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兴于唐
5308是云南省普洱市的行政区代码。
普洱市别称思茅,是云南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全市人口258万人,总面积45385平方公里。
普洱市历史悠久。在唐南诏国始设银生节度,明时有“普茶”记述,雍正七年置普洱府,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源于普洱。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18条通道,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 有26个民族,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1%。有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和边地文化,享有“天赐普洱•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等美誉。
2. 普洱茶兴于唐
赞美"普洱茶"的诗句有:
1.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4.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2、《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宋代)翻译鉴赏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3、《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4、《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宋代)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宋代)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6、普洱茶:读音(pǔ ěr chá),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3. 可以兴普洱
老字号。
升义祥大约建于1932年,庄主向升平(又名向寿三),毕业于普洱省立师范学校,是倚邦的四位才俊之一。1938年以前,升义祥生意很好,向升平去越南卖菜。1935向升平留在茶庄,放弃了云南省海关公务员。1938年因法国人阻挠云南茶进越南,六大茶山茶叶外销路断,升义祥茶庄停业。后数废又兴。茶品优良。
4. 汉唐今普洱
万般皆无兰香味! 为有普洱生茶香! 普洱 是我最喜欢的茶 !因为只有普洱茶能喝出人生百味! 人情世故 世态炎凉啊!
“古涩尽,甘自来”我想这就是对一泡上好生普最贴切的形容。
%与茶相伴的日子 %茶 %生活的烟火气息 !人生如茶,口后回甘,这就是我偏爱生茶的原因吧!或许也是一种对生活愿景吧!%茶 %人生如茶 %普洱茶
5. 普洱 地区
云南省普洱市已经属于高原地带,但一般不会出现高原反应。各地区大气压强大约870HPa。
6. 云南普洱地区
普洱是市,不是自治州,所以没有州府,普洱别称思茅,是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机关驻地在思茅区思茅镇。
普洱市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也 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我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所以命名为普洱市。
7. 云南普洱的历史
从合种历史资料和调查结果证明普洱茶创始人应该是云南的少数民族,在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已发现野生茶树群落约28500亩。佤族人认为阿佤祖先在洪水泛滥的远古时期一齐来到西盟山,那时大地被洪水淹没,是“缅”(茶)救活了阿佤祖先的命,所以茶叶是阿佤人心中最圣洁的灵魂,阿佤人用茶祭“司岗里”祖先,用茶祭太阳神、月亮神,因此在中缅边界一带,佤族、布朗族有“腊人”(即茶人)之称。
云南的基诺族、德昂族、哈尼族和傣族也是中国最早种茶、用茶,并用茶祭祀的民族,他们同布朗族、佤族等民族共同创造了普洱茶。他们把茶当做一种高洁典雅的物品,认为茶是万物之首,无处不在,无所不用,茶意极其深邃,茶蕴藏于许多民族的人文背景中,他们世代相传,与茶相依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