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喝茶,你有过哪些讲究?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1-10-07 06:17   点击:76  编辑:董钧   手机版

茶不过两种姿态

茶叶的浮、沉

喝茶不过两种姿势

拿起、放下

人生如茶

人在草木间

汲取天地之精华

天人合一

是为茶

中国有传说

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

草木有气脉

茶有灵魂

一颗淡泊名利的心

体会禅茶一味

喝茶有两种境界

一是指喝茶的环境

另一个指喝茶的意境

依栏粗席低几

细雨松风竹月

微坐行吟

纤指杯举

明窗倾紫盏

色味两奇绝

这是喝茶的最高境界

茶为国饮

但在不同国家

茶又有着不同的意味

英国人喜食下午茶

日本茶道更讲究敬畏之心

中国茶道则以清、静、和、美为真谛

从汉代的烹茶

到唐代的煎茶

从宋代的点茶

到明代的泡茶

直至今日的现代派茶饮

茶是中国人不可替代的饮品

茶界装逼指南

品茶要掌握核心科技

以下词要牢记

温杯~洗茶~出汤

叶底~回甘~提香

前方高危

一旦听到老板提及这几个词汇

这茶你要格外小心

价格非常不透明

这几个词是

高山茶,手工茶,野生茶,老茶树

据说

这是初学者最好的

让老板忐忑不安的方法

举起杯

先似有若无的闻一下

轻嘬一口

举目遥望远方

似乎在回忆

然后微微颌首

再不经意摇摇头

回味中带有丝丝遗憾

整个过程一言不发

你对面的老板内心肯定慌了

茶界装逼指南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细细品味才会有味

始有茶叶的香气

后有汤色的琥珀

茶与水的融合

能品出人生百味

静静欣赏茶叶在水中散开

缓慢而曼妙

那些如烟往事

在举杯的刹那涌起

在饮尽的刹那散去

这是喝茶的真谛

再科普一种走技术路线的装逼法

比如面对半发酵茶

半发酵茶种类多

工艺复杂

比如岩茶包括

大红袍,水仙,肉桂,单枞

还可以根据工艺区分

轻发重发,正炒拖补晒

这种装逼法擅长在

斗茶时观茶色,闻茶香,看叶底

动作要领:

手法娴熟,表情冷淡,目光笃定

喝一口再给出专业评语

A:汤色碧绿,开盖夺香,入口清酸,应该是上好铁观音无疑

B:汤色橙亮,兰香馥郁,岩韵深厚,非极品大红袍莫属

离席一步不回头

深藏功与名

这种装逼法连贵族茶客都要礼让三分

还有一种最简单粗暴的装逼法

必须先把“海拔”两个字挂在嘴边

人,往高处走

茶,往高山喝

高山茶

高在哪里

关于高山茶生长的具体高度

业内并没有一个严格权威的界定

不过

1000米是一条值得参考的线

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

可以被认作是高山茶

要说它是好茶

也不会有人去反驳

若是不小心说到了普洱,你一定要沉住气,普洱老茶是冒着黄曲霉素超标的风险,通过长期完全发酵获得更多口感风味的,毕竟是当年茶马古道上的珍稀,长途跋涉给予了充分的时间发酵,重要的是藏区的仁波切老师们当年也是喝的这种茶。

侃到这个份上

你再无意间露出个不知来路的手串

轻描淡写的提及曾经拜过某个师傅

背两句抄袭的心灵鸡汤

基本可以被称为高人了

如果再热议自己前几天收到的

建国后出口的茶饼

或者老班章的存货

你就等着收获来

自底层的仰视吧

夜幕中

一轮斜斜的新月

像一阙如梦令

印在无瑕的素笺之上

让人心门大开

内心深处

有静谧的空间

那是美轮美奂的花园

那是心灵的原乡

是灵魂的寄托所

一杯茶

装得下人世间所有的悲与欢

茶暖

夜静

月色如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