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桂林该重点发展旅游业还是工业呢?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05-21 13:05   点击:192  编辑:方弘   手机版

两个都要发展,将工业远离漓江,如果只发展旅游,桂林将越来越落后,中国所有靠旅游的城市都发展的不怎么样

当然是按国家战略发展定位,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旅游业是可持续的无烟工业。但可以结合利用当地高校等优势补充发展不牺牲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高附加值工业项目。

底蕴不逊于“大红袍”,建瓯茶如何写好自己的文章?

通过文化名人代言茶叶是个很好的方式,市场上的茶叶良莠不齐。

中国的茶史,建瓯的北苑贡茶,是绕不过去的壮丽篇章。

  近日读王玲著《中国茶文化》,说到“宋代贡茶与宫廷茶文化的形成”,说到北苑,作者不吝笔墨:

  宋代贡茶从南唐北苑开始。北苑在南唐属建州。其地山水奇秀,多寺院名胜,又产好茶,故自南唐便为造茶之地。《东溪试茶录》载:“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为民所苦。我朝自建隆以来,环北苑近焙,岁取上贡,外焙具还民间而裁税之。”

  可见,北苑原是南唐贡茶产地。唐代的饼茶较粗糙,中间做眼以穿茶饼,看起来也不太雅观。所以南唐开始制作去掉穿眼的饼茶,并附以腊面,使之光泽悦目。宋开宝年间下南唐特别嗜茶的宋太祖一眼便看中这个地方,定为专制贡茶之地。

  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年)年初,朝廷开始派贡茶使到北苑督造团茶。为区别于民间所用,特颁制龙凤图案的模型,自此有了龙团、凤饼。

  宋朝尚白茶,到太宗至道年间又制石乳、的乳、白乳等品目。不过,宋代龙凤团茶所以被格外艺术化并留名于后世,还是因为有了丁谓、蔡襄这两个懂得茶学、茶艺的贡茶使君。

  当然,北苑贡茶核心区所在的建瓯,其茶历史远不止这些。在小编14日拙文《“大红袍”光环下的建瓯茶,怎么走上成名路?》已有简述,在此不再多说。

  据相关数据表明:建瓯茶园面积近约12万亩,产值为8.79亿元;武夷山茶园面积14.8万亩,岩茶(产量19600吨)和红茶(产量1300吨)的总产值为21.42亿元,小编不是建瓯人,但曾多次走访建瓯茶人茶企茶山,所以对建瓯茶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建瓯长期以低端茶为主。

  小编的认识中,建瓯长期以来都没有将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发展,近几年来,建瓯有着力推进“北苑贡茶”“东峰矮脚乌龙”品牌的建设,但却愁于资金有限。目前正朝着打造北苑贡茶茶叶特色强市的目标迈时,这只能拭目以待了。

  建瓯茶叶的产量不小,有1万多吨,但低端茶居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制作工艺是一方面,这需要时间去学习去积累经验。

  另外一大原因,是建瓯大多数茶农或许是为了增加收入,每年大都会采四五次茶。我们都知道,茶树是需要以休养生息来积攒内涵物质的。一年时间里采四五次茶,茶树得不到休养,茶青品质肯定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制茶工艺再精湛,茶叶品质也有限。

  茶叶品牌的打造,喝茶人的口碑很重要。与武夷山茶人大都慷慨、喜欢将自己的茶拿来当赠礼有明显不同,“大方”的建瓯茶人不多。希望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亦或是没有拿得出手的茶叶?

  说得实在点,只有喝过你的茶,才知道你的茶品质怎么样;只有品尝过的茶,才知道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口感,是不是朋友一直在寻找的茶。

  都说“茶有千味,适口者珍”,谁又能保证哪个品牌的哪款茶,能让一些人非常喜欢呢。敢于出手,才有希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