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黑茶沱茶是以普洱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
普洱茶外形条索肥、匀实,色泽乌润,白毫密布。茶的品种较多。据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说》记载:“普洱茶”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叶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
3. 小满吃什么好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小满节气是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过去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有时还会用白面蒸一些麦糕、麦饼食用,意在提醒人们夏天多吃主食。
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
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还要携带黄杏等礼品,颇有趣味
4. 普洱茶小满
“沱是由团转化而来。云南沱茶产、制历史悠久。沱茶原产于云南省景谷县,又称‘谷茶’—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第249页。
“沱茶为历史名茶。创制于1902年前后。”沱茶由蒸压团茶演变而来。沱茶原名‘谷茶’,因原产地在滇西南之景谷县而得名。“原产于景谷县的谷庄沱茶又名姑娘茶,有说其型如称砣,‘沱’与‘砣’同音”。—《中国名茶志》第856页。
“沱茶由景谷县姑娘茶演变而来,碗状的沱茶创造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原料为一、二级滇晒青毛茶各占50%。”—《中国茶文化大辞典》第114页。“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景谷街人李文相创办制茶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光绪二十八年……该茶畅销并被誉名沱茶。团茶(谷茶、谷庄茶)奠定了沱茶的雏形,景谷成为云南沱茶的原产地。—《景谷县志》第218页。
5. 小满红茶是什么茶
每种茶叶的成熟期都不同。像铁观音:4月8号上架,因为铁观音属于六大茶类的青茶,因为青茶品质的独特,既有绿茶的香气芬芳,又有红茶的醇厚,所以对鲜叶的采摘要求为:不是采摘非常幼嫩的芽叶, 而是采摘成熟新梢的2—3叶, 俗称“开面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直到形成驻芽时才采摘。所以铁观音要在四月上旬才能上市。 普洱茶:普洱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黑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类,普洱茶纯厚的品质要求云南大叶种,鲜叶原料比较成熟,而且茶叶加工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渥堆的过程,渥堆是比较耗时的,所以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使得普洱茶要到五月份才能上市。
6. 小满喝白茶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的名气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民国期间,已成为中国的名茶之首。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这些产区是龙井产茶区的一级产区,西湖外的其它产区也产龙井,产区级数为二级。
2、洞庭碧螺春
干茶条索紧结、色泽银绿、披满白毫、卷曲如螺状,独特浓郁的天然花香、果香。在冲泡时与其它茶品不同的是,先注入水,再投茶。因为碧螺春成卷曲状,会在水中下沉。冲泡后,滋味鲜醇、回味甘甜厚重。
3、信阳毛尖
根据采制时间的不同,信仰毛尖又可分成明前茶、谷雨茶、春尾茶、夏茶、白露茶。外形匀整、呈鲜绿色有光泽、白色茶毫显著,轻嗅干茶,有犹如板栗的熟香,香气纯正高扬。冲泡后,茶汤黄绿澄澈,茶香清新高扬,入口滋味鲜醇爽口。
4、黄山毛峰
干茶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黄色,油亮有光泽,外叶将茶芽包裹于中间,外形秀美。干茶香如兰花香或板栗香,清新怡人。冲泡后,品质较佳的黄山毛峰会在水中竖立然后徐徐下沉,芽叶十分漂亮。汤色浅黄且清澈,汤中香气馥郁,入口滋味鲜浓,回味甘爽。
5、太平猴魁
外形独特,以两叶包裹一芽为常见,扁平挺直,呈深绿色,肥壮厚实,冲泡后,茶汤青绿清澈,挂杯香高爽持久,优质猴魁出现兰花香,入口鲜爽醇厚,无苦无涩,回味甘甜。
6、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真正得名于明朝,在这之前以“安徽六安茶”为名,在清朝时成为贡茶。在谷雨前后至小满到来之前,采摘单片生叶为原料制成,摈弃了苦涩使得茶品滋味浓,香气高扬。主产地在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以蝙蝠洞产茶区生产的六安瓜片最为正宗。
因采用单叶为原料,使得六安瓜片茶品外形如瓜子状、叶片边缘卷翘、呈现宝绿润亮色、大小匀整。冲泡后,茶汤黄绿清透,茶香清分扑鼻,入口鲜醇,回甜甘润。
7、竹叶青
竹叶青通常在清明前3—5天进行采摘,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时将其采下,经过一系列的精工细作后制成茶品。茶品外形扁平、套索竖直、肥厚带白毫、茶叶两头尖细宛如竹叶,呈翠绿色、茶香高扬。冲泡后,茶汤黄绿清亮,入口鲜爽、茶香浓郁。
8、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是变种的茶树,因其独特的季节特点,春季时嫩叶纯白,到夏天的时候变成全绿。最开始是野生型茶树,后在1982年用在山中发现的野茶树经人工成功培育。在1996年规模扩大到1000亩,但能采摘的量只有200亩,逐渐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差不多十万亩的产茶地。
9、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在1965年,由毛泽东亲自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等。在明代时已成贡茶,至乾隆年间开始远销海外。在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产区位于团山、哨脚、大槽一带的山中。
10、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的传统名茶,条索秀丽紧实、茶芽肥、色泽绿润且茶毫显著,香气凛然持久,冲泡后茶汤浅黄清透,入口滋味浓厚鲜醇,香气宛如幽兰清幽典雅。
以上就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当然的,除了以上的这些之外,还有很多的。
7. 小满节气喝什么茶养生
1、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出自《晨征》宋·巩丰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2、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出自《五律·小满》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3、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出自《小满》宋·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8. 小满喝什么茶养生
小满节来到,养生很重要,气温渐升高,皮肤护理好,饮食需清淡,瓜果鲜蔬菜,多喝绿豆汤,早起来锻炼,健康到永远。短信来传递,情谊更美满,祝福送朋友,好运更充满、财运更溢满,生活更美满,幸福更圆满!
9. 小满喝什么茶祛湿
提起“二十四节气”,最让我们熟悉的莫过于那首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代表着气候的变化,春干秋燥,夏暑冬寒,影响着农事的安排,与茶饮健康亦是密切相关,从春茶到秋茶,不同节气赋予它们各自的滋味和使命。
一杯时令好茶,可让身体跟上自然变化的节拍,打开茶饮健康的密码。
壹·立春
宜饮:茉莉花茶
立春,春季之始,此时天地阳气生发,与肝相应,人易暴怒、易感忧郁,而一杯暖暖的茉莉花茶,可安定情绪,舒缓神经。
贰·雨水
宜饮:柑普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此时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故名雨水。多雨的初春,乍暖还寒,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柑普健脾行气,最是适宜。
叁·惊蛰
宜饮:白牡丹
这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居的动物,故得名惊蛰。惊蛰时节阳气升发,气温明显升高。因暖生燥,惊蛰时节应保持心平气和,忌妄动肝火,白牡丹清肝明目、镇定降压。
肆·春分
宜饮:普洱生茶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昼与夜几乎等分,并正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依据道法自然的养生传统,人在此时需保持阴阳平衡,而有年份的普洱生茶,经历时间沉淀,茶性自然转化,渐温和。
伍·清明
宜饮:白毫银针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适宜性味清凉的饮食,以便柔肝养肺,增强体质。一杯白毫银针,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最是应时佳品。
陆·谷雨
宜饮:洞庭碧螺春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一杯时令的洞庭碧螺春,有丰富的氨基酸,提升体质。
柒·立夏
宜饮:黄山毛峰
立夏,夏季的开始,此时百般红紫,万物繁茂。中医认为,暑易入心,而当令的黄山毛峰,滋味甘醇,强心养神,来自山野的新鲜气息,能助你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
捌·小满
宜饮:太平猴魁
小满,夏熟谷物籽粒开始饱满。时至于此,降雨增多变大,要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泡饮一杯的太平猴魁,雨季里添一份快慰。
玖·芒种
宜饮:越乡龙井
芒种是收种带“芒”植物的季节,麦子熟了,而稻田则到了播种时节。仲夏五月,湿气开始蒸腾而闷热,故而饮食应清淡,悠然泡一杯越乡龙井,清淡适宜,调养精神。
拾·夏至
宜饮:安化天尖
夏至,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时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时节应多食苦味食物,宜清补。安化天尖,甘润淳厚,生津不断。
拾壹·小暑
宜饮:菊花茶
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需劳逸结合,保护阳气,大碗冲泡菊花茶,散风去热。
拾贰·大暑
宜饮:蒙顶黄芽
大暑,极热之大者,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到来。高温酷热,需补脾健胃,蒙顶黄芽,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对脾胃最有好处。
拾叁·立秋
宜饮:恩施玉露
立秋,暑去凉来,秋季由此而始,却仍有“秋老虎”的酷热余威。立秋时节气候干燥,适宜品饮恩施玉露,茶味鲜爽,生津润燥。
拾肆·处暑
宜饮:祁门红茶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时节,新秋已觉凉生。但夏秋之交气候变化大,适宜来泡祁门红茶,解疲乏,滋阴润燥。
拾伍·白露
宜饮:桂花乌龙
白露者,阴气渐重,露凝而白。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天气变化较多,需防秋燥,滋阴益气;桂花乌龙,温补阳气,止咳化痰,养阴润肺。
拾陆·秋分
宜饮:漳平水仙
秋分,等分了昼夜,平分了秋季,由这一天起,气温逐日下降,养生讲究阴平阳秘,收敛闭藏。漳平水仙,浓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滋味醇厚适口。
拾柒·寒露
宜饮:铁观音
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更低,应注意润肺生津、健脾益胃,铁观音发酵适度,生津回甘,确实适宜。
拾捌·霜降
宜饮:凤凰单丛
霜降,露凝结而为霜,时至晚秋,天气寒冷干燥,需防秋燥秋郁,凤凰单丛,生津舒适,香盈怡人,令人愉悦。
拾玖·立冬
宜饮:武夷岩茶
冬季自此开始,气温下降,宜滋阴潜阳、少食生冷,武夷岩茶岩骨花香,适中的发酵,给人舒适的温暖。
贰拾·小雪
宜饮:滇红
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小雪时节,适宜热情的滇红,花蜜香浓郁,滋味甜醇,助温补益肾。
廿壹·大雪
宜饮:冻顶乌龙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意味着严冬已至,天地飞雪,鸟雀难相觅,一杯暖和舒适的冻顶乌龙,焙火的韵味与微蜜乳香恰到好处。
廿贰·冬至
宜饮:普洱熟茶
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最宜温补,熟普的茶性温厚,正是时令佳品。
廿叁·小寒
宜饮:广西六堡茶
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天寒地冻,雪花纷纷,宜安坐室内,泡一壶老六堡茶,红浓陈醇,温和驱寒,补益身体。
廿肆·大寒
宜饮:康砖
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大寒时节,生机潜伏,万物蛰藏,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屋里围炉,煮壶康砖茶,滋味醇厚,驱湿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