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茶叶大师是谁
梨山乌龙冬茶农历九月中旬开始采收,春茶农历四月份初开始采收。茶叶厚带有青翠,味甘醇苦涩少,香气优雅具有花香,外观结实墨绿,是台湾茶之最。
冲泡后茶汤汤色淡黄绿色、亮,滋味浓厚较醇,整体感受清爽,微苦涩回甘,花香上扬。
常饮可以起到嫩肤美白、提神益思的作用。
2. 台湾著名茶艺大师
1、原山
它是一个专注于问人生活的品牌;
它家的茶具产品主要有紫砂杯、紫砂壶、茶盘等,是一家比较有格调的茶具品牌~
2:容山堂
品牌成立于2012年,上海;
它家的茶具以“快文化,慢生活”为理念,专注于新中式传统茶文化产品,销量和口碑也都很高!
3:金镶玉
品牌成立于2008年,山东烟台;
它家的茶具种类非常丰富,销量和口碑也都很高,是一家比较知名的茶具品牌~
4:悟土
品牌成立于2011年,杭州;
它家的产品主要有电木茶盘、竹茶台、楠竹茶盘以及乌金石茶盘等,是一家茶盘的茶具品牌~
1:电木茶盘的历史:
电木茶盘,是在80年代末被中国台湾的一位蔡姓茶友发明出来的。他给自己加工了一块这样的茶盘,造型简练大方,使用也特别方便,很快就在中国台湾的茶艺领域中流行起来了。
在90年代初,中国台湾的壶商又把这种电木茶盘带入了江苏宜兴。因为它不开裂、不伤壶、排水顺畅、并且还非常容易养护等优点,很快就受到国内壶友们的喜爱。
2、电木茶盘的组成结构
“电木”的学名是酚醛棉布板,是一种工业绝缘材料,经久耐用的数控加工茶盘。它是由棉布浸入以加热融化之后的酚醛树脂,再经过烘干热压而成的。
一般,根据用途的不同,酚醛棉布板也分为若干个等级,所以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
3. 台湾茶叶大师是谁啊
阿里山茶故名思义就是产自阿里山的高山乌龙茶!属青茶系,茶性温和!以种植青心乌龙跟金萱茶为大宗!
阿里山茶茶园主要分布于梅山乡山区之太平、龙眼(龙眼林尾)、店仔、樟树湖、碧湖、太兴、瑞里、瑞峰、太和及太兴等村落,茶园面积总数约10,000公顷,海拔介于900~1,400公尺之间。梅山乡龙眼村(海拔约1,200公尺)更是台湾高山茶的滥觞。而此地种植的茶树,以青心乌龙为主。
竹崎乡、番路乡及阿里山乡,产茶的村庄大多位于阿里山公路旁,如濑头、隙顶、巃头、光华、石桌、十字路、达邦、里佳及丰山等山地部落。而这些村落所产制的茶品,对外通称阿里山茶,不过也有名为阿里山珠露茶或阿里山玉露茶的茶品出现。尤以阿里山珠露茶最享有盛名,可谓是竹崎乡民的「绿金」,而此茶产于竹崎乡石桌茶区,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公顷,分布于海拔约1,200~1,400公尺左右的高度,种植品种以青心乌龙为主,由于制成的茶叶,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广受饮茶人士喜爱。
4. 台湾茶艺大师有哪几位
茶艺四君子,在台湾称为酸枝六宝,多用于台湾酸枝木做成。
茶夹代替手来清洗杯子及拾取物品。茶匙用来拨茶和查看茶叶的投放量。茶针用来清理壶嘴淤塞,茶漏以及茶筒、茶滤以及茶座。茶托俗称茶船,多用于竹木做成。茶盒,里面存放茶叶。茶巾用来擦拭溅溢的茶水,这个较大的整体我们称之为流水式茶台,上面摆放茶具,下面储存废水,即所谓的上为盘,下为仓。叶嘉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5. 台湾泡茶大师
明列子, 台湾又称青蛙下蛋, 是一种叫"罗勒"的植物成熟果实, 又名珍珠果, 将其浸泡在水中会迅速吸水膨胀, 摄入人体后可促进胃肠道蠕动, 有助人体消化, 此外该产品还有明目润, 肺的功能和解毒作用, 由于明列子的奇妙特性和特殊的药理作用, 在米酒, 果汁, 颗粒悬浮饮料, 珍珠奶茶, 乳制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6. 台湾茶器大师
成立于2002年的大掌柜茶业有限公司(前身:天露茗茶),专注乌龙茶传统技术的传承及新工艺的研发。专业生产和销售安溪乌龙茶,武夷山岩茶,台湾、景德镇名家茶器。大掌柜参与厦门市茶业商会的发起及创办,致力于该商会的建设及推广。大掌柜学堂致力于茶文化传播,传授独创的【观音梦】泡茶技法和心法,举办各种创新茶会。大掌柜致力于为茶者打造讲究的茶舍空间。大掌柜专注福鼎【老白茶】的品鉴与推广。大掌柜致力为茶者提供私人订制【私房茶】【高级定制】。
7. 台湾茶叶大师是谁呀
台湾有一种乌龙茶,存放时间越久越好,越发令人回味无穷,叫做“陈年老茶”。
台湾陈年老茶的茶汤甘醇浓郁带蜜花香,入口温润,喉韵深邃,因长期自然发酵与存放.滋味浓醇甘润.非常仔细品尝会有一丁点微酸.茶叶仍可舒展.这是老茶的活性与空气接触的氧化作用. 茶汤颜色呈现咖啡宝红色,沉而不浊,清澈可见杯底。
台湾陈年老茶的制作是在用精致的高山乌龙茶种茶叶制成成品茶以后,每年都需要用焙笼复火,用龙眼木炭细火慢焙十几个钟头,然后再放在竹篓里存放;不需要真空包装,要与空气接触氧化后产生出陈香味;但不能受潮,需要通风和干燥。通过这样年复一年的多次焙火和存放,使茶叶的干茶外形颜色乌黑发亮,茶汤颜色呈深褐或暗红,通透明亮,气味陈香,口感厚重,持久耐泡。如果能喝到10年以上的陈年老茶,那么它会既有大红袍的高火香,又有普洱茶的陈香,真可谓是唇齿留香,耐人寻味。
台湾陈年老茶通常存放5年以上,甚至20~30年,老茶通常是要窖藏着,需要来年或隔几年烘培,以保持茶叶不含水份及杂味,跟云南制作浦耳茶需要"入仓"存放有异曲同工之妙
适合人群
台湾陈年老茶经陈年存放,虽味道已不新鲜,茶叶中许多儿茶素.等刺激物质也流失,味道虽淡,慢慢品尝却很醇厚,非常耐喝的味道,比较不伤胃,儿童及老人家皆适合饮用。
8. 台湾制茶大师有哪些
台湾素有“茶之王国”之称。地形和气候适宜茶树生长,茶叶品质优良。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有诸多名茶,且各有其特色,综合起来不外是绿茶、乌龙茶、金萱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红茶、日月潭红茶、白毫乌龙茶(碰风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茶、高山茶(大禹岭茶、合欢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等等茶类,这些茶类各有其特色。
台湾产茶地区比较多,著名的有七大产茶区。海拔高度,决定了台茶的口味。海拔越高,口味越佳、价格越贵。阿里山乡、梅山乡、番路乡等地区,其种植阿里山高山茶滋味甘润醇厚,近年来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的阿里山高山茶对阿里山茶坚持用最好的茶青、制造最好的、品质最佳的茶叶,是台湾茶叶的最具形象的茶叶代表。
这三种茶横扫海内外的任何茶。汤色微绿金黄,口味纯正,留香四溢,柔滑无比。台湾茶和福建茶的差别非常大。台湾茶可以冲七,八泡以上,不论泡的时间长短,即使是泡一天也不变色不变味,依然香味纯正。
历史
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而根据淡水厅志中记载:“猫螺山产茶,性极寒,蕃不敢饮。”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目前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台湾目前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而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皆来自中国福建省。
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
柯朝氏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种于今台北县瑞芳山区,相传为台湾北部制茶之始。
清咸丰乙卯年(1855年)
林凤池从福建引进青心乌龙种茶苗,种于冻顶山,据悉为台湾乌龙茶之始。
清同治年间(1856年~1875)
约翰‧杜德对台湾茶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移进茶苗、提供技术指导、收购茗茶、设精制厂并外销茗茶。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
张氏兄弟从安溪引进纯种的铁观音茶,在木栅樟湖山种植,相传为今日木栅铁观音之始。
政府开始推广种茶。乌龙茶不再受美国市场青睐而滞销,导致包种茶的兴起。华人茶商李春生、台湾茶商林维源兴起,以及台湾的茶商团体兴起而突破台湾茶叶为洋人所主导的局面。
日据时期
这时期的台湾茶品种除了原本从福建省传入的以外,又经过日本人历年的试验,最后选出青心乌龙、青心大有、大叶乌龙与硬枝红心等四大品种作奖励推广种植。日本人并大力推广红茶的种植。
二战时期
因战争爆发,粮食与劳力皆极缺,除部分茶园改种粮食作物以外,原本投注在茶园的农村人力也移转到其他方面,致使台湾茶产业极度萎缩,几乎减产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国民政府时期
随着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重要的品茗空间。此时期振兴了绿茶的生产,复原茶种、改良茶种、改进各种制茶法、茶产品多元化、推广茶区。使得原本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茶业转为以内销为主,使得停滞不前的茶业再次复苏。
种类及特色
台湾各地茶类各有其特色,综合起来不外是绿茶、金萱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白毫乌龙茶(碰风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茶、高山茶(大禹岭茶、舞鹤茶、阿里山茶、合欢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红茶(阿里山茶、日月潭茶)等等茶类,这些茶类各有其特色。
9. 台湾最有名的制茶大师
北方佳人茶叶是山东的。
红茶、白毫青、黑茶、白茶基本都是北方佳人系列下的产品,自2006年至今展开了一系列产品研发,历时14年,经十几位具有数十年高超制茶经验的台湾专业制茶大师陆续参与研发,目前已取得四个国家发明专利。山东茶树需历经漫长的冬季,在低温中缓慢生长,利于内含物的积累,因此造就了叶片最厚、内质最丰富的茶树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