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信阳毛尖炒茶(信阳毛尖炒茶培训)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3-29 19:00   点击:19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信阳毛尖炒茶培训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2.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度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

 熟锅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

4.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左右,即可下炕。

5.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复烘。

6.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毛茶整理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2. 信阳毛尖炒制

文新信阳毛尖品道、修道、悟道、观道四个等级,尤以品道为重。文新信阳毛尖品道:鲜叶一芽一叶初展,外形索紧细,匀称,细嫩多毫,色泽嫩绿油润,,叶底鲜嫩,匀称,芽叶成朵,也只柔软,叶色嫩绿,香气高爽,鲜嫩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明亮,能按照这个标准来炒制,这就是文新信阳毛尖的品道标准。

3. 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技艺

信阳毛尖,包括芽头茶,汤色发黄分几种情况。

茶叶在炒制过程中出问题了或者后期干茶没有保存好,汤色发黄没有光泽,茶汤有水焖味,香气低沉不自然。

信阳毛尖高山茶,茶汤黄亮有光泽,香气回甘都很好,茶味足是一种正常现象。

干茶烘焙期间火大了,使干茶轻微焦化,茶叶和汤色都会发黄,有焦糊香,茶滋味爆劲大。

水质水温影响,信阳毛尖芽头,硬水冲泡会影响汤色变黄,比如碱性水质,会使信阳毛尖汤色口感打折扣。冲泡水温,开水稍凉至85-90度左右再冲泡,能够很好的体现绿茶的鲜爽度和回甘,汤色黄亮嫩绿,香气淡雅。沸水冲泡信阳毛尖,会茶汤发黄,口味加重。

4. 信阳毛尖炒茶大师

毛尖怎么炒制:

1、将新采摘的茶叶在大箩筐里在阴凉的地方晾半小时以上,然后用不同大小的筛子将新鲜的茶叶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样炒出来的茶叶外观和口感才一致。

2、将特制的大锅用木材烧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将一定量的新鲜茶叶突入锅里,用特制的茶把不停的翻炒揉捏,直到茶叶的水分去除80%。

3、把茶叶从锅里取出来,放在大箩筐里,摊平,让他们冷却下来。

4、当茶叶晾凉,这时候将茶叶放回茶锅,用茶把用力的揉捻。这样的作用就是一方面除去茶叶里的水分一方面将茶叶揉捻成形,还可以增加茶叶的香气,起到提香的目的。当茶叶中的水分再除去15%以上再从锅里取出来晾凉。

5、晾凉的茶叶再回锅,这样做也有提香的作用。这个时候还必须用特殊的手法将茶叶不规则的茶叶弄直。当茶叶的水分几乎除去干净就可以出锅了晾凉。

6、将点燃的木炭放在火盆里,用火灰盖在木炭上,不然温度太高,热量散发的太快。将茶叶均匀铺在竹制的用具上放在火盆上慢慢烘烤。中途要经过数次的翻身。烘烤以后的茶叶晾凉以后就可以冲泡饮用了。

5. 信阳毛尖炒茶工序

新茶在3、4月份上市,在清明前一是观其色。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茶在贮藏过程中,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会在光、气、热的作用下,发生缓慢分解或氧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分解、氧化,会使绿茶色泽变得枯灰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则会使绿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新鲜色泽;红茶贮存时间长,茶叶中的茶多酚产生氧化缩合,会使色泽变得灰暗,而茶褐素的增多,也会使汤色变得混浊不清,同样会失去新红茶的鲜活感。

二是闻其香。

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特质。

它们在茶叶贮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

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浓变淡,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三是品其味。

因为在贮藏过程中,茶中的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构成滋味的特质,有的分解挥发,有的缩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可溶于茶汤中的有效滋味物质减少。

因此,不管何种茶类,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