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武夷山茶叶生产规模(武夷山茶叶种植面积)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2 09:33   点击:1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武夷山茶叶种植面积

中国福建的武夷山。 坐落在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以最高海拔2158米的顶峰而成为该省第一高山,此山是东南地区一座规模庞大的山脉体系,横跨整个福建与江西两省,部分山脉可延伸到广东东北部以及浙江西南部,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十大山脉之一,是世界顶级产茶基地,拥有顶级名茶几十种 。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沿海城市的福州、泉州、厦门和漳州都是我国重要的海港城市。福建北部则是山区较多,最高海拔超过2000米了。同时福建也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基地,闻名遐迩的铁观音茶就是福建的特产。

实际上,除了铁观音之外还有诸多世界顶级的茶叶,诸如各种岩茶、大红袍、正山小种等诸多名茶都福建特产,并且这些品种多达几十种的茶都产自福建第一高山上。

武夷山核心区属于福建省南平市,是一处风光秀美的宝地,拥有特有的海拔高度、经纬度以及湿度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小气候,而这种小气候特别适合岩茶类的生产,甚至有的品种茶离开了武夷山就根本无法生长。故而,武夷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茶山鼻祖。

在广大游客眼中的武夷山是一处风光秀美的旅游胜地,也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反正地位举足轻重。很少有人去专注这座山的茶业,在武夷山可以开发的茶叶品种数量就有十几个了,还有很多未命名的茶叶遍地可见。

福建武夷山不止是福建省第一高山,更是中国产茶第一山,武夷山的岩茶久负盛名。早在唐朝时期,武夷山就开始种植茶叶并开发茶叶的历史记载了,在武夷山脚下的是石碑上可以看到很多与岩茶有关的一些简单信息,有兴趣的不妨多多了解一下。目前武夷山岩茶有名字的茶叶就有很多种了,诸如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水仙、肉桂、正山小种、单丛、雀舌、北斗、奇丹等等,还有不计其数的未命名的茶叶。武夷山茶品种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这一点毫无争议的。

武夷山岩茶一般都是长在岩石夹缝之中,当地人茶农为了市场需求,在武夷山下种植了很多茶叶,遍地可见的茶园为武夷山的美景增添不少元素。武夷山茶园的功能区域划分非常清晰,处处可见的武夷山一直让人觉得这到底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与国家地质公园还是世界大茶园?茶叶的品种太多了,茶园面积太大了,一眼无垠的茶园风光令人陶醉了。

武夷山是个好地方,不仅是世界最大的产茶基地,还是国内顶级水源基地,这里的水质非常好,在这里打水泡武夷山茶,真的是天作之合。好山好水出好茶,在武夷山喝上绝世好茶真的是在享受。

2. 武夷山茶叶种植面积多大

武夷学院(Wuyi University),简称“武院”,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坐落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是教育部于2007年3月19日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截至2021年3月,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设有茶与食品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旅游学院等15个学院(部);4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共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780余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5余万人。

3. 武夷山茶山面积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4. 武夷山茶叶产值

现在大红袍母树产量为零。

自从2000年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成功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就被《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大红袍母树,从2007年10月10日起,不再采摘。

2003年,武夷山市政府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现有六株(有两株为无性繁植所生)大红袍母株投保一亿元人民币产品责任保险。

2007年起武夷山决定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确保其良好生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科学管理,并建立详细的管护档案;严格保护“大红袍”茶叶母树周边的生态环境。

现在大红袍已经成为武夷岩茶代名词了 ,看林茶网上武夷山统计局部分年鉴数据:2009年武夷山的茶叶产量达9327吨,2010年武夷山茶叶产量9770吨.

5. 武夷山茶叶产区

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三坑是指:牛栏坑、慧苑坑和倒水坑;两涧是指:流香涧和梧源涧。武夷山茶叶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商周时,武夷茶就随其“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进献给周武王,西汉时,武夷茶已初具盛名,宋代,武夷茶已称雄国内茶坛,成为贡茶,元明两朝,在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穷。

6. 武夷山茶叶产量

武夷山现有茶园14.8万亩,去年毛茶产量2万余吨,占南平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二十分之一。近日,武夷山《建设国家级生态茶园示范基地行动方案》出炉,最迟将在明年年初之前,在星村镇、兴田镇、武夷街道建设6万亩高标准生态茶园,2022年起全面推进茶园生态升级改造,到2023年全市完成中级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工作,“十四五”期间,全面实现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工作

7. 武夷山茶叶种植面积有多大

1.坑涧里

“三坑两涧”是武夷山岩茶最关键的种植区,另外,都是认可的极佳山场。

在坑涧里生长发育的茶树,周边有峭峰众多,伟岸的花草树木为其遮荫,正好合乎了茶树喜阴这一特点。此外,深壑幽境中,有涧水长流来滋润茶树,无极端的气温,夏季荫凉,初冬冷气被挡住,整体温度差较小。也有一点最该提的是,坑涧里的土壤层渗透性能好,酸值适度,十分适合培养高品质茶苗。

坑涧里的茶青功底好,胜产的茶叶岩韵显著,有经验人对你说,进坑了就很难爬不出来。

2.峰岩间

除开坑涧,也有一些茶树长在峰岩间,例如马头岩、碧石岩、三仰峰、莲花峰等。

不同点取决于,这种山场的地形比较宽阔,阳光照射充裕,有利于茶树芬芳化学物质的产生。峰岩间虽不如坑涧那般有涓涓山泉水的侵润,但这儿降水充沛,并且以其地貌比较平整宽阔,这儿的茶树还享有着雨露均沾的“权利”呢。

提示:以上内容来自本站整理加原创,今天重点为大家推荐的本文话题是:西湖价格多少?西湖龙井的价格 西湖龙井茶最新报价,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介绍。

峰岩间的茶青品质一样高品质,胜产的茶叶香味高扬,好的老师傅将茶叶保证“淡香水合一”,充分发挥其较大的优点。

3.高山上

接下去,人们把眼光聚焦点在高山生态茶种植区,例如吴三地这一类山场。

高山生态茶种植区因为海拔高度高,位于竹海大山深处,这片山中净士,有青山绿水环绕着,有绿水相伴,长期烟雾缭绕,宛如世外桃源。

在那样资源优势的生态环境保护滋润下,吴三地胜产的茶叶都是质量极高,高枞水仙花、老枞水仙尤其知名,备受众多茶客的钟爱。

4.密境中

左右好多个山场,全是以生产制造武夷山岩茶主导,接下去,人们讨论一下这一出产武夷红茶的密境,它就是全球绿茶起源地——桐木关。

桐木关很神密,神密到想进到这一底盘,务必要有本地人的举荐,这儿是武夷山每一年最开始降雪的地区,都是隐匿着诸多野生动植物的当然帝国。

这儿的食物链详细,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气侯降雨适合,茶树悠闲自在地生长发育在高山丛林中,淋浴着太阳,吸气着云雾缭绕,吮吸着小露珠,贡献了独具一格特色美食的松木高山野韵

8. 武夷山茶叶种植面积多少亩

目前,茶园的产量与树龄有关,通常三、四年生的茶树,一年的毛茶产量是100-120斤;成龄茶树一年可采毛茶150-200斤。 一亩地的产量,要看你种植的方式,管理的水平,采摘的标准,做什么茶而定。

9. 武夷山茶叶种植面积多少

 应该是总面积。武夷山的总面积是2813平方千米。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全境东西宽70千米,南北长72.5千米。位于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东连浦城县,南接建阳区,西临光泽县,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

10. 武夷山每年产茶量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产地遍布全国。在悠久的茶叶发展历史中,我们智慧的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发明出了各式各样的制作工艺,茶也因产地、茶树品种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类茶种。今天我们一般把茶分为六大类,各类茶有它的产地范围,这里将有图有真相的为大家介绍下六大类茶的势力范围。

中国六大茶类

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1、绿茶

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产区分布:北到山东、陕西、甘肃,南到海南,都生产绿茶。其余还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几乎涵盖了南方各省。

2、白茶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主要产于闽东的福鼎和闽北的政和等地,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品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

3、黄茶

黄茶为轻发酵茶,按照鲜叶采摘的老嫩程度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种。主要的代表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莫干黄芽、安徽的霍山黄芽等。

4、青茶

青茶,也称为乌龙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是半发酵茶,主要产于中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5、红茶

红茶,发源地是近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村),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此外还分布于安徽的祁红工夫和云南的滇红工夫,福建的闽红工夫、江西的宁红工夫、湖北的宜红工夫、湖南的湖红工夫(湘红工夫)、四川的川红工夫、浙江的越红功夫、江苏的宜兴红茶、广东的英德红茶等地。

6、黑茶

黑茶,为后发酵茶,主要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安徽(古黟黑茶)等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