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茶叶大囯,为什么没有世界闻名的的茶叶品牌?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04-30 20:41   点击:143  编辑:周柔   手机版

中国人对茶叶的消费行为没有在世界视野范围内的品牌意识,造成没有世界闻名的茶叶品牌,这是以往国人在世界贸易行为上的一种缺失,仅此而已。

中国有那么多茗茶,为什么在世界茶叶市场上那么弱鸡?

中国有6大茶类,数千个品种,涉及7万家茶企,13个省份有茶叶种植,有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饮茶习惯上千年,如果要说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历史文化和生产量,估计只有中国了。

不过现实是:这么多好茶,这么多茶企,一年卖掉的茶叶合计都拼不过立顿,立顿每年的销售在10亿欧元左右。

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一是国内行业比较分撒,每个地方都有龙头企业,各省都有茶叶基地,都有茶叶批发市场,对茶叶上下游延伸的非常不够。

其次,虽然中国是茶叶原产国,但在国际市场上,茶叶价格拼不过印度茶、斯里兰卡甚至肯尼亚的茶,所以茶农不怎么挣钱,茶企也不挣钱,新三板公司八马茶业以及港股上市公司天福控股等毛利高,但净利润只有约10%。

三是茶企普遍规模小,这背后其实是缺乏标准化,你看国内的岩茶光品种就有1127种,铁观音也有几百种,没有标准化,企业无法做出爆款产品,因为只有标准化后,才能规模化和品牌化。但是,标准化是非常难的,涉及到采摘标准,发酵标准等制作工艺标准,以及审评标准等,并非短时间能建立起来。

在规模化方面,由于茶叶行业季节性比较强,一般茶企上了大型设备大多数时间呈现产能闲置的状态。

这就是企业茶叶品牌没有做起来的导致的,以往的中国茶企非常注重三公消费群体,自从这个群体消费基本被杜绝后,茶企基本能走平民化消费。

大家可能发现,立顿茶在国内都是放在大卖场大超市货架上出售,而中国茶是单设门店销售,说白了是品牌渗透不够响亮,加上种植采摘难度以及对农药的把控等等,最终形成在与世界茶叶市场议价能力低、话语权不足的格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