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欧洲人茶叶(欧洲人饮茶)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11 23:08   点击:15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欧洲人茶叶

茶是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现代学者普遍同意是在1600年左右,也就是明代万历的下半叶。在这之前,著名的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了篇游记,描述他在元朝中国的所见所闻,但这位自称曾到过杭州和福建、并在扬州当了三年官吏的波罗先生却对“茶”这中国特产只字不提。若说他大意遗漏了,这疏忽似乎太不合清理,难怪有专家提出质疑,说波罗也许未曾亲身踏足中土,他的游记,只是道听途说得来的资料。

葡萄人早在1535年到了澳门(也有说是1553年)。虽然他们没有染上喝茶的习惯,但起码注意到茶是中国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有个叫古鲁士的葡萄牙传教士,1556年到过广州,对当地人喝茶做过详细的描述。中国茶传至欧洲,功劳最大的是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02年成立,1610年发出第一张购卖茶叶的订单。17世纪初正是欧洲航海家四处探险搜奇的时代,有关世界各地奇风异俗的游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意中为“茶”这异国产物作了义务宣传,茶便开始在欧洲上层社会流行起来。茶在人们眼里不仅是上等、贵族的饮品,还具有医疗作用,这样,喝茶的习惯在荷兰、法国和英国生根植基,受欢迎的程度也日深一日。

南北朝时,中国茶叶随丝绸、瓷器传到土耳其;唐代时,中国茶种传入了日本和新罗。中国茶传入欧洲则在新航路开辟以后。1545年前后,意大利人赖麦锡的《航海记集成》中提到了中国的茶,这是欧洲最早的有关茶的文献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从爪哇来澳门贩运茶叶,并于1610年转运至欧洲,成为西方人来东方运载茶叶的开始,从此,中国茶开始占领欧洲人的食谱。 妇女之友 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商品交流迅速发展,三大无酒精饮料类商品先后进入欧洲:1528年,西班牙人将可可输入到欧洲,荷兰人1610于年将茶输入到欧洲,1615年,威尼斯商人将咖啡输入欧洲。 在所有饮品中,茶可谓真·妇女之友。首先酒精会使人昏昏沉沉,举止粗鲁,没有什么比酗酒的丈夫更让女性烦恼的了。而作为酒的替代品,茶却能提神醒脑,又不失文雅。在下午四、五点钟沏茶配上点心,和朋友们喝茶聊天——即 茶话会/下午茶,本身就是贵妇的发明。而茶馆和茶园更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以外的社交场所。 无论酒馆还是咖啡馆,都是男人们消遣的地方,良家妇女不能去。但单身女子可以去茶馆会晤朋友,不会损伤名誉。到18世纪时,单是伦敦就有2000个茶馆,还有很多的茶园,泰晤士河上的伏克斯霍尔茶园就是典型代表。 茶园集英式园林、球场、茶室、音乐厅于一体,男女都可以去散步、喝茶、聊天,也可以在茶园举办音乐会和舞会,是那个时代上流社会喜欢的会所。 从贵族到平民 一开始,茶叶是作为药物放在药店里出售的,主要用来治疗痛风、积食等富贵病。一开始欧洲的学者、医生、教士就饮茶是否有益这个问题争论不休。1625-1657年,整个荷兰还掀起了一场“饮茶大辩论”。最后因为法国大主教对茶叶的疗效背书,才结束了这场争论。不过参照欧洲长期以来的医疗水平,茶叶当然是比其它治疗方法(放血、切除不相干的器官什么的)要靠谱得多。 自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茶叶贸易,就开始实行价格垄断,茶价奇高。其实中国买到欧洲的茶叶价格也算公道,但政府课以重税,商家再随意加价,把茶叶变成一种非常昂贵的饮品。同一个时期当时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售价3先令4便士,而伦敦则高达2英镑18先令4便士。于是私运盛行,大量私茶由外轮运抵英国南岸。国内实际饮用量和官方统计的进口量差别非常。议会决定废除茶税。经过一个窗口期,英国的茶税从190%降到12.5%。此后英国茶叶正式进口量激增,饮茶人口和国家收入也大大增加。于是,17世纪初上流社会的奢享,在18世纪中期变成几乎所有英国家庭早餐的平民饮料。 茶(财)之路 中国茶对外的传播,海路和陆路并行。陆路沿丝铜之路向中亚、西亚、北亚、东欧传播;海路向阿拉伯、西欧、北欧传播。 从唐代开始,陆上的古丝绸之路同时也是茶之路。茶叶先从产茶地向长安集中,然后以新疆地区为中转站,经天山南北路通往东欧。而明、清时还开辟了一条经蒙古高原到达俄罗斯的茶叶之路。 海路则始于明清之际,从江西、浙江、福建茶区出发经宁波港、泉州港、广州港直接运往欧洲或先输往南洋诸国,再经马来半岛、印度半岛、地中海走向欧洲各国。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从爪哇来澳门贩运茶叶,并于1610年转运至欧洲,从此,中国茶叶正式进军欧洲,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从中国茶开始销往欧洲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而茶叶出口最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8世纪末,英国工业大发展,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加上从印度转口的棉花以及鸦片,也才刚刚达到贸易平衡的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和中国做生意的欧洲各国居然可以忍受贸易逆差?因为倒卖中国商品到其它国家的转口贸易所带来的利润超过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1651-1652年度,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始举行茶叶拍卖活动,每年输入该掉的茶叶达4000万磅以上,转口数量很大,约占输入的35-50%, 1758年荷兰茶叶贸易的利润率竟达到196%。1711年至1810年间,英国政府光是从茶叶上面就收到了7700万英镑的税,有记载1784年英国的茶税是190%。这么高的税也抵不过英国人民喝茶的热情。1793年,英国政府一年的茶税收入是60万英镑,到了1833年这个数字翻了五倍半,变成了330万英镑。 外国人怎样喝茶 英国 中国茶传入英国之前,英国人成天喝酒,早上六七点钟起来都用啤酒来就着早饭吃。然后随时困了累了闲的没事干了,就喝酒玩。茶叶传入英国之后,茶水在很多情况下代替了酒精。 喝茶的方式和咖啡类似,端给客人的是清茶,喝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奶、糖或者柠檬。 俄国 俄国人煮茶不像中国人这样用泡的,他们是把茶叶和糖一起放进茶炊里,倒入开水,每个客人倒大半杯然后再加白开水接着煮。一边煮一边喝,茶炊里的茶水一直保持沸腾的状态。 据说俄罗斯人喝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中,用勺搅梓后再喝;二是将糖咬下一小块含在嘴里喝茶;三是看着或想着糖喝茶。俄罗斯人在烧茶时一定要加入糖、蜂蜜之类的甜料,也常常会在茶里加入牛奶、柠檬,甚至果医和奶酪。甜茶还要伴着甜点吃。不过俄国地方冷,其实充当了正餐之余的加餐。 法国 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法国人是欧洲人里真正“会喝茶”的。法国人喜欢高品质的绿茶而不满足于袋泡茶,不少法国人也能分得清中国茶叶的不同种类。 他们也会像中国人一样不加奶和糖,只用开水泡清茶。法国人也有可能采用西非的喝法,在茶水中加入方糖和薄荷叶,放凉了做冷饮,类似于现在全球超市里售卖的加糖的瓶装茶。

资料: 中国茶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 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2. 欧洲人饮茶

英国人喜欢喝茶。

英国各阶层人民都喜爱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根据统计下每个英国人平均每年喝掉的茶叶,注意是干燥的茶叶,将近三公斤。

英国人真的是特别爱喝茶,但是喝的茶和中国人的略有差别。中国人是以绿茶为主,英国人比较喜欢喝红茶,而且要放糖放牛奶,这个喝法跟喝咖啡倒是有点相似。

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块糖加少许冷牛奶。下午茶在乡间,也叫荤茶,喝茶时附带吃鱼等菜肴。 英国还有五时茶,是有亲阶级妇女的社交活动,与其说饮茶,不如说约朋友下午五时茶叙,见面聊天。

英国人爱喝茶的原因介绍:

当初英国人主要饮料是咖啡,这看起来还算是正常的,欧美国家就是典型的咖啡国家,到17世纪末的时候,差不多是中国古代清王朝刚建立的那个时候,英国的首都伦敦就已经遍地都是咖啡馆了,这个景象大概和当时的中国遍地都是茶馆的情况差不多。

大家到咖啡馆里喝喝咖啡聊聊天,这里也就变成了一个社交的场所。咖啡馆多了,咖啡的消费量一定也就增加了,但是英国这个地方本身是不适合种咖啡的,可是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多,当时英国号称是日不落帝国,就是说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在英国的殖民地当中的有一个地方特别适合种植咖啡,这个地方当时叫锡兰,现在这个地方叫斯里兰卡,它是一个岛,在印度洋里跟中国离的不算太远。

这个地方适合种咖啡,英国人就把整个西兰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咖啡种植园,源源不断的给英国本土输送优质的咖啡。为了得到更多的咖啡,锡兰岛上建起了特别大的种植园,而且种植园里种的都是同一种咖啡。

这个时候有些人发现咖啡树上的叶子出现了黄色小斑点,这些斑点越长越大,从黄色加深到了红色,最后斑点连成一整片,然后整棵咖啡树也就慢慢的枯死了,很快就传遍了锡兰岛上的每一座咖啡种植园。

种植园主没有办法就开始种植茶叶,其实选茶树也是经过了一番认真考虑的。种植茶树所需的环境和种植咖啡所需的环境是差不多的。

而英国本土的人也有点没辙,原先的咖啡就这样突然一下子没有了,反倒是茶叶越来越多了起来,而且英国人发现把茶叶做成红茶,泡出来的感觉跟咖啡有那么一点点像,既然咖啡喝不上了,那就喝茶吧。就这样,英国从一个咖啡国家,变成了一个茶叶国家。

3. 欧洲国家的茶文化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外文化也应该做一定了解,去芜求菁。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都在圣经里面,圣经就是西方文化的最高层次。

举例英国的传统文化

1. 贵族等级制文化特点。贵族都带头参与;第二,相对欧洲大陆贵族而言,腐化堕落、荒淫无耻、无所作为等现象在英国贵族中较为少见:第三,英国贵族有崇尚勇敢、公正、理智、自制、喜爰乡居等品性。

2. 自由主义文化特点。西方的自由主义早在古希腊城邦政治中就深人人心,到了16世纪以后,欧洲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权威,发展了自由主义的政治学说。

举例西方节日的特点

1.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西方,人类社会早期的节日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侵染后,西方基本所有的影响重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在这些节日中,圣诞节、复活节和主显节是基督教三大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是信徒自发形成的,有的是教会规定的,几乎贯穿一年的始终。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

2.西方文化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此外,中国传统节日还注重伦理道德的传承,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而西方节日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侧重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心、友爱和亲情。西方的节日文化,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风靡欧美各国的狂欢节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这一文化特点。

4. 欧洲的茶叶

欧美茶文化是指欧洲大陆对茶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有下午便餐的意思,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

5. 欧洲人喝什么茶

英国人喝茶居多。英国各阶层人民都喜爱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特别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下午茶在乡间,也叫荤茶,或饱茶,喝茶时附带吃鱼、肉等菜肴,代替正餐。 英国还有五时茶,是有亲阶级妇女的社交活动,与其说饮茶,不如说约朋友下午五时茶叙,见见面,谈谈心,相当于欧洲大陆妇女们的咖啡招待会。

6. 欧洲生产茶叶吗

关于这个问题,下面我就给大家解答一下。

传统观念中,茶道爱好者非中国莫属:成套的茶具、懂行的茶友、恬静的茶室。中国自古就有喝茶的习俗,茶具选择方面多以紫砂、陶瓷、骨瓷为主,喜饮绿茶,红茶为次。

孰不知,欧洲人也颇爱喝茶。只是他们的茶具多以玻璃和瓷为主,喜欢红茶和水果茶。

德国也产花茶。但他们的原料不是我国的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熏制过的茶叶。他们所谓的“花茶”,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做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其实称为“花果茶”更为恰当。中国花茶,讲花味之远香;德国花茶,求花瓣之真实;德国之花茶,须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涩酸味。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7. 欧美人喝茶叶吗

外国也有茶叶的,外国人也喝茶。

茶叶在中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走出国门这一步上,却一直举步维艰。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位居第二的产量,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甚至一提到茶,很多外国人最先想到的是日本。外国人为什么不喝中国茶?面对如此困境,中国茶又该如何走出国门、健康发展?

虽说美国是个“咖啡王国”,但仍有大约一半的人喝茶。美国几乎不产茶叶,平均每年进口茶叶9万多吨,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成为继咖啡后,消耗量排第二位的饮料。美国人喝茶讲究方便和效率,在超市里,几乎看不到散装的茶叶,都是一包包的袋装速泡茶。许多爱喝茶的美国人分得出绿茶、红茶甚至乌龙茶,但都没见过茶叶的完整模样。

除了速泡茶包,美国人还非常喜欢喝冰茶。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都是罐装冷饮茶。在纽约等华人较多的地区,有不少中国人开的茶店和茶馆。不少美国人会因好奇来尝试新的饮茶方式,但更多人把这看作一种体验中国文化的途径。

在英国,喝茶的人数要远远高于中国。英国人几乎将一生1/3的时间花在饮茶上。2006年,英国BBC网站的网友对12项所谓“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投票。其中,“一杯茶”以35。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英国茶理事会顾问简·帕蒂格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英国人每天总共喝掉1。65亿杯茶,平均每人1天3杯。

8. 欧洲喝茶的国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茶叶大国。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2011年统计,中国的茶叶产量13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406.7万吨的33.7%,位居世界第一。但事实上,中国人却并不是喝茶最多的。

根据调查机构欧睿的统计数据,世界上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土耳其,每年人均消费量是3157克;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爱尔兰与英国;而中国则以人均茶叶消费量566克,全球排名第19位。

这似乎有别于人们日常的感知,但事实上不同的茶文化造就了各地区饮茶习惯的差异。

茶在土耳其也被视为“国饮”,但不同于中国是茶叶的母国,土耳其接受茶实际上比欧洲还要晚。如果说中国人是爱品茶,那么土耳其人则是嗜茶,他们喝茶不像中国人用开水冲泡,而是用茶壶煮。土耳其新闻通讯社的一项调查称,土耳其人的喝茶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每人年均喝茶1250杯,全土耳其每天消费高达2.45亿杯。

事实上,茶叶产量和本国消费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肯尼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产茶外销国家。2011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2.9万吨,肯尼亚茶叶出口44.10万吨居世界第一,但在人均茶叶消费量方面极低。

9. 欧洲人喜欢茶叶吗

提到喝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中国的茶文化,作为茶的起源,中国茶叶不仅种类多样,而且也成功将饮茶这一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而对于西方的印象,一般都是喝咖啡多于茶的感觉。不过很多同学到了欧洲后会发现,英国人其实也酷爱喝茶,而且人均饮茶量远比咖啡要多。18世纪以来,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之一,根据调查显示,英国有13%的人每天至少喝六杯茶,四分之三的人每天至少喝一杯茶。

即使是在全世界,英国的人均饮茶量也是排在前三,仅有土耳其和爱尔兰排在它前面。

10. 外国人茶叶

自从马可波罗将茶叶带到欧洲。茶在几百年内流行于欧洲上流社会。不过他们多喝红茶。当年植物猎人将红茶带到印度英属殖民地广泛种植。红茶慢慢在世界兴起。并且西欧人喝茶喜欢加入牛奶或者别的佐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