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国茶叶包装盒图片
茅台1915酒是为了纪念茅台酒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而生产的一款纪念酒。距离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但是关于1915年茅台“怒掷酒瓶震国威”的故事却还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到底1915年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发生了什么有趣难忘的故事呢?
据说,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美国决定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年初,美国就专成派人员来游说中国政府参加博览会。当时正值中华民国政府刚刚成立,局势并不稳定。政府囊中羞涩,但是时任中华民国政府总统的孙中山先生还是保证一旦局势稳定下来,就会筹集款项,并会派人去参加。后来,经过美国政府一系列的游说和牵线搭桥,中华民国政府在1914年决定了去参加这次博览会。并通知各省立即筹集参展产品。
巴拿马博览会开幕后,各国展馆都为自己国家积极介绍、演示产品,想尽办法吸引观众。中国馆是以农业产品展示为主,所以并没有什么吸引力。而茅台酒夹杂在众多的农产品中也黯然失色,一点也不起眼。中国代表人员都在愁没人气。于是有代表就提出将茅台的位置换一换,找个更突出的位置。正在搬动时,一不小心,茅台酒从桌上掉落下来,陶罐摔破,瞬间展馆内酒香四溢。于是,有代表灵机一动,决定不换展馆了,取一瓶茅台酒,分别放置于多个空瓶中,并去掉瓶盖,敞开酒口,旁边在放上几只酒杯。利用酒的香气来吸引人,随专业人士品尝。
茅台酒的香气果然名不虚传,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围观。博览会里的参观者纷纷来品尝,很快就轰动了整个博览会。茅台酒不仅让更多的人所知道,成了众多展品中的耀眼的酒品,而且为中国展馆招来了众多的参观者,参观者不仅了解了茅台酒,也会了解其他的农业产品。现在,新包装的茅台酒在包装盒里都会增加了两个酒杯,这个创意,也是受此启发。除了有装饰和实用价值外,更含有纪念巴拿马世博会的文化意义。
那次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所设的酒类奖项并不多,酒类金奖仅为5项。由于茅台酒在农业馆展出的过程中,已经通过它独特的酒香魅力引起轰动,一举成为博览会上的明星,所以博览会高级评审员决定授予茅台酒荣誉勋章奖金。茅台酒享有“世界名酒”的美誉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为了纪念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一重要时刻,茅台集团决定生产一款酒,也就是茅台1915纪念酒
2. 民国茶叶罐图片
一是锡矿藏丰富,二是锡工艺发达,三是有历史传统,所以潮汕地区用锡盘很普遍。
潮汕地区锡矿藏丰富,早在战国时代,潮汕地区的人群已经开采并利用了锡矿。宋到清代之间,潮汕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铅锡矿开采。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潮汕地区较早的锡器实物,是近年韩江出水的锡质提梁壶、玉壶春瓶等形制简约端庄的明代锡器。
据乾隆年间纂修的《潮州府志》记载,本地出产的优质锡原料“必以潮阳匠人雕镂镕范乃佳。今取谚语而易之曰:姑苏样,潮阳匠,揭阳之锡居其上。”又载开采自当时属于揭阳汤坑一带的锡原料,“比洋锡尤胜,色白如银,击之其声如编磬”。1860年开埠后的汕头,常年通过香港从马六甲等地输入的锡锭,成为了本地锡器业、锡薄业的主要原料来源。在清代后期,潮汕锡器作为中国的名优产品,甚至还外传至域外。在日本,传世的老茶具中,就有底款为“潮阳永顺店住汕头”的锡制茶托。
在清末民国年间的潮汕地区各城镇的诸多锡匠、锡器作坊中,有三个地方的锡匠家族发展成为著名的潮汕制锡家族。一是潮阳县棉城的颜氏家族,善制锡器,人称“拍锡颜”。颜氏除在潮阳开设锡器作坊外,也在汕头埠上分设多家锡器店。另一家是大埔的杨氏制锡艺人,杨家艺人大多在潮安城谋生,汕头开埠后,他们南下汕头,有些还从汕头埠过番,到东南亚创业。还有一家是来自潮阳峡山的萧氏家族,同样也精于制锡。
在过去,汕头、潮阳颜记锡器工艺比其他两家的锡艺稍知名些。颜记锡艺讲究熟练精致的手艺,学徒习艺都要给打锡师傅磨无锋口的抛光刀,有“三年学一支刀”之说,锻炼扎实的基本功。颜氏出产的锡器每一件都经过严格用料,再经熔化、铸片、造型、剪料、刮光、焊接、擦亮、装饰、雕刻等工序,每道工序都由艺人手工制作,工艺成本很高。正因如此,锡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贵典雅的造型,历久长新的光泽,历来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一件制作精美的锡器不仅仅是图纹色彩完美,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无论是潮阳颜家、萧家还是大埔杨氏,出产的锡器都十分强调独特设计和实用,产品繁多,而目前传世能见到的主要是酒具(酒壶、酒杯、温酒具等)、茶具(茶壶、茶杯、茶叶罐等)、祭具(烛台、香炉、香台等)、文具(墨盒、笔筒、笔洗等)、花瓶以及其他装饰品。
3. 纸盒包装茶叶图片
茶叶店当然是可以塑封茶叶因为茶叶店中不仅销售的有茶叶礼盒以及带有原包装的茶叶品种,当然还有大量的散茶在茶叶店里进行销售,而一些来茶叶店光顾的茶友们在购买散茶的时候,一定会让茶叶店加上一层包装,而这种包装有可能是朔风的,也有可能是用比较廉价的纸盒,绵纸包装等等,但是不管怎样。茶叶店塑封茶叶是没有。
4. 民国风茶叶包装
一、锁的种类:
1、电子锁;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
2、 挂锁:分成铜挂锁、铁挂锁和密码挂锁,其主要规格有15、20、25、30、40、50、60和75mm。
3、 抽斗锁:分成全铜抽斗锁、套铜抽斗锁,铝芯抽斗锁及左右橱门锁,其主要规格有φ22.5mm和16mm。
4、 弹子门锁:分为单保险门锁、双保险门锁、三保险门锁和多保险门锁。
5、 插芯门锁:也称防盗门锁,分成钢门插芯门锁和木门插芯门锁。
6、 球型门锁:分成铜式球型门锁和三管式球型门锁,还有包房锁。
7、 花色锁:分为玻璃门锁、连插锁、按钮锁、电器箱开关锁和链条锁,转舌锁等。
8、 电控锁:指纹锁、磁卡锁、IC卡锁、密码锁。
9、执手锁。
11、 飞机锁、火车锁、汽车锁、船用锁。
12、监狱锁以及其他特种锁等。
二、按锁的用途分:
1、进户门锁:也称防盗锁。进户门是每个家庭的大门,是家里家外的分水岭,它必须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能起到保险、安全防范的作用。进户一般有二扇门组成:一扇铁门、一扇总门(通常是木门)。对于铁门,要正反两面都能锁,俗称:双头锁。常用有多保险门锁和插芯钢门锁。在选择时应注意两扇门的间距不能小于 80mm(8公分)。否则,两扇门(因锁的把手)距离不够长,不能同时关上而起不到防盗作用。总门木门一般安装大把手锁,这样能起到美观的作用。
2、房间内门锁:一般指卧室锁。在房间里有保险功能,在房外用钥匙开启执手锁或同功能球型锁。
3、浴室门锁:其特点是在里面能锁门,外面带有应急开启装置,并有红、绿显示,或带“有人”“无人”显示的小型执手锁或同功能球型锁。
4、厨房和通道锁:它只是起着门拉手和防风作用,无保险功能。它还适用储藏室和儿童房。
三、按生产工艺分:
1、按材料分:a、黄铜 可制成AC、 AB、 PB 、BN球型锁,其中AC、 AB、 BN电镀封闭油漆,BP电镀封闭抛光。 b、不锈钢 可制成SS PS球型锁,其中 SS,砂纸打沙, PS布麻轮抛光封闭。 c、紫铜 SB 布麻轮抛光分闭。 d、原木、榉木;原榉木封闭 (生产锁具选用的材料:黄铜、紫铜、不锈钢、榉木、原木、大理石、铁皮,内心用钢板、锌合金、铝)。
2、生产过程:原材料剪切—可倾压力机用各种模具冲压—修边切边—打沙—抛光—电镀封闭—装配—检验—包装。
3、装配过程:球型锁的零件和安装过程:前球→锁芯→前通→球盖→支承架(包括法兰、滑班板、支承架、装饰套)→前档盖→开关简→滑块→弹簧→档板→后通保险插→内心套→后档板→后档盖→后球。
4、面饰代号:SS—不锈钢砂光,SP—不锈钢抛光,SN—不锈钢清洗, SBV—紫铜砂光,PBV—紫铜抛光, SB—黄铜砂光,PB—黄铜抛光, BP—铁镀仿金, AC—红古, BN—黑镍,NK—铁镀亮镍。
选择
1、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品牌。因为品牌厂家在各地都设有售后服务,在质保期免费上门维修。
2、门厚: 35—50mm适用球形锁,35—55 mm插式,42 mm插芯门锁,35—55 弹子门锁。
3、中心距:需根据门的结构来选择门锁,锁舌可分为60mm和70mm,门骨宽度在100mm以上的用70mm的锁舌,在100mm以下,90mm以上的选择60 mm锁舌。
4、注意选购和你的门同样开启方向的锁,因为执手锁分左、右手柄。
5、在选择执手锁应力求各功能门锁的执手形状一致,令居室更加协调。
6、合页:应注意选用足够强度的合页,以免门日久下坠,导致影响锁的开启,门的开合。
5. 民国茶叶包装盒图片高清
民国时期的戥子很少有象牙的了,一般多是兽骨制造的,一般仅象牙戥子价格大致在千元上下,如果有包装盒的还要看包装盒的材质才好估价。
兽骨戥子一般也就是几百元。
6. 民国时期的茶叶罐价格
不知道你的茶叶罐是乾隆本朝,还是嘉道仿,还是光绪仿,还是民国仿,甚至是现代仿。要知道这其中价格相差几十倍,民国一件品相好的粉彩茶叶罐,也就是几百元到上千元的价格。还要看你的茶叶罐工艺和艺术上是否有收藏价值
7. 民国时期的茶叶包装图片
1、德国色彩(1903-1916):1903年“日耳曼尼亚啤酒有限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创世以来,一直使用“Tsingtao Beer”的商标,语意为“纯正”,酒标使用德国元素,殖民色彩浓厚。那时使用褐色的啤酒瓶,工人们还发明了“草把”护瓶,以便于长途运输。
2、日本表象(1916-1945):近30年的日本经营时期,高卢鸡、鹰、狮子等德国元素换成了麒麟,青岛啤酒的商标先后或同时使用过青岛、朝日、麒麟、札幌、万字等多种商标。
3、民国包装(1945-1949):1945年,青岛啤酒归国民政府经营,商标有了青岛特色,图案上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灯塔为核心的构成要素,其原型就是小青岛灯塔。1948年,接管啤酒厂的齐鲁企业股份公司征集使用新的黑皮商标,团委彩色椭圆形,显得华丽新颖。
4、新的起点(1949-1993):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青岛啤酒图案仍为灯塔,但色调和风格皆有所更新。1958年,“回澜阁”酒标开始酝酿并逐渐投入使用,标志着世界的青岛啤酒走向真正的文化自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听状易拉罐和形似航空的炮弹酒。
5、走向辉煌(1993-2003):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伊始,开始启动新版LOGO。90年代末,青岛啤酒推出不锈钢中空保温的生酒桶,并催生了青岛人塑料袋打啤酒的特殊风情。
8. 民国烟盒图片
民国时期的象征性物品有许多:比如说民国女子穿的旗袍、用于化妆的胭脂及口红等,男人们用于穿戴的中山装、长衫及围巾还有毡帽、怀表以及老刀牌香烟。除此以外散落在祖国各地的许多老建筑也是从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比如说上海的国际饭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