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茶叶种植区图(中国茶叶种植地区)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9 16:28   点击: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中国茶叶种植地区

茶叶主要在云、贵、川一带种植。

中国长江以南,从西南部到东部沿海,从海南到山东日照。产茶大省是福建、浙江、云南、安徽等。

茶叶种植集中在长江一带地区。

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

茶叶种植主要云南、福建、贵州、海南、四川一带。

茶叶主要种植在福建,浙江,安徽等地

2. 茶叶种植地区经纬度

四大茶区

 

我国茶区辽阔,

茶区划分采取

3

个级别,

即:

一级茶区,

系全国性划分,

用以宏观指导;

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

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国家一级茶区分为

4

个,即:

 

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

 

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扩甘南、陕西、鄂北、豫

南、

皖北、

苏北、

鲁东南等地,

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

茶区多为黄棕土,

这类土壤常出现粘盘层;

部分茶区为棕壤;

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

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

种和小叶种。

 

【江南茶区】

 

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

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

1000

米的高山,

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江南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

分为黄穰。

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

大叶种。该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

 

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

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东南。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

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

南则以黄为主。

西南茶区载培茶树的种类也多,

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

部分地区还有乔

木型茶树。该区适制红翠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名茶、花茶等。

 

【华南茶区】

 

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

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华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在有森林覆盖下的

茶园,土壤肥沃,有机物质含量高。全区大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茶区荟集了中国的许

多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适宜制红茶、普洱茶、六堡茶、大叶青、乌龙茶。

3. 茶叶种植地区是哪个温度带

  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发生变化往往是受到了外界因素影响,如湿度、温度、光线和氧气等。   光线 光线对茶叶的破坏作用是很严重的,如果受到强烈光线的照射,茶叶中的色素和酯类物质会产生光化反应,使茶叶陈化和变质速度加快,特别是空气中散射的紫外线容易导致茶叶出现日晒味,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氧气 氧气对茶叶品质的优劣也有很大影响。贮藏过程中如果能断绝供氧,茶叶质变就会受到抑制。所以,茶叶不易裸露存放于空气中,即使短期存放也会使其受到不良影响,应强调密闭保管。 湿度 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保存不当就会使茶叶含水量高、容易变质。因此在贮藏茶叶时,不仅要使茶叶达到足干,还应注意改善仓贮条件,控制空气湿度,使茶叶含水量保持在6%以下,最好为3.5%~4.5%。 温度 应强调低温贮藏。因为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茶叶品质变化缓慢,温度高则陈化作用就会加快。在0℃~5℃的环境里,茶叶能够长时间保持原有色泽,而在常温条件下色泽易变化。

4. 中国茶叶种植基地

“中国最大的茶园”就在浙江的松阳县,全县拥有超12万亩茶园,最密集超8万亩。由于深藏在丽水的深山里,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近年来才大力拓展旅游,旅游起来之后,这里的青山绿水成了很大旅游卖点,当地以巨大茶田、明清古镇、少数民族村寨、云雾山等为旅游主要特色。

中国国家地理曾把松阳,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县的人口很少,山多地少,除了汉族以外,有畲族、苗族、回族、壮族、白族、土家族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不少山区的山顶建有少数民族村寨,所以风光景色都较为特别。

由于松阳是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历史上由于一直地处深山,不在交通干道的节点上,所以避开很多的战争战乱,保存的较为原始古朴。多数人来松阳旅行,多会去古建筑特别多的松阳老县城,这里的老县城是首批浙江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老城内的明清古街,堪称是是一部 “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多为清代至民国建造的土木结构二层楼房,古街上充满的历史悠长的积淀。

但其实在松阳,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景点,反而是这里的一座茶园“大木山茶园”。这座茶园里有栋很高冷的茶室,还曾登上福布斯杂志,被世界所知晓,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的一个小代表。这座茶室完全融入了这里的茶田之中,临靠着一处碧绿的鱼塘。

大木山茶室,是著名女建筑师徐甜甜的作品之一,茶室荣登2015年福布斯杂志建筑与景观板块。这位徐甜甜女建筑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哈佛攻读,而后从业于美国和荷兰的建筑事务所,从2005年回到国内发展,她的一系列作品,如宋庄美术馆、杭州西溪会议中心、长白山公共活动中心等等,都在业内都很有影响。

茶园沉寂了千年之后,一座新茶室让这片茶园享誉了全球

自从松阳大木山竹亭和茶室上了福布斯杂志,后来又上了国内很多大平台网站的首页,被大量的转发和传播,让这里成为一处中国的网红景点。直至今日,这里的一栋茶室,一直都在被预定,一些很文艺和高端的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虽然茶室外面看其实看不出多少神奇的感觉,但内部设计确实非常的精妙。

很多人因为茶室的出名,而知道了大木山茶园以及茶园骑行。松阳全县拥有茶园11.56万亩,连片的茶园面积有8万亩之多,大木山茶园是松阳生态茶园的典范,茶园核心景区面积2300余亩,是“中国最大的骑行茶园”,旅游主要都集中的核心区位置。

虽然这里缺少平整的耕地,都是丘陵和山脉,但云雾缭绕的气候和多矿物质的土壤,让这里非常合适种植茶叶,而且是整个山谷大片区域都是茶园,航拍场景壮观。

松阳这里成为了浙南重要茶叶产地,当地种植各类的茶叶,还是很多茶叶种植研究的重要科学基地。当地白茶、 龙井 、银霜、福云等茶的品种皆有种植,是一个非常有茶文化的地方,当地古镇的很多财富,都是因为种茶而生。

松阳其实还是中国绿茶第一市,每年出产和交易绿茶3.5万吨

茶叶种植在这里历史悠久,这里就是一个因茶而生的古镇。松阳县的浙南茶叶市场,被誉为中国绿茶第一市,2019年这里的交易总量3.5万吨,交易总额达64亿元。目前松阳大木山茶园已经建有游客中心,这里也是松阳地区游客去最多的一个茶园。

大山木茶园规模巨大,建议是要乘坐电瓶观光车,也可以租借自行车骑行,骑自行车大概游玩2个小时可以转完茶园景区,茶田里有骑行环线8.3公里,专业骑行赛道7公里长。进入茶园,能在茶园里体会采摘茶叶的乐趣,也可以拍摄采茶女,或维护修剪茶树的老人的身影,采茶的季节,会有很多摄影师来这里纪实拍照,这座茶田也会看到很多拍摄婚纱的新人。

茶园面积巨大,走到茶园的高坡之上,也看不到茶园的边,到处都是延伸的茶园的茶田埂。茶园里点缀有一些鱼塘和民居。航拍附近的茶园,才能发现这里茶园非常整齐和壮观,虽然茶田埂没有非常整齐划一,但庞大的规模还是让人颇为惊奇。

在茶园田和周边的路边,可以发现很多果树,可以用票兑换茶园里的大碗茶喝,好乡村的大碗茶味道,这种环境下喝大碗茶,非常有田园意境。

这里是著名的茶叶产地,当地茶文化浓郁,就连做菜也会用茶叶。如果在这里的饭店用餐,会发现当地茶叶代替蔬菜和调料,进入了很多的菜品,茶文化已经融入了当地的方方面面。

5. 茶叶种植情况

茶是我国四大饮料之一,也是古老的产业之一,发展茶业关健是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茶叶前景是不错的,在我们武夷山地区茶叶是主导产业,茶业是这里农民收入重要来源,这里的茶业前景很好,形成了一整套的产业体系,有聚集效应,全国各地客商云集于此,所以发展茶叶要因时因地因人来发展。

6. 中国茶叶种植地区排名

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将全国划分为四大茶区。

最广泛、最集中、经济价值最高产区——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的区域范围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广东和广西的北部、福建的中北部、安徽长江以南、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广大种植区域。

7. 茶叶种植地区气候

南方有嘉木,日照有绿茶

  提到茶,人们往往想到南方。唐代陆羽《 茶经》开篇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而今,茶早已不是南方的特产,北方也有茶,日照就是“北方绿茶之乡”。

  提到茶,还有个“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的说法。 10 月 13 日,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对记者说,日照要努力形成与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相适应的特色产业。“ 三大” ,就是中国日照、韩国宝城、日本静冈。世界茶学家一致认为,这三个城市都地处北纬35度左右,临海,无污染,茶叶生长环境独特,品质高。

  日照种茶,确实得天独厚:东临黄海,日出先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虽属北方却有近似江南茶乡的气候;山地丘陵多东西走向,易于抵挡北风的侵袭,加之土壤适宜,对茶树生长非常有利。早在2006 年,国家质监总局就批准“日照绿茶”为“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日照绿茶已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3个、山东名牌 4 个,“山东十大名茶”日照就占三家。

8. 中国茶叶种植面积

中国四大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菜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O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9. 茶叶种植地区贫困

1978年全国贫困人口有7.7亿。按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以乡村户籍人口作为总体推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7.7亿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开启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重大一役。木顶寨修通了村道,拉通了电,村民种起了棉花等经济作物。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好政策为木顶寨解决贫困问题打开了多条出路。

扩展资料:

1995年,陈治国的父亲陈述林将家里的7亩地种上了白肋烟,由于栽种有方,1996年他被评为“云昙乡致富能手”。靠种白肋烟,两年后家里就盖了两间新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稳步向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2015年,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木顶寨村迎来了脱贫致富的春天。长10.6公里、宽4.5米的硬化村道,让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安全饮水工程让乡亲们在家喝上放心水;

农网改造让村民用上了“舒心电”。基础设施改善后,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村里开始培育青花椒、老鹰茶等脱贫主导产业。

10. 中国茶叶种植区域

一、西南茶区,位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这4个省和直辖市。主要种植适合棕壤、赤红壤的茶树生长。

二、华南茶区,位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这5个省份。主要种植乔木和灌木类的茶树。

三、中南茶区,位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这6个省份。适宜种植灌木类的茶树。武夷岩茶、天目青顶、普陀佛茶等名茶多生长于此。

四、江北茶区,位于河南省。主要适宜种植小叶种茶树和灌木型中叶种的茶树。比较适宜绿茶的种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