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茶分银针
白毫银针米粒芽区别 如下:
幼年的白毫银针即为米粒牙(米针),不及时去采,就会长大成为银针。你及时采下的米针,在它短小的身体里装了一整颗银针的精华,这些精华可是积攒了一整个冬天。就像一只胖熊,团团圆圆,毛毛绒绒。
采摘时间的不多,注定了米针的产量不高。只有几天的采摘时间,也只有银针产量的1/20到1/30之间,价格却是银针的1.2倍左右。
2. 白茶银针白毫
2014年白毫银针白茶大概8千多。
1年一级白毫银针价格为1600元一斤,3年一级白毫银针价格为2250元一斤,7年一级白毫银针价格为5750元一斤;1年特级白毫银针价格为2300元一斤,3年特级白毫银针价格为3950元一斤,7年特级白毫银针价格为8250元一斤。
3. 白茶中的银针
管阳白茶是典型的高山产茶区,其茶树生长缓慢,茶质优,香气高扬,且具有茶气足、回甘鲜甜、持久耐泡的特征;而磻溪镇是福鼎市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磻溪白茶属于深山系茶区,其茶山野气息独特、纯粹,且具有茶香高显,汤汁绵软香甜,回甘迅速等特点。
管阳镇的茶叶茶多酚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高山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低,回甘好。但是云雾多,山地湿度也高,产出的茶叶具有生产速率慢,发芽迟,品质佳等特点,对制茶工艺的要求也非常高。
它茶香更浓、茶气更足、回甘更甜,同时也更持久耐泡,这就是管阳茶。
磻溪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500米左右的高度,生态环境优越,毛竹众多,涧溪遍布,平地山谷交错,日照充足,土壤肥沃且为适合茶树生长的酸性红黄壤。
而且磻溪独特的山林气场,也会慢慢的影响着茶树,让磻溪的茶沾染上一种很独特、纯粹的山野气息。所以磻溪的茶,泡出来会有一种独特的老枞味,可以说这是天然山林的滋味。
4. 白茶白毫银针介绍
现在市场出现了一个畸形的新名词“米芽”,何为米芽?就是很小很嫩的芽头。白毫米针我猜测就是这种芽头。这么嫩的芽头喝起来是没味道没意思的,纯粹就是噱头。
再一个所谓的白毫米针很大程度上不是正宗的福鼎白茶
5. 白毫银针制茶工艺
1、杯泡法
(1)用200ml的大杯(适宜各种材质,玻璃杯最宜),取5g白豪银针茶用90度开水先温润茶叶,先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以后可饮用。
(2)随水温茶量不同而不同,想要茶汤浓厚则时间就要相对延长。此法泡白豪银针茶,白豪银针茶毫香溶于水中,茶汤非常爽滑甘甜同时也便于观赏白豪银针茶升降沉浮,边观赏边品饮,体会冲饮白豪银针茶意趣盎然的意境。
2、盖碗泡法
(1)取茶量3克左右,用130CC左右的盖碗(有茶友茶饮推荐用盖碗80度-90度水冲泡),一水2-3分钟左右,二水亦然,三水后适当延长。
(2)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用盖碗通常可泡数12至15次十分耐泡,回甘不减、香,醇,甘甜依然。
3、壶泡法
取7-10g的白豪银针茶投入壶中,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这样可以品到清纯甘甜中带醇厚的茶味。
4、大壶泡法
取10-15g的白豪银针茶投入壶中直接用90-100度开水冲泡,喝完直接加开水闷可以从早喝到晚,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甘甜。
白毫银针冲泡方法
1、备具
冲泡白毫银针,通常选择无色无花的透明玻璃杯,以便于从各个角度欣赏杯中白毫银针茶的形态、汤色及不断变幻的茶芽。
2、置茶
使用茶匙量取2-3克左右的白毫银针,放到玻璃杯里。茶量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浓淡来酌量增减,建议各位茶友,最好不要喝太浓的茶,不利于身体健康。
3、冲泡
往玻璃杯中冲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10秒钟左右即倒去茶水。然后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往茶杯中注入95℃左右的沸水,水量以七八分满为宜。
4、品饮
浸泡大约10分钟后,便可端杯闻香、赏汤和品尝。小口品缀,入口后顿感满口生香,滋味醇、厚、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6. 白茶白毫银针的制作过程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流程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流程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
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