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普洱茶茶饼最早出现357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05-22 00:50   点击:110  编辑:别英   手机版

饼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的“357克饼”是建国后的标准。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千”。

建国后茶叶产业得到全新发展,因为出口创汇与国际接轨,普洱茶饼再次被国家重新制定标准,357克标准饼诞生。

叁伍柒,从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符号,追溯普洱茶发展史。

357克饼的诞生:30公斤的标准件、每件12筒(一打),都是国际惯例,而每筒7饼是普洱茶传统,30公斤除以12再除以7,就得到了当今的普洱茶饼的重量“357”克,约等于七两,也称作“七两饼”。

至今,我们最熟悉普洱茶饼大小莫过于“七两饼”(357克饼),事实上,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茶饼并非是357克,其大小随着每个朝代“度量衡”及“计算习惯”经历着变化。

❖关于我们❖

《爱随茶香》栏目丨云南葳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今日头条:爱随茶香

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比如古代圆茶(即七子饼)为每圆重7两,七圆为一筒,重49两(16两为一斤,49两合当时的3.06斤);32筒为一引(重98斤),接近100斤。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则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约等于2.5公斤;一篮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约等于30公斤。这样一来,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

357克标准的形成是凝结了先辈人的智慧和传统。而今,普洱茶的规格已然多种多样,虽然357克饼茶仍是市场主流,但市场上已可见多种规格及型制的茶品。

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的古人,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普洱府,并在普洱县专设贡茶茶厂,普洱茶于1732年正式列入《贡册案》,从此名扬天下。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便于统计、征税和交易,就为普洱茶圆饼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度量衡,每桶7圆5斤重。

清末民国后,普洱圆茶随华侨销到了海外,侨销圆茶历史由此展开,茶饼的重量计量方式也脱离了中国传统的“两”,改用国际通用的“克”。

当时“中茶”(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拥有全国茶叶的出口权,为了配合出口,中茶公司要求下属茶厂生产每件30kg的普洱茶。按照国际计量单位,一件是一打,也就是12筒,每筒按清朝时期的习惯是7饼,这样算下来每饼的重量就是30kg/12筒/7饼≈357g。这就是普洱圆茶每饼357g的由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