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天福茶叶品牌介绍
1、正山堂作为正山茶业的高端品牌,拥有当今红茶界的五大名茶。
2、正山堂是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元勋先生于2005年创建的新品牌,与元正一道组成了正山茶业的品牌系列。正山堂为正山茶业的高端品牌,风靡全国的‘金骏眉’就是在正山茶业诞生的。‘金骏眉’也顺其自然的成为了正山茶业的标志和代表产品。
3、正山堂底蕴深厚,既有源自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正山小种红茶世家的历代传承,又有近代由第22代传人江润梅先生在吴觉农和张天福等茶学大师的帮助下注入的创新和复兴精神。将高端品牌取名正山堂表明,作为茶业世家、正山传人,正山茶业将继承先辈的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秉持“复兴正山小种,为世界制作最好的红茶”的光荣使命
2. 张天福红茶
利用兰花制作的乌龙茶,茶叶按其发酵程度主要分为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三大类(潘根生主编,茶业大全,1996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福建省是我国重要的乌龙茶生产基地,北有武夷岩茶、武夷名丛,南有安溪铁观音、黄棪、水仙等著名品种。(张天福等著,福建乌龙茶,1989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福州)。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和乌龙茶生产的发展,乌龙茶的质量品评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乌龙茶的评比中,获得茶王称号的茶叶常常1斤卖价达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民币。这说明人们对高级乌龙茶的爱好和追求。
在多种品牌茶王中,有一种铁观音茶王,具有类似的淡淡的兰香,尤为珍贵,受到茶叶界人士和中外饮茶者的赞誉。但是具有这种特殊的香气的乌龙茶不容易制作,尤其是具有高雅兰香的。因此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以制备高级的具兰花香气的乌龙茶就是十分令人感兴趣的了。
兰(Cymbidium SPP.),原产我国,兰科,兰属。兰花素有“国香”之誉,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它不仅花朵俏丽淡雅,且香气清幽,持久,令人心旷神怡。
利用兰花制作的乌龙茶,目的在于提高乌龙茶的香气品质,使其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开拓新的市场。
3. 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
高档茶
张天福有机白茶生长环境美丽而优渥,高山云雾多,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更有助于氨基酸的合成与积累!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品质出类拔萃
张天福有机白茶是张天福晚年主要培育和推广的一类产品。张天福是中国近代十大茶人之一,享年108岁,前几年过世的
4. 张天福有机茶茶叶官网
(一线品牌)福建武夷山正山茶业有限公司,是由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人创立,以普及红茶。引导红茶回归国内和民众化理性消费为宗旨,以保持和创新正山小种传统工艺,发扬红茶历史文化为始终目标。
正山小种红茶产生于1568年,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其走出国门在1604年,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后英国皇室以饮品正山小种红茶为风尚持续了二个多世纪。自十九世纪后,受各种影响下,正山小种红茶走入了衰落阶段。
民国时期,在吴觉农、张天福、江润梅等致力于振新中国农业的有志之士的努力下,武夷山桐木的正山小种茶园和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直至新纪元开始,正山小种红茶的技术等都有赖于吴觉农、张天福等茶界泰斗的帮助下得以保存和发展。
公司地处武夷山桐木村,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其完好的生态环境,完整的生物链,花鸟鱼虫都能和谐相处,为茶树提供了最完好的大环境,因而这里不仅能成为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还能保持传统工艺技术和世家文化四百余年不坠失,并能在当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正山小种的复兴提供了根本条件。
1997年,有二三十年学茶做茶评茶经验的第二十四代正山传人江元勋,独立创办了元勋茶厂,专门从事于正山小种红茶的生产和出口。2002年,江元勋改组元勋茶厂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研发金骏眉。2007年公司成为福建省龙头企业。
公司成就
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三条发展路线。
一、在连续多年获得的德国BCS、美国NOP、日本JAS有机认证的基础上,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出口烟正山小种的红茶生产公司,维持正山小种红茶在国外的市场。
二、创立“元正”品牌致力于在国内推广和普及正山小种,“元正”在2006年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2007获得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等称号。公司在2007年、2008年获得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称号。
三、首创金骏眉、银骏眉,打破了红茶缺少高品质高端茶的空白,对正山小种做出了历史性的突破,对红茶也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公司以金骏眉为契机,以正山堂为品牌开发了一系列有独特特色的高品质红茶——百年老枞、妃子笑和水底香等,满足了国内茶人红茶高品位消费的需要。
公司十余年的发展,始终秉持正山传人的精神,以做出好茶、普及红茶、复兴正山小种、发扬红茶历史文化为己任。立足于国内大好形势,保持发扬世家传统,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坚持“诚信”与“和让”的经营之道,以致力于红茶文化的复兴为目标。
5. 茶界泰斗张天福简介
湄潭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汉武帝派中郎将唐蒙来到黔北,发现茶叶贸易十分兴盛,并购买了一些回去呈送给皇帝;在唐朝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湄潭的种茶历史,并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1939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湄潭建立了茶场,开始了大规模的种茶、制茶。
抗战期间,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亲自选址的中央实验茶场和浙大西迁的一大批爱国学者在湄潭工作、学习,品茗赋诗留下的诗篇助推了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当代十大茶人中的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曾在湄潭工作过,浙大西迁湄潭办学七年,苏步青等著名教授发起成立的《湄江吟社》,留下了数十首茶的诗词歌赋等丰富文化资源,各种茶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为湄潭茶文化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6. 天福茶叶创始人
“天福茗茶”董事长 李瑞河一位品茶,卖茶,做茶高手中的高手,号称“世界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