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普洱市茶叶节举办地点(普洱第一届茶叶节是哪年)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2 04:05   点击:2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普洱第一届茶叶节是哪年

1、普洱茶历史来源以及发展:

周朝: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唐朝: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宋元: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明清: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这个词,该书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

清朝阮福《普洱茶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载,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种茶。

2、普洱茶主要产地: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

3、普洱茶流行原因: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扩展资料

普洱茶的挑选方法:

1、观察茶叶的形状。叶片完整的茶饼比较好。较粗壮的叶片是老叶,较细的是嫩叶。条索是指茶叶好像绳索一样的外形。茶叶被搓成一条,比较紧实。茶叶完整时,可以看到整片叶子的脉络,碎的茶叶,质量较次。

2. 第一届普洱茶节是什么时候

凤凰山古树茶产地位于墨江县景星镇,2015年正值普洱茶的波动时期,茶汤金黄稠绵、香味独特悠然的凤凰山古树茶吸引了新华国茶的目光,为此公司储备不少原料,遂有了今年茶节大放异彩的“斗茶大赛礼盒”。

本届茶节正值普洱市更名10周年庆典,新华国茶与第十五届普洱茶节组委会协商后,获得此次茶节加工大赛的生产和经营权。新

3. 普洱节是几月几日

讲的意思是景东人聪明。

4. 云南茶会新茶几月

滇红春茶上市时间是4月初左右。

滇红茶,又称为云南红茶,主要出产于中国云南保山、凤庆、西双版纳等地,采用云南独特大叶种茶为原料制作而成。

红茶在世界茶界属于知名红茶品种,拥有“发得早,采期产”的特点。在4月初左右上市的滇红茶品质最好,当然,价格也能升到最高峰。

5. 普洱第一届茶叶节是哪年的

2021年昆明茶博会——第十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将于2021年4月26日至4月29日在昆明举办。

1、主办单位: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农业厅。承办单位:东方环球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茶叶流通会。

2、时间安排

发展时间:2021年4月21日—23日,8:30—17:00

展览时间:2021年4月23日—26日,9:00—17:00

撤展时间:2021年4月27日,8:30—17:00

6. 普洱节的由来

3月份普洱没有什么节,只有一个国际妇女节。

7. 普洱第一届茶叶节是哪年举办的

据历史记载,饼茶可以追溯到汉代三国时期。《广雅》文:荆、巴见茶叶做饼。古时荆、巴两地囊括了云南。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饼茶压饼技术则是普洱茶由于战乱等原因断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营茶厂根据古籍、健在的老人家的口述等蛛丝马迹恢复而来的手工石磨饼工艺。在这之前基本都是机器压饼。

8. 普洱第一届茶叶节是哪年开始的

生普年代早。

有史料记载生普最早始于唐代。

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只经过外形加工、整理的各种云南茶叶(含饼茶、砖茶、沱茶、龙珠)。

普洱熟茶于1975年出现,1973年,昆明茶厂开始试制普洱熟茶,1975年普洱熟茶渥堆技术成型,并开始生产普洱熟茶,至此普洱熟茶正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9. 普洱茶成立于哪一年

生普工艺开始的记录如下:

最早记录始于唐代。1382年、1664年都有记载。

关于普洱茶,目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唐代《蛮书》。“无采造法”,没有具体的方法,和一些调料,如辣椒、姜等熬制在一起吃,直到现在还可以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看到凉拌茶这道菜。真正出现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准确年代是在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里。

在1382年,明代关于普洱茶的记载也是没有系统的制作方式,“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在当时明代驻军的眼中,普洱茶就只是比喝水稍好一点。

1664年,《物理小识》记载的“蒸而成团”,已经是明确的工艺,“团”所指的是紧压的物块,包括饼、沱等都属于“团”。

再过了接近100年,在历史的记载中可以发现,炒茶工艺已经出现,且普洱茶的名称在1825年已经出现在了正史的记载中,阮福的《普洱茶记》写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经历了200年,从“蒸而成团”到“蒸炒并存”的阶段。再经过大概100年的时间,出现了和现在非常接近的加工工艺,炒后变软,然后揉茶,晾干即得毛茶,就是初制茶。1939 年李拂一所著的《佛海茶业概况》,已经把普洱茶的初制茶的工艺说得非常清晰:“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我们也发现了当时所说的泼水茶。

实际上,普洱茶的制作历史非常短,真正成熟的普洱茶制造工艺,从时间上来说,也就是和存茶的历史非常接近。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部队进驻后把下属的所有茶厂,全部统一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艺。50年代统一了加工工艺之后,就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部分,延续至今的普洱茶工艺,加工流程大致包括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级、拼配蒸压成型五个环节。

初制方法为每次取鲜叶2~2.5千克置铁锅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条,晒干后即成毛茶,亦称散茶,就是现在的云南晒青毛茶,当时叫“滇青”;复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分,精制是毛茶经筛、簸、捡,剔去片、梗、茶末,进行分级。

总体来说,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目前能找到的专业级别的资料记载,是1950年出版的由黄崇焘先生所著的《制茶学》。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内容。首先云南紧压茶的制造是被单独列为一个章节的,在第30章,共分为四节,即毛茶的制造、沱茶的制造、圆茶的制造和藏销紧茶的制造。那么在1950年,云南普洱茶到底是怎样的制造工艺?

毛茶的制造,和1950年统一的工艺是一致的,即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必须注意的是杀青时的锅温,锅要烧到发红时再投叶,这就是当时的杀青工艺。沱茶的制造,像目前沿用的,包括勐海、下关、凤庆的沱茶工艺和配方,都和原有资料记载的很接近。圆茶七子饼的制造,由青毛茶作为原料蒸压,和现在完全一致。特别提出的是,50年代以前,年产量2000余担,而镇越县(易武)占了1500 担,四分之三的茶叶是镇越县生产的。

藏销紧茶的制造和七子饼有本质的区别,原料先进行拼配,然后剔拣→切茶→潮水(关键工艺)→称茶→蒸揉→发汗,潮水和现在的熟茶工艺非常像,但是过程很短,只有3天左右;发汗的过程,在茶业统称发酵的过程。

与生茶漫长的制茶史相比,熟茶的制作历史并不算太长。熟茶最早的雏形是泼水茶,50年代后期,中茶广东公司出口茶叶到香港时开始使用潮水做旧工艺;60年代从云南调拨毛茶拼配,到其他区域泼水做旧后出口;70年代初期,中茶云南省公司取得了进出口权,了解消费需求后,派员广东观摩学习,在1975年统一了渥堆晒青毛茶发酵工艺,至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70年代后期,出现了后发酵的概念,为了做区分,出口普洱熟茶被特指为“普洱茶”。

所以到现在,普洱熟茶工艺定型其实不过40多年时间。众所周知,因为茶性浓烈,普洱茶在新茶时期并不适合品饮,普洱茶从压制成饼到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经过数年时间的陈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变得醇和适口。

1996年,是云南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关键节点。云南茶行业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公司——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说明云南的茶厂有了某种自主销售的权利。也可以这样说,1995年以前,所有的生茶,使用的都是统一的工艺,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杀青→揉捻→日光干燥,包括压制的工艺都是统一的。

对于所有的厂家来说,都需要严格的接受这样的加工工艺,每个茶厂都会对应的有一套标准样,省公司也设定了审评科室,专门针对原料,对是否能达到标准样的品质,是否是合适的品种进行审评。1995年以前的加工工艺完全是一致的,1996年,在勐库区域的原料供应商率先自主为省公司提供成品,销售端的茶商也可以指定需要哪个地区的茶叶。

以勐库大叶种为原料压制而成的普洱茶为例,最明显的问题是苦涩度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90年代中期,根据茶商需求,很多茶厂引入闷黄工艺,在揉捻后会堆放一段时间再干燥,即前发酵。采用了闷黄工艺制成的普洱茶,新茶时期的优势显而易见,溶出稳定、入口回甜(非回甘),适口性更好,茶香更突出等等不一而论。与此相应,加入了闷黄工艺的普洱茶,由于醇化的基础已经被改变,没有了越陈越香的基础,即便后期仓储环境再好,也无法实现普洱茶最核心的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