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粒种子一样泡开很大颗的是什么茶?
回答:一粒一粒的茶是荞麦茶,也有可能是大麦茶。其中,荞麦茶是以荞麦为主的茶饮。富含有大量的芸香甙和烟酸,为普通荞麦的13.5倍。
芸香甙可以保持体内胶原蛋白水平,帮助美容养颜,减少年龄细纹;健胃排毒,帮助减轻体重。可以防止老年人出现“三高”症状。
是苦荞茶,是将苦荞麦种子筛选、烘烤制成的一种饮品。
二、请问,苦荞米与苦荞茶的区别?
1、性质不同:苦荞米是将苦荞经熟化,脱壳后烘干。苦荞茶是将苦荞麦种子筛选、烘烤制成的一种饮品。
2、颜色不同:好的苦荞茶外观应为黄绿色,且大小均匀、没有色差。苦荞米产品呈黄褐色。
3、分布地区不同:荞麦主要分布在东亚和欧美, 前苏联种植最多, 占世界种植面积的60%。我国也是荞麦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最大的荞麦出口国,南方和北方都有种植。苦荞茶产地主要为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和山西。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饥饿状态不能喝:苦荞茶有显著的健胃消食功效,所以应在饭后饮用。如果饮用者处于饥饿状态,腹中已经没有食物的时候再大量喝苦荞茶会加重饥饿感,特别是低血糖人士,此时会出现血糖下降的不适症状,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2、有胃疾者:苦荞可以辅助调节胃酸过多症状,但苦荞偏寒性,所以胃寒或者有胃病的人群过多食用,会造成反酸腹泻的现象。
3、苦荞过敏史者:少部分人群食用荞麦食品后会引起皮肤搔痒,头晕,哮喘等过敏现象,所以苦荞过敏史者谨慎食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荞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荞米
一、颜色不同
苦荞米:苦荞米经熟化、脱壳后烘干, 产品呈黄褐色。
苦荞茶:苦荞茶的外观应为黄绿色,全胚芽黑苦荞茶的颜色是棕褐色的。
二、收获时间不同
苦荞米:苦荞米的收获时间在8-10月。
苦荞茶:苦荞茶的春播收获时间在7-8月,秋播收获时间在11月。
三、生长环境不同
苦荞米:苦荞米主要生长在田边、路旁、山坡、河谷处。
苦荞茶:苦荞茶主要生长在高寒山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荞米
百度百科-苦荞茶
苦荞米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苦荞茶是将苦荞米筛选、烘烤制成的饮品。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普通苦荞外壳为黄白色;黑苦荞即珍珠黑苦荞,有“黑珍珠”之称,外壳呈深黑色。是一种炒米茶。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高寒山区,籽粒供食用。产地主要为四川、云南、贵州和山西。
苦荞茶中最有营养价值的是黄铜又名芦丁,芦丁能加强胰岛素外周作用,辅助降血糖,而最适合糖尿病人饮用的苦荞茶是全株型苦荞茶,因为全株型苦荞茶是采用苦荞花初期时的:茎、叶、花、果,经超微粉碎混合精制而成,而苦荞花初期正式芦丁含量最高的时候,全株苦荞茶的特点就是:芦丁含量高,口味醇和,麦香浓郁。
还是有区别的,苦荞茶有的是采用苦荞茎、花、叶、果混合制成的,如果是采用全胚芽的话就没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喝苦荞茶比吃苦荞米方便,苦荞茶一冲泡就能喝了!
三、西昌市苦荞茶行业的发展经营现状(急)
荞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要作物,如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中国是荞麦生产大国,苦荞麦是中国西部特有的产物,总产量22万吨。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种植和研究基地,总产量14万吨,占中国的一半以上,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中国苦荞麦分布最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苦荞也称鞑靼荞,是荞麦的一种,是我国独有的古老作物,产于我国高寒山区。苦荞唯独在中国北方黄土高源高寒山区和西南云贵川高原山地栽培和利用。荞麦在我国栽培历史很久远,在我国历代的古农书、古医书中都有记载,如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神农书》、《齐民要术・杂说》中都有栽培荞麦的记载,唐代著名医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荞麦味酸微寒无毒。”在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代的著名医书中都有荞麦疗疾的记载。《中药大辞典》中记载了苦荞治噎食、痈肿,并能止血、蚀恶肉。苦荞味甘寒,可健胃益气,清势滋阴,益气生津,消烦止渴。它具有清、调、补益三效合一。故而用于脾胃虚弱,气阴两虚,烦势消渴,体胖乏力之高血糖、高血脂的日常保健。
中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对苦荞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有了新的发现。苦荞麦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高,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配比合理;含有人体正常发育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维生素、矿物元系含量丰富,并含有一般谷物所没有的芦丁、维生素E、叶绿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苦荞是我国独特的药食两用的粮食作物,其药用价值、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苦荞的开发应用在我国医药界、食品科技界兴起了新的高潮。第五、第六届国际荞麦学术交流会结束以后,引起了世界上营养学专家的兴趣,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日本、美国、韩国、斯洛文尼亚、波兰和瑞典等国科学家也纷纷参与了苦荞麦的研究。我国苦荞麦的研究已应用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
1 凉山苦荞麦产业的形成
1.1 凉山苦荞麦开发的研究历史
凉山苦荞麦开发的研究最早应当从1984年起,1984年,凉山州在体检时发现,世居苦荞麦产区并主食苦荞麦的彝族人群,患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极低,糖尿病几乎没有。凉山州政府责成凉山州科协开发研究。凉山州科协于1985年邀请北京粮食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中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八家单位共同协作研究。并于1987年由四川省科协在北京组织召开成果鉴定会,确认苦荞麦内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十八种氨基酸,其中粗蛋白、叶绿素、芦丁、硒、锌、镁、铬、钙、生物类黄酮、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极高,而且含有二氢氧顺式肉桂酸美容成分。是集营养、保健、医疗为一体的天然绿色健康食品。该研究成果在凉山州内促成了两个苦荞麦加工厂,分别是建于西昌的凉山州苦荞粉厂,和建于凉山州昭觉县的格萝蒙荞粉厂,生产的产品主要有苦荞麦营养粉、疗效粉。
1996年原西昌农专向四川省教育厅立题进行“苦荞麦方便食品生产工艺的改良研究”,该研究成果于1999经查新、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于2000年成果获凉山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促成了西昌农专食品厂和喜德县田园食品有限公司产生,生产的产品主要有苦荞麦快餐粉、苦荞羹、荞麦羹。
1999年原西昌农专向四川省教育厅立题进行“苦荞麦方便食品生产工艺的中试研究”,该研究成果2004年经查新、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在西昌农专食品厂应用,生产开发苦荞南瓜羹、苦荞芝麻羹。
2001年原西昌农专向四川省教育厅立题进行“苦荞麦系列饮料的研制”,该研究系统研究了苦荞麦麸制茶、苦荞麦浸提汁制复合饮料、苦荞麦植株制茶的相关内容,项目的立题研究、相关报道,促成了凉山苦荞麦茶产品市场的形成。
2008年西昌学院向四川省教育厅立题进行“苦荞麦即食方便食品的研制”,该研究正在开展苦荞麦沙琪玛、苦荞麦复合饮料、苦荞麦休闲食品的研制。
现今,西昌学院是从事苦荞麦开发研究十多年,研究开发了系列苦荞麦食品,在国内各级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有30多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1.2 凉山苦荞麦产业发展历史
凉山苦荞麦产品开发在1985年至1995年的十年间,市场上销售的苦荞麦产品只有苦荞麦的初加工产品CC苦荞麦粉。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是凉山苦荞麦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对苦荞麦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苦荞麦丰富的营养和明显的保健功能被大众所认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苦荞麦产品受到人们更多的亲昧,而西昌学院食品科学系(原西昌农专食品科学系)从1995年开始至今,十余年对苦荞麦开发的深入研究对凉山苦荞麦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推进作用。从1996年原西昌农专在四川省教育厅立题进行苦荞麦食品的研究,并采取产学研结合,创办了校办企业CC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厂,运用研究成果开发了“航飞”牌系列苦荞麦食品开始,凉山苦荞麦产品开发进入发展期。现在,在州内从事苦荞麦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已有十家,生产的苦荞麦产品有苦荞麦生粉系列、苦荞麦快餐粉系列、苦荞麦方便食品系列、苦荞麦茶饮料系列等,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凉山苦荞麦产业。
2. 凉山苦荞麦产业的现状
2.1 凉山州苦荞麦开发的理论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国内同行差距大
凉山苦荞麦开发研究起步早,虽然在苦荞麦的营养、保健成分分析,苦荞麦的粗加工、苦荞麦食品的制造等产品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目前,与国内同行研究相比,已存在差距。国内同行已进行了苦荞麦保健功能食品、苦荞麦蛋白复合物的营养和保健、苦荞麦提取物的营养和保健等研究,如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林汝法等进行了“苦荞蛋白复合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苦荞提取物对大小鼠血糖、血脂的调节”,“苦荞叶提取物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的调节”等研究。
2.2 凉山苦荞麦食品已形成系列化,但还应进一步完善
凉山苦荞麦食品在苦荞麦的生面粉类产品系列有苦荞麦麦心粉、苦荞麦麦皮粉、苦荞麦馒头粉、苦荞米、苦荞麦面条、苦荞麦粉丝,苦荞麦快餐粉类产品系列有快餐苦荞麦粉、快餐苦荞麦粥,苦荞麦方便食品类系列有苦荞麦羹(苦荞麦芝麻羹、苦荞麦南瓜羹)、苦荞麦洒奇玛,苦荞麦茶饮料类产品系列有苦荞麦袋泡茶、苦荞麦节节茶、苦荞麦颗粒茶。凉山苦荞麦食品在初加工和深加工方面虽然已形成系列化,但还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同时在精加工方面还尚属空白。
2.3 凉山苦荞麦食品已具有一定的市场,但还应大力拓展市场
凉山苦荞麦产品目前仍属地方产品,还没有真正的走出凉山。虽然西昌市航飞苦荞麦开发中心(原西昌农专食品厂)早在1997年已将产品市场拓展到成都、重庆、上海等大中城市,并已在成都等城市站稳,实现一定的销售,但由于产品推广费用大,销售成本高,未能形成真正的市场需求。其它生产企业在拓展外地市场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努力,终因市场推广、消费引导不力也未能建成外地销售市场。随着人们对苦荞麦的深入认识,以凉山苦荞麦的优良品质,凉山苦荞麦食品在全国大中城市必将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苦荞麦开发企业应在外地市场加大投入、营销方法上的创新,使凉山苦荞麦走出凉山,为凉山苦荞麦产业上台阶做出贡献。
3. 凉山苦荞麦产业的发展
3.1 大力推进苦荞麦粉的主食化
根据苦荞麦粉的营养和工艺性能,采取添加、补充、强化等措施对苦荞麦粉的营养和工艺性能进行改良,开发生产苦荞麦馒头粉、苦荞麦面条粉、苦荞麦面包粉、苦荞麦蛋糕粉等产品,加大苦荞麦粉在传统主食产品中的使用量。
3.2大力开发苦荞麦方便即食食品,形成系列化的苦荞麦快速消费食品
在现有苦荞麦食品的基础上,借鉴方便即食食品的产品类型,采取集成传统食品生产技术,进一步开发生产苦荞麦方便面、苦荞麦饼干等烘焙食品,使凉山苦荞麦食品形成系列化。
3.3开发特殊形态的苦荞麦食品,提高苦荞麦的价值
根据苦荞麦粉的营养和工艺性能,采用传统食品生产工艺,开发生产苦荞麦醋、苦荞麦酱油、苦荞麦复合饮料、苦荞麦八宝粥等苦荞麦食品。
3.4开展苦荞麦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苦荞麦的价值
苦荞麦的叶、茎、花和籽粒都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同时苦荞麦的籽粒经脱壳、研磨制粉后的各种产物都可进行利用,苦荞麦的开发应立足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最大的提高苦荞麦的价值。
3.5开展苦荞麦食品的保健食品认证,提高苦荞麦的市场竟争力
苦荞麦和苦荞麦食品在降血脂、降血糖等方面的保健作用已被学者和广大的消费者所认可,但州内苦荞麦开发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一个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的保健食品批准号,反而在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生产企业,采用凉山苦荞麦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已有多个获得了保健食品证。凉山苦荞麦产业要健康持续发展,凉山苦荞麦产品要在全国市场具有竞争力,必须加快苦荞麦食品的保健功能申请认证。
3.6 以苦荞麦为主要原料,开发苦荞麦医药制品、苦荞化妆品
苦荞麦除具有丰富的营养以外,其明显的保健功能、药疗作用、护肤美容作用也被认可,从苦荞麦精深开发利用考虑,可以开发苦荞麦医药制品、化妆品,其可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
人人乐或者摩尔玛特。摩尔玛特的东西要全点,宜家的调料盒那里有代售斗有……西昌的那个西部村寨的牌子可以 哈
现在搞苦荞茶的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