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产茶叶吗?
很简单伊利纯牛奶两盒,西藏的上等红茶叶(藏语叫巴滴)两片生姜,一小勺白糖锅里先到点水煮开然后放点茶叶,一两片生姜等水变成红色的就把牛奶倒进去,煮开了加点白糖,还可以加点咖啡煮开了过滤后可以喝了······
2. 西藏有茶叶吗
藏茶属于黑茶、后发酵茶,藏茶主产于四川雅安,是采用雅安高山小叶种和中叶种为原料,经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而成,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大特色,品种有有毛尖、芽细、康砖、金尖等。
雅安藏茶,也叫边茶、砖茶等。
藏茶自出现以来,就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藏茶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因畅销藏区而得名,原产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麓过渡地带雅安蒙顶山,古称“青衣羌国”,位于北纬30°黄金产茶带。
3. 西藏产茶叶的地方
6月2日,一棵树龄超八百年的古茶树引起了在西藏林芝墨脱县调研茶产业的广东茶叶专家团队的浓厚兴趣。
墨脱“千年茶树王”与旁边的雨林植物交叉层叠,融为一体。
这棵古茶树被当地村民称为“茶树王”,生长在墨脱一高山村落海拔1700多米的山坡上,树高近10米,树幅超过16米,从根部长出多根树干,最粗的树干直径达30多厘米,树枝向四面伸展,层层叠叠、枝繁叶茂,茶叶墨绿、肥厚壮实,整棵茶树显得硕大无比,与旁边的雨林植物交叉层叠,融为一体。
墨脱“千年茶树王”茶叶墨绿、肥厚壮实。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岗位专家、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栋,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刘少群等茶叶专家表示,灌木茶树长得这么大的在国内栽培型茶树中实属罕见,通过与国内已鉴定的古茶树对比树幅、树高、一级分枝直径,估计墨脱“茶树王”树龄超过八百年。
10岁儿童在墨脱“千年茶树王”下显得十分渺小。
历经近千年风霜雨露,这株“茶树王”仍然俊秀挺拔,根壮体健,每年春天都能长出许多壮硕茶芽。与茶马古道咫尺之遥的墨脱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种茶的传统,这棵“茶树王”是人工种植还是野生的暂未找到文字记载,但据村中一位长者介绍,从记事起,就知道这棵古茶树代代相传的故事,过去墨脱不通公路,老人当背夫背负物资翻越多雄拉雪山进出墨脱,就靠这棵古茶树上采的茶叶泡茶提神,浓郁滋味至今记忆犹新。
成人可以从墨脱“千年茶树王”下不弯腰走过。
古茶树的发现再次印证了墨脱悠久的种茶历史。墨脱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1200米,年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超过2358毫米,常年云雾缭绕、土质肥沃、纯天然无污染,是绝佳的茶叶种植地。目前,墨脱已种植有机茶近1.7万亩,是国内外知名的高品质高原有机茶产地。
4. 西藏有什么茶叶特产
说起西藏,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拉萨的布达拉宫、林芝的桃花、珠穆朗玛峰,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往西藏朝圣,今天就来盘点西藏有哪些特产吧!
西藏特产一:墨脱柠檬
墨脱柠檬是西藏的特色水果,墨脱柠檬可以说是柠檬中的老大,一个墨脱柠檬的重量可以达到十多斤。墨脱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非常适合墨脱柠檬的生长,所长出的墨脱柠檬的营养比普通柠檬高出很多倍。
西藏特产二:人参果
人参果是西藏地区的特色水果,西藏属于高海拔地区,沙质土壤丰富,特别适合人参果的生长,所产出的人参果果肉味道独特、脆爽多汁、不酸不涩,和酸角一样,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
西藏特产三: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是西藏的特色小吃,新鲜的牦牛奶煮沸以后被藏族人用传统而独特的方式分解,最贵重、最精华的是酥油,其次是奶渣,也就是提炼了酥油以后剩下的渣子。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馅,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习惯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干奶渣汉族人不太吃得惯,不过奶渣包子倒不论你是藏族还是汉族或者其他民族都喜欢的美味,老少皆宜。
西藏特产四:嘎玛苹果
嘎玛苹果是西藏林芝的特色水果,是一种新型的杂交品种。苹果基地在雅鲁藏布江畔,水资源非常丰富,全域为低坡度平原地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所产出的嘎玛苹果实大、外观洁净、成熟后果面着鲜红色,外观艳丽,而且肉质细、风味酸甜有香味,品质优良。
西藏特产五:糌粑
糌粑是西藏的特色小吃,也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5. 西藏有茶树吗
1、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荼匾,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 红茶绿茶、沱荼、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熟,茶区土壤:四川、贵 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 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品种资源丰富,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好。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高达摄氏19~22度,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度,茶树年生长期10 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 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 量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主要生产荼类有 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峯、洞庭碧螺、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挟 较高的山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18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在-8度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 秋季乾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黄壤,少数为冲积土。
4、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部,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为中国北部茶区。主要生 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度左右。年降水量较少,约为700~1000毫米,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产品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6. 西藏产茶叶吗是什么茶
楼主,请参考吧. 藏族酥油茶的历史最悠久、最闻名。
制作时,将砖茶捣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熬成汁后,倒入木制或铜制的茶桶内,然后加适量的酥油和少量的鲜奶,搅拌成乳状即成。饮用时倒入锅内或茶壶内,放在火炉上烧热,保温。想喝时倒上一碗,随取随饮,十分方便。也可以与糌粑混合成团,与茶共饮。酥油茶清香可口,比奶油还好喝,但不能一口喝完。如果不喜欢喝,也可不喝。但是如果喝了一半不想喝了,要等主人添满,放在一边,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才不至于失礼。7. 藏区茶叶有哪些
是高山茶。
花初醒藏宝茶就是一种用西藏地区特有的茶叶制作的高山茶,花初醒藏宝茶属于是具有非常特殊还有丰富功效的藏茶,因为冲泡之后,所呈现的茶汤颜色是好看的浓郁的金色,因此才有了藏金茶的这个好听,而且也可以很好的形容其强大功效的美誉
8. 西藏出产茶叶吗
1、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2、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3、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4、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5、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6、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7、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8、都匀毛尖,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9、铁观音,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10、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9. 藏族的茶叶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