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检验标准(茶叶检测标准)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30 15:41   点击:6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检测标准

一、冲泡方法1.置具洁器饮红茶前,不论采用何种饮法,都得先准备好茶具,如煮水的壶,盛茶的杯或盏等。同时,还需用洁净的水,一一加以清洁,以免污染。2.量茶入杯每杯只放入3-5克的红茶,或1-2包袋泡茶。

“通用型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贸易上评茶应根据产区从属于哪一套标准,对照标样评定外形和叶底的嫩度,而香气、滋味和茶汤色泽不以陈样为依据。有的茶叶生产者不标定级别,只标茶号或价格。遇到这样的茶叶,应首先看是大叶种还是中小叶种,再参照标准样的级别定级,有了级别,才有品质、价格的概念。

行名优茶评比,不必参照标准样,可根据茶叶实有品质下评语、定分数。若是质量检验部门在市场或在出厂抽样检验,则仍须采用相应的标准样为依据。

2.红茶审评

“祁红”的品质特点为外形细紧,苗锋良好,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带糖香,滋味醇和回甘,叶底红匀细软。审评“祁红”毛茶和精茶,在对照各级标准样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嫩度与条索的紧实程度。身骨空松轻飘,色泽枯灰,汤色浅薄(红),香气粗糙,滋味薄涩,叶底青暗,是低次产品的特征。同季节所产的“祁红”,春茶嫩度好,色泽乌润,香味柔和,品质较好;夏秋茶汤色、叶底较为红亮,但香味的鲜醇度不如春茶,总的品质比春茶差。

3.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产于云南的滇红。其品质特点:色泽棕褐,外形肥壮显露金毫,汤色红亮,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肥软,红匀明亮。“滇红”茶多酚含量高,茶味浓而耐泡,经3次冲泡还有茶味。对毛茶和精茶的审评以标准样为基础,抓住嫩度是重点。嫩度是滇红内在品质的客观标准。其精茶在嫩度基础上,净度也很重要,一、二级茶显露芽锋,不应含有茶梗与朴片。

4.昭平红工夫

“昭平红”品质特点:色泽乌润、金毫显露、香气高锐、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带甜、叶底红匀明亮。规格等级[10]

2. 茶叶检测标准最新

按茶的质量级别分类茶叶不同,级别也不同,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有的特级茶还细分为特一、特二、特三等,普洱散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十级,共11个级别,级别不同,品质各有差异,一般级别会印在相应的茶叶外包装上,方便消费者辨别。

同一花色的各种商品茶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划分的等级。等级编号由小到大,茶叶品质则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级12等(每级含2个等,也有分7级14等),一级二等品质比二级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级,如特珍一级、二级;珍眉一级、二级……。外销眉茶为便于洽谈订货,常以一定号码表示花色等级。

3. 茶叶检测标准参数

一、一亩地施肥多少

全年施纯氮量约15kg左右,其中追肥量约占全年施氮量的50%。而夏季追肥用量约占全年施氮量的25~30%,即夏季第一次追肥(5月中下旬),占全年施氮量10%;夏季第二次追肥(二茶后的6月下旬~7月上旬),占全年施氮量的15~20%。生产上常把三茶划归为秋茶,因此第二次夏肥也有称秋肥的。一般生产茶园如选用茶叶专用复合肥,可于春茶后和二茶后,分别亩施50~100kg。有水源的茶园,夏季可在二茶前和三茶前各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浓度为:硫酸铵1%,尿素0.5~1.0%,爱农300倍液,致富泉300倍液,EM 1000倍液,芸苔素10000倍液等,作为根部追肥的补充。每亩喷施肥液约150kg左右。

二、五十亩茶山多少化肥

五十亩茶山按上述比例应需要7500kg左右化肥。

4. 茶叶的检测标准

GB是国家标准的代号。

国家标准代码简称国标码,国家标准强制标准冠以“GB”。推荐标准冠以“GB/T”。

5. 茶叶检测标准是什么

办公用茶是指在办公区域内为接待与工作有关来访人员以及组织召开会议时提供使用的茶叶,不得变相作为福利进行分配发放。

本着保障工作需要和厉行节约的原则,购买办公用茶以普通茶叶为主,不得购买高档茶叶,可参照区级机关会务用茶购买标准,原则上最高不超过400元/斤,同时要建立茶叶领取使用规范化管理制度,做到账实相符

6. 茶叶检测标准提高

花茶的窨制是很讲究的,有三窨一提,五窨一提,六窨一提之说,就是说做花茶时,要用一批的绿茶做原料,但鲜花却要用3-7批,才能让绿茶充分吸收花的香味。

很多花茶因窨制时采用的花料不同,通常第一次窨花时每担茶坯配花量为36斤,不闷不浊;在茉莉花中的所谓“三窨一提”、提花,以进一步提高香气,具有水果香味,滋味醇和。其以绿茶为主,充分干燥。窨花时先将毛茶按标准规格加工成各级茶坯。

7. 茶叶质检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茶叶加工条件与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绿茶、红茶、紧压茶、花茶类的无公害茶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7718-1994 食品中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1997 茶 取样

  GB8321.1-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198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8321.4-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8321.5-199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199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9679-1988 茶叶卫生标准

  GB9679-1989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14935-1994 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

  GB/T17331-1998 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17332-1998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3、鲜叶的加工条件

  3.1鲜叶盛装容器必须洁净、透气、无污染、不紧压,不得用塑料袋材料,运输、贮存时也必须清洁卫生。

  3.2鲜叶、毛茶收购应严格行验收标准,不得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有异味、霉变、劣变的茶叶,或污染农药或其他物质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茶叶。拼堆和堆放地点应通风、干燥、洁净、不得与化肥等其他杂物混合存放。

  3.3环境条件

  茶厂选址、厂区和建筑设计必须符合《中华我民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我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茶厂应远离粪池、垃圾场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等各种现有的与潜在的污染源。

  3.4人员要求

  参与无公害茶加工厂人员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须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必须保持个人卫生,禁止吸烟和随地吐痰。

  4、包装材料

  无公害茶叶的包装料必须符合GB11680的规定。

  5、无公害茶的卫生要求

  无公害茶叶的卫生标准必需符合GB9679。

  5.1感官要求

  具有该茶类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物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

  5.2卫生指标见附表A,出口茶叶的卫生指标见附录A、附录B。

  6、检验卫生

  感官要求用感官方法检验,其余指标检验方法见附表A、附表B。

  7、检验规则

  7.1取样与组批

  7.1.1组批:请确定“批”的内容。

  7.1.2取样:按GB/8302进行

  7.2制定规则

  经取样检测,如查有一项指标未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8、标识

  无公害茶叶的食品标签必须符合GB7718的规定。

无公害 质量标准

8. 茶叶检测标准有哪些

GB/T 23205-2008 茶叶中448种农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23204-2008 茶叶中519种农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3193-2008 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1729-2008 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 23376-2009 茶叶中农多残留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3379-2009 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