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茶汤有很多种颜色吗?
乌龙茶干茶、茶汤呈现出多样的色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颜色:轻发酵的乌龙茶干茶呈绿色,茶汤颜色为砂绿、墨绿色;中度发酵的乌龙茶干茶呈金色,茶汤为淡黄色、金黄色。重度发酵的乌龙茶干茶呈褐色、红褐色,有的乌润,茶汤为橙色、橙红色。
乌龙茶的种类
1、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是中国特种名茶。其品质最为突出之处在于香气馥郁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的原料也十分讲究,通常采摘老嫩适中的芽叶,再结合绿茶和红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的茶叶。
2、铁罗汉
铁罗汉的名字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有僧侣的、有神仙的、有商贾的,丰富了乌龙茶文化。铁罗汉茶树长于武夷山内山岩石之中,形成独特的风味,其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类似,但制作工艺更为精细。
3、白鸡冠
白鸡冠是武夷山唯一的“道茶”,其命名和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白鸡冠茶外形独特,叶子呈淡绿色,夹带白色,茶芽带有绒毛呈月牙状,状似鸡冠。冲泡后的茶汤橙黄明亮,入口唇齿留香,气韵十分强劲。
4、水金龟
水金龟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有铁观音的甘醇,也有绿茶的清香,具有鲜活、甘醇、芳香等特色,是茶中珍品。
5、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茶品,始于清道光年间,是以树种品种来命名的茶品。水仙茶茶叶比较厚,外形紧结,色泽呈暗绿色和黄色之间,冲泡后的茶汤较为清澈,茶香浓郁且有淡淡花香。
乌龙茶茶汤颜色简述
6、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叶形椭圆,叶肉肥厚,有浓绿光泽。铁观音的采摘和制成较一般乌龙茶严格,冲泡后的茶汤颜色浓艳金黄,宛如琥珀。
7、黄金桂
黄金桂是乌龙茶中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是以黄旦品种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因其汤色呈金黄色且有桂花香,而得名黄金桂。
8、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主要产于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一带,冻顶山山高林密,山多雾,路陡滑,因此冻顶茶的产量有限,尤为珍贵。
9、东方美人
东方美人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因其茶芽上布满白毫,还被称为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叶片肥大、白毫明显,呈白、红、青、黄、褐色交叠,如花朵般美丽,故得此名。
10、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主要产于广东潮州凤凰山,这里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时期。凤凰单枞的品种繁多,如宋种1号、宋种八仙、宋种东方红等。
乌龙茶是如何泡制的?
泡乌龙有一套传统的方法:
1、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饮过程中还要不断淋洗,使茶具始终保持热度。
2、分茶入壶,碎末填壶底盖以粗条,中小叶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壶口。
3、冲茶先要循边缓冲,以免冲破“茶胆”。冲水时要使茶叶打滚。
4、当水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
5、第二次冲水至九成即可,加盖用沸水淋壶身,这时茶盘中的水涨到壶的中部,这叫“内外夹攻”。
约2-3分钟后,乌龙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来了。
1. 福建冲泡法
A. 洗杯 用开水洗净茶杯、茶瓯。B.洗杯时,最好用茶挟子,C.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茶具,D. 并做到里外皆洗。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清洁茶具;二是温具,E. 以提高茶的冲泡水温。 F. 置茶 用杂匙摄取茶叶,G. 投入量根据客人的要求。H. 洗茶
I. 冲茶 当开水初沸时提起水壶,J. 将开水多较高位置,K. 按一定方向冲入茶瓯,L. 使瓯中茶叶按一定方向转动,M. 直至开水刚开始溢出茶瓯为止。
N. 倒茶 大约冲泡一分钟后,O. 用拇指、中指P. 挟住茶瓯口沿,Q. 食指R. 抵住瓯盖的钮,S. 在茶瓯的口沿与盖之间露出一条水缝,T. 把茶水巡回注入弧形排开的各个茶杯中,U. 俗称“关公巡城”,V.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W. 点茶 倒茶后,X. 将瓯底最浓的少许茶汤,Y. 要一滴一滴地分别点到各个茶杯中,Z. 使各个茶杯的茶汤浓度达到一致。
AA. 奉茶 点茶后,BB. 各个茶杯的茶汤达到七八分满后,CC. 则有礼貌地双手奉杯,DD. 敬给宾客品饮。
2. 潮汕泡法
A. 温具 泡乌龙茶前,B. 要用初沸的水淋罐或盏和杯,C. 目的在于预热和洁净茶具。随即倒去罐和杯中开水待用。
D. 置茶 先将茶从茶罐中倾于素纸上,E. 再分别粗细。取最粗者填盏底或罐底滴口处,F. 次用细末填于中层,G. 稍H. 粗之茶撒在其上,I. 这样可以使茶汁浸出均匀,J. 又可免于茶汤有碎茶倾出。
K. 冲点 用铫沿罐口冲入沸水。冲水时,L. 要做到水柱从高处冲入罐内,M. 俗称“高冲”,N. 要一气呵成,O. 不P. 可断续。这样可以使热力直透罐底,Q. 茶沫上扬,R. 进而S. 促使茶叶散香。
T. 刮沫 冲水满罐后会使茶汤中的白色泡沫浮出灌口,U. 这时随即用拇指V. 和食指W. 抓起罐钮,X. 沿着罐口水平方向刮去泡沫,Y. 也可用沸水冲到刚满过茶叶时,Z. 立即在几秒钟内将罐中之水倒掉,AA. 称之为洗茶,BB. 目的在没森于把茶叶表面胡亏尘土洗去,CC. 使茶之真味得以充分发挥。随即再向罐内冲沸水至九成满,DD. 并加盖保香。
EE. 淋罐 加盖后,FF. 提铫淋遍罐的外壁追热,GG. 使之内外夹攻,HH. 以保罐中有足够的温度。进而II. ,JJ. 清除沾附罐外的茶沫。尤枯做亩其是寒冬冲泡乌龙茶,KK. 这一程序更不LL. 可少。只有这样,MM. 方能使杯中茶叶起香。
NN. 烫杯 淋罐后,OO. 再用铫中沸水烫杯,PP. 并加满沸水,QQ. 接着滚杯。
RR. 斟茶 经淋杯后,SS. 约一分钟左右,TT. 即可斟茶。
乌龙茶的沏泡方法
乌龙茶因其冲泡颇费工夫,又称工夫茶。
目前,最具代表的乌龙茶冲泡有三种:一是以福建为代表;一是以广东潮汕为代表;一是以台湾为代表。福建工夫茶具是烹茶“四宝”,即潮汕风炉:是一只缩小了的粗陶炭炉,为广东潮汕地区所制,专用生火用;
玉书煨:是一个缩小的瓦陶壶,架在风炉上,专作烧水用;孟臣罐:是一把比普通茶壶还小的紫砂壶,专作泡工夫茶用;若琛瓯: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2---4只小茶杯,通常用江苏宜兴紫砂制作,专供饮工夫茶用。当代,福建工夫茶具更为简便,通常是一个盘(或茶洗),四只小茶杯,一把用水量约150毫升的小茶壶。质地以红泥或白瓷为最多。其中茶盘主要用来承接茶杯、茶壶或废水。倘若是茶洗,不泡茶时还有贮存茶杯和茶壶的功能。潮汕冲泡法与福建冲泡法所用茶具相差不多,主要有泥肢乱肢炉、砂铫、冲罐或盖碗(泡茶用)、茶杯和茶洗。一套茶具茶杯通常为三只,这叫“茶三酒四”品茶以三人为趣;台湾冲泡法还须增加闻香杯和公道杯。
1. 福建冲泡法
A. 洗杯 用开水洗净茶杯、茶瓯。B.洗杯时,最好用茶挟子,C.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茶具,D. 并做到里外皆洗。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清洁茶具;二是温具,E. 以提高茶的冲泡水温。 F. 置茶 用杂匙摄取茶叶,G. 投入量根据客人的要求。H. 洗茶
I. 冲茶 当开水初沸时提起水壶,J. 将开水多较高位置,K. 按一定方向冲入茶瓯,L. 使瓯中茶叶按一定方向转动,M. 直至开水刚开始溢出茶瓯为止。
N. 倒茶 大约冲泡一分钟后,O. 用拇历世指、中指P. 挟住茶瓯口沿,Q. 食指R. 抵住瓯盖的钮,S. 在茶瓯的口沿与盖之间露出一条水缝,T. 把茶水巡回注入弧形排开的各个茶杯中,U. 俗称“关公巡城”,V.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W. 点茶 倒茶后,X. 将瓯底最浓的少许茶汤,Y. 要一滴一滴地分别点到各个茶杯中,Z. 使各个茶杯的茶汤浓度达到一致。
AA. 奉茶陪游 点茶后,BB. 各个茶杯的茶汤达到七八分满后,CC. 则有礼貌地双手奉杯,DD. 敬给宾客品饮。
2. 潮汕泡法
A. 温具 泡乌龙茶前,B. 要用初沸的水淋罐或盏和杯,C. 目的在于预热和洁净茶具。随即倒去罐和杯中开水待用。
D. 置茶 先将茶从茶罐中倾于素纸上,E. 再分别粗细。取最粗者填盏底或罐底滴口处,F. 次用细末填于中层,G. 稍H. 粗之茶撒在其上,I. 这样可以使茶汁浸出均匀,J. 又可免于茶汤有碎茶倾出。
K. 冲点 用铫沿罐口冲入沸水。冲水时,L. 要做到水柱从高处冲入罐内,M. 俗称“高冲”,N. 要一气呵成,O. 不P. 可断续。这样可以使热力直透罐底,Q. 茶沫上扬,R. 进而S. 促使茶叶散香。
T. 刮沫 冲水满罐后会使茶汤中的白色泡沫浮出灌口,U. 这时随即用拇指V. 和食指W. 抓起罐钮,X. 沿着罐口水平方向刮去泡沫,Y. 也可用沸水冲到刚满过茶叶时,Z. 立即在几秒钟内将罐中之水倒掉,AA. 称之为洗茶,BB. 目的在于把茶叶表面尘土洗去,CC. 使茶之真味得以充分发挥。随即再向罐内冲沸水至九成满,DD. 并加盖保香。
EE. 淋罐 加盖后,FF. 提铫淋遍罐的外壁追热,GG. 使之内外夹攻,HH. 以保罐中有足够的温度。进而II. ,JJ. 清除沾附罐外的茶沫。尤其是寒冬冲泡乌龙茶,KK. 这一程序更不LL. 可少。只有这样,MM. 方能使杯中茶叶起香。
NN. 烫杯 淋罐后,OO. 再用铫中沸水烫杯,PP. 并加满沸水,QQ. 接着滚杯。
RR. 斟茶 经淋杯后,SS. 约一分钟左右,TT. 即可斟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完全发酵)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叶。
因 此,它具有绿茶清香的气味和红茶甘甜的口感,并且巧妙地抑制了红茶之涩和绿茶之苦。
乌龙茶制茶的工艺大致步骤可分为:晒青、晾青、摇青、揉捻、干燥和拣梗。泡好一壶乌龙茶的必要条件如下:
一、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水最好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茶具则“宜陶景瓷”(宜兴的陶器,景德镇的瓷器)为佳。
二、壶型与茶叶投放量
根据喝茶人数选定壶型,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耐雀帆松散,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三、水温要求
由于乌龙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来冲泡。
四、开汤时间
闽南和台湾的乌龙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昌雹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五、冲泡次数
绿茶一般三次为最佳,乌龙茶则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方法得当每壶可冲泡七次以上。
市面上的乌龙茶按茶的原产地可分为闽南、闽北、广东潮州以及台湾。
闽南乌龙茶也称溪茶,代表性的名茶有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闽北乌龙茶也称岩茶,主要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代表名茶有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仙等;广东潮州乌龙茶则以凤凰单枞著称;台湾乌龙茶主产于台湾,因为发酵工艺的不同分为台湾乌龙和台湾包种两岁迹大类。冻顶乌龙、青心乌龙以及文山包种名气很盛,但近年来金萱、翠玉等台茶也开始流行。
乌龙茶香气浓醇而馥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边缘呈红褐色,中间部分为淡绿色,形成奇特的“绿叶红镶边”。但从汤色上区分,闽北茶和闽南茶有所不同:闽北乌龙茶汤色较深而闽南乌龙茶汤色清澈明亮。
特别提醒: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参乌龙茶不属原味茶。它是一种再加工茶,以西洋参的叶子碾碎以及其他一些辅料加入茶叶中制造而成,优质的人参乌龙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鉴别人参乌龙茶好坏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即冲泡时茶的叶底散开越快相对来说茶质越优。市面上的人参乌龙多是陈茶所制,消费者选购时要留心。
乌龙茶称青茶,泡乌龙有一套传统的方法:
1、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饮过程中还要不断淋洗,使茶具始终保持热度。
2、分茶入壶,碎末填壶底盖以粗条,中小叶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壶口。
3、冲茶先要循边缓带举基冲,以免冲破“茶胆”。冲水时要使茶叶打滚。
4、当水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
5、第二次冲水至九成即可,加盖用沸水淋壶身,这时茶盘中的水涨到壶的中部,这叫“内外夹攻”。
约2-3分钟后,乌龙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来了。
乌龙茶,即青茶,属半发酵茶类,是介于绿茶答拍和红茶之间的一类蠢谨茶叶。按产区可分为闽北、闽南、广东和台湾。乌龙茶的特点是“绿叶红镶边”,滋味醇厚回甘,既没有绿茶之苦涩,又没有红茶的浓烈,却兼取绿茶之清香,红茶的甘醇。品饮乌龙茶有“喉韵”之特殊感受,武夷岩茶有“岩韵”,安溪铁观音有“音韵”。人们常说的“功夫茶”并非茶之种类,而是指一种品茗的方法,其“功夫”所在讲究“水为友,火为师”。
品尝乌龙茶讲究环境、心境、茶具、水质、冲泡技巧和品尝艺术。
泡茶用水
泡茶用水要求水源没有病源体污染,没有工业污染,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即无色、无臭、透明、无异味、无悬浮物,舌尝有清凉甜润的感觉,水的PH值为中性7,煮沸后永久硬度不超过8度,这样空镇的水就适用于泡茶。
泡茶器具
名茶与茶具总是珠联璧合的。历史上品饮乌龙茶的茶具十分考究,备有一套小巧精致的茶具,称为“茶房四宝”,即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陶磁风炉或白铁皮风炉;玉书S--扁形薄磁的开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孟臣罐--江苏宜兴产的用紫砂制成的小茶壶,容水量约50毫升;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只,每只容水量约5毫升。当今泡饮乌龙茶的茶具仍然脱离不了这“茶房四宝”,只是有所变化,更趋实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宝”有小电炉、钢质开水壶(也有电炉与开水壶配套称为“随手泡”)、钢质茶盘(或塑料茶盘),“白瓷盖碗”(钟形,高5.5厘米,口径8.2厘米,底径4.5厘米;这种盖碗放茶叶、嗅香气、冲开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这样才具备泡饮乌龙茶的条件。
传统泡法
一、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二、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斗中粗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
1.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培拿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3.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