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元黄茶在上海创立基地合作单位对上海的有利影响
加强与全国各地广大茶叶企业、经销商、渠道商的合作交流,共享茶文化,共赢茶发展!广元茶品质色味俱佳,其中广元黄茶更是茶中珍宝,具有外形金黄透绿、叶底玉黄含绿、汤色鹅黄隐绿“三黄透三绿”的特点。
二、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乌龙茶各有什么特征?怎么区分?
1.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特点是绿叶绿汤,口感清爽。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特点是红叶红汤,口感醇和。
3.
黑茶
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黑茶往往是做成紧压茶,常见的有饼茶、砖茶、沱茶,汤色红褐发亮,口感厚重。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特点是颜色砂绿或鳝皮色,绿叶红边,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口感醇厚。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特点是黄叶黄汤,口感略甘甜。
6.
白茶
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工艺最简单。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特点是身披白毫,汤色清淡,口味鲜爽。
制作工艺和外形,区分茶叶的是属于哪类,干看外形,至于茶叶质量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中国六大茶类: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
三、黄茶中的咖啡碱为什么含量少
由于热化作用贯穿于黄茶制作的始终,因此,苦涩味较强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蛋白质便会在湿热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淀粉水解为单糖,咖啡碱也会减少20%左右,由此形成了黄茶的浓醇鲜爽、不苦不涩、香气清悦的品质特点。
相对于绿茶,黄茶的杀青温度要适当低些,杀青采用多闷少抛的手法,以形成高温湿热的条件,尽可能较大程度地破坏叶绿素。通过闷黄,促进叶绿素的氧化降解,从而使绿色减少,黄色显露。
历史沿革
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概念,不同现今所指的黄茶,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在历史上,未产生系统的茶叶分类理论之前和在众多消费者中,大都凭直观感觉辨别黄茶。这种识别黄茶的方法,混淆了加工方法和茶叶品质极不相同的几个茶类,涉及到很多种品质各异的茶叶。如上面所说的因鲜叶具嫩黄色芽叶而得名的黄茶,而实为绿茶类。还有采制粗老的绿茶,晒青绿茶和陈绿茶;青茶的连心、包种等都是黄色黄汤,很易误认为是黄茶。
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人们在炒青绿茶中发现的,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黄茶这一新的品类。黄茶是我国特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在唐朝时就成为了贡品。黄茶属于部分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名茶代表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远安黄茶、霍山黄芽等等。黄茶有着很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效,当然根据事物两面性的原则,黄茶也有一些副作用。在叙述关于咖啡碱对于人体功效的试验以前,应先讨论普通饮茶者所吸取咖啡碱的分量。
从欧洲经营茶业的观点而言,英国应当是最主要的茶叶消费国,每人每年消费茶叶约10磅,按照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为3%计算,则平均每人每年饮用的茶内含咖啡碱4.8盎司。这是假设咖啡碱完全被提出而饮入体内,但实际上并不可信,因为在5分钟的浸液内,咖啡碱仅有3/4浸出,浸泡较久或再度冲泡,还将剩余的咖啡碱全部或一部分浸出。因此英国人每日饮用的咖啡碱应在24毫克以内,似乎较为可信。
如果用1磅茶叶冲出200杯茶,则每杯茶内所含的咖啡碱平均少于6毫克。伦敦、加尔各答或科伦坡的茶师用43金衡喱(称金银宝石的单位,等于6便士币的重量)的茶叶,浸泡6分钟。这样泡成的茶,每磅茶叶可泡160杯,每杯平均含咖啡碱约6毫克。
在谈论一杯茶对于人体的影响时,必须明了茶叶的咖啡碱并不是以纯粹的状态服用的,更不是可以立刻发生作用的。一杯茶喝完后对于身体的作用是逐渐显现的,在一定时间以后才发生效力,因此剩茶中所含一定分量的咖啡碱,其功效并不像《英国药物法典》上所记载的那样大,该书可作为直接摄取纯咖啡碱的参考。
一杯茶所带给我们的刺激的程度很难确定,这完全依个人的神经系统的情况、煎煮的浓度、茶叶的性质以及是否是鲜叶而定,如饮用清淡少量的茶,其功效仅略优于止渴剂,并促进发汗而已;但若全天饮用浓茶,则其累积的结果,将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
经常有人认为咖啡中的咖啡碱,其形态比在茶中的形态对人体更用效用,大概认为茶中的咖啡碱因为与单宁结合,有一部分不起作用,但这种假设并不为现今的科学观点所支持。1杯咖啡的刺激性一般比1杯茶更大,是因为咖啡碱比较多的缘故,1磅茶中含有咖啡碱约210格令,在首次冲泡时约有170格令被浸出,1磅茶可冲泡160杯至200杯茶,因此头泡茶每杯平均含咖啡碱少于1格令。1磅咖啡含咖啡碱约140格令,但平均只能冲40杯以下,而且咖啡中的咖啡碱可完全提出,因此1杯中约含有3.5格令咖啡碱,这就是为什么咖啡的刺激性较大的原因。
因为黄茶是发酵茶,且经过高温杀青,翻炒,会造成咖啡碱含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