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茶叶存放的温度是多少度?
1. 储存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水分:茶叶陈化变质的原因是受潮,应用密闭性能较好的铁皮罐进行储存。(2)温度:茶叶中的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等物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氧化,致使茶叶失去鲜爽味,茶味变淡。将储存茶叶的温度控制在0-5度之间,便可较长时间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如密封后放入冰箱内保存。(3)氧气:氧化是造成茶叶陈化的原因之一。所以,应尽量避免茶叶与空气接触。(4)光线:在光的照射下,茶叶中的叶绿素脱镁分解,致使色泽枯黄变暗,影响品质,因此茶叶也应避光储存。 2. 茶叶的储存方法 (1)茶馆存茶方法:各类茶叶应分开包装,分开保管。特别不宜与有异味的物品混存一处,以免染味降低茶叶品质。大罐储存法:可将各类茶用吸湿性能较好的草纸,包成0.5公斤一包,注明品名、级别、生产日期、产地或生产厂家,分层放入瓦罐或瓷罐中,在中央放置用白布袋盛装的0.5-1公斤的块状生石灰一袋,茶叶装满后用牛皮纸或塑料膜封好罐口,并加盖沙袋,以防止茶叶吸潮和香气散发。小罐储存法:茶叶数量较少或者是中档茶叶,可选择相应的马口铁罐或锡罐分装。每罐尽量装紧装满,以减少空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铁罐外面注明茶叶的品名、级别、重量、产地等。(2)家庭存茶方法:袋装或盒装茶叶,一经开封后就失去了防潮作用,应移装于密封性好,且无异味的铁茶听内。茶听应置放于干燥、闭光、无异味以及湿度较低的地方,以免茶叶吸收异味或吸潮霉变。如果茶叶存放时间过久或受潮(但未变质),可将茶叶均匀地散放在白瓷盘内(应选择无金属线的瓷盘),放入微波炉用低温烘焙2-3分钟即可。 如果茶叶较为名贵,或者是数量较多,可将茶叶用吸湿性能较好且无异味的土纸包好,套一个无毒无味的塑料袋,放入冰箱保鲜室内存放,饮用时分次少量取出,可保证茶叶的质量不变。
二、茶叶杀青的时间,温度是多少最适
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鲜叶采来后,要放在地上摊晾2—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
杀青宜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时间一般在5--7分钟,减去水分到生叶原料全部重量的20%----30%左右,杀青完后将叶子抖散摊开,待凉后进行揉捻。
三、沏茶的最佳温度是多少
泡红茶(全发酵),铁观音(半发酵)可以用刚开的水,90度-95度,刚沸腾的水放置一会,沉淀一下水碱.
泡绿茶温度可再低一点80-90度.有利于茶的味道. 其实温度差不多就可以,一般家里暖瓶里的水也就是八九十度,泡什么茶都可以
四、怎么存放煮好的奶茶 红茶绿茶,可以放多久不变味
放冰箱里,其他的方法是不可能的,除非你那边的温度很低。
五、红茶发酵关键技术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
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里,进入发酵室发酵。
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①温度:通常室温控制在20~25℃左右,发酵的叶温保持在30℃左右为宜。如叶温超过40℃,要进行翻拌散热,以免发酵过分激烈,使毛茶香低味淡、色暗。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里要采取降温措施,摊叶要薄,以利散热降温;反之,气温较低时,摊叶要厚,必要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
②湿度: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有利于提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茶黄素的形成和积累;反之,发酵时空气湿度过低,不利于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使非酶促氧化加剧,造成汤色和叶底都变暗,滋味淡薄。
③摊叶厚度:一般在8~12厘米。嫩叶和叶型小的要薄摊;老叶和叶型大的要厚摊。气温低时要厚摊;气温高时应薄摊。但无论厚摊或薄摊,摊放叶子要保持发酵时通气良好。发酵过程中应翻拌一次,以利散热通气。
④发酵时间:工夫红茶发酵时间一般为2~3小时,红碎茶发酵时间一般在30~90分钟。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即为发酵适度。一般春茶呈黄红色,夏茶呈红黄色。
发酵适度的茶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春茶黄红色、夏茶红黄色,嫩叶色泽红匀,老叶因变化困难常红里泛青。
六、月球的表面温度是多少?
月球的表面温度是多少?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
附部分材料:
月 球 概 况
同地球相比,月球小得多。月球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 1/4;月球的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 49;月球的表面面积约为地球表面面积的 1/14,比亚洲的面积还小一点;月球的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 1/ 81;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很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拿着探测仪器,在月面行走还是轻飘飘的。
由于月球引力小,保留不住大气,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月球上是一个寂静无声、死气沉沉的世界。月球上既然没有大气层,当然就没有水汽,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昼夜温度差别很大,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夜晚则降到-183℃。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任何形态的水,因此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我们肉眼看到的月球下面的明亮部分,是月面上的山脉、高原。月球上最高的山峰高达9000米,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还高;月球上暗黑部分是海洋,把它们取名为“风暴洋”、“静海”,等等。实际上那里是月球早期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岩浆所形成的熔岩平原。月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坑穴星罗棋布,直径大于1000米的环形山(也称“月坑”),在月球正面就有33000多个。这些环形山大体上都是宇宙物体冲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登月考察了解到月面布满着一层厚度不等的月法和岩屑。从“阿波罗”11号登月以来,先后几次采集到几百千克的各种月球岩石样品,经过分析,月岩中已发现近60种矿物,其中有6种是地球上尚未发现的。在月岩和月壤中发现有地球上全部化学元素,并发现多种有机化合物,但没有发现存在生物物质的迹象。月球的年龄,同地球一样,也是46亿年。
月 相
在地球上看月亮,有的全部黑暗,这叫新月(朔);有时像镰刀,这叫蛾眉月;有时作半圆,这叫弦月;有时呈大半圆,这叫凸月;有时如一轮明镜,银光四射,这叫满月(望)。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球同地球一样,自己不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迎着太阳的半个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个球是暗的。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东运行而变化,就形成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月相周期性更迭。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