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肯尼亚茶园
1903年。
1903年,一个名叫凯恩的英国人在肯尼亚种植茶,拉开了非洲种植茶的序幕。
1906年,阿萨姆茶在肯尼亚被种植成功。
1912年,肯尼亚人引进了斯里兰卡的茶树苗,这个时候肯尼亚已经有了大面积的茶园了。
2. 肯尼亚茶园出让
自己要带睡袋哦,洗浴之类的都是公共的,干净还是挺干净的,就是不那么方便,肯尼亚的气温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炎热,大部分地区包括热门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早晚清凉,其他时间比较暖和,体感舒适。全年气温在22-26度,最低气温为5-10度左右。虽然位于赤道,但内陆高地和低地的气温差别很大。拥有湖光山色的中部高原气候宜人,北方茶园同样凉爽,南方为半干旱区,气温略高于内陆高原,东北边为半干旱丛林,海岸区终年湿热。建议随身携带适量的防晒霜和防蚊液
3. 肯尼亚茶园大概多少钱一英亩
生命的源泉都离不开水,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人类从古至今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饮水方式,从调味的苏打水到水果汁咖啡等,虽然它们都是以液体为基础,但口味却完全不同。而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它,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茶、咖啡、可可)无酒精饮料之一。
茶树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神农时代就有人发现了茶叶。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各国产茶区的茶苗及制茶技术皆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入。以下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闲中一盏建溪茶。香嫩雨前芽。砖炉最宜石铫,装点野人家。三昧手,不须夸。满瓯花。睡魔何处,两腋清风,兴满烟霞。 《诉衷情·闲中一盏建溪茶》宋-张抡
第五名:越南
制作越南荷花绿茶
排在前五位的是越南,茶叶总产量为214,300吨。越南茶文化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越南是个农业国家,毗邻我国广西,在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与我国茶文化解下了不解之缘。越南人把茶视为追求学术活动时应喝的东西。尽管茶叶已成为越南的一部分,但该国直到1880年代才开始生产自己的茶,当时法国殖民者在河内西北创建了茶园。越南人通常喜欢口味清淡的绿茶,所以该国的绿茶为国民消费,红茶则出口至其他国家,莲花茶也是越南特产,是通过将绿茶茶叶封入莲花中并放置一整夜制作成,从而使叶子散发出花朵的清香
第四名: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是第四大茶叶生产国,其茶农所种植的植物达340,230吨,从而成为其标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正统茶出口国之一,并以锡兰茶而闻名,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该国过去被殖民者称为锡兰。虽然该国最初种植生产的咖啡要比茶叶多,但在疫病消灭了农作物之后,却改用了茶。现在,茶叶已成为该国与其他国家的主要外汇来源,茶叶产量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
第三名:肯尼亚
肯尼亚采茶女
肯尼亚是排名第三的国家,茶叶总产量为432,400吨。尽管谈到茶叶这个话题时,大多数人不会立即想到肯尼亚,但事实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出口国,该国有超过500,000名茶农种植小规模茶园。它靠近赤道,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阳光,这是种植茶树的最近条件。肯尼亚最早的茶树树种是在1900年初播种的,从那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名:印度
印度以120万吨的茶叶产量名列第二。多年前,英国正式将茶饮料引入后,殖民地印度的茶叶才开始蓬勃发展。该国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茶叶,印度的茶叶市场巨大,全国各地散布着数以万计的茶园,其中包括大吉岭和阿萨姆邦等热门品种。印度生产的茶中,有一半以上留在该国消费,这使该国成为了一个拥有十亿饮茶者的国家。
第一名:中国
中国的茶叶产量超过2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是国家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以其茶叶品种繁多而闻名,流行的品种从绿茶到红茶再到乌龙茶数不胜数。在饮茶方面也有一种充满强烈的文化底蕴,融合了茶的味道和饮用环境。茶艺甚至融合了哲学品德观念。
世界茶叶生产国前20名排行,单位/吨
1、中国 200万以上
2、印度 120万
3、肯尼亚 432,400
4、斯里兰卡 340,230
5、越南 214,300
6、土耳其 212,400
7、伊朗 160,000
8、印度尼西亚 148,100
9、阿根廷 105,000
10、日本 84,800
11、泰国 75,000
12、孟加拉国 64,000
13、马拉维 54,000
14、乌干达 53,000
15、布隆迪 41,817
16、坦桑尼亚 33,700
17、缅甸 31,700
18、莫桑比克 23,000
19、卢旺达 22185
20、尼泊尔 20,588
美食不分国界,佳肴始终在路上,口味不同心相同。
4. 肯尼亚茶园面积
立顿在肯尼亚拥有自己的茶园,红茶中大部分茶叶来百自肯尼亚,部分来自南亚地区。还有很小部分来自度其他地区。立顿红茶分为原装进口和国产两种,产于斯里专兰卡的原装进口产品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立顿黄牌红茶还没有国产的情况。国产立顿红属茶用的主要原料就是中国产的祁门红茶。立顿茉莉花茶主要产地是安徽。
5. 肯尼亚茶园机械化水平低原因
世界茶园面积排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肯尼亚。
2019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为306.6万公顷,占全球茶叶种植面积的61.4%,位于世界第一位;印度仅次于中国,位列第二位,茶园的种植面积为63.7万公顷;第三位是肯尼亚,它的茶园种植面积是26.9万公顷。
6. 肯尼亚茶园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如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从中国出发,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英国的饮茶文化风俗。
茶是英国人普遍喜爱的饮料,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茶叶消费量约占各种饮料总消费量的一半。英国本土不产茶,而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进口量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日本的饮茶文化风俗。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隋唐以前,两国已有文化交往。以后,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茶文化也同时传到了日本,饮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风尚。日本茶道即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一种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日本茶道有20多个流派,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韩国的饮茶文化风俗。
韩国的饮茶史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时,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并流行于广大民间,因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就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韩国的茶文化也曾兴盛一时,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宋元时期,全面学习中国茶文化的韩国茶文化,以韩国“茶礼”为中心,普遍流传中国宋元时期的“点茶”。约在我国元代中叶后,中国茶文化进一步为韩国理解并接受,而众多“茶房”、“茶店”、茶食、茶席也更为时兴、普及。
美国的饮茶文化风俗。
美国不产茶叶,美国人喝的茶全靠进口。美国的饮茶习俗与众不同,主要以红茶泡用或用速溶茶冲泡,放入冰箱冷却后,饮时杯中加入冰块、方糖、柠檬,或蜂蜜、甜果酒调饮,甜而酸香,开胃爽口。美国人一般只重视茶叶的汤色而不太重视茶叶的外形,所以美国的茶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等,要么就是罐装、瓶装的茶水。
俄罗斯的饮茶文化风俗。
说起俄罗斯人的嗜好,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他们酷爱喝酒,嗜酒如命。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与喝酒相比,俄罗斯人更爱喝茶,真可谓一席无酒,但不可一日无茶。如今,茶叶已成为俄罗斯人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茶叶早已成为广大俄罗斯人深爱的饮品,在俄罗斯还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文化。
非洲的饮茶文化风俗。
在我们的印象里,非洲是一个充满野性的国家,而且非洲盛产咖啡,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想:非洲人应该没有饮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非洲人舍咖啡而饮茶,尤其北非的阿拉伯人,他们招待客人必定要茶侍奉。他们喜欢在茶里放进了三分之一的糖,差不多糖味掩盖了茶香。另外,非洲人喝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里加几片新鲜的薄荷叶和一些冰糖,此茶清香醇厚,又甜又凉。有客来访,主人连敬三杯,客人须将茶喝完才算礼貌。
泰国的饮茶文化风俗。
泰国北部地区,与中国云南接壤,这里的人们有喜欢吃腌茶的风俗,其法与出自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制作腌茶一样,通常在雨季腌制。腌茶,其实是一道菜,吃时将它和香料拌和后,放进嘴里细嚼。又因这里气候炎热,空气潮湿,而用时吃腌菜,又香又凉,所以,腌茶成了当地世代相传的一道家常菜。
越南的饮茶文化风俗。
越南毗邻中国广西,饮茶风俗很有些与中国广西相仿。越南人喜欢饮玳玳花茶。玳玳花(蕾)洁白馨香,越南人喜欢把玳玳花晒干后,放上3-5朵,和茶叶一起冲泡饮用。由于这种茶是由玳玳花和茶两者相融,故名玳玳花茶。玳玳花茶有止痛、去痰、解毒等功效。一经冲泡后,绿中透出点点白的花蕾,煞是好看,喝起来芳香可口,饶有情趣。
7. 肯尼亚茶园减产的应对措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树种植国
中国拥有3000多年的饮茶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也是茶园面积增速最快的国家,2014年茶园面积265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156万公顷,增幅达143%。印度位居第二。
由于茶园面积增加及科技进步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世界茶叶产量稳步增长。2014年,茶叶产量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
科技创新成果成21世纪以来茶产业发展亮点
如今,世界茶叶生产早已不是过去小农经济时代粗放的生产加工方式,与茶叶有关的产业链条发生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茶产业不再是原茶产品的简单售卖,而成为一系列紧密相关的环节。21世纪以来制茶工艺和技术突飞猛进,世界涉茶产业的发展也日趋多样化。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涉茶产业,都离不开科研,科研会带动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贸易的繁荣,不仅会提高茶叶的产量,还会提高茶叶的质量,更会随之提高茶叶的销量。21世纪的世界茶业在科技工作者和先进科技技术共同推动下,在茶园管理、栽培育种、生产工艺方法、产品创新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均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21世纪以来茶产业发展的亮点。
8. 肯尼亚茶园分布
中国的茶叶历史悠久,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四五千年了,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好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中国茶对世界贡献太大了,你知道谁是引种中国茶树最早的国家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种植以及利用茶叶的国家。作为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产业与当今世界各主要产茶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可以说,当今世界主要产茶国种植的茶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栽培的。
目前,世界主要产茶国有60多个,大多分布在亚洲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茶树品种和生产工艺特点的不同,其所产出的茶叶类型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受到了中国茶树栽培种植加工的影响。
日本是世界上引种中国茶树最早的国家。
805年,日本僧人最澄(762~822年)到中国学佛,回国时从浙江天台山携带茶籽,播种在位于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这是日本最早栽种茶树的记载,至今在比睿山日吉神社的池上茶园仍矗立着“日吉茶园”之碑,成为日本最早栽种茶树的记载。
806年僧人空海再次从中国带回茶籽种植于奈良县,由此,逐步传播到中部和南部各地。日本的茶业经过了长时间的缓慢发展,进入明治时期(1868 ~1911年),由于推行各种振兴政策,整个茶产业处于上升发展时期。
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从1871年1.7万hm2到1911年达5.0万hm2,基本上与现在的茶园面积接近。茶叶产量从1876年的0.9万t到1891年达到2.7万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41 年茶叶产量达到6.2万t;其后,随着日本的战败,到了1946年茶园面积仅为2.4万hm2,茶叶产量也只有2.1万t。经过战后8年的恢复,才达到战前水平。
1954 年茶园面积为3.5万hm2,产量为6.8万t。近10年来,日本的茶园面积一直稳定在5万hm2左右,2011年为4.6万hm2,茶叶产量为7.8万t。
日本现有44个府(县)产茶,主要产区有静冈、鹿儿岛、三重、奈良、宫崎、京都、熊本、佐贺、福冈和琦玉10个府(县)。这10个府(县)的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80%,产量占90%。
其中静冈县是产茶最多的县,面积占全国的40%,产量占50%。日本生产的茶叶几乎全是蒸青绿茶,有玉露、碾茶、玉绿、煎茶和番茶等品种。日本一年的茶叶消费量在15万t左右,每年需从中国进口乌龙茶和绿茶,从斯里兰卡和日本较重视茶叶科研,在静冈设有全国的茶叶试验场,并在鹿儿岛设分场。每个产茶县都专门设立茶叶试验场,既从事茶叶科学研究,又负责科学技术的推广。
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现有茶农约24万户,平均每户茶农拥有茶园面积在0.17 hm2左右。南部茶区——鹿儿岛,每户拥有的茶园面积较多,在0.5~20.0hm2。由于实行互助会、合作社或股份制经营,每户较少的茶园面积并不影响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
除了 日本,还有其他几大产茶大国,都从中国直接或者间接引进过茶树。
1.印度,印度的种茶规模仅次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产茶国。印度的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239年前。目前,我们可以查询到的印度最早引种茶树记录是公元1780年,由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引进茶籽尝试性种植栽培,但是这一次引种并未获得成功。
到了公元1834年,英国派驻印度总督威廉·班庭克在印度成立了第一个茶叶委员会,专门研究从中国引种茶树技术,并且派员到中国学习种植茶叶技术,招募种茶工人,购买茶籽。5年后的1839年,印度生产出第一批茶叶,开创了印度种茶成功的历史先河。
2.肯尼亚
非洲国家肯尼亚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目前产茶规模排名世界第三,非洲第一。肯尼亚是间接受到中国茶叶种植影响的代表性国家,肯尼亚茶树是从印度引种的,时间是公元1903年。
3.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原先排在世界茶叶种植的第三位,在2011年被肯尼亚超越以后,落到了如今的第四位。
斯里兰卡是受中国受栽培种植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的主要产茶国。最早在1824年,荷兰人将中国的茶籽带到斯里兰卡进行了小规模的种植。1839年又从印度阿萨姆引种部分茶树,但规模不大。
后来一直到1867年,斯里兰卡才开始大规模的茶叶种植。
4.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茶叶主要种植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岛,海拔高度在700米至20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高山茶园。历史记载最早的引种记录是在公元1684年从日本将茶籽带到印尼,但是种植并没有成功,直到1872年,从斯里兰卡引种更符合当地种植环境的阿姆萨茶树品种,才有所成功。
5.阿根廷
阿根廷地处南美洲,是南美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阿根廷的茶叶种植历史较短,距今大约100年左右。当然,阿根廷的茶树种植也是从中国引进茶籽开始的,时间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
总之,从以上几个主要产茶国的种植茶树历史来看,它们大多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国种茶的影响。从中国带回茶籽进行种植,并且利用中国的相应种茶技术,并加以培育改良,不断适应当地的种植环境,从而形成了符合当地情况的栽培技巧,成就本国的茶叶发展大计。所以说,中国对世界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甚至可以说影响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对于这一点,无可辩驳,确实如此。
9. 肯尼亚茶园地理题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名族,喝茶的习俗也各不相同。而爱尔兰喝茶的习惯是在1830年后才慢慢形成的。刚开始,爱尔兰与其他西方喝茶国家一样,茶是奢侈品,只有上层的有钱人才喝得起。爱尔兰的贵族步英国贵族的后尘,也以开茶会(TeaParty)来联络感情,从上到下,一传十,十传百,渐渐的,喝茶人就多起来了。以后,在各地的杂货店里,人们用鸡蛋和黄油去换茶和方糖。到了1860年左右,爱尔兰的所有家庭都会有茶壶和几只茶碗,每天喝茶变成了爱尔兰的传统。
爱尔兰茶原来多是用斯里兰卡红茶和阿萨姆茶的拼配,近年来,多用的是肯尼亚红茶与阿萨姆茶拼配。肯尼亚1、2月的茶颜色鲜艳,特别是放进奶之后,味道很好。阿萨姆的茶6月的(我们可以叫二茶)是最浓烈的,口感浓强也滑顺。肯尼亚的茶不用农药,它的茶园地势高,没有虫害。肯茶发展得晚,而且有英国在印度开辟茶园的经验,是有规划的、现代的。在英国茶、斯里兰卡茶、肯尼亚茶和阿萨姆二茶中,阿萨姆的茶产量少些,斯里兰卡茶的价格比印度要高些,特别是乌伐和巴都拉,斯茶产于1月、9月、10月的口感比较好。
爱尔兰的好茶,常被称为“一壶金茶”。在爱尔兰,人们习惯喝3次茶,早茶是早点时,下午茶是在3点和5点之间,晚餐时有一道叫“高茶”。“高茶”是“劳动人民”的茶,体力劳动者的晚餐。因为人是坐在高桌子前吃饭的,为了与闲适人的午茶有别,才起了“高茶”这个名字。但也有人说是表现一个时间的不同,午茶是中午以后,而高茶是很晚的“中午”,是到黄昏和夜晚了。这个午茶和高茶的概念在英国和苏格兰也是一样的。如果有人请你去喝午茶,一般是茶配咸的、甜的小糕点,而高茶就是晚餐茶,有热菜、面包、奶酪配热茶,你尽管吃饱。
茶在爱尔兰人生活中很重要,那里有一个守灵的传统。亲人过世,家人和朋友要在家里守灵到第二天的黎明。一夜之间,炉上总是要煮水,泡热茶不断。在最困难的时候,爱尔兰人以茶为伴。
10. 肯尼亚茶园机械水平低原因
鸠坑种是原产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乡的茶树品种,为首批通过国家级认定的十大有性系茶树良种之一,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制绿茶类的龙井、毛尖、银针、烘青、炒青,制“越红”工夫品质优良,产量较高。
在无性系良种大面积推广之前,该品种是浙江省主栽茶树品种,国内山东等省区曾大面积引种,并引种到时格鲁吉亚、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地。
淳安县农业局已从鸠坑群体种茶园中通过系统选种,培育出鸠坑早和鸠坑16两个无性系茶树品种,品质、抗性优势突出。
淳安鸠坑源为鸠坑种的原产地种,该品种适制绿茶和红茶,除适宜浙西茶区种植外,外省也有大面积种植,并曾引至格鲁吉亚、几内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