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州茶叶年产值
不是上市公司。
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10年04-19日,注册资本1.9亿人民币,地址: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小山村。是香港贵茶有限公司独资企业,主要从事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销售、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进出口贸易、餐饮管理;甜品制售、糕点制售、茶饮料及其他饮料制造。
2. 贵州茶叶年产值排名
贵州的茶叶有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梵净山茶等。
1、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茶又名鱼钩茶,具有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
2、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原名湄江翠片,由原湄潭茶叶试验场(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身)于20世纪40年代创制而成,该茶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3、绿宝石:
绿宝石以采摘内含物质比茶芽更为丰富的一芽二三叶茶青为原料,运用独特的工艺制成,外形盘花颗粒状,不仅口感鲜爽宜人,更具有栗香浓郁,滋味厚重、持久耐泡的特点,尤以其厚味堪称一绝,冲泡七泡而仍有茶香。同时,绿宝石先后通过了德国Galab、香港SGS和德国Eurofins等多家世界权威检测机构的农残检测,400多项检测标准全部合格,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在农残指标和品质上出口与内销采用同一标准的茶产品。由于茶青原料为一芽二三叶,因此茶青下树率大大提高,茶农收入倍增。
3. 贵州茶叶占全国比例
据福建省农业厅统计,2008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24.73万吨,占全国的19.2%,位居全国第一位;毛茶产值约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单产每亩99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其中乌龙茶产量占全国85.7%;茶园种植面积260万亩,占全国10.5%,居全国第二位。
截至去年底,福建拥有大小茶叶初、精制加工厂8000多家,国家龙头企业2家,省部级龙头企业26家,获省名牌产品55个,中国名牌产品或名牌农产品6个,9个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
去年福建茶叶出口量约2.3万吨,特别是乌龙茶、白茶等特种茶类在国际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4. 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5. 贵州茶叶总产量
事实上,贵州的茶叶产量是很高的,只是贵州的茶叶有很大一部分是自给自足,老百姓自己手工制作后就自己保留了,没有流入市场而已
因为交通闭塞,贵州茶叶以前是以手工为主,在现代化作业竞争中处于下风。效率低下的贵州茶叶在与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茶叶竞争中处于落后局面,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之后才有逐步改观,起步比他们晚了很多年。作为后起之秀,贵州茶叶一直在做着后发赶超的事。相信随着时间的顺延,贵州茶叶的优质一定能哺育出几个响当当的大品牌。
6. 2017年贵州茶叶产量
贵州茶叶产量排名第六名。
2020年贵州省全年茶叶总产量43.6万吨、总产值50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11.7%;贵州省茶园总面积高达700万亩,排名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数的15.2%;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排名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总数的19.6%;省级龙头企业260家,占全省总数的22.1%,市县级龙头企业384家;茶叶企业及合作社5746家。湄潭县成为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凤冈、石阡、都匀、黎平、正安、余庆、金沙、普安、西秀、思南等进入中国茶业百强县。
7. 贵州茶叶年产量
茶叶,在贵州哪个县份上都有很多茶叶种植基地,在全国来说贵州的茶叶也是数一数二的,贵州有很多茶叶销到国外了吗,再一个就是辣椒,贵州的辣椒也是相当出明啊,老干妈的辣椒做的是相当好,销售到世界各地,也是名扬四海呀,贵州矿产业也很多,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啊,贵州盛产的东西很多,就不一以说了。
8. 贵州省茶叶面积
碧潭飘雪
『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
碧潭飘雪是一种花茶,产于四川峨眉山。这种茶叶似鹊嘴,形如秀柳,汤呈青绿。
此茶不仅淳香可口,更有观赏价值:泡茶时,水面点点“白雪”,色彩有对比,淡雅适度。
说起碧潭飘雪如何得名,还有一段风流雅事:
书画名家黄纯尧教授饮此茶即赋诗:“天生丽质明前芽,清香入骨窨制花,叶形汤色皆佳品,异军突起徐公茶。”
有人问此茶叫何名,青年画家邓岱昆用一首藏头诗回应:“碧岭拾毛尖,潭底汲清泉,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
2、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朝秋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贵州特产,是一种生态有机绿茶。
该茶产于“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贵州遵义市凤冈县。
“春江花月夜”茶具有浓而不苦、青而不涩、鲜而不淡、醇厚回甜,锌硒同具的优势,不仅在中国少有,在世界上也非常罕见。
以“春江花月夜”为代表的凤冈锌硒茶与驰名中外的贵州茅台酒一样,都是贵州地理标志产品。
3、文君绿茶
『莫与文君蹙远山』
文君绿茶,顾名思义,属绿茶,创制于1979年。
该茶产于四川邛崃县,因邛崃曾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之佳话,故以茶名为纪念。
对邛崃传统名茶取名文君,不仅富有深刻寓意,也非常别开生面的。
在当代中国名茶中,以古代仕女命名的,是极为罕见的。
如今,邛崃市城里,“文君井”、“琴台”古迹犹存,与文君绿茶一同记述着那个来自汉代的缠绵往事。
4、滑竹梁子
『寒围高竹茶瓯洁』
滑竹梁子是西双版纳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巅,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此山盛产野生滑竹有关。
在此之前,这座山上生长着大片的竹子,而最高的山脉又被称为“梁子”,所以这座产滑竹的第一高峰就顺理成章得名——滑竹梁子。
滑竹梁子因竹而得名,但是却因茶而出名。
滑竹梁子古树茶的茶汤,饱满顺滑,甜度极高,内质丰富,在茶圈有着极高的美誉。
有人说滑竹梁子茶是西双版纳最高峰所孕育的“天赐之露”,给人以极致的高海拔口感体验。
5、绿宝石
『如何绿石涵风面?』
“绿宝石茶“是2003年经贵州本土茶叶专家牟应书老先生研制成功的创新茶品类,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采用一芽二三叶为原料获得国际金奖的绿茶。
该茶外形紧结圆润、呈颗粒状、绿润光亮、饮之顿感内在品质独特,代表了贵州自然的生态、丰富的茶叶资源如宝石般珍贵。
因干茶呈盘花状,颗粒紧实,犹如宝石,所以被贵州茶叶泰斗牟应书命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