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都有什么茶
湖南十大名茶
1、君山银针茶
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2、高桥银峰
高桥银峰产于湖南长沙市东郊玉皇峰下,,这里山丘叠翠,河湖掩映,云雾弥漫,景色秀丽。高桥银峰是一种特种炒青绿茶,具有形美、香鲜、汤清、味醇的特色,“雪芽如银现异香,巧妙美味舌甘永”。
3、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属绿茶类,古今名茶,因地得名,产于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境内崇山峻岭,谷幽林深,溪河网布,山水辉映,景色宜人。群山郁郁葱葱之中,出大量的杉木林之外,还有千秋不腐的滇夏、红榧树,供观赏的伯乐和栱桐,以及油桐、油茶、香榧和茶叶等经济林,更为森林之乡的古丈增添了秀色和风光。
4、金井毛尖
金井毛尖采于只施有机肥料的优良茶树品种,采用适温提毫工艺,使之保持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的“三绿”品质,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光洁滑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澄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柔嫩、均匀、明亮,富含微量元素,堪称茶中上品。
5、兰岭绿之剑
兰岭绿之剑属绿茶类,其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扁直,翠绿显毫,全部由单芽制作,分粗、中、细三种规格,一致性好,压扁后的单芽成品茶根根似剑,去掉白毫显露原有绿色,外形、汤色、叶底均鲜绿明丽;内质汤色绿亮如新,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鲜亮。
6、东山秀峰
东山秀峰产于湖南石门县东山峰农场。东山秀峰外形圆直,色泽翠绿,峰苗显露,恰似秀丽山峰而得名。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嫩香高长,滋味鲜爽,回味甘甜,叶底洁净绿嫩。具有条紧直、色翠绿、香高长、味甘甜等特点。当地流传有“东山峰茶、东山峰水,绿水清泉神仙醉”之说。
7、南岳云雾茶
南岳云雾茶产于湖南省中部的南岳衡山。南岳云雾茶形状独特,其叶尖且长,状似剑,以开水泡之,尖子朝上,叶瓣斜展如旗,颜色鲜绿,沉于水底,恰似玉花璀璨、风姿多彩。尤其是那股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甜润醉人﹔甜、辛、酸、苦皆有之,又令人回味良久。
8、石门银峰
石门银峰茶创制于1988年,现年产量为50t左右 。该茶鲜叶原料来源于石门县西北部渫水两岸武陵山脉东端海拔500~1000m的云雾山中,茶园四周的大气、土壤、水源等无污染。石门银峰条索紧细匀直,满披银毫,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亮绿,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叶底嫩绿鲜活、完整,具有头泡清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独特品质。
9、安化松针
安化松针产于湖南省安化县。安化松针属绿茶,因其外形挺直、细秀、翠绿,状似松树针叶而得名。“安化松针”是中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
10、野针王
野针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湖南农大著名茶叶专家朱先明教授在湘西武陵山脉调查湖南茶业资源时发现的一种野生茶树品种。
2. 湖南都有什么茶白色的叫什么茶?
1、谢裕大祁门红茶 2020新茶 功夫红茶135克
2、艺福堂茶叶 醇香普洱小沱茶原味 云南普洱熟茶 礼盒280g
3、大益茶叶 普洱茶熟茶 金针白莲普洱熟茶357g
4、小罐茶多泡装 特级大红袍乌龙茶茶叶礼盒装原料采自武夷山40g
5、湘丰茶业 安化黑茶 湖南安化黑茶 金花茯砖茶手筑安华茯茶
6、同仁堂牛蒡茶正品牛膀茶牛蒡根干牛膀茶牛膀养生茶牛蒡茶牛蒡根茶
7、七彩云南庆沣祥 普洱熟茶 珍藏陈香饼357g
8、洞庭碧螺春2020新茶浓香型红茶茶叶春茶雨前一级碧螺红茶120g礼盒
9、谢裕大祁门红茶祁红 特级香螺 60g罐装红茶茶叶浓情高香送女友礼
10、白沙溪 湖南安化黑茶 金花茯砖茶天尖茶茯茶手筑天茯茶
3. 湖南都有什么茶叶
湖南自古名茶荟萃,素有“江南茶乡”的美誉,全省122个县(市、区)中有90多个产茶,茶区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的武陵、雪峰、南岭,南岳山区和环洞庭湖区,光热水土组合条件好,是“绿茶优势产业带”和“黑茶产业中心”。
湖南茶区:湘东、湘南、湘中、湘西、湘北
湘东:生产花茶,名优绿茶,高桥银峰,金井毛尖
湘南:生产名优绿茶
湘中:传统黑茶、红碎茶、湖红的优势产区
湘西:生产绿茶,名优茶,功夫红茶
湘北:生产黑茶,老青茶,绿茶,红茶
4. 湖南有什么茶叶出名
黄茶君山银针,安化黑茶
5. 湖南有什么茶叶比较出名
湖南三大名茶绝不仅限于安化黑茶、沩山毛尖和君山银针,分享一下湖南省各地的优质茗茶。
1、长沙市:高桥银峰(特种炒青绿茶)、东湖银亳(绿茶)、岳麓毛尖(绿茶)、河西园茶(绿茶)、湘波绿(绿茶)、金井绿茶(绿茶)、长沙绿茶(绿茶)、毛尖茉莉花茶(花茶)、猴王牌茉莉花茶(花茶)、怡清源牌野针茶(现有野针绿茶、野尖黑茶、黑玫瑰茶等品牌)。
2、常德市:东山秀峰(绿茶)、白云银亳(绿茶)、石门牛抵茶(绿茶)、石门银峰(绿茶)、桃源大叶茶(分为桃源大叶芽茶,又称桃源野茶王、绿茶;桃源大叶毛尖、绿茶;桃源大叶绿茶、绿茶;桃源红茶、红茶;红金芽、红茶;红茶砖、红茶)、双上绿芽茶(现有绿茶双上绿芽茶、太青云峰、太青银峰、太青毛尖、太青珠茶、太青绿茶、太青野茶、太青野茶王、太青野毛尖;红茶有双上红叶、澧州红;黑茶有城头山黑珍茶等品牌)
3、益阳市:安化黑茶、安化松针(绿茶)、安化银毫(绿茶)、安化红茶(红茶)、沩山毛尖(黄茶)、雪峰毛尖(绿茶)。
4、岳阳市:君山银针(黄茶)、君山毛尖(绿茶)、兰岭毛尖(又称兰岭绿之剑)、洞庭春(绿茶)、白石毛尖(绿茶)、终南毛尖(绿茶)、汨罗龙舟茶(绿茶)、龙舟毛尖、天井峰茶(绿茶)。
5、邵阳市:白马毛尖、一都云峰、毛尖春茶、文仙贡茶、白云银毫、茅坳银毫、峰都翠螺、步城虫茶、青钱柳茶、云山芽茶(绿茶)、古楼云雾茶(绿茶)、古楼毛尖(绿茶)、古楼红(红茶)、湘水绿芽(绿茶)。
6、衡阳市:南岳云雾茶(绿茶)、南岳云雾毛尖(绿茶)、岳北大白(绿茶)、蛮山红(红茶)、江头贡茶(绿茶)、江头云雾茶(绿茶)。
7、珠州市:天堂茶(绿茶)、神农白茶(绿茶)、湘炎春(绿茶)、耕夫子(红茶)、炎陵红(红茶)、万阳红(红茶)、酃峰(红茶)、洣溪茗峰(红茶)、酃峰·乌龙茶(青茶)、云阳山云雾茶、六通庵茶、花石潭茶、景阳山茶、洣江翠芽茶、洣江碧螺春、三湘红、四水绿、“炎陵牌”金针红茶。
8、永州市:江华毛尖(绿茶)、江华苦茶(按加工工艺又分为青叶苦茶、白叶苦茶、金叶苦茶、紫芽苦茶)、湘君白茶(白茶)、百叠岭银毫(绿茶)、三峰毛尖(绿茶)、蓝山红(红茶)。
9、郴州市:五盖山米茶(绿茶)、郴州碧云(绿茶)、狗脑贡茶、郴州福茶、玲珑茶(绿茶)、黄竹白毫(绿茶)、骑田银毫(绿茶)、莽山红(红茶)、汝城白毛尖、安仁豪峰茶(主要产品有豪峰毛尖、豪峰银针、豪峰翠绿、豪峰绿茶、豪峰乌龙、豪峰人参乌龙)。
10、娄底市:奉家米茶(绿茶)、月芽茶(绿茶)、蒙洱茶(绿茶)、蒙洱川红(红茶)、蒙洱银针(黄茶)、新华红茶(红茶)、九峰云雾茶、枫木贡茶。
11、湘潭市:韶峰茶(绿茶)、羊鹿茶(又称羊鹿毛尖、绿茶)、韶山毛尖(绿茶)、涟水双泉(绿茶)、湘乡水府(绿茶)、莺鸣春(绿茶)、香露红(红茶)。
12、怀化市:蝎滩茶(绿茶)、官庄毛尖(绿茶)、凤岭容诸笋(绿茶)、溆浦瑶茶(绿茶)、野生春尖(绿茶)、鹰嘴界(绿茶)、会同春毫(绿茶)。
13、张家界市:茅岩莓茶(又称藤茶、龙须茶等)、大庸毛尖(绿茶)、青岩茗翠(绿茶)、龙虾茶(绿茶)、甑山银毫(绿茶)、野针王、桑植白茶(白茶)。
14、湘西土家族苗自治州:古丈绞股蓝茶、狮口银芽(绿茶)、古丈红茶、古丈毛尖(绿茶)、保靖岚针(绿茶)、黄金茶(绿茶)、黄金红茶(又称苗红)、溪洲莓茶。
6. 湖南都有什么茶叶品种
湖南的茶叶品种有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湖南黑茶、白马毛尖、安化千两茶、茯砖茶、安化红茶、沅陵碣滩茶等几十种。
湖南茶叶,湖南所产茶叶的总称,湖南是中国重点产茶省之一,产茶量居全国第二位,素有“茶乡”之称。全省有九十多个县(市)种植茶树年产茶八万多吨。
7. 湖南有什么茶叶比较出名送女朋友家长
送家长以下四种茶叶比较好.:
1. 普洱茶
作为云南名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云南先民就开始制作普洱茶,并将它作为贡品进献给王室贵族。
特别是在唐代之后,在民间也是逐渐流行起“饮茶之风”,它也是凭借着独特的口感,很受人们的喜爱。
2. 硒将军皇菊
它产自江西明月山,那里也被称作是“长寿之乡”。这是因为明月山一带的土壤和水质中硒的含量都很丰富,因此,用这里的土壤栽培种植的菊花,再加以富硒水质灌溉,最后制作成茶,自然营养也就更高了。
因为始终遵循古法种植,这也让菊花的周期更长,外形看起来更加漂亮。
3. 天尖黑茶
它产自湖南安化,也是当地从古至今,最拿得出手的特产之一,因为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也让这里的黑茶成为了精品中的精品,每一片茶叶都是一级嫩叶,喝起来不仅口感好,品质和营养也要更高。
每年谷雨一到,采茶工们就要去采摘鲜叶,去制作应季好茶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叶片,正是色泽最乌黑,独具松烟香的时候。
8. 湖南有什么茶跟普洱很像
虽然同属黑茶 ,但两者的产地、原料、制作工艺都有所区别,这导致它们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功效等都不一样。
一、传统包装对比
▲云南普洱茶,大多以笋壳包装,7片357g茶饼为一提,同时也有砖、坨。
▲广西六堡茶,传统使用大竹箩装茶(40~50kg),后期也出现了砖、饼、坨、团等形式。
二、干茶、汤色、叶底对比
我们把安化黑茶也加上:
▲干茶对比
▲汤色对比
▲叶底对比
六堡茶对比安化黑茶,因汤色、滋味区别较明显,相对容易区分。但与外形汤色滋味分类上诸多相似的普洱茶,不少茶友还是分辨不清,下面我们着重来谈一下六堡茶与普洱茶的区别。
三、 历史背景不同
回溯六堡茶和普洱茶走过的历史长廊,六堡茶主要通过“茶船古道”,外销到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而普洱茶主要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国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清末民国初期,开拓远销到其他国家。
地处南部低海拔地区的广西六堡茶,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清代嘉庆年间成为名茶、贡茶,并从苍梧六堡镇合口码头(“茶船古道”的起点),沿着漫长而狭窄的小河“走”出深山,至港澳地区,再越洋过海,走向东南亚,以其突出的祛湿、调理肠胃功效成为著名的侨销茶。
▲茶船古道境外线路图(资料图)
而地处西南高海拔地区的云南普洱茶,以突出的解油腻、助消化等功效,通过马匹牲畜等交通工具,被销往新疆、西藏等西北高寒地区;在清末民初,普洱茶开始被销往越南、泰国和南洋地区。
▲茶马古道线路图(资料图)
四、产地,原料,工艺
梧州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其产地、原料、工艺等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口感滋味、茶性功效等也不一样。
1.首先,产地、原料不同
六堡茶:因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的茶树鲜叶,多以灌木型为主。
普洱茶:产地广泛,主要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以分布于云南省茶区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为原料。
▲茶树分类
▲各种叶种对比
2.其次,制作工艺不同
按制作工艺来分:六堡茶分为:农家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和 厂家茶(现代工艺六堡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生普)和 普洱茶熟茶(熟普)。
六堡农家茶、普洱生茶大多都是经过初制工艺。
六堡厂家茶、普洱熟茶则是在初制工艺后增加精制工艺而成。
对比一:六堡农家茶 VS 普洱生茶
※小结:区别二者的关键词——“堆闷”&“日光干燥”。六堡农家茶是鲜叶杀青、初揉后直接“堆闷”轻微发酵,这是六堡茶的第一次发酵,因此即使是新茶,其茶性相对来说也会温和些;而生普是鲜叶杀青后、初揉,然后直接晒干,因此相对有活性、茶性也刺激些,且生普有阳光晒后的气息。
对比二:六堡厂家茶 VS 普洱熟茶
※小结:在精制加工过程中,都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散茶或紧压茶。大体而言,熟普汤色比六堡厂家茶更深,滋味更浓厚饱满,而六堡茶相对清爽,茶气内敛,香气和滋味都富有层次感。
(穿插一个小知识,据文献记载,六堡茶的冷水渥堆工艺,在1958年就已形成并普及应用,而普洱熟茶渥堆工艺出现的时间是1974年。)
3. 陈化环境
首先,普洱茶与六堡茶分别产自不同的地区,地域上的差异会对茶叶制作以及后期陈化带来不一样的转化效果。
云南海拔高、干湿季分明,年温差小,气候干爽,茶叶陈化速度相对缓慢;
梧州海拔低、气候温暖,潮湿多雨,茶叶陈化速度相对比较快。
因此,偶尔我们会发现一些喝惯了普洱茶的茶友(特别是强调“干仓”的茶友),在刚接触六堡茶的时候会认为六堡茶属于“湿仓茶”。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六堡茶的“湿”是相对的,是上述客观的陈化环境所形成的。而这些客观的地域气候环境正造就了六堡茶独特的“地域风味”。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如果要以普洱茶的“干”去衡量六堡茶的“湿”其实是有所偏颇。
其次,六堡茶有着的独特陈化方式——“窖藏”。这是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梧州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形成并稳定下来的一种陈化模式。有部分茶友会把这种入洞的“窖藏”直接与“湿仓”画上等号,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
六堡茶的“窖藏”工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堡茶作为出口创汇物品之一。茶叶从制作完成、到买家收购、再出库装船……这是一个缓慢的周期,梧州人开始意识到茶叶仓储的重要性。由于历史的因素、地域气候的限制以及原产地的就地取材等影响,抗战时遗留下的防空洞,因冬暖夏凉,相对隔绝于外部气候,成为当时仓储六堡茶的佳选。
▲ 梧州中茶的“陈茶窖”
▲ 梧州中茶的“陈茶窖”外景
且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存放到防空洞茶窖中的六堡茶,滋味更醇和,香气更陈纯,层次感也更丰富。“窖藏”遂慢慢成为了六堡茶独特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一道工序。
茶友平时口中讲的“湿仓”主要是指在正常工艺外,故意地加温加湿,人为把茶叶故意做旧,让其快速转化。(虽然合理的湿度是有利于茶叶的陈化,但是人为过度地加湿、做旧处理,则有损茶叶品质,都是不好甚至有害的。)这种人为刻意的“湿仓”与上述利用冬暖夏凉的茶窖陈化是不同的,因此,说六堡茶的“窖藏”是“湿仓”,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小编认为,每个茶类,都有该茶类品饮衡量的标准,不能用别的茶类标准来衡量另一种茶类。就好比我们不能用红茶的醇厚甘美来衡量白茶的清淡爽滑,不能用绿茶的清新宜人来衡量黑茶的浓郁厚实......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按照普洱茶的标准和经验,来评判六堡茶的好坏。毕竟一方水土育一方茶,每个地方的茶品有其不同的特色与滋味口感。
五、结 语
我们大体从原料、工艺、仓储等方面,对湖南安化黑茶、云南普洱茶和广西六堡茶做了分析对比,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大体理解。
树立客观、独立的品鉴标准,寻找不同茶类的魅力之处,有助于我们以更全面地去了解中国的各大茶类。最后,也欢迎茶友们留言,一起就本次话题做更深入的探讨。
9. 湖南有什么茶叶 小方块
茶肉是一道粤菜,根据茶香虾改良创新而得。这道菜是平塘镇结合“粤菜师傅”工程推出的“一镇一特色菜”。
选料讲究,工多费时,考验厨师的耐心。“要选用铁观音新茶,保证烹饪后茶叶的翠绿;选用本地土猪排骨处的五花肉,这里的肉肥瘦相间,吃起来口感更佳。”张汉泉介绍,整道菜要经过蒸、焖、炸、炒,大约2小时。先将五花肉放入锅中蒸1小时左右,再将肉改刀成长宽各约2厘米的方块状,加入茶叶及香料焖40分钟左右,便完成了初加工,“根据肉质的实际情况,调整蒸、焖的时长,肉的软烂程度凭经验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