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辨别古茶树
在生物学上,判断茶树年龄一般有几种方式。
第1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查看树的年轮。当然很多茶树都是灌木型的,在年轮查看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是乔木型的古茶树,通过查看年龄的方式,来确定茶树的年龄是最精准的。
第2种方式通过种植记录。对于茶树的树龄判断,一般农民都会记住一个大概的时间,而在科学种植的新建茶园中,最有严格的种植记录。查找这些资料,最能够直观的方式获得茶树年龄的方式。
第3种方式,在考古学中运用比较多。就是用碳14同位素的方法来测定茶树的年龄。当然这种方法一般只针对生活了几百年的古茶树。而对于普通的茶园茶树是无法进行有效精准的测定。因为碳14同位素测定法有一定的误差,只能推断大概的年龄。
综上所述,对于普通茶树要想获得其种植年限,可以通过农民的记录和资料来获取。其他的,采用年轮和碳14同位素测定都不是最高效的方式。而通过茶树的叶片来,判断茶树的年龄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2. 古树红茶怎么鉴别
目前云南的红茶相关的国标有 GB/T 13738.1-2017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2-2017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 GB/T 35810-2018 红茶加工技术规范地方标准DBS53/ 012-201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红茶DBS61/ 0015-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3. 怎样鉴别古树普洱茶
1、茶汤
茶汤是鉴别内质丰富度关键之一。
不论什么茶,其茶汤都有清澈明亮的特点。同时粘稠度与顺滑感也是判断茶汤的重要指标。
2、甜度
“甜度”与“回甘”并非同一个意思。
甜度是指入口后茶汤在舌面上给人的直接感受,高雅清甜,是鉴别一款茶品质优劣的因素之一。
3、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是两个概念,但往往会同时出现。
好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尤以古树茶给人的体验更为突出,而且口感稳定,快而持久。
4、苦涩
苦涩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但表现较重的茶只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此时这种原性就体现的尤为突出;
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
因此,苦涩不是茶气,很苦的茶叶不一定能给人全身毛孔顿开的感觉,而存放多年的优质普洱茶喝起来也不一定有明显的苦涩味道。
5、喉韵
喉韵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因素。
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时,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经过喉部时也一直释放,尤其是以古树茶的喉韵明显和持久。
6、耐泡度
耐泡度,是判断茶品品质优劣因素的重中之重。
在品饮时,如果发现其中一项滋味在任意一泡发生减弱时,就证明此茶的耐泡度就只有到达于此。耐泡度决定了茶的稳定性,耐泡度越好,稳定性越高。台地茶一般6泡之后就会开始减弱,古树茶都能持续至8-10泡以上,较好者能持续至12泡以上。
7、稳定性
通过耐泡度的鉴别就能得出茶性的稳定度。
稳定度越高,就证明此茶的内质尤为丰富,后期存储时潜力巨大。
4. 如何辨别古树茶和小树茶
古树茶和小树茶的味道可以尝出来吗
古树汤感醇厚滋味甜润,小树茶汤薄滋味浓,古树叶脉清晰肥嫩,小树叶脉薄无明显凹凸感。古树茶芽肥嫩细长,.
5. 怎么辨别古树茶
首先从外观判断,有没有发霉,普洱表面上除了灰尘还有什么物质。要辨别普洱茶是否发霉了,那么可以看干茶的茶叶是否干爽,如果你存放的普洱茶表面出现了白色的霉斑,甚至已经长出了白色的绒毛,分布不均匀,大小不一的话,这样的普洱茶代表已经发霉了。然后直接泡,喝起来有没有霉的味道,就知道是不是变质。若已经发霉的普洱茶,往往喝起来是可以感觉到很明显的异样的,给人一种刺激感,让人有难以下咽的感觉。
6. 怎么看是不是古树茶
这些茶叫茶梗(本身就是茶树的嫩枝),要加长泡茶时间。
其茶味与茶叶泡出的茶有一定的区别,仔细分辨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普洱茶与六堡茶都可以用茶梗与茶籽壳来泡茶。
不过建议新喝茶的朋友,还是先选择茶叶来泡。
一般找茶梗与茶籽壳来泡茶的人,都是骨灰级的人物。
(没钱买靓茶,买点茶梗来泡的除外,茶梗一般比茶叶便宜很多。
)
7. 怎么辨别单株古树茶
曼松贡茶属于六大古茶山倚邦象明乡内,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曼松茶叶质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贡茶区因茶叶品质内涵丰富,加之产量“年解贡茶100担”而得名。曼松古树茶特点一、甜润。从口腔至喉咙都被一口茶汤的甜味所驱使着;茶气足而且暖,很容易身体产生发热感,这个特点是其他山头茶比不上的。晒青的毛茶色泽可形容为“土豪金”,雍容华贵,颇具贡茶的王者之气,喉头很甜,象喝蜂蜜水,茶气很足又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真正的皇家的味道出来的。
曼松古树茶特点二、暗香浮动、回味悠长。它入口便极甜润,香气含而不露,几盏之后,便能感觉到茶气十足,周身温暖。数泡之后,更能感觉到暗香浮动、回味悠长,久久不散。这也许只能表现曼松茶味道的一个方面,还有更多人将对曼松贡茶历史的感悟也融入了其中,也因此让曼松茶的滋味交错重叠,变幻出无穷的解读。
曼松古树茶特点三、曼松单株,条索肥大,芽叶均匀。泡开后梅香的浓度和持久度非常明显,且挂杯梅香一直能持续到20泡依旧有,入口也能感受到满口梅香,喝倒第二泡茶气开始爆发,体感明显,头脸发热,喝倒后面额头和背冒汗,新茶口感略有水味,摆放一段时间后就能散去,回甘层次感强而持。
8. 如何鉴别古树茶?这六点很重要
一 历史上的普洱茶种类
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说》中有“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叶少放而柔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的记载。
由此可知,普洱茶在历史上即分为散茶(即毛尖,粗叶)和紧压茶(芽茶,女儿茶)两大类。
二 现代普洱茶的种类
由于流传久远,品赏,收藏者众多,加之近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变化,普洱茶的分类已渐趋复杂。
(一)依制法分类
生茶:是指茶菁摘采后,以自然方式发酵的茶品。生茶含有果酸,单宁酸等成份,茶性刺激,放置多年后,茶性才会转为较为温和。好的普洱茶通常是以此种制法制成,并利用时间的延伸,产生越陈越香的效果。
熟茶:是指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利用人工陈化工艺,通过调配合适的温度,湿度,加速茶叶的发酵过程,使茶性变得温和,茶味得到改变。
(二)依保存方式分类
干仓普洱茶:是指茶叶存放在干净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具有樟树香。
如果经过自然陈放10-20年并妥善保存,就能越陈越香,成为珍品。
湿仓普洱茶:是指将茶叶存放在地下室,地窖等较湿热不通风的地方,加快其发酵的速度。由于茶叶内含物破坏较多,喝起来常有泥味或霉味。所谓“湿仓”,是指投机商将年份比较短的普洱茶成品陈置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利用高湿度或泼水,使新茶快速陈变,外观上可以伪充陈年茶以应市。
用这种方法催化,加工出来的茶品容易产生霉变,而且禁不住高温冲泡,更对人体健康不利。
(三)依外形分类
茶饼: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g,每7个为一筒,每筒净重2500g,故名“七子饼”。
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g,250g,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g-5g。
砖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以250g-1000g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运输方便。
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g到数千克均有。
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每条都有50kg左右)。
散茶:指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散茶有用整张茶叶制成的条索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了解普洱茶的分类,我们就会很容易发现,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三 普洱茶树
云南大茶树包括野生大茶树和栽培大茶树。
适宜制菁的茶树种类:
1 野生型乔木茶树:这种树的高一般在3m以上,出于原始森林中,承自然雨露。茶菁嫩叶无毛或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长5cm-20cm。因叶片革质肥厚,揉捻不易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
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弱,但水甜回甘长且稳定。
许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这种茶容易导致腹泻,并不适合饮用。
2 栽培型野生古茶树:这种茶树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半开展,树高1。
5-3m。茶菁嫩叶多银毫,叶缘细锐齿,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长3-5cm,成叶长可达6-15cm。叶身较乔木叶片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主副叶脉明显。
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茶质相当,香气高扬,口感较野生型略水薄而刚烈。
3 茶园野放型:云南许多晒青茶来源多属于野放茶。这种茶经茶园栽种后少有人工管理,不洒人工化肥与农药,只稍微锄草与整理。野放茶茶龄在50年以上,树高约1。5m-2m。
此茶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与茶园茶之间。
4 茶园茶:茶园茶是我国茶业界公认的好茶种,茶叶中内含物浓度高,目前以勐海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号等作为主要推广种植的普洱茶种,一般采取灌木茶园生产管理。茶园茶越原始,茶种叶脉越明显,茶质也越重。
茶园茶的茶性最烈,茶质则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快且留存时间较短,水薄甜而较不稳定。
适制普洱茶的茶树品种:
1 勐海大叶茶,2 易武绿芽茶, 3 元江糯茶, 4 景谷大白茶, 5 云抗10号 , 6 云抗14 号, 7 云选9号, 8 双江勐库大叶种, 9 凤庆大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