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年茶叶产量
中国的饮茶历史有数千年,中国是茶叶之乡,是世界产茶大国。
早在唐代,茶区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陆羽在其着作《茶经·八之出》里详细记述了在唐朝开元年间中国产茶区分布的情况。当时中国分15个道,有8个道43个州郡产茶,即为八个茶区。宋代,茶区一再扩大,产量提高。元、明、清时期,茶叶产区又大大扩展,到了鸦片战争、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产茶区逐渐缩小。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茶叶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产茶区恢复并扩大,至今全国有20个省(区、直辖市)共计1000多个县市产茶,新中国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
2. 中国历年茶叶产量数据
茶园亩产量需根据品种、茶树龄等决定,通常情况下每亩产量为200-300斤左右。
3. 中国茶叶每年产量
一亩地通常的干茶产量是二十来斤。
4. 2018年中国茶叶的产量
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最高的省份为福建省,茶叶产量达到43.99万吨;其次为云南省,产量为43.72万吨;第三为湖北省,产量为35.25万吨。
随着我国茶叶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以及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茶叶产量逐年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297万吨,相对于2019年上升了6.9%。
5. 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占全球茶叶产量的比重
中国茶产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肉、蛋产量居世界第一 音响、电话机、彩电、VCD视盘机和一些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电子工业大国之一。
我国钛产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在116个国家建立430多个孔子学院
6. 中国历年茶叶产量统计
宋代在荆南府 (江陵)、汉阳军、蕲口、无为军、真州、海州设6个榷货务收晌茶叶,仁宗中叶每年收购额即达573万斤,又在淮南鞍、黄、庐、舒、光、寿六州设13个茶场,年产茶叶480万斤。仅此二项即达1053万斤,实际产量远远超过此数。
北宋中叶张隐直任怀宁县令,境内“罗原〔源〕茶场户岁输百万〔斤〕”,而沈括所记该场卖茶额仅18.5万斤,只有产量的1/5。按此比例估算,北宋茶叶产量当在四五千万斤之间。1086年(元枯元年),吕陶说“蜀茶多约三千万斤”,再据《宋史·食货志》统计,东南地区政府每年收茶2306万斤,这二项合计,北宋年产茶叶确在5000万斤左右。
7. 中国茶叶年产量多少?
一般可以将我国的茶叶的产地划分为四大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西南茶区江。
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产茶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山东、安徽、苏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主要的产品是绿茶,比如比较出名的信阳毛尖。
江南茶区是我国茶叶市场最为集中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安徽、苏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地。茶的品种较多,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产量也很大,品质好。
华南茶区指南岭以南的产茶区,即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是我国最南的茶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
西南茶区一般认为这一带是茶树的原产地,地理和气候很适宜发展茶叶生产。目前产量最大的绿茶和边茶。产茶量最多的是江南茶区福建省。
8. 全国茶叶面积及茶叶产量
茶叶产量一亩产30.04斤毛茶
9. 2016年中国茶叶产量
福建省气候地理条件优越,是一个多茶类产区,有着一千多年的茶叶历史。2016年福建茶叶产量占全国的18%,茶产业综合产值近900亿元,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所产茶叶涵盖多个领域,如铁观音、大红袍、白毫银针、茉莉花茶、政和红茶、武夷岩茶等皆产自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