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文化是从唐朝开始出现的,后来在宋朝开始兴盛起来。
斗茶文化,顾名思义,就是茶的比赛,用各种标准来评判哪一方的茶更好,以此决出胜负;一般来说,斗茶的双方都要取出自己认为还不错的茶,经过加工烹煮,最后按照色香味三个方面的考察来决出胜负;无论是两人的斗茶还是多人的斗茶比赛,采取的都是三局两胜的制度。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乐趣和挑战的比赛,名字虽为斗茶,但是不仅要比拼茶本身的优劣,还要比茶的制作和工艺程序,因此,斗茶比赛的程序也会比较繁琐,时间也会相对较长。
根据现存的文献记录,斗茶文化最早是出现在唐朝时期的建州一带,在古文献《记事珠》中就有写道:“建人为斗茶为茗战。”然而斗茶文化虽然在唐朝出现,却未兴盛起来,因此,唐朝的斗茶文化并不繁荣;到了宋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关系,整个国家开始重视“茶文化”,古时候称之为“茶道”。
而宋朝“茶道”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茶的各种形式的兴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斗茶”;一般斗茶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斗茶品,这也是最基础的部分,比的就是茶品质的优劣、制作的优劣、水源的优劣及器皿的优劣;而其二则是行茶令,行茶令也就跟我们所说的行酒令差不多,只是饮品变成了茶水而已;其三就是茶百戏,古时候人们喜欢去茶馆喝茶看戏,这就是茶百戏,在茶馆中,饮用好的茶水,看演员在台上表演,这也是古代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斗茶始于唐代,据说始创于以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比新茶优劣的一项茶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