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秦权壶适合泡什么茶叶(秦权壶型适合泡什么茶)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2 09:25   点击:23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秦权壶型适合泡什么茶

1、半月壶

紫砂半月壶乃曼生所设计,是曼生十八式的经典壶型之一。曼生制此半月壶,警示世人:凡事,全则半,半则全,欲求十全十美反而不及。无为而为,反倒有益,退一步海阔天空,曲则全,枉则直。

2、潘壶

潘仕成,字德畬,清道光广东番禺人。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紫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紫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紫砂壶称为“潘壶”。所有正宗潘壶均应是朱泥小紫砂壶,一般是三款:高潘、矮潘、中潘。

3、西施壶

西施壶的首创者为徐友泉,原先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4、石瓢壶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5、仿古壶

紫砂仿古壶一说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另说最早见于近代赵松亭按吴大徴授意所作。

6、井栏壶

井栏壶的造型源于井栏,一般分为高井栏、低井栏和方井栏。井栏壶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人们知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只有不断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7、掇球壶

掇球壶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掇球壶在盖沿、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8、秦权壶

秦权—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不得而知。最早秦权壶采用的是环耳形把手,后来不知何人所为,改成了龙形把手。

9、掇只壶

紫砂掇只壶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10、茄段壶

紫砂茄段壶的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以茄蒂为壶纽,生动有趣;气度饱满,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静动如一。壶面充分表现出紫砂的种种优越属性,色泽暗淡沉朴,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温润。

11、水平壶

以惠孟臣水平壶最著名,在广东福建盛行工夫茶时,壶内要放很多茶叶,仅用开水冲泡,茶汁出不来,还必须将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的外面,使茶壶浮在热水中,才能使茶汁泡出来,所以制作工艺必须精致,壶嘴和壶把的用泥必须绝对相等,壶漂浮在水面时壶仍保持水平而不倾倒,这就是水平壶名称的由来。

12、虚扁壶

此壶自明末即有,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从围身筒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3、笑樱壶

紫砂笑樱壶发自明代,型制沉重扎实,有种绝不妥协的硬汉风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态。

2. 秦权壶和龙蛋壶哪个好

秦权肯定要看了,长得帅又可爱

3. 秦权壶好用吗

适合泡发酵类茶叶是比较适合的,比如红茶、普洱茶、乌龙茶、铁观音等等。

紫砂壶诸多的壶型之中,秦权壶的首创者来历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目前难以考证,一者则是认为首创者是陈曼生,然而在史料记载之上并未发现关于创制的设计图形、实物、文献等等,至于这秦权之名,得名由来可能与赧翁有关。秦权壶的壶型跟仿古、西施等比较有差距,它具有圆身、筒高、口小的特点,因此泡茶来说,对于发酵类茶叶是比较适合的,比如红茶、普洱茶、乌龙茶、铁观音等等。具体茶叶种类还可以根据泥料的不同来选择,绿泥、段泥等颜色较浅的可以泡乌龙茶和铁观音;朱泥与紫泥这类颜色较深的,泡红茶或者普洱茶都可以。

4. 秦权紫砂壶适合泡什么茶

石飘秦权西施龙蛋小传炉紫砂壶相比龙蛋小传炉紫砂壶好看,你好,紫砂龙蛋和西施紫砂壶的区别有:

1、紫砂龙蛋形制有明代遗风,追求自然、硬朗、朴拙,大开大合。

2、西施壶的式样少有改变,多是圆球型的,特别是的子,球型的居多,并且西施壶的嘴是比较短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

5. 秦权壶多大合适

紫泥秦权壶的壶型跟仿古、西施等比较有差距,它具有圆身、筒高、口小的特点,因此泡茶来说,对于发酵类茶叶是比较适合的,比如红茶、普洱茶、乌龙茶、铁观音等等。

具体茶叶种类还可以根据泥料的不同来选择,绿泥、段泥等颜色较浅的可以泡乌龙茶和铁观音;朱泥与紫泥这类颜色较深的,泡红茶或者普洱茶都可以。

6. 秦权紫砂壶的特点

秦权壶与西施壶两者相比,各有各的特点,这两款紫砂壶的类型或者是茶壶的类型,都是非常经典的,当然,如果从知名度上来讲,西施壶的名气更大一些。不管是男士使用还是女士使用,都是非常合适的,可能它的受众群体更为宽泛一些。而秦权壶由于壶身相比于西施壶来讲较高,所以受众群体可能略显狭窄。

并且,它的知名度与西施壶相比,肯定不在同一个量级

7. 秦权壶和西施壶比较

展开全部

以下是茶人个人心得,说的你可以作为参考!

1:关于什么壶养什么茶。

本人觉得如果按泥料来分类的话,以及我手里的壶来说,我认为,紫泥的特别颜色深的壶,适合泡红茶和熟普洱。颜色深的壶如果泡熟普洱,那么颜色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古朴,显得沉稳。朱泥的壶适合泡乌龙茶和生普洱。我觉得朱泥壶接近瓷器,不透气,泡乌龙茶最适合。

段泥的壶泡生普和铁观音都可,茶的颜色不深,不会养花壶。

注:如果段泥有刻绘,可以先用熟普或者红茶外养一段时间,等刻绘颜色深了,可以改别的茶养。这样养并不影响壶的泡茶感觉。

2:一把壶能否泡几种茶。

你如果只有一把壶,却喜欢喝很多的茶,那没办法你就只能一把壶泡多种茶了,不过你可以今天泡熟普,喝完茶把壶洗干净,明天泡铁观音,喝完茶再洗干净,一天换一种茶叶没事,有的人就不在乎,看个人了。

如果你有很多把壶,那最好分开,比如紫泥喝熟普或红茶,朱泥喝乌龙茶,段泥喝生普。这样区分比较好。

注:讲究的人一般是一把壶泡一种茶,如果你的壶多可以2把壶或者多把壶泡一种茶,我自己是同时养2到三把,一把放茶叶,一把当公道杯。同时可以养2把壶。这样省公道杯的钱了。

3:什么壶型喝什么茶?

我个人认为,仿古壶、西施壶和石瓢壶都可以喝乌龙茶系列(利于茶叶的舒展)。秦权壶可以喝熟普或红茶,利于茶味道的会发。、

壶身高的壶,壶容量大的壶可以喝熟普或红茶,壶的容量小的壶可以喝铁观音。

4:紫砂壶外养好还是内养好。

我喜欢内养,就是多泡茶,第一遍的茶水淋壶。然后用干净的擦壶巾擦壶保持壶身的干净。如果茶水只淋不擦,那么时间久了壶身会很难看。

外养的壶段时间会显得发亮抢眼,虽然壶身油亮光滑但没有手感,放那几天就黯淡了。最好是内养,多泡茶,养出的壶效果才好,沉稳内敛。特别紫泥的壶显得大气和古朴。更有视觉的享受。

注:一把壶是长时间的积累,越养越舒服,除了段泥刻绘的想把刻绘颜色养深以外,其他的最好内养。

5:茶渍好还是不好。

紫砂壶用时间长了,壶内肯定有茶渍。我并不是很特意的留或者去掉,我是顺其自然的,每次用完壶就用自来水壶内壶外清洗干净,晾干第二天再用,茶渍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即使用的再仔细也会有的。顺其自然不用非得特意用什么清洗干净,那就缺少了紫砂壶的特色。看着壶内颜色变深说明壶养了很久,自己看着也是享受。

注:紫砂壶是越用越久越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越来越喜欢它。

8. 朱泥秦权壶适合泡什么茶

1,横云壶

女之丰腴之乳,转代为壶,以“横云”隐称,学士文君,上手合爱,自有妙意融深。观“横云”壶,形如丰乳写真。

彭年款横云壶

2,君德壶 (梨形壶之一种)

——乃因明朝壶工张君德而得名。

为扁梨式壶形,盖面凸起,壶盖与壶肩压截盖处略凹,形成反弧线状,扁圆形盖钮,三弯流口朝上,圈把内平外圆、平底内凹成圈足。

惠逸公款君德壶

清晚期朱泥君德式梨形壶

3,台笠壶

杨彭年台笠壶

黄玉麟制紫砂台笠壶

4,梨形壶

民国梨形壶

民国梨形壶

5,匏瓜壶(葫芦形)

。。匏瓜,俗称“瓢葫芦”,是葫芦的变种,古代用作男子无妻独处的象征。

杨彭年制匏瓜锡包壶

6,雪桃壶

壶身为葫芦形状,壶盖上的顶部是一个寿桃,并有桃枝、桃叶覆盖于盖面。

范大生制段泥雪桃壶

范锦甫制高身雪桃壶

7,匏尊壶

——匏瓜成熟才可作匏尊。

裴石民鲍尊壶

鲍尊壶

8,半瓜壶

彭年制曼生铭半瓜壶

清晚期之廷款紫泥半瓜壶

9,西施壶(西施乳、“倒把西施”)

西施乳

西施乳

10,文旦壶

是西施壶的原型,两者区别在于:文旦侧重古拙,西施体现玲珑和娇秀。

11,龙蛋壶

与西施壶、文旦壶类似。吴鼎梅《阳羡茗壶赋》中述:“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

12,秦权壶

万泉款秦权壶

13,汉铎壶

14,井栏壶

杨彭年制曼生铭仿古井栏壶

15,德钟壶(掇钟壶)

储铭德钟壶(掇钟壶)

邵大亨 德钟壶(掇钟壶)

李昌鸿德钟壶(掇钟壶)

16,牛盖壶

徐汉棠制牛盖壶

17,鱼罩壶

裴石民鱼罩壶

18,台式壶

黄玉麟制款台式壶

19,却月壶

杨彭年制步郎铭三镶玉半月形锡包壶

20,瓦当壶(半瓦当壶)

陈曼生制半瓦当式壶

9. 紫砂壶秦权壶的寓意

石瓢壶

  石瓢壶是紫砂铭器的经典款式,此款为清嘉庆陈曼生所创曼生十八式之一。壶造型仿箬笠,形状、色泽古雅。经后人多次改良,细分有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红华石瓢,汉棠石瓢等。

  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 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 的气度。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仿古壶

  仿古,为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这种壶形就成了模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仿古壶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其中有必要特别提出来说的是仿古壶中的仿古如意壶。仿古如意在传统仿鼓扁壶造型上加饰如意筋纹,身、盖、颈、腹、钮,错落有致,骨肉亭匀,壶的口沿与壶盖截成一条圆线,口盖各占一半,盖子盖上即合成饱满的圆线,其对作者的考量可想而知,壶流胥出自然,壶把匀势而起,且与壶身如意贯气,壶钮为如意形桥梁式,平缓舒展合体,整器精美绝伦,而且能够在泥色的衬托下呈悠然、典雅之美。

  供(龚)春壶

  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所创,相传他的创始人姓龚名春,取自谐音,这把壶被称之为供春壶。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间,供春作为书僮随进士吴颐山来到金沙寺伺读,闲暇时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壶,饮茶参禅,此时已成佛界习俗。也许是出于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后沉淀在缸底的洗手泥,参照寺院内大银杏树的树瘿,做出了“指螺纹隐起可按”的供春壶。

  供春壶传世极少,造型古朴精工,温雅天然,质纯薄坚实,负有盛名。周澍《台阳百咏》:“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

  掇球壶

  掇球壶亦是清代邵大亨首创,是由莲子大壶转变的壶型,紫砂壶中最受欢迎的款式之一。掇球壶一身素气,光滑可鉴,完全是让简练形体来展示其美的内蕴,假使在其壶身壶盖上刻上字画,那就会显得画蛇添足了。有人也这样做过,但是历史上的就留不住足迹,必须被淘汰出局。

  掇球壶从整体造型来看似乎并不象球,但细细分解无不取之于球!壶身就是一个大球,当然有的壶适当将其形体压扁一些,这也是为了整体美的需要,壶盖是半个球,盖的又是一个球,而壶嘴及壶把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弧。

  来看壶身,若是一个滚圆的球,那按照透视学的观点来看它的最亮点应该是球体的中间,这个亮点至上而下左右应该是等距离的,然而,掇球壶却将壶腹稍稍往上移一点,这就使壶身更显挺拔俊秀,也就是以壶身扛起了壶嘴与壶把,这种几何学上的比例,我们的制壶先辈虽然说不出道道儿来,可他们知道必须这样,否则的话,这壶做出来就太丑相了。

  壶肩至壶口必须有一个直挺的过度与衔接,壶口与盖的相接要有线条承载,否则那壶盖就没有一个根基所在,壶盖虽为半球,但又不是绝对的,它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切割,那盖的也是如此,但必须从整体上看是球形,换成桥形,扁形,方形都将不伦不类。

  壶流必须一弯半,而其口小根大,与壶面的连接应该很自然的,仿佛从壶体上转折过去。壶把要从壶肩开始,逐渐由粗变细,引至壶下腹而收,这样整个壶看上去犹如行云流水,非常畅达。

  西施壶

  西施壶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是紫砂爱好者必收的壶型。

  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

  其中倒把西施壶,也称作是文旦壶。

  龙旦(龙蛋)壶

  龙旦壶造型极其简约,其圆滑可爱的造型深受壶友喜爱。作品做工小巧精致,壶身通体为蛋状,壶身光滑圆润,短嘴为直流状,倒把拿捏方便,扁圆珠纽.

  “龙蛋壶”造型取于蛋形,在东方文化中,龙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吉祥图腾,所以我们用“龙蛋”来命名,是我们对美好的祝愿与寄托。其圆润可爱的造型寓意吉祥美好。

  秦权壶

  “秦权”是秦朝统一度量衡时期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仿此而出,短流,环耳形把手,嵌盖微鼓,钮似桥顶,整体简练、古朴、大方。

  秦权壶早期采用的都是环耳形把手,现代多改为龙形把手。

  南瓜壶

  南瓜壶是花塑器的一种,而花塑器器形以自然界的动植物形似为主,同类的还有寿桃壶、竹段壶等等。

  南瓜壶造型扁平,壶身作八瓣南瓜形,腹部圆鼓,向上渐收敛而成壶口。流似卷状瓜叶,把作成随意弯扭的瓜蔓,藤蔓贴饰壶身,钮似瓜蒂,身为瓜形。整体浑然天成,自然有致。整体造型以视觉上的回顾转向来表白自然微型机的变化和造型上的整体感,趣味性与艺术性皆臻妙境。

  潘壶

  潘壶一般为闽南人家泡工夫茶用,但据当地乡人表示,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为荣,在女儿出嫁时必以一潘壶为嫁妆,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荣华富贵。所以多要求为宜兴潘壶,绝少用土产的汕头壶。通常这种随嫁的潘壶并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於梳妆台装发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之後,多作为陪葬物,以示对娘家养育的感念之意。

  潘壶常分三种: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性颇符中庸之道,易掌控冲泡时间,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也!

  周盘

  周盘也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此款紫砂壶以罗盘为原型,表自省之用。取意罗盘虽表面圆通,却坚持己见,曲直合一乃为人之道也。

  周盘圆润而不失刚劲,暗蕴太极,有形而无穷,或曰大视野,宽胸怀,任凭大风大浪,我自巍然不动。寓意为人处世,宽容大度,能屈能伸。拥壶自省,以净其身。相逢重大抉择,执周盘品清茶,三思而后行,方能至方至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