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云南昌宁茶叶(昌宁县茶叶)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12 01:04   点击:1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昌宁县茶叶

昌宁县境内仍保存着20余万株古茶树,其中部分树龄达千年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茶乡”。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茶叶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又选育种植出了优质的茶叶品种,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茶叶加工工艺,使得昌宁红茶具有色泽明亮、口感香甜温润等特点,成为滇红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昌宁县茶叶产业

滇红比较好

滇红茶叶香气稍淡些,花果香明显,滋味清甜润口。

滇红茶这种工艺制成的红茶茶香比较浓郁,花蜜香甜,汤感浓醇丝滑,适合喜欢浓香浓甜的朋友。用火干燥的方法,一是容易增添红茶的燥性,二是会把茶叶中的酶活性破坏掉,香气和滋味随着时间的增加,容易流失,所以现在很少会选择这种干燥方法。

3. 昌宁县茶叶发展的背景

云南祖根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2014-04-09在云南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温泉乡联席村。

云南祖根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茶叶(绿茶、红茶、紧压茶)生产销售;毛茶初加工、收购、销售;预包装食品批发零售。

4. 昌宁县茶叶最多的乡镇

云贵高原的滇红茶,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叶。

云南滇红茶的历史仅仅只有六十多年,当在1939年当时因为祁门的沦陷,中国茶叶公司来到云南凤庆发现当地地理条件的优势很适合生产种植茶叶,于是首先实验并成功的研制出了首批云红,当时称为云红后来才改为滇红

滇红茶产地地理位置

滇红茶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等地。

滇红茶生长环境

产地的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8~22℃,年积温6000℃以上,昼夜温差悬殊。年平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气候特征。

其地森林茂密,落叶枯草形成深厚的腐殖层,土壤肥沃,致使茶树高大,芽壮叶肥,着生茂密白毫,即使长至5~6片叶,仍质软而嫩,尤以茶叶的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含量,居中国茶叶之首。金丝滇红是滇红中的极品。

云南省并没有四季之分,与江南地区的二十四节气区分有天壤之别。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受伊朗印巴地区和沙漠地区气流影响,日照充足、空气干燥、降雨偏少,为明显旱季。六月至十月初受赤道海洋西南季风和热带海洋东南季风影响,温度高湿气重,降雨日多且量大,为明显雨季。年平均温度摄氏17—22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为砖红壤与赤红壤为主,PH值4.5—5.5之间,疏松腐质土深厚,有机含量特高,特别适合红茶的生长。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在东经97o—106o,北纬21o9′—29o15′之间。主产茶区基本上分布在横贯东西的北纬23o27′附近。这条在北回归线附近不超过3o的纬度范围内,被科学家称为“生物优生地带”。全省128个县有120个县产茶,23个重点茶产县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间。云南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o—18℃之间,昼夜温差平均超过10℃以上。从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个月的茶叶。

云南六山五水构成山岭纵横,河谷渊深,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这种帚形地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东南低,即可抵挡西北大陆性气候的入侵,又可接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温暖季风,随地形产生温度水平、垂直的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茶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穿织,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红黄壤土,腐殖质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

按地理位置,云南划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北三个茶区。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四个州(地区),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风庆、云县、双江、临沧、昌宁等县,占滇红产量的90%以上。

滇南茶区,是茶叶发源地,含思茅、西双版纳、文山、红河四个州(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2.7%,产量占全省的30.8%,滇红产于西双版纳和景洪、普文等地。

5. 昌宁县茶叶品牌

是云抗,而非云康,“云抗10号”系云南大叶茶无性系良种,由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广泛征集和研究云南茶树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选育而成。1986年被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1987年被国家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同年被列为云南省农业厅建设茶叶基地县的重点推广品种。1996年“云抗10号选育及推广”成果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品比与区域试验表明,“云抗10号”产量高,3年平均鲜叶产量比对照(大黑茶)增产11.2%;品质优,制红茶香高持久、带花香,制绿茶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鲜爽;适应性广,抗旱、寒能力明显强于对照,对茶饼病、白星病的抗性突出。由于“云抗10号”的优良品性突出,又容易扦插繁殖,所以省内外都有引种和扩繁,仅云南省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

各地以“云抗10号”鲜叶为原料制作名优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峨山生产的“峨山银毫”,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锋苗整齐、香气高锐持久,散茶售价150元/kg,产品投放市场供不应求。昌宁的“碧云银毫”和“佛昌银毫”绿茶,还在1992年和1994年被评为省级名茶,1995年获中国第二届农博会银奖。据调查统计,云南全省推广种植的2万多亩“云抗10号”茶园,年增产值2000万元,年增利税725万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昌宁县茶叶面积

1.产地优越

普洱茶产地主要有两处,一是毗邻澜沧江的临沧;另一个便是西双版纳州的六大茶山。普洱茶生长在这终年湿润、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不施农药的原始森林中,属于有机茶。

普洱茶产区的茶树多与樟脑树混作,品质特优。

2.品种优良

制作普洱茶的茶树品种是云南大叶种,又称乔木型的大叶种,素称普洱茶种,芽叶发得又大又嫩,白毫特多,内含的化学成分特别丰富,制出的茶叶香高味浓。

3.形状各异

普洱茶除各种级别的散茶外,有小如丸药、糖果状、沱茶、紧茶、饼茶、方茶、牌匾茶、柱形茶、巨型圆饼、象棋、金瓜、金元宝等。

4.制作繁复

制作普洱茶的鲜叶需经杀青、揉捻、晒干而成晒青茶,用晒青茶蒸压后,可制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经长期贮存陈化为自然陈化普洱茶。

用晒青茶沤堆后发酵,制成熟普洱散茶和各种形状的紧压普洱茶。

普洱茶的特点

5.越陈越香

与六大茶类只有两年的保质期不同,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晒青茶自然陈化和经沤堆后发酵制成熟普洱茶后,有一个缓慢的发酵过程,逐步形成特有的陈香风格,陈香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较高。

陈年老普洱茶,可产生令人着迷的枣香、荷香、参香和樟香。

6.饮法多样

可泡饮、煮饮,可生熟混饮,可打酥油茶、盐巴茶等多种饮用方法。

7.收藏鉴赏

普洱茶具有收藏鉴赏价值,可按形状收藏;可按年份收藏;可按产地收藏;可按生产的批次收藏;可收藏生普洱,也可收藏熟普洱。

7. 昌宁县茶叶金融支持

昌宁隶属保山,此地山高谷深,雾霭沉沉,之温差小,湿度大,降雨充沛,漫射光多,为昌宁红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昌宁红茶,香气高扬馥郁,口感饱满甘甜,饮于口而悦于心,品质之卓越,当世罕见!在中国红茶中独占鳌头,在世界红茶当中亦深受青睐,此世界级红茶非浪得虚名!

昌宁境内有古树2500多亩,其所涉范围之广,数量之大,种植时间之久,千年茶乡,名副其实!据相关资料统计,昌宁境内境内的,古茶树,野生茶树分布较为广泛,且大都生长在海拔1400-2300米之间,其中野生古茶6片1101亩,1006株,古茶树399.1亩,10599株,古茶园100片2158亩,37837株。试问,又有哪一颗古茶树没有见证过历史的变迁!

据相关史料记载,昌宁县有文字记载的种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8)。据史料记载,有官绅在碧云寺种茶,产一种名叫“碧云仙茶”的极品茶。这种茶是极其罕见的“藤条茶”。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在唐定国先生编著的《新编保山风物志》中如此叙述:“藤茶嫩叶呈红色,加工时先将鲜叶煎炒,然后轻揉、晒干,再将干茶用纱布包裹着,置于糯米饭上熏蒸,而后在木模上压制成块状,晾干……正宗的碧云仙茶,汤色青翠透亮,经久耐泡,回味悠长,但产量极微,价格昂贵,非富豪显宦是享用不起的。而今的昌宁红茶名声在外,其茶条索紧结匀整,内质丰富,香气高扬,馥郁隽永,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油润,鲜活灵动。饮之润于口且悦于心。

而至于,为何称“昌宁红茶甲天下”,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正如昌宁红茶的驰名中外!除了浑然天成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然还少不了源远流长的茶历史!一块天然的璞玉,需要时间的打磨,一款好茶的问世,同样需要世代的更迭,若无先人费劲移山心力,岂有今人坐拥硕果累累?

8. 昌宁县茶叶种类

云南普洱茶临沧澜沧江驼峰古树茶普洱生茶 沱茶 茶叶 。

驼峰茶业老咚呱见证砖普洱熟茶。

云南昌宁树根地生态绿茶 。

驼峰茶业15年茶头/老咚呱茶头/驼峰15年茶头

9. 昌宁县茶叶情况

从昌宁县出土文物中的陶器茶具残片可知,昌宁先民早在公元前1世纪的秦汉时代就有用茶饮茶习俗,境内古茶树分布广、数量多,据专家考证,这些古茶树生长历史在千年以上。2006年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陈宗懋在实地调研后,欣然赠词:“千年茶乡昌宁

(二)古茶资源丰富

古茶树分布面积3.69万亩,有42个群落20余万株,有10多个品种,树龄多在500年以上,其中1000年以上的有1万多株,最古老的古茶树树龄达1600年以上。全县有无公害茶园13.7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54.73%,茶叶绿色食品基地1.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5.2%,有机茶园0.35万亩,古茶园面积的1.4%。

(三)内在品质优越

经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昌宁茶树品种及种质资源鉴定,昌宁茶叶面色绿,叶厚而质软,叶芽茸毛多,水浸出物大于45%,含氨基酸2.87%、咖啡碱4.29%、茶多酚32.31%,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茶区。

(四)品牌效应初显

全县共有茶叶初制所460个,初精制合营茶厂17个,获得QS认证企业28个,有CTC红碎茶生产线7条,培有了“昌宁红”“尼诺”“勐鑫”等品牌。2014年,吕宁红茶业集团生产的“龙腾沧江”和游水黄家寨古树茶厂生产的普洱生茶“漭水源头”分别获得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红茶类金奖和普洱茶类银奖;昌宁红茶业集团生产的“雾里梦茶”获第七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金奖。

2015年,昌宁红茶业集团生产的“丹凤展翅”茶品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2015中国好茶叶”质量评选金奖:尼诺茶公司生产的“尼诺银毫荣获第十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2015年“云茶杯”名优茶评比绿茶类银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