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勐宋普洱茶的品种及特点(勐宋茶叶的特点)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22 18:36   点击:2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勐宋茶叶的特点

因为口感一般!

勐宋茶价格一般、中等吧!

勐宋古茶山的古茶树分布范围广、品种多,口感差异较大,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那卡,那卡茶高香、口感靠前,刺激性较大,是勐宋古茶区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树茶,有“茶中贵族”的美誉。

天弘百年勐宋的特点是水柔香甜,世人皆知老班章回甘霸气,却鲜有人知勐宋回甘迅速。勐宋茶香气内敛且不张扬,持续时间久,被茶人称作“勐宋之韵”。所以勐宋的茶一直受到过去云南土司的喜爱。

2. 勐宋茶叶的特点介绍

1,杀青:传统“滇青”普洱茶制作过程是茶叶从云南大叶种茶树上采摘下来,先经过短暂的风干或日光萎凋,然后进行炒制杀青。现代“滇青”普洱茶炒青锅温度在180度上下,全程六分钟左右。杀青之后叶片颜色由鲜绿转成深绿或墨绿。现代“滇绿”普洱茶制作过程,是将鲜叶放入滚筒或锅炒进行杀青。

  2,揉捻:传统工艺是通过手工揉捻,现代是通过机械揉捻,传统揉捻出来的普洱茶汤纯净,机械揉捻导致颗粒粗大,茶汤往往显得浑浊。

  3,干燥:传统的滇青通常在上午10点左右完成采摘、杀青、揉捻等工序,到10点开始把毛料均摊在竹席上晾晒到下午4点左右,在此期间还要翻动一两次。滇绿的干燥通常使用烘干机,温度在100-130度左右。

  4,蒸压制型:通过蒸压机械使茶料紧压成饼型、沱型、砖型等。

  5,最终干燥:滇青蒸压后自然阴干2-3天,或者正反日晒2小时后再阴干1天,自然存放一个月出厂。滇绿蒸压后进烘干房,通过45度热风烘干后立即出厂。

3. 勐宋古树茶的特点

那卡是拉祜族译音,也写作娜卡、腊卡、纳卡,普洱茶产区的山头名称,那卡古树茶即是讲的此山头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百年以上茶树所产的普洱茶。“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业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

那卡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茶区内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所产的云南普洱茶。其特点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那卡茶经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那卡的竹筒茶也很有名气,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特点: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4. 勐宋茶叶的特点是什么

勐宋是勐宋古茶山普尔茶,而布朗则是布朗。

5. 勐宋普洱茶的特点

勐海茶区的山头有南糯山、勐宋、布朗山、巴达山、贺开、曼糯等,其中较为出名的寨子有半坡老寨、帕沙、拔码、那卡、大曼吕、新、老班章、老曼峨、曼糯、章家寨、章朗寨、曼帕勒寨、曼弄、南峤等。

勐海是闻名中外“普洱茶”的故乡和我国产茶最早之地,有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和800余年前的人工栽培型茶树。

6. 勐宋熟茶特点

南糯山南糯山位于勐海县东北侧,南糯在傣语中是“笋酱”的意思,也就是这里雨水充沛,环境良好

南峤南峤又被称为勐遮,意为“湖水浸泡过的干坝”。勐遮的茶叶栽培历史悠久,80年代时开始...

勐宋勐宋隔流沙河与南糯对望,是勐海最古老的茶区之一。它是勐海县的重点茶产区,古茶园面积大

布朗布朗山是古茶园保存最多的地区之一,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班章、老曼峨等著名村寨

7. 勐宋沱茶特点

云南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距今 2700年的野生古茶树,被赞誉“世界茶王,举世无双”。茶闻逸事六大茶山天下闻六大茶山是指攸乐古茶山、革登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莽枝古茶山、蛮砖古茶山和漫撒古茶山等六座古茶山,都以盛产普洱茶而负盛名。

除攸乐古茶山外,其余的都在今天的云南省勐腊县。六大茶山自宋朝开始就闻名天下,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因位于西双版纳澜沧江以北,史上又称“江北六大茶山”。一江之隔的江南也有六大茶山,即勐宋、南糯、勐海、巴达、南峤和景迈。

8. 勐海茶叶的特点

勐海崇冠正山茶叶中的正山王普洱茶这款好喝。

口感入口微苦,有糯香,茶汤糯感足。

干茶条索紧结,茶汤汤质饱满,微苦涩、回甘生津好、香气浓郁有花香、兰香、蜜香。

以香高水甜闻名,条索墨黑,那卡茶是这里的典型代表:有勐海的“小班章”一说。其密香浓郁,入口回甘生津明显,高甜、喉韵深、茶气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