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下关沱茶是用什么茶叶做的(下关沱茶的制作工艺)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1 21:36   点击:18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下关沱茶的制作工艺

销法沱的由来与一位叫甘普尔的法国籍犹太人有关。1976年,熟普沱茶7663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首次亮相,并打入香港市场。同年,甘普尔在香港洽谈业务时,无意发现了这种造型独特的碗型熟沱,试泡后非常感兴趣。

▲销法沱

后来,甘普尔在省公司的接待下,前往云南下关茶厂参观。实地观看了云南沱茶的生产过程后,他立即订购了2吨沱茶,自此云南沱茶(熟茶)进入了法国市场,“销法沱”也由此得名。 销台云南沱茶来源:本世纪初,下关沱茶携手广州飞台茶叶公司开发台湾市场。为了打开台湾市场,下关沱茶多方调研,精心拼配制作了一系列广州飞台茶叶公司专销产品。其中特制的一款针对台湾口味的产品,它就是经典销台云南沱茶;经典销台云南沱茶(熟茶)严选云南各大茶区高品质晒青毛茶

2. 下关沱茶产品大全

7-8次

下关沱茶的最大特点

1、下关沱茶是一种滋味醇香口感醇厚的精品茶,独有的香味与滋味是它最大的特点,除此以外超强的耐泡性也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人们每次放入的下关沱茶能反复冲泡七到八次,而且冲泡时水温必须要高,不然很难泡出色香味俱全的茶汤。

2、下关沱茶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不同年份的下关沱茶滋味香型各不相同,2019年的下关特沱具有自然的清香,冲泡以后,会有淡淡的甜味散发出来,闻的时候感觉会有蜜糖的味道。2015年的下关沱茶则有自然的豆香,而2013年的下关沱茶则有独特的青梅香气。

3. 下关沱茶原料

1.1902年云南大理下关的"复春和"等制茶商号开始了在一种称之为"团茶"的基础上进行沱茶的研制,1917年成功定型,其造型独特,状如碗臼。滇人习惯把块状物体称为"坨",因此初始取名"坨茶"。

2.1917年,沱茶通过喜洲、鹤庆等商帮在山川开设的裕利丝厂等渠道,由马帮驮运入川,沿长江而下,远销川、渝等地,"叙府"(即今宜宾地区)用当地沱江水泡饮,其味甚佳,沱江水、下关茶,这一名茶佳水的完美结合,使"沱茶"声誉倍增,久而久之,"坨茶"也就逐渐演变成"沱茶"了。至此,开启了沱茶的百年黄金年代

4. 下关传统沱茶

下关金花沱茶,属于黑茶类,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为普洱茶压制茶的一种;沱茶原状产于云南省景谷县,又称“谷茶”,近40年来,云南沱茶集中于下关制造,故又称为“下关沱茶”。

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品质最好的是“特级沱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普洱散茶蒸压而成的云南普洱沱茶,外形紧结,色泽裼红,有独特的陈香,滋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

云南的沱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晒青毛茶直接蒸压的生沱,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甘的特点,主要销往国内各地;另一类是采用人工渥堆发酵后的普洱散茶做原料,制成的熟沱,其色泽褐红,汤色红亮,性温味甘,滋味醇厚,主要供应出口,远销至西欧、北美以及亚洲各地。

两类沱茶的共同特点是:外形紧结端正,冲泡后色、香、味俱佳,且能持久,耐人寻味。

因而,沱茶既有普洱生茶,也有普洱熟茶,对于肠胃不太好的茶友,茶人码头建议喝熟沱,更加养胃。

5. 下关沱茶制作 工艺

下关沱茶太硬,正确的拆开方法是:第一步用茶针用力插进沱茶的茶窝边沿(向上位置的三分之一处),大约4厘米左右。

第二步用力往上撬,起开一片薄片。

第三步顺着撬开的空了的位置,继续沿用第一第二步的方法继续撬,就可以比较完整的拆开整个沱茶。注意茶针插进不要太深,撬茶的时候不要太用力。

6. 下关沱茶的介绍

磨具决定了,用原叶茶直接压的话,不方便,众所周知,普洱茶的叶子都是比较大的,往小孔里面填茶不方便,所以很多沱茶即使不是边角料,也要先裁切,再压的,工人把茶扫到小孔里面填充好,然后磨具的上半部分往下冲压成型。不同的茶对原料要求就不同。如果是大沱茶100克以上一沱的,茶叶都是碎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茶,要是小沱茶,就是一沱泡一次的那种,很多都是用茶碎做的,泡在杯里碎碎的就很正常了。不同的茶对原料要求就不同。

7. 下关沱茶是什么茶做的

你好,要弄清云南沱茶和下关沱茶的区别,首先要知道,沱茶是一种制茶形式,只是把茶叶蒸透后压制成坨的形式,和饼茶一样。

然后云南以坨生产制成的茶,就叫云南沱茶,而下关沱茶,就是下关茶厂生产的带有注册商标的茶,两者工艺相同,只是一个是广泛的叫法,一个带了品牌商标而已。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8. 下关沱茶产区

下关沱茶不是台地茶。

云南沱茶集中于下关制造,故又称为“下关沱茶”。沱茶,一般是以一、二级滇青原料,蒸压成碗形外径8厘米、高4.5厘米、重100克,外观显毫,之所以这么制作,主要是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品质最好的是“特级沱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普洱散茶蒸压而成的云南普洱沱茶,外形紧结,色泽裼红,有独特的陈香,滋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面教你精准地区分古树茶和台地茶。

此种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千万不能把回甘混为一谈,但其甜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能够将各项滋味分离品味,新茶客则很难品出。甜度也是鉴别好坏的因素。

台地茶茶汤内质不足所以表现为黄绿色,茶汤淡薄如水,喝进口中还会有烫嘴的感觉,这个感觉您可以仔细尝试,古树茶内质饱满,一样的热度,喝入口中,烫嘴的感觉区别很大。

古树茶茶汤均为蜜黄色,色泽明亮,而且这是当年早春茶的表现。茶汤粘稠度的鉴别请勿一点点把茶汤喝入口中,就来判断,应该将茶汤稍试大口一些喝入口中,在口中迂回一周再咽下,一能感受其茶汤粘度,二能感受茶汤厚实饱满度及其顺滑感。

回甘和生津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但持久度较差,一般6泡之后就开始减弱,古树茶此项滋味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

苦涩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但表现较重的茶只有两种原因:

1、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此时这种本性就体现的尤为突出;

2、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在台地茶仅能吸收的浅层土壤里碱性加强,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根据这两点原因可以告诉大家,苦涩绝对不是茶气,也不是说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还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成茶这些均为错误观点,苦涩是原性,也可说成是茶的缺点。

对此有一招极具实用性的鉴别方法:在喝茶时留出一杯茶汤,冷却之后来喝,内质不足的台地茶只能喝到一口仅有极重苦涩味的茶汤,而古树茶放冷之后喝虽苦涩也会加重。

9. 下关沱茶外形

下关茶一般指下关沱茶,是云南沱茶的一种。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下关沱茶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

10. 下关沱茶作用

下关沱茶是属于黑茶类,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11. 下关沱茶特点

下关南诏御沱是当前市场上,流通最广,知名度最高的沱茶产品,形制为碗型,外包装纸为油光厚黄纸包装,基本上以级数分类可分为甲、乙、丙三级。

▲甲、乙、丙级沱茶

下关沱茶可分为甲、乙、丙三级,其中丙级沱茶是当时的内销茶,配茶水准不如甲、乙两级,但由于稀少是个不错的话题,如果能够买到,也是品茶以外的另种乐趣。

市场上对下关沱茶的印象停留在92年甲级沱茶,其实下关沱茶制造期是颇长的,只是早期的沱茶商品与90年代的下关沱茶在包装上的变异并不大,所以一般对于年代的鉴别较为困难。

基本上下关沱茶年份的鉴别在形制有几个特点可供参考如下:

A、在松鹤牌之前的下关沱茶,都是使用油光厚黄纸包装,颜色越深年份越早。

▲A包装

B、早期的下关沱较92年宽,(早期8.5公分,92年7.5公分),92年下关沱茶在茶面上盖有甲字。

▲B包装

C、90、93、94年下关沱茶面没有甲字,但有油光厚黄纸包装,95年后全为松鹤下关沱形制,十分清楚。

▲C包装

甲级沱茶,排除早期产品不论(因为没有量),单以90、92、93、94年等年份而论,是目前90年份各式茶品的标准茶。

是90年的代表,无论在质量或形制的鉴别而言,与92方砖有同工之妙,但92方砖仿货充斥,令人却步,再加上价格已被炒热,而下关90年代下关甲级沱必是首选无疑。

更实际的方式,则可以用92沱与92方砖对试,便可自行依价格选购,毕竟90年代无天价,干脆都买,也是颇有乐趣。

▲普洱沱茶族系表

在90年代的生茶数量并不大的市况中,我相信下关生沱的未来性是具有潜力的,优点如下:

1、形制清楚,年份易鉴别(尤以92年为佳)

2、市面流通广,知名度佳。

3、配茶较佳(甲级)远胜一般90年代饼茶。

4、受到卖相不佳的影响,价格低估,基本上的估价法是(三沱等于一饼)以此价格判断较为合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