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盖碗茶用哪个手倒茶
一般情况下盖碗泡茶能泡3~4泡!
盖碗泡茶法可分为个人使用与多人使用两种方式。
个人使用:
1.置茶:放入适量茶叶。盖碗的大小一般为140毫升,若打算只冲泡一次,建议放2克茶叶(即水量的1.5%)。可依个人的喜好稍做调整。
2.冲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泡。
3.计时:上述的茶水比例需要浸泡10分钟方得适当浓度。此后可慢慢饮用,浓度不会继续升高。
4.饮用:打开碗盖,欣赏熏于盖底的香气,以盖子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并使茶汤浓度均匀。将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既足以出水,又可以滤掉茶渣,连托端起饮用。
多人使用:
1.备具:准备好茶具和水。
2.温碗、温杯:将碗温热,增加杯子的温度,也可烘托茶香以利闻香。再以温碗的水温杯。
3.置茶:将茶荷内的茶叶置入碗中。
4.冲第一道茶:冲入所需温度的热水, 沿杯边按顺时针缓慢注水,冲水高度以盖子不会浸到水为原则。用盖子刮去碗沿上面的泡沫。
5.倒茶:待茶汤浸泡到所需浓度,持盖碗将茶汤倒入杯内。碗盖要留一定的缝隙,让大块茶叶不掉出,而茶汤又能顺畅地倒出来。第一泡茶用来洗茶和温杯。
6.继续泡茶:重复以上步骤,根据 茶叶冲2~5次即可。根据个人口感调整水温以及浸泡茶叶的时间
2. 盖碗茶用哪个手倒茶好
飘逸杯是新近出现的茶具,特别适合外出和办公室使用。一杯集成所有泡茶用具,使用更为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挑选飘逸杯最好选择弹簧压片式的,如果是钢球断水式的,容易断水不净。
公道杯是将泡好的茶汤,从壶中或盖碗中倒入杯子时使用的。
直接使用茶壶或盖碗向品茗杯中倒茶,容易造成每一杯的浓度不尽相同。所以,为了均衡茶汤,先倒入公道杯,再斟给客人,就能保证茶汤浓淡一致。
3. 茶碗如何倒茶
客人上座后应该快速奉茶,上茶时注意不要把有缺口或者裂缝的茶碗拿来使用,使用一次性的杯具最好。茶水温度七十度,温度适中。倒茶时注意只要倒满七分就可以了。
同样,来客中应该从身份高的人开始沏,如不明客人的身份,则应该从上席者处开始沏。先给自己不熟悉的人沏。
会议进行中的服务要做到稳重、大方、敏捷、及时。
+倒茶服务人员注意观察每一位与会者,以便及时为期天茶水。到谁是动作轻盈、快捷、规范。杯盖的内口不能接触桌面,手指不能因在北口上,不能发生杯盖碰撞的声音。一般是左手拿开背盖,右手吃水户,将热开水准确倒入杯里,不能让茶水见到桌面上或与会者身上。杯子放在与会者桌上的右上面。如果操作不慎,出了差错,应不动声色地尽快处理,不能惊动其他人,不能慌慌张张,来回奔跑,将与会者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否则,这将是极大的工作失误。
4. 盖碗茶用哪个手倒茶最好
1、
盖碗的顶端有盖钮,就是开盖时我们手捏的地方。出汤的时候,盖子调整开口大小,食指放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并在中指边上,不与盖碗接触,盖碗垂直过来,即可。
2、先调整好盖子开口的大小,拇指按住盖钮,其他手指贴住盖碗底部,盖子的方向朝自己,盖碗垂直过来,即可出汤。
5. 有盖子的茶杯怎么倒茶
1、倒水的方法
说到倒水前,我们先要对茶水质量把关,一般情况下茶叶量应该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当然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倒茶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倒洒以至于弄湿客户的衣服或者是烫伤客户的手脚,倒水不用过多一般来说以被子的七八分满为宜。
2、端水的礼仪
会场倒水的时候应该在与会人员的右后方倒,在靠近之前,应该先提示一下,以免对方突然向后转身而躲避不及,弄掉杯具。
如果是女士的话,杯子的拿法应该是右上左下,即右手握手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左手拖着杯子底部;如果是男士的话,则双手水平拱握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便于取放。
3、添水礼仪
添水时,如果是有盖的杯子,则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将杯盖夹住,轻轻抬起,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将杯子取起,侧对客人,在客人右后侧方,用左手容器填满,同样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
6. 怎么拿有盖的茶碗喝茶
1、过滤袋的正确用法:过滤袋主要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首先准备适量茶叶,将茶叶放置在过滤袋之中,然后注入茶杯七分满开水,待茶叶浸润后,取出过滤袋即可饮用。
2、杯子结构,分为杯盖、隔层、杯体三部分。美观、方便又实用“恒福 茶水分离泡茶杯”让你在闲暇之余小悠然一把。杯盖,一般是聚碳酸树酯材质,手感温润显得特有面。内层是亚光不锈钢,看着也挺有档次。茶杯盖能当功夫茶茶碗使用,喝茶也讲究。滤网一般使用不锈钢材质,做工细腻网眼与周边没有毛刺,用料厚实表面经过拉丝处理,滤网安装到杯子上原丝合缝,不会晃动。泡茶时,将茶叶放在滤网之上,然后注水冲泡即可,待茶汤泡好后,取出茶滤即可。
7. 盖碗茶用哪个手倒茶比较好
不需要,茶水漫过盖子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给客人倒茶必须是八分水。这样意味着对客人的尊重。如果茶水过满,意味着人走茶凉。
8. 盖碗茶怎么倒水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沏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用来冲泡茶叶的盖碗,过去多用来冲泡花茶和铁观音,已经没有限制。使用时既可以用来泡茶后分饮,也可一人一套,当作茶杯直接饮茶用。制作盖碗的材质有瓷、紫砂、玻璃等,以各种花色的瓷盖碗为多。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使用:
1、用盖碗品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揭开碗盖,先嗅其盖香,再闻茶香。
3、饮用时,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再饮用。
4、在闽南一些地区常以盖碗泡茶后再分茶,在北方地区通常用盖碗泡茶后就直接饮用。
“盖碗”原本是“个人”、“单次”使用的茶器,而且是“冲泡”与“饮用”功能合二为一,也就是将茶叶放入碗中,冲水后端给客人饮用。当然也可以将茶泡好后,只倒入茶汤,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亦有其方便之处,如看得到茶汤,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期”,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盖碗茶法”可分为“个人使用”与“多人使用”两种方式。
•个人使用法
置茶:放入适量茶叶。盖碗一般的大小为120--140ml,若打算只冲泡一次,建议放2克茶叶(既水量的1.5%)。可依个人的喜好稍做调整。
冲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泡之。
计时:上述的茶水比例需要浸泡10分钟方得适当浓度。10分钟后大致固定于那个浓度,所以此后可慢慢饮用,不会浓度继续升高。
饮用:端出奉茶。打开碗盖,欣赏熏于盖底的香气,以盖子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并使茶汤浓度均匀。将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以滤掉茶渣,按住盖纽,端碗饮用。正式场合连托端起。
•多人使用法
轻松场合可只端起碗身。饮用前若嫌汤温过高,可打开碗盖让其散热。
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时,就如同“小壶茶法”一般,仅是茶壶换成了盖碗。盖碗倒水、倒茶时的拿法是:将“碗盖”斜盖,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滤掉茶渣。拇指、中指按住盖纽,快速倾倒碗身。
茶具的搭配与摆置方式同“小壶茶法”。
从静态道动态:茶巾拿到茶盅的下方。将倒扣的杯子打开。若拟“烫杯”,将杯子拿到盖碗的前面排成一列,杯托留在奉茶盘上,若不拟“烫杯”,则只将杯子翻正。
盖碗通常附有杯托,不需要另备茶船。
备水:将盖碗的位置腾出,将水壶拿到这个地方加水。一切准备就绪,向客人行礼(或自行调整心情),表示就要开始泡茶了。
温碗:将碗温热,以免降低泡茶的水温,且可烘托茶香以利“闻香”。若不是这两项原因,“温碗”可以省略。
备茶:放置适量的茶叶于茶荷内。
识茶:持茶荷认识茶叶的状况,以利冲泡,且便于向客人介绍。
赏茶:让客人从外观上先了解所要品饮的茶叶。
温盅:以温碗的水温盅,若省略了温碗,温盅也可以省略。
置茶:将茶荷内的茶叶置入碗中。
闻香:不论有无“温碗”,都可以持碗欣赏茶叶冲泡之前的香气,自己先欣赏,再让客人欣赏。闻香时只取碗身与碗盖,欣赏后即行盖上盖子。
冲第一道茶:冲入所需温度的热水,冲水高度以盖子不浸到水为原则。
计时:冲完水,放回水壶,盖上碗盖,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没计时器时用心算。
烫杯:以“温盅”的水“烫杯”。若没温盅的水,先倒一些水入盅,再持盅烫杯,若无烫杯需要,甚或欲降低茶汤温度以利品茗,可不烫杯。
倒茶:待茶汤浸泡到所需浓度,持盖碗将茶汤倒入盅内。
备杯:若行「烫杯」,将烫杯的水倒掉,放回奉茶盘上,若未行「烫杯」,则直接进行下一个步骤。
分茶:持茶盅将茶分倒入杯。
端杯奉茶:
端起奉茶盘,请客人自行端取杯子。自己的一杯等回座位后,放下奉茶盘,再行端取。
冲第二道茶:调整水温,冲入适量的热水于碗内。将计时器归零,重新计时。
持盅奉茶:把泡好的茶倒入盅内,将盅与茶巾放于奉茶盘,端奉茶盘,持茶盅将茶倒入客人的杯内。
去渣:泡到茶味变淡,持渣匙将碗盖内附着的茶叶清入碗内,再将碗内的茶叶清于排渣孔(或水盂)内,渣匙暂放茶巾上。
涮碗:倒半碗水,将渣匙清洗干净,擦干,放回茶巾盘上。倒掉碗内残渣,放回碗托上,盖上碗盖,提起碗身,沾干碗底,暂放于茶盅的上方。
归位:将碗托擦干,桌面水滴沾干,碗身放回碗托上。
清盅:将盅口滤网暂放茶巾上,倒入八分水于盅内,持盅将滤网的茶渣冲掉。滤网归位后持茶盅于客人杯内倒入半杯热水。客人品饮茗泉之美,也将杯子内的茶味冲洗干净。最后擦干盖置,关掉煮水器,计时器归零。(若不是继续以原来的茶具泡饮第二种茶,也不是为了表现茶道的完整性,可以省略“去渣”至“清盅”的动作。)
收杯:客人将杯子送回奉茶盘上,并向司茶或主人致谢。
盖碗茶具
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人多时用盖碗分杯,可以品尝茶道,独自品茗不想动杯,直接用盖碗喝茶,独乐乐哟。
茶艺
盖碗泡茶,盖碗也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用来冲泡乌龙茶。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审评师在评审茶叶等级时,通常都用盖碗泡法。用盖碗冲泡乌龙茶,便于观色闻香,所以专业茶师都偏爱用盖碗泡法。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
9. 如何拿盖碗喝茶
日常在家或办公室喝茶,可以考虑以下茶具的组合:
1、泡水器具
2、茶盘
3、泡茶用具
4、分茶用具
5、喝茶用具
6、其他工具
1、泡水器具
从方便角度考虑,现在基本上都选择随手泡,手动自动两档方便实用,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选择3C认证的产品。
酒楼、茶庄、茶店基本上都采用类似这种泡水器具招待客人。而且可以配合茶盘、台面使用,不占地方。
2、茶盘
茶盘就是盛放茶杯、茶壶、茶宠等一系列茶具的浅底器皿。按照形状、材料、价格、尺寸等分类,选择非常多。
决定茶盘价格的因素主要还是材料,因此,从材料来分,主要有四类可供选择:
木类茶盘:最常见的是鸡翅木,然后是实木。实木茶盘古朴典雅,很受茶人所爱。但实木茶盘容易跑杯,一倒茶,杯子自己跑了。还有就是,实木茶盘容易变形走型,开裂。不过现在厂家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在茶盘的四角镶有铜片,不易开裂。
竹类茶盘:竹制品的茶盘好处是价格低廉,易生产,外形古朴。缺点也很明显,易开裂,不耐用。用一定时间后,基本都要更换。
石茶盘:石茶盘好处是不会开裂,也不会变形,是竹、木两类的优胜款。如果是紫砂类的茶盘,会渗水,平时不注意清洗,长时间的茶水浸泡,茶盘下面和桌面上会形成白白的一团痕迹。如果是纯石料的茶盘,可避免以上所有缺点,但每次烧水,茶壶和茶盘硬碰硬发出的声音,总是令人心忧。
电木茶盘:集实用性、耐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但价格有点昂贵。
不锈钢茶盘:实用性和耐用性都很好,一般是茶楼提供免费茶水用得多,家庭用的话,质感太冷太硬,总感觉少了很多喝茶的乐趣。
以上就是几类茶盘常用的材质,随着生产厂家的竞争,现在电木茶盘价格也没有那么高,大多数人选择电木茶盘和竹类茶盘居多。
还有就是,从使用方法来说,茶盘分为干泡和湿泡两种,区别在于茶盘是否有排水管。有排水管的是湿泡,废弃茶水通过排水管直接排到桶里(桶当然是自备的);干泡没有排水管,需要人工将废弃茶水倒进桶里。
一般来说,办公室环境用湿泡茶盘比较多,家庭环境则看需求了,如果成员不多,不是经常泡茶,则用干泡茶盘比较方便。
3、泡茶用具
泡茶用具也很多,日常来说,最常用就是紫砂壶、盖碗、玻璃杯这三种。
玻璃杯:基本上是用来泡绿茶或者比较嫩的茶叶使用,因为看着杯中绿叶翻滚,确实比较赏心悦目。建议选择双层隔热的玻璃杯。
对于紫砂壶和盖碗,除了绿茶等新鲜的茶叶外,适用于冲泡其他茶叶。
紫砂壶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但最好一个壶只泡一种茶,免得串味;
盖碗的特点是什么茶都能泡,不用担心串味,缺点是容易烫手。
关于如何选择盖碗及泡茶,请看(小技巧——正确的盖碗泡茶方法);关于几种茶叶如何冲泡,请看(简单实用的几种茶叶冲泡要点),这里就不再细表了。
4、分茶用具
用得最多的就是公道杯。公道杯按材质也分为玻璃、瓷、陶、紫砂等等。
建议选择玻璃材质,方便观看茶汤的颜色;
另外,选择带过滤网的,避免碎茶渣进入公杯;
玻璃的话,最好选择带耐热高温那种,比较安全。
5、喝茶用具
就是茶杯了。同样,按材质、大小、形状等等,风格各异。这个主要考虑个人的审美风格、大小、厚薄就行,选择余地太大,没有什么有效建议。
6、其他工具
这些工具虽然可有可无,但缺少这些工具,泡茶整个操作过程可能会非常不方便。
茶则
就是取茶用具。没有的话,直接用手抓茶叶,但你招呼客人的时候,总是不好看吧。
茶夹
主要用于烫洗杯具和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别小看它,杯子烫手,分给客人时,你就需要了。另外没有它,用手掏茶渣很麻烦。
茶刀/茶针/茶锥
很明显,主要是用来开茶饼或茶砖等紧压茶。没有它,拿螺丝批也行,还是那句话,不好看,也不专业,而且不好开。不如专业工具用得方便。
杯/壶垫/托
如果用石质茶盘,有了茶托或壶垫就放心多了。
茶宠
这个不用多说都知道,的确是可有可无,用于茶盘摆设的美观及观赏性。既然有茶盘,还是配茶宠好看些。
还有一个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选择茶具的套装组合,整个套装都包括以上全部内容,不必烦心自己一个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