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茶叶出口量占比
中国茶叶总产量全球第一、在世界茶叶出口量排名中位列第二,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方向。
全球种茶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茶园面积约480万公顷、年产茶叶近600万吨、有饮茶习惯的国家和地区达160多个,中国茶产业总规模超过7000亿元。
2. 中国茶叶每年出口量
从分茶类来看,2020年,除普洱茶外,其余茶类的出口量均有不同幅度减少。2020年中国绿茶出口量为29.34万吨,占比为84.1%;红茶出口量为2.88万吨,占比为8.3%;乌龙茶出口量为1.69万吨,占比为4.9%;花茶出口量为0.61万吨,占比为1.8%;普洱茶出口量为0.35万吨,占比为1.0%。
3. 2016年茶叶出口量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产茶国,茶叶产量255万吨,同比上升6%,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4.8%。印度位居第二,茶叶产量127.8万吨,同比上升0.9%;肯尼亚44万吨,同比下降7%。产量位居前十的其他国家分别为:斯里兰卡30.7万吨、越南17.2万吨、印尼12.5万吨、土耳其10.2万吨、阿根廷8.2万吨、孟加拉国7.9万吨、日本7.7万吨。
亚洲是世界茶叶主产区,2017年茶叶产量493万吨,占比86.7%。非洲茶叶产量64.5万吨,占比11.4%。
2017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7.8万吨,比2016年下降1.1%。肯尼亚是世界最大茶叶出口国,2017年出口量41.6万吨,同比下降13.4%。中国出口35.5万吨,同比上升8.1%,稳居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斯里兰卡出口27.8万吨,位居第三。
其他重要出口国分别是:印度24.1万吨、越南13.4万吨、阿根廷7.7万吨、印度尼西亚5.5万吨、乌干达4.5万吨、马拉维2.9万吨、坦桑尼亚2.8万吨。
2017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9.3万吨,同比下降2.2%。其中巴基斯坦是最大茶叶进口国,2017年进口17.5万吨,同比上升0.7%;俄罗斯位居第二,进口16.0万吨,同比持平;美国位居第三,进口12.6万吨,同比下降3.8%。其他主要进口市场分别为:英国10.9万吨、其他独联体国家8.8万吨、埃及7.8万吨、摩洛哥7.3万吨、伊朗6.3万吨、迪拜5.8万吨、伊拉克4.1万吨。
巴基斯坦主要茶叶供应国是肯尼亚,占比73.7%,从印度和卢旺达进口量超过万吨。美国主要茶叶供应国是阿根廷,占比40.1%,从印度进口量超过万吨,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绿茶供应国。英国主要供应国是肯尼亚,占比54.7%,从印度进口量超过万吨。
2017年,肯尼亚茶叶出口41.6万吨,比2016年减少6.5万吨,同比下降13.4%。巴基斯坦是肯尼亚最大茶叶出口市场,2017年进口15.3万吨,占肯尼亚出口总量37%。其他主要出口市场分别为:埃及7.0万吨、英国3.8万吨、阿联酋2.8万吨、苏丹2.1万吨、俄罗斯1.7万吨、也门1.4万吨。
2017年,斯里兰卡出口茶叶27.8万吨,位居全球第三。斯里兰卡主要出口亚洲和俄罗斯,其中土耳其3.8万吨、伊拉克3.5万吨、俄罗斯3.3万吨、伊朗2.7万吨、阿联酋1.5万吨、利比亚1.0万吨。
4. 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量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5. 中国茶叶出口量占比多少
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过亿美元的省份有6个,分别是浙江、福建、安徽、湖北、云南和贵州。其中,福建茶叶出口额与浙江省相近,但福建的茶叶出口量不足浙江的六分之一,可见福建茶叶出口均价较高。由于中国茶叶生产的质量管理、产品包装、茶文化宣传推广和品牌营销等环节上进步明显,国际上对高附加值茶叶的需求有所增加。
2019-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过亿美元省份数据统计(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6. 中国茶叶出口量排名
今年以来,云南省茶叶出口量破4000吨,出口品种以普洱茶和绿茶为主,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缅甸、泰国。
云南立体分布的气候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茶树资源。近年来,云南茶叶种植和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
7. 中国茶叶进口量
中国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人工培植茶的国家。先秦时期,巴蜀人就开始饮茶,随后饮茶的习惯流传到相邻的地区。到了三国两晋时期,饮茶已经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之后推广到全国各阶层。
南北朝时,中国茶叶随丝绸、瓷器传到土耳其;唐代时,中国茶种传入了日本和新罗。中国茶传入欧洲则在新航路开辟以后。1545年前后,意大利人赖麦锡的《航海记集成》中提到了中国的茶,这是欧洲最早的有关茶的文献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从爪哇来澳门贩运茶叶,并于1610年转运至欧洲,成为西方人来东方运载茶叶的开始,从此,中国茶开始占领欧洲人的食谱。
妇女之友
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商品交流迅速发展,三大无酒精饮料类商品先后进入欧洲:1528年,西班牙人将可可输入到欧洲,荷兰人1610于年将茶输入到欧洲,1615年,威尼斯商人将咖啡输入欧洲。
在所有饮品中,茶可谓真·妇女之友。首先酒精会使人昏昏沉沉,举止粗鲁,没有什么比酗酒的丈夫更让女性烦恼的了。而作为酒的替代品,茶却能提神醒脑,又不失文雅。在下午四、五点钟沏茶配上点心,和朋友们喝茶聊天——即 茶话会/下午茶,本身就是贵妇的发明。而茶馆和茶园更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以外的社交场所。
无论酒馆还是咖啡馆,都是男人们消遣的地方,良家妇女不能去。但单身女子可以去茶馆会晤朋友,不会损伤名誉。到18世纪时,单是伦敦就有2000个茶馆,还有很多的茶园,泰晤士河上的伏克斯霍尔茶园就是典型代表。
茶园集英式园林、球场、茶室、音乐厅于一体,男女都可以去散步、喝茶、聊天,也可以在茶园举办音乐会和舞会,是那个时代上流社会喜欢的会所。
从贵族到平民
一开始,茶叶是作为药物放在药店里出售的,主要用来治疗痛风、积食等富贵病。一开始欧洲的学者、医生、教士就饮茶是否有益这个问题争论不休。1625-1657年,整个荷兰还掀起了一场“饮茶大辩论”。最后因为法国大主教对茶叶的疗效背书,才结束了这场争论。不过参照欧洲长期以来的医疗水平,茶叶当然是比其它治疗方法(放血、切除不相干的器官什么的)要靠谱得多。
自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茶叶贸易,就开始实行价格垄断,茶价奇高。其实中国买到欧洲的茶叶价格也算公道,但政府课以重税,商家再随意加价,把茶叶变成一种非常昂贵的饮品。同一个时期当时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售价3先令4便士,而伦敦则高达2英镑18先令4便士。于是私运盛行,大量私茶由外轮运抵英国南岸。国内实际饮用量和官方统计的进口量差别非常。议会决定废除茶税。经过一个窗口期,英国的茶税从190%降到12.5%。此后英国茶叶正式进口量激增,饮茶人口和国家收入也大大增加。于是,17世纪初上流社会的奢享,在18世纪中期变成几乎所有英国家庭早餐的平民饮料。
茶(财)之路
中国茶对外的传播,海路和陆路并行。陆路沿丝铜之路向中亚、西亚、北亚、东欧传播;海路向阿拉伯、西欧、北欧传播。
从唐代开始,陆上的古丝绸之路同时也是茶之路。茶叶先从产茶地向长安集中,然后以新疆地区为中转站,经天山南北路通往东欧。而明、清时还开辟了一条经蒙古高原到达俄罗斯的茶叶之路。
海路则始于明清之际,从江西、浙江、福建茶区出发经宁波港、泉州港、广州港直接运往欧洲或先输往南洋诸国,再经马来半岛、印度半岛、地中海走向欧洲各国。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从爪哇来澳门贩运茶叶,并于1610年转运至欧洲,从此,中国茶叶正式进军欧洲,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从中国茶开始销往欧洲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而茶叶出口最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8世纪末,英国工业大发展,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加上从印度转口的棉花以及鸦片,也才刚刚达到贸易平衡的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和中国做生意的欧洲各国居然可以忍受贸易逆差?因为倒卖中国商品到其它国家的转口贸易所带来的利润超过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1651-1652年度,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始举行茶叶拍卖活动,每年输入该掉的茶叶达4000万磅以上,转口数量很大,约占输入的35-50%, 1758年荷兰茶叶贸易的利润率竟达到196%。1711年至1810年间,英国政府光是从茶叶上面就收到了7700万英镑的税,有记载1784年英国的茶税是190%。这么高的税也抵不过英国人民喝茶的热情。1793年,英国政府一年的茶税收入是60万英镑,到了1833年这个数字翻了五倍半,变成了330万英镑。
8. 中国茶叶出口量占比排名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也是世界主要出口国。尽管按照出口量计算中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肯尼亚,但按出口额计算的话,则中国茶叶出口自2015年以来连续几年位居世界首位。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年出口绿茶30.3万吨,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80.4%,出口额12.2亿美元,占茶叶出口额的63.9%;出口红茶3.3万吨,为绿茶的1/10
9. 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是全球第一吗
2019年我国茶叶进出口稳定发展,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出口额首次突破20亿美元大关;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实现增长,尤其进口量增长近五分之一。
一、茶叶出口情况
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为38.1万t,比上年增长0.94%;出口额为21.74亿美元,增长14.01%,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75%(注:本文中我国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1.主要出口茶类
绿茶、红茶、其他茶(指茶、马黛茶的浓缩精汁及以其为基本成分或以茶、马黛茶为基本成分的制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实现双增长;乌龙茶和普洱茶出口量小幅下滑,但出口额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花茶出口下滑。绿茶仍是最大宗出口茶类,出口量达30.39万t,比上年增长0.34%,占出口总量的79.78%;出口额为13.18亿美元,增长7.8%,占出口总额的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