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砖茶和普通茶叶的区别
黑茶:后发酵
同样是促进茶多酚氧化和内质转变的茶,黑茶和红茶的不同在于:红茶的酶促反应动力来自茶叶自身的酶,而黑茶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所以黑茶称之为抑制茶叶自身酶活而促进微生物活动的后发酵茶。黑茶具有一定促进消化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早期黑茶大多销往边牧地区,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物资。黑茶对于边牧民族而言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也比较大。长期以来黑茶都使用较为粗老的原料制作,并且饮用时经过熬煮而不是冲泡。不过现在也有使用采摘较嫩的原料制作的黑茶,如宫廷普洱等,适合冲泡饮用。
喝法: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冲泡喝。
知名黑茶:(1)湖南黑茶(天尖、贡尖、生尖,茯砖茶,花砖茶、黑砖茶、千两茶);(2)湖北青砖茶;(3)四川边茶(藏茶);(4)云南普洱茶;(5)广西六堡茶;(6)陕西泾阳茯砖茶等。
【最适合人群】去脂解腻效果强,适合肥胖、血糖高、血脂高、抽烟喝酒、便秘的人。由于性质温和,虚寒体质者较适合。
绿茶:不发酵
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另外,绿茶越嫩滋味也就越鲜爽,所以名优绿茶大多采用极嫩的原料制作。对于绿茶,外形比内质重要得多,所以选购绿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茶叶的嫩度、整碎程度、紧实度以及色泽。
白茶:不发酵制作简单
白茶是制作最为简单的一种茶类,经两三天纯天然酝酿而成,不经任何微发酵,不促进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白茶干茶多白毫,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白雪皑皑的小山,因此得名whitetea。
杀青是高温钝化茶叶中的酶活,茶叶较绿,和急火炒菜一个道理;揉捻是给茶叶造型、让茶汁外流;焙火可以让茶叶干燥,产生更多香气。而白茶的特点是不杀青、不揉捻也不焙火。因此,白茶几乎没有什么汤色。
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白茶干茶看起来太绿或者太红都是不对的,这些都说明了制作工艺上的缺陷。
黄茶:轻发酵“闷”黄
黄茶很少见,甚至生活在黄茶茶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黄茶。会烧菜的人都知道青菜闷在锅里就会变黄。黄茶也是这样。黄茶在像绿茶一样杀青之后,通过湿热和干热两种方式让绿茶的茶叶变黄。
黄茶干茶是黄色的,茶汤是黄色的,叶底也是黄色的。不过现在大多黄茶的制作都转化不足,看起来太像绿茶了。
青茶:半发酵特点折中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但是这个“半”是不怎么准确的。因为在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乌龙茶产量最大的是福建,大众熟知的铁观音和大红袍都属于乌龙茶。
乌龙茶的特点在于先促进茶多酚的氧化,然后突然终止氧化,因此乌龙茶兼具绿茶和红茶的特点。没有哪种茶比乌龙茶更讲究冲泡技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乌龙茶又叫做功夫茶。
红茶:全发酵茶汤红亮
萎凋、揉捻、发酵都是为了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其中的儿茶素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聚合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只是红茶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散失,茶叶表面的茶色素颜色加深因此红茶的干茶是黑色的。
2. 砖茶和普通茶叶的区别在哪
砖茶过去又称边销茶,主要是供给边疆少数民族的黑茶。由于砖茶所用原料粗老,产量大,所以相对来说价格低廉。
3. 砖茶和红茶的区别
黑茶和砖茶是两个不一样的。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 砖茶主要是用黑茶作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蒸压而成的,如云南产的紧茶、小方砖茶;四川产的康砖茶;湖北产的青砖茶(又名洞茶),湖南产的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等等。也有用红茶为原料做成的红砖茶,俗称米砖茶。
4. 茶砖与茶叶区别
砖茶[brick tea] 中国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蒸压茶 俗称砖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相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用各种毛茶经过筛、扇、切、磨等过程,成为半成品;再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或其他类型的茶块。砖茶是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发酵和发花工艺产生冠突曲霉,其汤如琥珀,滋味醇厚,香气纯正,独具菌花香,长期饮用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而,在中国西北地区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数百年来,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 我国有六大基本茶类,花茶、速溶茶、袋泡茶、紧压茶等则是在六大茶类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而来的,而砖茶是紧压茶中的一种。 砖茶主要是用黑茶作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蒸压而成的,如云南产的紧茶、小方砖茶;四川产的康砖茶;湖北产的青砖茶(又名洞茶),湖南产的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等等。也有用红茶为原料做成的红砖茶,俗称米砖茶。 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在砖茶的压制技术中,汽蒸沤堆是芙砖压制中特有工序,同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让黄霉菌在其上面生长,俗称“发金花”。茯砖茶以有较多的金黄色的霉花为上品,霉花越多质量越好。 花砖、茯砖、黑砖、青砖等砖茶,外表形状平整,四角边缘分明,厚薄大小均匀,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淳厚。康砖茶的外形为圆角长方体状,色泽棕褐,汤色红浓,香气清纯,滋味淳厚。紧茶外观乌润,汤色橙红,香气清正,滋味淳厚。小方砖茶外表灰黄,汤色黄明,香气平和,滋味浓厚微涩。红砖茶四角平整,砖面色泽油润乌黑,汤色深红,香气高淳,味道浓。 砖茶内地不多见,主要是供给边疆兄弟民族饮用。《唐史》就有“嗜食乳酪,不得茶以病”的记载,表明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也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由于他们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砖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须拼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砖茶起源于唐代太和年间,风靡于清末,是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北少数民族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也为日本、俄罗斯、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所喜爱。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砖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数百年来,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因此,历年来我国生产的砖茶以边销为主。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黑砖茶,又被称做“八子”,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压制而成的。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3.5厘米。砖面平整端正,四角分明,厚薄一致,花纹图案清晰,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略带松烟的香味,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中微带些涩味。每片砖净2公斤。 花砖茶,产于湖南省,由历史上的“千两茶”——花卷查改胡子而成。茯砖茶外形为长方形,规格为35*18.5*5厘米。砖面平整,棱角分明,花纹图案清晰,色泽乌黑法润;内质香气纯正,稍带松木烟香,汤色红换,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微涩。制造工艺与黑砖基本相同。 茯砖茶,也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长方砖形茶,由于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工序——发花,使得茯砖茶的品质茂盛的金黄色的菌落,俗称“发金花”,金花生长的越多,代表茯砖茶的品质越好。特制茯砖茶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且有黄花清香,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滋味醇厚平和。普通茯砖茶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滋味醇和尚浓。 米砖茶,使以红茶的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一种红砖茶,因其所用原料皆为茶末,所以被称为“米砖茶”。米砖茶成品外形十分美观,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砖面色泽乌亮,冲泡厚汤色红浓,香气纯和,滋味十分醇厚。 青砖茶,又称“川字茶”,是以湖北老青茶为原料压制而成。成茶的外形端正光滑,厚薄均匀,砖面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明亮,具有青砖茶特殊的香味,品饮时无青涩感觉,叶底粗老呈暗褐色。 卡规砖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宜宾、江津、万县等地,她以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味原料经压制而成。砖面色泽为棕褐色,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叶底较为粗老,呈深褐色且较为发暗,滋味醇和尚浓。 产量较大的有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及湘尖、湖北的老青砖。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云南的紧茶,广西的六堡茶。 砖茶一般不是用茶的嫩芽叶加工制成的,而是用老树叶加工成的。砖茶的氟含量比其他茶类高。雅安砖茶含氟量每千克为543-586毫克,益阳产的砖茶为每千克365—400毫克,是绿茶、花茶的几十倍、几百倍。 长期大量饮浓茶,会引起蓄积性氟中毒。少数民族地区饮用水氟含量低于1毫克/升,但牧民饮用的“砖茶”氟含量高达1000毫克/千克左右。成年牧民平均每天饮5升水,其中大部分是奶茶和浓茶,儿童的饮茶量也很大。对2290名8-12岁蒙古族儿童的调查发现,90.14%的儿童患有氟斑牙,10%的儿童患有重度氟斑牙。 饮砖茶的蒙古族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汉族人群高17%。可见,牧民长期大量饮浓茶和奶茶是引起氟斑牙、骨质疏松、患腰腿痛等的主要原因。 1995年,专家们对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道孚县藏族、汉族的氟中毒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证实,当地的水源含氟量低。但藏族牧民和僧侣长期大量饮用砖茶,成人每天摄氟量达12.46毫克,青少年为6.56毫克。 藏族牧民摄人过多的氟,会导致慢性中毒。藏民们认为,砖茶喝得过量、过浓感到头昏、手足发麻、抽搐、四肢关节痛等。当地嗜茶藏民和青少年中,氟骨症、氟斑牙的发病率高达73.5%、51.2%。当地没有饮砖茶习惯的汉族成人和青少年没有一例患氟骨症或患氟斑牙。 经专家们计算,藏胞每人一年平均饮用10.77千克砖茶,每天饮用29.3克。按照砖茶氟含量为426毫克/千克计算,藏民每天饮用砖茶可以吸收12.5毫克的氟,是安全剂量的3倍多。 专家点评: 一、 首先从外型看来条索细长,条形较完整,应是4—5级毛茶底料,干茶色泽棕褐色,散发少许油光,闻起来干茶有樟香,所以气味稍带生刺味,茶砖边缘有风化迹象,量为250克。 二、 鉴别普洱茶品质最重要的依据是开汤试泡,主要是观汤色品滋味,看叶底。从茶砖上取下约10克样冲泡。 1、 汤色显粟色,较清澈,茶汤透气,有极少微小悬浮物 2、 茶汤口感有明显樟香味,略带涩感,茶汤爽滑,回甘明显,生津强,水性稍薄 3、 叶底色泽暗褐,较匀亮,花束较少,叶质较柔软,捏起来有弹性。 云南思茅地区产的青砖,生饼干仓,陈期约为30年左右,但该茶储藏条件不是太理想,造成有杂味,非常可惜,故只能称为中品。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优品每块(250克)价约为1万元人民币。但这块砖因有缺陷之处,故价格约为7000元/块左右。不过随着收藏年数的增加,这块茶砖的价值也会有很大的增值空间。
5. 砖茶与茶饼的区别
普洱茶是碎银子和茶饼相比较,碎银子好。
普洱茶碎银子是一种10分名贵的茶叶,它在很多地区也被人们叫做老茶头,是普洱茶中的精品,人们喝了它以后能降脂减肥也能保护心血管,对维持身体健康是有很积极作用的,普洱茶碎银子具有特别明显的降压作用。
6. 砖茶还是茶砖
砖茶又称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类。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
7. 砖茶和青砖茶区别
蒙古人喝的砖茶是青砖茶,老青茶属黑茶类,别称青砖茶,又称川字茶,主要产于湖北省内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市、县,所以又称“湖北老青茶”。砖茶又称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