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炎帝与茶陵
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
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
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2. 茶陵炎帝社区
炎帝世系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图腾。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3. 湖南茶陵炎帝陵
经过谢岗服务区,平安服务区,龙门服务区,新丰服务区,翁源服务区,坝仔停车区,始兴服务区,丹霞山服务区,城口停车区,汝城南服务区,桂东服务区,炎陵服务区,炎帝陵停车区,茶陵服务区,攸县服务区,瓷城服务区,官庄服务区,北盛服务区,安定服务区,通城南服务区,沙坪停车区,茶庵岭服务区,嘉魚停车区,嘉鱼东服务区,鲁湖服务区,共计25个服务区或停车区。
4. 炎陵与茶陵
目前全线没有开行动车,但是在井冈山至吉安段开行了动车。
吉衡铁路西连衡阳站,东接吉安站,是连接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两大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通道,设计时速160公里。设吉安,井冈山,龙市,炎陵,茶陵南,衡阳等站。吉衡铁路虽然设计时速达到了160公里,但由于是单线铁路,所以全线没有开行动车,只是在井冈山至吉安段开行了4趟与北京丰台和南昌间对发的动车和城际动车。
5. 炎帝崩于茶乡之尾
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地处湖南东部,隶属湖南株洲市,北抵长沙,南通广东,西屏衡阳,东邻吉安。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20个乡镇、2个办事处。茶陵是湘赣边境地区交通枢纽,京广、京九铁路侧翼东西,醴茶铁路、106国道,三南公路交汇于此,周边县(市)物资多在此集散。
6. 三个炎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炎帝陵一共有三个,分别是 “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 “陕西省宝鸡市炎帝陵” 和 “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
7. 炎陵是炎帝陵吗
酃县据《水经注》:因县东有酃湖,水可酿酒而得名。炎陵县因“邑有圣陵”——炎帝陵——而得名。
8. 炎陵和茶陵什么时候是一个县
株洲市有三县一市五区:炎陵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市(县级市)、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天元区、渌口区。
9. 湖南炎陵帝
根据记载,炎帝的妻子是赤水氏族的女子听訞。听訞嫁给炎帝之后,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其中,儿子就是下一任炎帝炎居,一个女儿是神话故事中著名的精卫,其实据记载,她原来的名字是女娃。
炎帝的大女儿被人们叫做“少女”,这并非是人们给她的称号。而是因为炎帝没有给她取名字,所以人们就一直这样叫。这个女儿从小和姐妹一起生活在宫廷之中,但是后来的时候她爱上了赤松子。在后来赤松子得道成仙之后更是迷恋,甚至她也跟随着一起修仙,最后在大火中羽化成仙。而炎帝的第二个女儿也和大女儿一样没有名字,被世人叫做是赤帝女。
这个女儿心地善良,常常会在宫殿之中的树梢上建造一些鸟巢以供飞行的鸟儿做歇息只用。一天她在建好鸟巢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的下树。而是就这样一动不动的坐在树上,任何人叫都没有反应。炎帝发现后很是担心,于是叫人在树下点火,想把她给吓下来。可是谁知道才一点火他的这个女儿也像大女儿一样羽化成仙,只不过这一次是他人为之。而他的三女儿则是后来因为不想嫁人而抑郁而死,后被封为云雨之神。炎帝的第四个女儿则是我们所熟知的精卫。从小活波开朗,爱好自由。在民间还有着关于精卫填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