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吉白茶鲜叶多少钱一斤
一、安吉白茶十大品牌
1、艺福堂安吉白茶(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8日,是电子商务领域中一家集生产、销售、科研一体化的公司。公司经营1000余种产品,包括中、高档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花茶、代用茶(花草茶、含茶制品)、茶具等,拥有线上线下的品牌旗舰店。公司品牌——“艺福堂”已经成为互联网茶叶领导品牌。
2、卢正浩安吉白茶(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
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投保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茶叶企业,保证其销售的“卢正浩”牌西湖龙井的质量。随着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公司现已在北京、上海、苏州、洛阳等地开设分店,实现产品全国同步上市,让各地区的客户们都能第一时间及时地购买和品尝到正宗的卢正浩牌西湖龙井茶。
3、大山坞安吉白茶(安吉县大山坞茶场)
安吉县大山坞茶场是安吉白茶第一人盛振乾始创于1980年的家庭农场,专业于白叶茶的研究与开发,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项目单位,中国茶叶学会团体会员。“大山坞”是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大山坞白茶是浙江省名牌产品;大山坞茶场是浙江省示范茶厂,浙江省安吉白茶示范白茶园,省级优秀农业科技示范户,湖州市质量诚信企业。
4、芳羽安吉白茶(安吉大明山茶厂)
安吉芳羽白茶有限公司(安吉大明山茶厂)位于素有"中国白茶之乡"之美称的全国生态县—安吉。茶厂始创于上世纪70年代初,前身是三官村茶场,现为一家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及茶文化普及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茶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卧虎藏龙"、"芳羽"等品牌。
5、龙王山安吉白茶(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三官东坞林茶场,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发、营销、茶文化交流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型茶叶企业,是市县农业局“安吉白茶”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单位、湖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14年获得荣获“湖州市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和“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称号。
6、百竹源安吉白茶(安吉百竹茶业有限公司)
安吉百竹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安吉白茶专业企业。公司为安吉白茶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单位。“百竹源”牌安吉白茶在2010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名茶”评选活动中荣膺"特别金奖"。
7、芽生安吉白茶(安吉萌峰茶业有限公司)
安吉萌峰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安吉萌峰茶业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拼搏进取,产品质量不断的冲刺新台阶,更上一层楼,畅销全国各个省市,先后荣获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中国名茶"金奖,荣获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8、千道湾安吉白茶(安吉千道湾白茶有限公司)
安吉千道湾白茶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第一个生态县,安吉白茶的原产地浙江安吉,是一家集安吉白茶种植、生产加工、产品开发、销售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先后获得安吉县白茶产业示范企业、安吉县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单位、湖州市龙体企业、浙江省示范性合作社、浙江省示范茶厂、浙江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9、银叶安吉白茶(安吉县溪龙杨家山茶场)
安吉县溪龙杨家山茶场是集产、供、销于一体的茶叶专业企业。茶场本着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为生命,以科技为依托。从栽培管理到鲜叶加工。道道把关,所生产的“银叶”牌安吉白茶,品质卓越,先后在国内、国际茶叶评比中频频获奖。
10、骆氏安吉白茶(安吉骆氏茶业有限公司)
安吉骆氏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茶叶生产销售型企业,主导生产安吉白茶,有自己的种植基地——骆茗茶场。茶场拥有自己的高级品茶师和高级茶艺师,注册商标“骆氏”在业内已小有名气,公司本着以:“质量第一,以茶会友”的宗旨。茶场现有绿色食品白茶种植基地300余亩,现已发展成为安吉县白茶产区初具规模的集产、供、销于一体的茶叶专业企业。
2. 安吉白茶多少钱一公斤
头春茶代表了茶叶中最高品质、等级的茶。根据浙江新闻关于安吉白茶市场价格报道(下同),市场上安吉白茶头春茶的价格普遍不低于1500元/斤,品质佳的头春茶可达3000元及以上价格。
明前茶,字面上理解为清明前采摘的茶叶。由于其质量不错,由于产量较少、上市时间早,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明前的安吉白茶一般价格约为500元/斤,质量较佳的为600-800元/斤,少数达到800元/斤以上。
雨前茶为谷雨前采摘的茶叶,虽然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此类的安吉白茶滋味也较为鲜浓耐泡,性价比也较高,约为300元/斤左右。
3. 安吉白茶鲜叶多少钱一斤价格
3月28号 安吉白茶青叶市场青叶好的在150 140左右 差的在110左右 外地过来的青叶在90-100,这是交易市场的青叶价格,我们天荒坪的青叶价格高些 在180-220左右 原因你懂的,安吉最高的地方 因此青叶不需要走交易市场
4. 白茶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斤安吉
这个盒子大概25块,茶叶现在还没开始采,你这个应该是去年的秋茶,但市场上大多数安吉白茶其实都是松阳茶叶,市场批发价在100-200的样子,而且这个是毛峰茶,盒子装不了多少,这一套最多三两茶叶,茶叶越好装的越少,如果你有3两多,那茶叶就更不值钱了,估计整套价格在80到100左右
5. 安吉白茶多少鲜叶能出一斤茶
安吉白茶的产地在浙江省安吉县,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
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土壤肥沃,雨量充足,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所以采摘出来或是冲泡出来的安吉白茶也会透着竹香。
安吉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1%,直射的蓝紫光较少。
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钾,镁等微量元素,这些天然的条件,为安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茶叶香郁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因安吉冬天气温经常保持-8℃左右,低温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氨基酸的含量就提高。所以与普通的绿茶相比,安吉白茶口味会更加鲜甜,没有苦涩味。
安吉白茶的制作工艺属于未发酵茶,安吉白茶采摘期在春季,采用摊青、杀青、理条、摊放、初烘、焙干、保存等绿茶的加工方法。
所以保存的注意事项与绿茶相同,密封避光低温存放最佳,安吉白茶的保质期与茶叶的发酵程度与存放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6. 安吉白茶鲜叶多少钱一斤啊
安吉白茶标准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而制定。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DB33/T 377.1~.4-2002《安吉白茶》。
本标准与DB33/T 377-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 17924-1999对标准文本结构作了调整和修改。
正文及附录A为强制性条文。
将DB33/T 377.1-2002、DB33/T 377.3-2002两部分标准内容简化后与DB33/T 377.4-2002合并成本标准,DB33/T 377.2-2002改为资料性附录。
增加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要求。
修改了"安吉白茶定义",增加"白叶一号""精品""龙形""凤形"的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产品的分类,将产品分为龙形、凤形两类。
产品分级改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四个等级,同时相应增加了感官品质指标。
理化指标中水分、水浸出物分别修改为≤6.5%、≥32%。
取消原标准卫生指标中"六六六","滴滴涕""甲胺磷""氰戊菊酯"的限量要求。
增加了感官品质审评、方法、判定规则、包装容器和材料的具体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吉县农业局、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建红、官树春、张乐琴、杨美红、陈有才。
本标准所代替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 377-2002.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安吉白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吉白茶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安吉白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2002 茶 取样
GB/T 8304-2002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2002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2002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0-2002 茶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2002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4-2002 茶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GB/T 8321.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验规则
NY/T 787-2004 茶叶感官评审通用方法
SB/T 10035-1992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DB33/T 479-2004 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
国家质检总局(2005)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依据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位于北纬30°23'~30°52',东经119°14'~119°53',即浙江省安吉县所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4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4.1
安吉白茶
产自本标准第3章范围内,采自"白叶一号 "茶树鲜叶,经加工而成并符合本标准规定要求的茶叶。
4.2
白叶一号
灌木型,中叶类,主干明显,叶长椭圆型,叶尖渐突斜上,叶身稍内折,叶面微内凹,叶齿浅,叶缘平,中芽种,春季新芽玉白,叶质薄,叶脉浅绿色 ,气温>23℃叶渐转花白至绿。
4.3
精品
条直显芽,芽壮实匀整,嫩绿,鲜活泛金边,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白脉翠,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
4.4
凤形安吉白茶
按条型茶加工工艺制作成的安吉白茶。
4.5
龙形安吉白茶
按扁型茶加工工艺制作成的安吉白茶。
5 要求
5.1 自然环境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地势由西南崛起向东北倾斜,中部低缓,构成三面环山,东北开口的箕状盆地。气候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5℃,平均无霜期226d;最冷一月份平均气温-1℃~3℃;年降雨量约1510mm,相对湿度80%左右;年日照时数2000h。区域内山地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73%,森林覆盖率达69%;多为山地丘陵红黄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值4.5~6.5。
5.2 品种
无性系茶树良种白叶一号。
5.3 苗木
苗木插穗应来自于白叶一号母本园,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苗木质量要求
级别苗高 cm茎粗 mm根长 cm着叶数 片一级分枝数目苗木纯度检疫性病虫害
Ⅰ>30>3.0>12>81~2100%不得检出
Ⅱ30~203.0~1.812~48~61~0100%不得检出
Ⅲ<20<1.8<4<6099%不得检出
5.4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参见附录B。
5.5 茶叶采摘
5.5.1 采摘标准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
5.5.2 采摘要求
按标准适时采摘 ,不采病虫叶,不采冻伤叶。
5.6 茶叶加工
5.6.1 加工环境与设备
加工环境与设备应符合DB33/T 479-2004 的规定。
5.6.2 加工工艺
5.6.2.1 凤形安吉白茶
加工工艺为摊青→杀青→理条→搓条初烘→摊凉→焙干→整理。
5.6.2.2 龙形安吉白茶
加工工艺为摊青→青锅→摊凉回潮→辉锅。
5.7 技术指标
5.7.1 产品分类
产品分为龙形安吉白茶、凤形安吉白茶两类。
5.7.2 产品分级
产品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共四个质量等级。
5.7.3 感官品质
感官品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感官品质
级 别:外 形
汤 色
香 气
滋 味
叶 底
龙 形、凤 形
精品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绿显玉色,匀整,无梗、朴、黄片条直显芽,芽壮实匀整,嫩绿,鲜活泛金边,无梗、朴、黄片嫩绿明亮嫩香持久鲜醇甘爽叶白脉翠,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
特级扁平,光滑,挺直,嫩绿带玉色,匀整,无梗、朴、黄片条直有芽,匀整,色嫩绿泛玉色,无梗、朴、黄片嫩黄明亮嫩香持久鲜醇叶白脉翠,一芽一叶
一级扁平,尚光滑,尚挺直,嫩绿油润,尚匀整,略有梗、朴、黄片条直有芽,较匀整,色嫩绿润,略有梗、朴、片尚嫩绿明亮清 香尚醇厚叶白脉绿,一芽二叶
二级尚扁平,尚光滑,嫩绿尚油润,尚匀,略有梗、朴、黄片条直尚匀整,色绿润,略有梗、朴、片绿明亮尚清香 醇 厚叶尚白脉翠,一芽二、三叶
5.7.4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理化指标
项 目指 标
水分(Moisture). %≤6.5
碎末和碎茶(dust and broken tea). %≤ 1.2
总灰分(Total). %≤ 6.5
粗纤维(thick fiber) %≤10.5
水浸出物(Water extract). %≥ 32
游离氨基酸总量(free amino acids)(以谷氨酸计). %≥5.0
5.7.5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卫生指标
项 目指 标
铅(以pb计),(mg/kg) ≤5.0
氯氰菊酯,(mg/kg) ≤20
溴氰菊酯,(mg/kg) ≤10
顺式氰戊菊酯,(mg/kg) ≤2
氟氰戊菊酯,(mg/kg) ≤20
杀螟硫磷,(mg/kg) ≤0.5
氯菊酯,(mg/kg) ≤20
乙酰甲胺磷,(mg/kg) ≤0.1
每100g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个 ≤300
注: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得在茶叶生产中使用。
2.检验项目可以根据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监督抽检工作需要调整。
5.7.6净含量允差
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2005)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取样
按GB/T 8302-2002审评规定执行。
6.2 感观品质评审
按 NY/T 787-2004 茶叶感官评审通用方法规定执行。
6.3 理化指标
6.3.1 水分
按GB/T 8304-2002规定执行。
6.3.2 灰分
按GB/T 8306-2002规定执行。
6.3.3 粗纤维
按GB/T 8310-2002规定执行。
6.3.4 水浸出物
按GB/T 8305-2002规定执行。
6.3.5 碎末和碎茶
按GB/T 8311规定执行。
6.3.6 游离氨基酸总量
按GB/T 8314-2002规定执行。
6.4 卫生指标
6.4.1 铅
按GB/T 5009.12-2003规定执行。
6.4.2 联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
按GB/T 5009.146-2002规定执行。
6.4.3乐果、敌敌畏、杀螟硫磷和喹硫鳞
按GB/T 5009.20-2003规定执行。
6.4.4大肠菌群
按GB/T 4789.3-2003规定执行。
6.5 净含量
按JJF 1070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7.1.2交收(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出厂)前,生产单位应进行检验.交收(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和标识。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的产品方可交收(出厂)。
7.2 组批
产地抽样以同期加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茶叶为一个检验批次。市场抽样以同一产区、同一规格、同一厂家、同一销售单位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
7.3 抽样方法
按GB/T 8302-2002规定执行。
7.4 判定规则
7.4.1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7.4.2 凡劣变、有污染、有异味或卫生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4.3 除卫生指标外,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感官指标不符合规定级别的,应在原批产品中加倍取 样复验,复验中理化指标不合格的,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感官指标不符合明示质量等级,但符合次一级要求的,判定该等级合格;按次一级仍不合格的,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4.4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 8302规定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8.1.1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安吉白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8.1.2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
8.2 标签
安吉白茶销售的包装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8.3 包装
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SB/T 10035-1992的规定。
8.4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曝晒;装卸时应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8.5 贮存
产品应贮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或冷藏,库房温度以5℃至8℃为宜,仓库周围应无异气味污染。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栽培技术
B.1定植
B.1.1 时间
a)春季定植:2月中旬~3月上旬。
b)秋季定植:10月下旬~11月下旬。
B.1.2 密度
a)单条播:行距130cm,株距30cm,每穴茶苗2株~3株,每公顷苗数4.5-5万株。
b)双条播:大行距15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穴茶苗2株,每公顷基本苗数6~7.5万株。
B.1.3 底肥
按茶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种植沟内施底肥,每公顷施栏肥或青草等有机肥30t~50t,加饼肥1.5t~2.0t,施后覆土,间隔半月后种植。
B.1.4 栽种
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现开现栽。栽植时覆土至根颈处,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
B.2 树冠管理
B.2.1 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剪口离地15cm~20cm;第二次在定植后一年进行,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0cm~15cm;第三次在春茶后进行,在前次剪口基础上提高10cm~15cm。
B.2.2 深修剪
深修剪每年进行1次,时间宜在春茶后(4月底-5月上旬)进行。离地40-55㎝修剪。
B.2.3 重修剪、台刈
对衰老茶园采用重修剪或台刈,时间应在春茶后及时进行。
B.3 肥培管理
B.3.1 耕作
a) 深耕:每年或隔年的9月-11月对茶园行间土壤进行深耕一次,深度20cm~30cm。
b) 中耕:每年进行两次中耕,深度10cm~15cm。
B.3.2 除草
结合中耕进行除草,此外夏初至秋末在茶行间铺草,减少杂草生长,每公顷铺草15t~20t。
B.3.3 施肥
B.3.3.1 时间
追肥时间分别是2月中下旬(幼龄茶园),5月上旬,6月上旬~8月上旬,基肥时间为9月下旬~10月中下旬。
B.3.3.2 施肥量
a) 幼龄茶园施肥以氮为主,促进树冠面的形成,用量见表B.1。
b) 生产茶园
施肥情况视土壤肥力和产量而定,干茶产量<400kg/km2时,氮、磷、钾三要素的用量:氮为100kg,磷为30kg,钾为20kg。
表B.1 幼龄茶园氮、磷、钾三要素用量 kg/km2
树龄氮磷钾
1~220~4515~257~15
3~445~9025~454~10
B.3.3.3 茶树是忌氯作物,严禁使用含氯混(复)合肥。
B.4 主要病虫害防治
B.4.1 安吉白茶主要病虫害有茶尺蠖、茶蚜、黑刺粉虱、茶叶螨类、茶赤叶斑病、茶芽枯病等,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见表B.2.
表B.2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病虫害名称防治指标防治适期推荐使用药剂
茶尺蠖成龄投产茶园,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喷施茶尺蠖病毒剂应掌握在1龄~2龄幼虫期,气温<23℃,喷施化学农药或植物农药掌握在3龄前幼虫期茶尺蠖病毒制剂、鱼藤酮、苦参碱、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除虫脲。
茶黑毒蛾第一代幼虫量4头/m2以上;第二代幼虫是7头/m2以上。3龄前幼虫期Bt制剂、苦参碱、敌敌畏、联苯菊脂、除虫脲。
假眼小绿叶蝉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6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15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12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27头施药适期掌握在入峰后(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80%以上白僵菌制剂、鱼藤酮、吡虫啉、杀螟丹、联苯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
茶橙瘿螨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3头~4头,或指数值6~8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克螨特、四螨嗪、灭螨灵
茶丽纹象甲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在15头以上成虫出土盛末期白僵菌、杀螟丹、联苯菊酯
茶毛虫百丛卵块5个以上3龄前幼虫期杀毛虫病毒制剂、Bt制剂、氯氰菊酯、敌敌畏、除虫脲
黑刺粉虱小叶种2头/叶~3头/叶,大叶种4头/叶~7头/叶卵孵化盛末期辛硫磷、吡虫啉、粉虱真菌
茶蚜有蚜芽梢率4%~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20头发生高峰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吡虫啉、辛硫磷
茶小卷叶蛾1、2代,采摘前,每米茶丛幼虫数8头以上;3代、4代每平方米幼虫量15头以上1、2龄幼虫期敌敌畏、Bt制剂
茶细蛾百芽梢有虫7头以上潜叶、卷边期(1龄~3龄幼虫期)苦参碱、敌敌畏
茶刺蛾每平方米幼虫数幼龄茶园10头、成龄茶园15头2、3龄幼虫期参照茶尺蠖
茶芽枯病叶罹病率4%~6%春茶初期,老叶发病率4%-6%时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表B.2(续)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病虫害名称防治指标防治适期推荐使用药剂
茶褐色叶斑病低温高湿性病害,叶罹病率6%气温在1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叶发病率>6%,11月至翌年3月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
茶赤叶斑病高温干旱性病害,叶罹病率6%5-6月开始发生,7-9月最盛,叶罹病率6%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
茶炭疽病叶罹病率6%梅雨季节和秋雨期发病较重,适宜温度20-30℃,相对湿度>80%,叶发病率>6%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B.4.2 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见表B.3。
表B.3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
农药品种使用剂量 g(ml)/667m2稀释倍数安全间隔期 (天)施药方法、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80%敌敌畏乳油75~100800~10006喷雾1次
40%乐果乳油50~751000~150010喷雾1次
50%辛硫磷乳油50~751000~15003~5喷雾1次
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12.5~204000~60005喷雾1次
2.5%联苯菊酯乳油12.5~253000~60006喷雾1次
10%氯氰菊酯乳油12.5~204000~60007喷雾1次
2.5%溴氰菊酯乳油12.5~204000~60005喷雾1次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3000~40007~10喷雾1次
90%巴丹可溶性粉剂50~751000~20007喷雾1次
15%速螨酮乳油20~253000~40007喷雾1次
20%四螨嗪悬浮剂50~75100010a喷雾1次
0.36%苦参碱乳油7510007a喷雾
2.5%鱼藤酮乳油150~250300~5007喷雾
20%除虫脲悬浮剂2020007~10喷雾1次
99.1%敌死虫2002007a喷雾1次
Bt制剂(1600国际单位)7510003a喷雾1次
茶尺蠖病毒制剂 (0.2亿PIB/MI)5010003a喷雾1次
茶毛虫病毒制剂 (0.2亿PIB/MI)5010003a喷雾1次
白僵菌制剂(100亿孢子/g)1005003a喷雾1次
粉虱真菌制剂(10亿孢子/g)10020010a定向喷雾
20%克芜踪水剂20015015a定向喷雾
41%草甘磷水剂150~200150~200采摘时不宜使用喷雾
45%晶体石硫合剂300~500--采摘时不宜使用喷雾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0.6%)75000800~100010喷雾
表B.3(续)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
农药品种使用剂量 g(ml)/667m2稀释倍数安全间隔期 (天)施药方法、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1001000~150010喷雾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喷雾
a 表示暂行执行的标准。
B.4.3 严格按照GB 4285-1989、GB/T 8321.1-7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B.4.4 非生产季节宜选
7. 安吉白茶鲜叶多少钱一斤2022
种植白茶效益十分可观,稳定投产后,亩均效益在8400元左右,每公斤干茶售价在3200元至4000元不等,是普通茶叶效益的2—3倍。
一亩白茶可采鲜叶15公斤,公司按品级回收每公斤是120元至320元不等,除去60%的人力、土地、驱虫剂等成本,一年纯收入轻松上万元。
白茶的种植,3年头产,4年丰产,5年高产。按照4年丰产来算,每亩白茶可产生纯利润3000到5000元。
8. 安吉白茶鲜叶价格
黄金白茶的主叶脉是绿色的,冲泡后叶脉看起来很明显,而黄金茶的叶脉和茶叶是一个颜色,不仔细看无法看出明显的叶脉。
黄金白茶是安吉白茶的一个品种,黄金茶比黄金白茶迟一个星期发芽,黄金茶的香气更加柔和细腻,而黄金白茶的香气比较高昂,口感上它们都有绿茶的鲜爽,但黄金白茶相比较黄金茶来说更鲜爽,黄金茶的回甘又比黄金白茶明显。
9. 安吉白茶青叶多少钱一斤
一、鲜叶摊放
摊放是安吉白茶加工前必不可少的处理工序,对于安吉白茶——绿茶中的珍品来说当然更为重要。之所以采摘后的茶叶在杀青制作之前要经过摊放,是因为摊放使鲜叶发生轻微的理化特性变化,蛋白质发生水解使得氨基酸含量增加,内源13一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提高;结合态的芳香化合物降解为游离态成分,增加可挥发芳香物质,从而提高最终成品茶叶香味。摊放过程中,叶组织逐步失水,鲜叶的含水量也就发生变化,细胞膨压减小,鲜叶脆性降低,从而使得鲜叶的可塑性增强;鲜叶水分的减少,有利于控制杀青时茶锅的温度,提高杀青的质量,从而使得最终的成品茶颜色更为绿黄新鲜。
二、杀青理条
1.杀青原则
①高温杀青,先高后低。为了防止酶促氧化作用,杀青锅温必须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使叶温迅速上升到70℃以上,才有利于抑制梅的活性,达到85℃以上才能完全破坏酶的活性,防止产生红梗红叶。
要求鲜叶人锅后叶温在1分钟内达70℃以上。这时锅的温度为250~300℃。
在杀青的后期,应适当降低温度,在200~150℃为好,否则易导致叶温过高而灼焦,产生焦味。操作中,一般靠感观,即以下锅听到有炒芝麻似的爆声即为杀青适温,叶温为前阶段抓一把茶叶在手心,感觉烫但能握住,后期感觉很热,湿度为前期手上感觉有水汽凝结但不过湿,后期应无明显水汽凝结。
形成。一般人锅低速先闷,升温后逐步提高速度保温降温。
③嫩叶老杀,老叶嫩杀。因为嫩叶含水量较高,酶的活性较强,在杀青中所需要的热量较多,受热的时间也要长,若不老杀,容易产生红梗红叶。
老叶水分含量相对少,纤维素含量高,若杀青过老,不仅易产生焦边,而且条索也不易揉紧。
④杀青程度:“嫩叶老杀”减重较大,一般减重率以40%~50%,含水量以58%~60%为宜。在生产上鉴定杀青程度的方法,通常通过感观来判断,适度的特征是:手握叶质柔软,失去光泽变成暗绿色,青臭气散失,清香气透出。进入进一步杀青带理条阶段。
2.杀青技术
采用多功能名茶机杀青。
①锅温:槽体温度达250~300℃。
②投叶量:五槽多用机每锅0.3~0.4kg,七槽多用机0.75~1.25kg。
③时间:用多功能杀青时,开始纯杀青1~2min,后降低锅温杀青带理条5~8min。
④程度:叶色转暗绿,叶质柔软,折梗不断,无青气、无焦边、无红梗红叶,茶香透露为适度。
三、初烘
采用履带式或五斗式烘干机进行烘干。温度:烘干机温度达到100~120℃时,斗温80~90℃开始上叶,将理条叶均匀薄摊于烘网上。一般不翻动保持条形。时间:历时10~:15min,烘至茶梗略硬,即可出锅。
四、摊晾回潮
将初烘叶摊于软匾上,进行摊晾回潮,使茶叶内部水分重新分布均匀。
时间15min。
五、复烘
采用微型烘干机或名茶烘焙机烘干。温度:80~90℃。每隔4~5min翻动一次,直至足干,拣最粗壮芽头,用手指一捻能成粉末,即可下烘。10~15min.。用石灰收灰。
10. 安吉白茶市场价多少一斤
明前白茶价格:600元~1200元/斤, 雨前白茶价格:200元~600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