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炒信阳茶叶(信阳炒茶大师)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2 08:49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信阳炒茶大师

信阳毛尖茶树冬天不落叶,春天发新芽摘下炒茶。

2. 信阳毛尖炒茶大师

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

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

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左右,即可下炕。

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复烘。

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毛茶整理

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3. 信阳炒茶大师是谁

1、炒制信阳毛尖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

02

2、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

03

3、等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04

4、炒制信阳毛尖的熟锅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

05

5、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

06

6、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07

7、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

08

8、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 4h 以上,厚度宜 30cm 左右,待复烘。

4. 信阳炒茶图片

信阳毛尖的炒制方法

1、炒制信阳毛尖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

2、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

3、等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4、炒制信阳毛尖的熟锅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

5、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

6、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7、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

8、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 4h 以上,厚度宜 30cm 左右,待复烘。

注意事项

初烘后的茶叶,摊凉后要经过多次复烘,再将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就可以打包装啦!

5. 信阳制茶大师

信阳很有几个规模不小的茶叶市场,不过人去吗比较多的也就那么几个。和美后面茶叶市场一条街是目前最集中的,茶叶价格基本上是茶商们规定好的,价格都相差不大。

然后就是张李湾,那边靠近火车站和汽车站,天润广场,人流量比较大,也是早期的茶叶交易市场。茶叶品质跟价格么,就看你是不是行家了…不是行家就容易被宰

最后就是~成功花园~白坡市场~申卑路,这几个市场都差不多。

然后信阳想买好茶的话,有几个不错的品牌,像文新、龙潭、蓝天、韵潭。其中韵潭信阳毛尖是招牌,茶源来自白龙潭茶区,是当地茶农自产自销,制茶工艺不错,口味也很好,送人自留都比较不错,文新也可以,就是价格高

6. 信阳开启茶叶

环境好,水土好,空气好,地理位置好。信阳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降雨丰沛,空气湿润。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很适合茶叶的生长。境内所产的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出产茶叶的地方较多,尤以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为代表的“五云两潭一寨”所产茶叶最优,这些地方海拔高,光照适宜,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土壤深厚松软有机质丰富,空气水质洁净污染较少,很适合茶叶的种植。

7. 信阳炒茶大师排名

河南信阳茶叶

河南最有名的茶叶,当数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此外,河南产的茶,有名的还有太白银毫、清淮绿梭、固始皇姑山茶、震雷春、赛山玉莲、龙眼玉叶、灵山剑峰等。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被誉为“绿茶之王”。清代,信阳毛尖茶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信阳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自此以后,参与的各类评比中,获奖无数:1986年,特级信阳毛尖和一级信阳毛尖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是年,信阳毛尖再次被评为部优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等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