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曼妙普洱网(曼尼普洱帮)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19 16:16   点击:20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曼尼普洱帮

曼尼普尔(Manipur), 曾是两千多年的独立城邦,有本地古语史料载,其源头是古代中国齐朝国王与中亚王朝公主通婚所立,与中国人长相无异。

2. 普洱 诗歌

苗族是普洱市世居民族之一,于清朝时期迁入普洱,多数聚居在景东、景谷、镇沅等县,其余各县也有零星分布。苗族人口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苗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但由于分布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也较大。中国成立后,根据苗族人民的意愿,经过民族识别,将族称定为苗族。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语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相通部分仍占60%以上。

 

 

民·族·服·饰

苗族的服饰依然保持传统的制作工艺,服装色彩新颖,海道花纹图案的挑绣都赋有深刻的意义。苗服穿戴起来不仅光彩夺目,而且具有定的艺术性。

 

苗族妇女的头饰也极讲究。它用一丈多长的黑布包扎而成,戴在头上不仅能避风吹日晒,还具有美感。包扎成形的包头像一顶厚实的帽子,四周点缀着各种银器和花朵,全身上下的衣帽服饰互相映衬,显得格外谐调漂亮。

  

景东无量山苗族服饰

 

银饰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品,苗族群众都喜爱银饰,各个支系的苗族妇女盛装时都佩戴多种银饰。

  

苗族妇女服饰

 

饮·食·习·惯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

  

苗族酸汤鱼

苗族坨坨肉

苗族喜饮酒。平时劳作之余,喝一点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亲友来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饮和敬酒时,还有唱酒歌的习俗。

 

苗族酒文化

 

民·族·习·俗

传统节日

 

苗族的岁时节日文化丰富多彩。由于居住分散,各地苗族过的节日也不尽相同。

“四月八”是苗族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流行地区较广,但各地的意义不同

  

苗族"四月八"

 

“跳花节”是苗族地区一个民族情趣浓厚的传统节日,主要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友求偶和群众性社交娱乐的节日。“跳花”又名“跳月”、“踩花山”、“扎山”等,各地无统一日期,但大多是农历正月或春天。节日期间,许多地方都设有“花场”,场中插一根“花杆”,开场那天要举行跳芦笙、爬花杆、斗牛、赛马、耍刀等活动。期间青年未婚男女进行“游方”活动,跳舞对歌,选择意中人,谈情说爱;老人们则会老友交新友,摆叙家常。

 

   

苗族"跳花节"

 

苗族地区还盛行以跳芦笙为名的芦笙节,具体日期各地不一,但内容大同小异,规模盛大。节日来临,在宽敞的芦笙场,往往聚集十几支甚至数十支芦笙队伍,芦笙由青壮年男子吹奏,另有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数十人跳芦笙踩堂舞。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观众最多时达数万人,蔚为壮观。跳芦笙的同时,还进行赛马、斗牛、斗鸟、“游方”等活动。

 

   

苗族芦笙节现场

 

此外,各个地区还有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苗族的这些传统节日带有浓厚的娱乐性和强烈的社交性,它在延续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使苗族群众疲惫的身心有了放松和休憩的机会,因而得到苗族群众的喜爱。

婚礼习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儿子结婚生育后即自立门户,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三代。有些人家要等所有兄弟都结婚后才开始分居。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云南部分地区要父母死后才分居。在小家庭中,夫妻的地位基本平等,丈夫比较尊重妻子的意见和要求,家庭比较和睦。

 

苗族的婚姻严禁同宗族者婚配,同姓不同宗有的也可通婚。婚姻缔结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婚姻,过去也有父母包办的, 但婚前青年男女都有比较自由的恋爱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在村寨附近有固定的地点,由本寨姑娘与外寨男青年在此对歌,双方有意后则互赠礼品作为定情的信物。同时还存在“抢姑娘”的习惯,抢来的姑娘如不同意,仍可回家,如同意结婚,则大办酒席。

  

  

丧葬习俗

过去,苗族的丧葬形式比较复杂,有树葬、悬棺葬、岩洞葬、火葬和土葬。土葬已成为苗族现今采用的主要葬式。现代各地苗族成年人正常死亡后举办丧葬形式和过程,已经渐趋一致,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差别。

 

 

民·族·艺·术

 

文 学

苗族的民间口头文学非常发达,其数量浩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精湛,包括古歌、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格言等样式。如《仰啊莎》、《娥娇与金丹》、《告刚》、《开天辟地歌》、《枫木歌》等。这些民间文学绝大部分都以诗歌的形式来记。

音 乐

 

苗族音乐,丰富多彩。有民歌曲调、芦笙曲调、琐呐曲调和策琴曲调,其中最普遍的是民歌曲调和芦笙曲调,而芦笙曲调是苗族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调。除芦笙外,还有琐呐、莽筒、箫、笛、唢呐、鼓、锣、琴等。很多地区的苗族青年还擅长吹木叶。

  

苗族琐呐

 

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传统节目,其特点是大的队形主要有两排一字形和圆形两种。

  

 

苗族芦笙舞

其 他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民间工艺瑰丽多彩。用蜡刀蘸蜡在白布上画好图案花纹后,浸入染缸染色,然后用水煮沸,脱去黄蜡现出蓝底白纹图案的蜡染工艺,已有上千年左右的历史,在苗族民间流传甚广。

 

苗族银饰

 

 

苗族挑花

 

  

民·居·特·征

苗族一般聚族而居,村寨周围茂林修竹,风景幽美。村寨大多设有寨门,寨内种植有常青的保寨树。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而房屋大多为木结构建筑,以瓦或杉木皮、茅草等盖屋顶。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地区的民居建筑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苗族民居建筑更是焕然一新,“杈杈房”早已成为历史,被土木、砖木、砖混结构的房屋取代之。

 

3. 曼秀 普洱

易武茶区山头、茶品众多,分别为丁家寨、落水洞、大漆树、刮风寨、郑家梁子、一扇磨、麻黑、高山、瓦竜、高山村、曼秀村、茶王树、弯弓、香椿林、茶坪地、冷水河、黑水梁子、铜箐河、龙潭箐、薄荷塘、百花箐、天门山、蟒蛇箐等,其地区生茶的普洱茶品质优良,适宜日常泡饮。

易武七村: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曼撒村(也作“曼洒”)。

易武八寨:刮风寨、丁家寨(瑶族)、老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大寨、新寨、倮德寨(倮luǒ)、张家湾寨。

4. 普洱的魅力

1.西盟佤族木鼓节

普洱市西盟县每年都举办木鼓节,举行热闹隆重的千人拉木鼓、镖牛祭拜司岗里、祭拜龙摩爷、民族歌舞表演、大型篝火狂欢、民族工艺品制作展示及农副产品展销等一系列活动。节日期间,浑厚悠扬的木鼓声响彻佤山,整个佤山在沸腾,人们和着欢快的节拍,踏歌起舞,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身份、忘记了种族,尽情舞动、舞动…

2.澜沧葫芦节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把葫芦作为图腾,象征着拉祜民族从葫芦中走出,向太阳奔去的精神追求和吉祥幸福的美好心愿。拉祜人认为,葫芦是拉祜族生存繁衍的母体,是拉祜族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象征,对葫芦的信仰体现了山区拉祜族长期同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和生存奋斗历程。为了纪念拉祜族祖先从葫芦里面走出来,澜沧县将每年的4月7日至4月10日确定为拉祜族的传统节日——“阿朋阿龙尼”葫芦节。

3.景谷泼水采花节

在普洱景谷,佛教信众朝拜佛祖佛迹使用的均为腊条;当地信众也认为,鲜花是最为美丽和圣洁之物,所以在朝拜祈福过程中每一位信众手中除了携带传统供奉之物外还会持一把亲手采摘的鲜花前去供奉。在景谷,朝拜佛迹(即朝拜佛祖印迹,当地俗称“朝仙”,傣语叫“赕帕达”)是泼水节前后傣族人民的又一重大民俗活动。泼水节期间,但凡走进傣族村寨,均会感受到浓浓的泼水节气氛,人们先是手持树枝叶礼貌地互泼祝福之水,之后随着人群的越来越多,泼水方式有温文尔雅逐渐转变为“浇水”互泼的狂欢活动

4.孟连娜允神鱼节

根据孟连傣族民间传说演变而来的“神鱼节”,每年傣历新年泼水节前夕(每年的4月),傣族人民便身着节日盛装,前往法罕山朝拜佛祖遗留的仙迹,这一活动历时20多天,这一期间不准任何人下河捕鱼,谁冒犯了都将受到佛祖的惩罚,所以每到戒渔期满放河捉鱼时,孟连傣、拉祜、佤等各族群众都集体下河捕鱼,各民族独特的捕鱼方式都在南垒河上使用,成千上万的各民族男女老少都要下河捉鱼,生活在城里的人是很难看到的这种五花八门、热闹非凡的捕鱼场面的,这也成为了普洱市孟连县一道亮丽的风景。节日期间,还将举行各种民族文化活动,让四海佳宾、八方朋友与全县各族人民一道共同享用边地各民族文化特色大餐。

5.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

每年墨江国际双胞胎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双胞帅哥美女都是节日的一大亮点,他们不仅拥有超高的颜值,而且具有高超的才艺、绝活,他们就是节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墨江双胞胎节始于2005年,先后被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民族节庆”和“最具民族特色节庆”,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定为“参加双胞胎最多的节日”。

6.中国普洱茶节

中国普洱茶节以展示“科学普洱、健康人生”,全力打造“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品牌为活动主题,大力宣传推介“生态、和谐、魅力”普洱,展示普洱茶科研成果,弘扬普洱茶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推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自1993年举办第一届中国普洱茶节,普洱市每隔两年都要在普洱市政府所在地思茅区举办茶节。

7.百草根节

每年端午前后,在普洱市区和各县区的集贸市场里,摆满了采自高山深谷的百草鲜药根,这些疗效不同的百草鲜药散发着山野原生药物的气息,从街头摆到街尾,充斥着整条街、整座城。由此形成了普洱独有的蔚为壮观的端午“药根街”“端午药市”,端午百草根美食文化旅游节每年都在思茅举行。

8.彝族火把节

火与彝族关系极大,特别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彝族,一年四季要生火取暖,吃在火边、睡在火边,家中火塘常年不熄,被称之为“万年火”。 节日时间都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几天,为了庆祝彝族人民的火把节,除了百姓自发组织的庆祝方式以外,还有分别以乡镇和县区组织举办的两种方式,活动日程也稍微有所不同。举办地:普洱市的景东县、镇沅县、宁洱县、江城县及彝族聚居的村寨。

9.景东无量山狂欢节

“景东”系傣语转音,意为坝子城。古时曾有银生、拓南、勐谷、景董、开南等称谓。为充分展示景东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在景东彝族自治县通过“一个庆祝大会、一台精品晚会、一本书、一张碟、一系列民间文化活动、一场特色产品博览会”等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活动,充分展示景东县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文化景东、生态景东、和谐景东、奋进景东的新形象,使全县各族人民共享幸福成果和节庆喜悦。节日期间各种民族民间活动精彩纷呈,有无量山翻越挑战、攀岩比赛、野外考察黑冠长臂猿、对歌大赛、斗鸡比赛、三弦合奏、焰火表演等。

10.江城三丫果节

三丫果是普洱市江城县的特色水果。在普洱市江城县国庆乡,每逢8月前后,村子里农户家三丫果树上便挂满了红得诱人的三丫果,一颗颗一串串仿佛挂在树枝上一般。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里的三丫果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关注,但凡三丫果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大批大批慕名而来赏果、采果、吃果的“粉丝”,使得这里的三丫果市场不断繁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间自主举办的三丫果节。

11.西盟新米节

由于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节日时间和地点由头人公布。佤族传统“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进行。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并请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12.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

丢包是中老越三国周边地区人们参与最为广泛的一项活动。丢包,又称香包或荷包,形状多样,色彩斑斓,内装荞籽、草籽、谷物或各种香料等。以一条主线吊住包的一个角,其余角上系彩色丝带,是男女进行丢接传情达意的信物。每年的春节到元宵节期间,青年男女自发聚集在宽阔的草地上,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在漫长的传承中演变成了三国周边地区的情人节。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每两年一届,在中、老、越三国间轮流举办。

13.拉祜扩塔节

扩塔节俗称拉祜年,是过年的节日,拉祜族过年分大年和小年。大年是女人的年,小年是男人的年。大年从正月初一到初四,小年从初九到十一。十二为满年,是拉祜族男女共同的年。拉祜扩塔节(又名:扩节)就是拉祜族的新年佳节,分为过大年、过小年两次。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过大年,正月十五是小年。大年一般要过 5 天,从大年三十开始至正月初四结束。年三十以前,所有分散居住在田棚、地棚里的人,都要返回村寨,清理居室,打扫寨场,收洗衣物行李和炊具。除夕这天,家家蒸糯米饭、春糍粑,寨子里碓声此起彼伏热闹异常。寨内男子要举行一次狩猎活动及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诸如打秋千、打陀螺、跳歌等。这些年节活动,数跳歌最引人入胜。跳歌又称跳芦笙舞,在拉有电话灯或燃有篝火的寨场上举行

14.磨黑古镇烧烤节

磨黑古镇,距宁洱县城约十五公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特殊的边疆区域和多姿的民族风俗,几经春秋,酿造了“滇南盐都”、“革命老区”、“丽人故里”和“茶马古镇”的盛名。每年11月磨黑古镇烧烤节一场代表磨黑古镇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十七个少数民族的烧烤节开幕歌舞,仍历历在目,激情洋溢的板凳龙舞、手鼓舞、竹筒舞及摇曳多姿的傣族少女,让人赞不绝口。烧烤节是视觉和味觉上的饕餮盛宴。

5. 曼妙普洱养生天堂

“葫芦谷”汤色金黄透亮清澈,入口鲜活清甜,汤感饱满,细腻绵柔里透出强烈的劲道,弥漫至整个口腔绽放味蕾,又渐渐收拢在喉咙里,留下曼妙之极的韵味,浑身感到舒适,通透,滋味醇厚清爽,整体汤感协调度高。

由于富有独特的山野气韵,甘甜如橄榄汁,暗含竹叶清香。被很多专家茶人称为橄榄茶!

6. 糯曼普洱价格

西双版纳各旅游景点门票报价

西双版纳东线的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城区的热带花卉园以及西线打洛的3A级景区勐景来。 套票:120元/人;

西双版纳傣族园:50元 原始森林公园 :50元 野象谷景区:60元

野象谷索道 单程:40元,往返:60元 热带花卉园:40元 勐泐园:30 元 曼听公园:30元

勐腊县望天树景区:35元 雨林谷:20元 勐海县景真 八角亭:10元

勐海县勐景来:50元 勐海县打洛独树成林:10元 贝叶文化村:10元:

西双版纳最美景点----中科院植物园:80元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蔡希陶教授创建于1959年的中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目前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独立科研机构,1100公顷的园区收集了1200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是西双版纳展示热带植物、热带花卉、热带雨林的最经典景点,也是西双版纳唯一通过为五星级景区初评的景点。

中科院植物园占地分为东、西两个区。西区主要是花卉植物,“跳舞草”、“害羞草”等奇异花草就在这个区,旅游团队就是到这个区参观;东区是热带雨林土著保护区。这里是神秘的沟谷雨林景区,有高达四五十米的望天树,有开在高高树杈上的空中花园,有粗壮结实的藤条“扁担藤”,有可以给几个人遮风挡雨的巨大叶片,还有人见人怕的箭毒木(见血封喉),休闲度假的喜欢租自行车骑行到这里。

真正的傣族家园----傣族园 门票 50元

傣族园位于橄榄坝镇,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五个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代表西双版纳傣族主体文化,是西双版纳集中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体育、建筑、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景区,被誉为“傣族民俗博物馆”。

傣族园是西双版纳之魂,六十年代初著名散文家冯牧在曼听到曼乍的林间小路上,幸遇蝴蝶盛会,写下名篇《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塔包树、公主井、孔雀坟寨心、母子岛等与相伴的一个个优美传说;一座座壮观、精美、古老的佛寺、佛塔昭示着佛家的久远。曼春满佛寺、曼听佛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厚重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佛寺中保存有著名壁画《如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

看世界上最高的树----望天树 35元

我国1974年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的补蚌首次发现望天树。植物科学家鉴定出它是龙脑香科的一个新种,高可达80米并赋予它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望天树,意思是“仰头看天才能看到树顶”,是中国最高树木。望天树是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只分布在西双版纳的补蚌和广纳里新寨至景飘一带的20平方公里范围内,经常用树叶煮排骨会长个哦。望天树的所在地,大部分为原始沟谷雨林及山地雨林。它们多成片生长,组成独立的群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生态学家们把它们视为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是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之一。

望天树热带雨林主题公园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城东北面,距离县城15km,距国家一类口岸磨憨80km,距景洪市145km,主要由望天树,补蚌,曼龙代、曼龙勒阿莲雅,广南里等旅游片区组成,拥有以热带雨林的标志“望天树”为代表的大片热带雨林,自然生态保持最为原始完好,还有架设在望天树上的世界第一高树冠走廊长达500米,惊险刺激。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溶洞群---勐远仙境

勐远仙境地处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勐远,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溶洞文化。如果望天树的树冠走廊是“上天”的话,那么勐远仙境就是“入地”了,这两个景点各有特色。 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驻兵勐远,被这里的山水所震撼,惊叹“仙境也”,勐远仙境由此得名。《版纳秘史》中记载有一个溶洞叫宝角牛洞,傣语叫“潭怀毫香”现叫万福洞,长达3360米,目前可供游览的为1400米,洞穴高差达88米,溶洞洞身奇特,狭窄处仅容一人穿过,宽阔处可供万人集会,洞内一年四季都保持恒温21°,堪称永远的春天。

这个洞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勐远曾经是牛的王国,当时各部落争斗时,曾有部落首领带着大批宝物进入洞中,至今都没有被发现,宝角牛洞的故事在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声名远播,没准你在游览探险宝角牛洞时,会发现这批神秘的宝藏哦。宝角牛洞在古傣族人心中,是非常神灵的,曾有老挝高僧在洞中放置佛像,每年都有大批老挝、泰国信徒前来朝拜。

天天过泼水节的寨子----曼迈桑康

曼迈桑康傣语为“节日的寨子”位于景仑公路41公里处,由金湖、银湖组成。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主要由“赛龙舟、放高升、赶摆、泼水”等民俗活动组成。曼迈桑康打造泼水节印象,开展村寨赶摆活动的特色小吃——傣族烧烤、豪糯梭 (傣族年糕)、手抓饭(傣族糯米饭)、自家栽种的水果、傣锦、服饰。观赏傣乡水上风情展演,水上风情表演----傣女沐浴;孔雀公主传说----水上歌舞、傣族礼仪文化展示、丢包传情、祭高升、参与龙舟竞赛、放高升、体验傣王轿、长桌宴中餐。

身临其境“东方多瑙河”--澜沧江游船

乘坐五星豪华观光游轮,在船上自由欣赏美丽的“东方多瑙河——澜沧江”的迷人风光,品尝纯正的普洱茶,尽情享用热带水果盛宴。参观曼迈桑康风景区,欣赏孔雀东南飞的奇景、大型原生态傣家水上风情展演、傣女沐浴、水上舞蹈—孔雀公主的传说、傣民族礼仪展示—丢包传情、敬酒、拴线、祭祀、放高升、赛龙舟、乘坐傣王轿、欢跳团结舞、感受百人同桌用餐的“如利金旺”长桌宴。中餐后游览傣族园景区(约3小时):感受傣家少女迎宾、游览千年古寨群落、参观曼春满古佛寺、傣族民间手工艺展示、曼听白塔、塔包树、到傣家竹楼做客、欣赏勐巴娜西歌舞表演、参加政府唯一指定的大型“泼水狂欢”活动。

傣王御花园----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原来是西双版纳最高统治者“召片领”的一座宫廷花园,据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傣族许多美丽的传说都与曼听公园有关,曼听公园有很深厚的傣族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传播傣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傣族群众为了传承和发扬自己的历史文化,每逢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及节假日、纪念日,都要汇集于此,载歌载舞、泼水祝愿。

亲密接触食人鱼----喃呢温泉SPA

喃呢是傣语,汉语的意思是至高无上的水神。温泉池里面一共放养了8万条小鱼,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亲亲鱼。这些小鱼最长的只不过5厘米,只有短短的半年寿命。水温达43摄氏度的温泉池里培育着一种体长不到2厘米的小鱼,当人进入池中泡温泉,小鱼立刻将人围住,而且轻轻的地啄食人的身上死去的皮质和一些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菌,令人轻松怡然。啄食人体老化皮质、细菌和毛孔排泄物,从而达到让人体毛孔畅通,排出体内垃圾和毒素,同时能更好地吸收温泉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加速人体新陈代谢,达到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神奇功效。

热带雨林与高尔夫的完美融合--野象高尔夫

西双版纳野象高尔夫球会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大渡岗乡,紧邻野象出没的勐养国家自然保护区。三面热带雨林环绕,一面万亩茶园相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项目周边世居13个民族,风情各异。以上成就了球场在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原生态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野象高尔夫球会是西双版纳第一座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为国际标准18洞。

球场从设计、建设、配套和服务追求原生态和民族特色,建筑风格融入傣族建筑元素,球童工作人员身着民族服装,服务充满民族文化风情。在尽享高尔夫度假观光之惬意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美丽富饶神奇的西双版纳欢迎您!

7. 曼妙普洱茶

10年生茶的冲泡方法

1、水温与水质

冲泡生茶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水温和水质,这种茶叶的耐泡性特别强,最好使用一百度的沸水来冲泡,水温最低不能低于95度,而且冲泡生茶的水质一定要软,最好使用天然山泉水或者纯净水,不要使用自来水。另外烧水时也要注意,水不能过度沸腾,不然会让水中的氧气大量流失,会让泡出的茶汤滋味变差。

2、茶具的选择

冲泡生茶时,还要给他选择合适的茶具,这种茶叶如果用茶壶冲泡时,适合选择那些腹部比较大的茶壶,而且那些瓷质和陶质以及紫砂壶,最适合用来冲泡生茶。生茶还可以用杯或碗来冲泡,它特别适合用那些造型精美的瓷盖碗冲泡,这样既不会烫手,又方便人们观赏生茶的汤色。

3、置茶和洗茶

准备好水和茶具以后就要准备好生茶,然后用茶室取适量的茶叶放到茶具中,直接向茶具中冲入沸水,沸水的冲入量,大约占茶具的1/4,然后就要快速把倒入的水倒掉,这样可以起到温润肠液和洗茶的作用,能把茶叶的活性唤醒,可以让它的营养和香味儿尽快吸出。

4、冲泡品饮

在洗茶以后要马上把沸水冲不入的茶具中,要让茶叶在水中上下翻滚,这样可以让它们均匀受热,再冲入沸水15秒以后,就可以把里面的茶水倒入到公道杯中,这时得到的茶汤可以慢慢品饮,当茶具中的茶汤余下1/3左右时就要及时续水,第二次出汤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8. 美丽的普洱

绿水塘古树茶的口感特点:绿水塘古树茶条索是真漂亮,茶毫油亮,冲泡之后盖碗便留下了兰花香,水路细腻,水头也好,顺滑度非常棒,在前几泡便能明显感受到它是一款口感稳定性很高的茶,香气、甜度的稳定性也好,茶气也足。

绿水塘的汤色绵柔,活性、回甘都非常好,有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真像娇羞女子般的柔媚,也有着临沧特有的冰糖甜。虽说“绿水塘”的名气还不够大,口感的渗透力也稍逊“冰岛”,但其汤色的绵、活性的回甘,则更令人刻骨铭心。

沁人的幽香开启了五官六觉,让一身的疲惫消失殆尽,茶越喝越淡,心情却明朗清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