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问答:真茶君—普文
《1》
有一句行话“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没有一款茶补自带,只是看你如何制作与泡茶,在前期的问答中普文似乎回答过类似的问题,那我们今天来重温一下普洱茶乃至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都会涩的原因。
《2》
普洱茶为什么每一种都会涩,涩的程度不一样呢?
涩主要是什么茶中的什么物质造成,就是茶多酚中儿茶素,单宁,制作后的茶,若这两类物质多,涩感明显,且在口中不易化开。
那为什么涩的程度都不一样呢?
普文几方面给大家做分析:
1.产地:
产地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每个地域的土壤、水、降雨量、海拔温差、日照、茶树种都不一样,造成的茶青本身的内涵物质有差异。在云南产区、西双版纳、临沧片区的综合指标较保山、大理、普洱地区要优质。
2.茶树种
茶树种是非常关键的,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勐海大叶种,是普洱茶的主产树种,而他们的内涵物质差别也是很大,具体数据只能作为单一的参考,实质性还是跟生长地域完全有关,勐库大叶种在凤庆种植,未必好,凤庆大叶种的种植适应性都优于另外两类大叶种。
3.制作工艺
制作工艺是决定一款茶的优质程度,是体现茶优质的一个过程,除去苦涩跟制作工艺非常有关,白茶的苦涩度低、红茶苦涩低、为什么?这两种茶各有两道工序,来降低苦涩。
白茶不揉捻,细胞不破壁,内涵物质溢出慢,所以正常泡茶不苦涩。
红茶经过发酵,降低茶多酚的含量,发酵程度深浅决定苦涩度。所以红茶,不苦,不涩为好茶的一个标准。
4.茶的保存
或许很多人会问,茶的涩跟保存有什么关系呢?
那就请您做个实验,那同样的茶,一个在太阳高温下晒30分钟,一个正常通风摆放,然后来做对比,你看是晒过度涩度大,还是未经过晒的涩度大。
《3》
其实写了那么多,普文想让茶友们明白苦涩是怎么形成的,茶中什么物质形成的,这篇问答的主要知识有两部分。
1.茶是怎么形成苦涩的原因。
2.茶的几个方面决定苦涩及改变茶苦涩的工序。
感谢茶友们爱戴,普文会努力把实际经验专业的知识输出给大家分享,谢谢茶友捧场。
真茶君—普文
茶之涩感,是正常的,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茶,不管茶质优劣怎样,涩是伴随着茶叶存在的,只是涩感强弱差异吧了。因为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而茶多酚是茶叶的标志性成分,若没有茶多酚也就称不上茶了。
茶的涩味跟茶多酚有关,茶多酚含量高低、茶多酚中儿茶素类含量高低不同,那么茶的涩味强弱也就不同。
1、茶叶嫩度不同,茶多酚含量也会不同,茶叶越嫩,茶多酚含量也就越高,因此,通常茶叶级别越高,茶叶的涩味越强,也就是芽叶的涩味强于粗老叶片;
2、季节不同,茶叶的茶多酚含量也会不同,一般春茶的茶多酚含量要高于秋茶的茶多酚含量,因此,春茶的涩味要强于秋茶;
3、产地不同,品种不同,茶多酚含量也会不同,加工制成茶的涩味就会不同。如云南省大叶种因其茶多酚比起其他茶类高,因此,云南的大叶晒青茶的涩味相对比较重;
3、茶叶发酵程度不同,茶多酚含量也不同,茶的涩感也就不同。茶多酚随着茶叶发酵程度变化而变化,发酵程度越深,茶多酚含量也就越低,茶叶的涩感也就越低,这也是红茶、普洱茶等全发酵茶的涩感远弱于绿茶的原因。
综合以上因素,也就说明了“普洱茶为什么每一种都会涩,涩的程度也不一样”。普洱茶熟茶是发酵茶,其涩感弱于生茶;普洱茶生茶的涩感随着时间转移的陈化(后发酵),涩感逐渐降低;普洱茶生茶春茶的涩感强于秋茶;普洱茶粗老茶、黄片茶,其涩感相对较低。
欢迎关注@茶性随心 ,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茶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