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出现时间
想算对年份,得先看明白日期。通常普洱茶、白茶等可以存放的茶,在茶叶包装上,日期的标注有多个方式。比如,陈化起始日期、陈化日期、生产日期、包装日期、出厂日期等。这些日期的标注方式,可具体分为2种类型。
类型一:固定含义
这类标注方式,日期有固定的含义。陈化起始日期、陈化日期,指茶叶完成最终的“干燥”工序,开始陈化的日期。包装日期、出厂日期,指包装上市的日期。出现陈化日期的茶,一般是黑茶、白茶、普洱等。
这几类茶,均有陈化的需求,它们在完成最后的“干燥”工序后,往往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存放陈化,不一定马上进行包装。
之后再按照陈化的情况,进行压饼(或不压饼)、包装等工序,然后上市销售。
类型二:相对含义
这类标注方式,日期的含义是相对的,会因为其他日期的同时出现,而发生意思的改变。“生产日期”,就属于这一类型。一般情况下,它指的是包装上市的日期。
但当它与“包装日期”或“出厂日期”同时出现时,“生产日期”指的茶叶最终干燥完成的日期。茶叶生产完成后,经一段时间的仓储陈化,再包装上市。
2. 茶叶什么时候有的
从2006年底有部分茶品已标上生产日期
3. 茶叶是什么时候的
一年四季都适合喝什么茶:一:春饮花茶、茉莉花茶、春天之一年开始、阳氣生发、人们却感到困倦乏力,喝春茶能解春困的效用。
二:夏飲綠茶包括:綠茶、新白茶、普洱生茶、能解疲憊乏力。
三:秋飲乌龙茶、小青柑、岩茶、秋风萧瑟、花木淍落、口干舌燥、解火气。
冬飲:菊花茶及普洱熟茶能解秋天遺留身體的燥氣、平靜心情。
4. 茶出现的时间
茶圣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可见,陆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期。这一论断源自《神农食经》中“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段记载。清初学者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末期。他在著作《日知录·茶》中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但无直接的资料证明,因此只能被认做推测。三国时期东吴开始饮茶是有确凿证据的:当时巴蜀产茶东吴所饮之茶应来自巴蜀,那么巴蜀饮茶定早于东吴。因为可推断,我国开始饮茶的时间必早于三国时期。
5. 茶叶什么时候有
1、每年的茶叶初次成熟是清明前,称明前茶;
2、4月开始的清明、谷雨、立夏节气,春茶成熟;
3、5月开始的小满、芒种、夏至、小暑节气,夏茶第一次成熟;
4、7月开始的大暑、立秋、处暑,夏茶第二次成熟;
5、8月开始的白露、秋分、寒露,秋茶成熟;
6、10月开始的霜降、立冬,冬茶成熟;
7、11月开始,冬片茶成熟;
8、12月到4月清明之间,基本上因为天寒,茶叶不长芽,也可能会有雨水茶成熟出产。
6. 茶叶何时出现
茉莉花茶八、九月份有新茶。茉莉花是在夏季开花,大伏天的茉莉花是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上品,所以一般是在七八月份采摘后开始窨制,需要经过一二个月的时间,到秋天八九月份才是当年出的新茶。
茉莉花茶制作方法主要包括茶胚处理、鲜花处理、窨花拼和、手工窨制、散通花热、起花过程、匀堆装箱等工艺。
花茶的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坯吸香,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成熟的茉莉花会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不断吐出香气。
茶坯在吸香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茉莉花茶所特有的香、色、味。
7. 中国茶叶出现的时间
1、普洱茶,每年的三月初;2、西湖龙井,三月中旬左右;3、信阳毛尖,三月底四月初;4、太平猴魁,四月中旬;5、六安瓜片,清明前后;6、安吉白茶,三月底;7、都匀毛尖,四月初;8、蒙顶山茶,二月底。
各地茶叶的上市时间会不一样,比如产自云南的普洱茶,台地茶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初开采上市,古树茶则要等到三月下旬才能大面积开采上市。产自杭州的西湖龙井在每年三月的中旬左右上市。
信阳毛尖产自河南省信阳市,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上市。太平猴魁产自安徽省黄山市,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中旬上市。六安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市,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上市。
安吉白茶产自浙江省安吉县,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底上市。都匀毛尖产自贵州省都匀市,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初上市。蒙顶山茶开采较早,一般在每年的二月底就可以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